春節的人文內涵和內在意義:順應天時,天人合一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中華兒女求新奮進的一個文化符號。掃塵祭灶體現了炎黃子孫愛好清潔、追求健康的可貴品質,拜年文娛寄託了華夏兒女對新的一年的美好願望,祈望未來擁有幸福生活。

掃塵祭灶拜年文娛在中華民族眾多歲時民俗中,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節日,莫過於春節了。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過小年開始進入除舊布薪的迎春階段,人們開始為迎接春節忙碌起來,迎春習俗在這一時段集中體現出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孝敬、禮儀、飲食、清掃活動,還有書法、繪畫、音樂、舞蹈等諸多範疇,無不在春節習俗豐富而靈動的智慧中得以展現。

春節的人文內涵和內在意義:順應天時,天人合一

春節的來歷及其意蘊解讀

我國的春節,起源於祭告天地之日元旦。元旦一詞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蕭子云的《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元旦之“元”,指開始,是第一的意思,“旦”,象形字,“日”,代表太陽,“一”,代表地平線。“旦”即太陽從地平線冉冉升起,象徵一日的開始。人們把“元”和“旦”兩字結合起來,引申為新年開始的一天。

歷史上,元旦的日期歷代不盡相同。秦朝以農曆十月初一為元旦,漢武帝劉徹時期,規定正月初一為元旦,一直沿至清末。民國元年,我國將正月初一之元旦年節定為春節,將陽曆二月二日稱為元旦,實際是陽曆薪年節。一九四九年,新中國仍將正月初一定為春節,將陽曆元月一日定為元旦。可見,元旦作為春節,日期的變動調整,體現了中華民族善於繼承勇於變革的可貴品質。

春節的人文內涵和內在意義:順應天時,天人合一

春節,是中華先祖求新奮進的一個文化符號,是中華民族滿載美好未來憧憬、開啟希望的節日。

掃塵祀灶及其文化意義

掃塵,是迎接春節的重要民俗,起源於古代人驅除病疫的一種宗教儀式,後來演變為年終的衛生大掃除。這一習俗,在宋朝已經形成。從臘月二十四開始到除夕,人們清掃屋字,除去舊年的塵埃,喜迎春節。

俗諺雲:“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民聞有些地方在送灶神前掃塵,說灶神畫塵記人間之事,欲以此稟報天帝,為抹除灶神記錄,在送灶神前,將煙塵撣去;有的地方在送灶神後掃除,說灶神上天,家中清掃毫無顧忌。天津寶坻在送灶前掃塵,掃除前。先禱告道:“土地奶奶躲躲,掃了房子供果。”掃塵之風俗,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愛好清潔、講究衛生、追求健康的可貴品質。

祀灶之後,諸神返抵天界,直至新年才返回人間。從小年到除夕是神靈缺位的日子,這段時間民俗稱為“亂歲”,民間婚嫁不須擇日即可舉行,百無禁忌,名日“趕亂”。可見。中華春節文化認同“天”,強調順應天時,遵循大自然規律,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天和人類社會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天與人是同一的,不僅有物質的自然的接連,還有精神上的互通。

春節的人文內涵和內在意義:順應天時,天人合一

拜年文娛及其人文內涵

拜年送賀喜,是年節期間廣泛流行的習俗。初一天剛亮。全家穿上新衣,子女給長輩拜年,相互拜年。之後,左鄰右舍、家族老少,相互串門拜年。人們拜年,就是希望當下及未來擁有和享有幸福的生活。懸春聯,是我國人民過年節的傳統習俗。

清代《燕京歲時記》日:“春聯者,即桃符也。”古時,在大年初一,人們把桃符釘在門的兩側,以辟邪降幅,作為“除舊更新”的象徵。蜀後主孟昶有一年過年節,在桃符上寫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兩旬聯語,這就是我國最早的一幅春聯。懸春聯,是人們以示寄託對新的一年的美好願望,追求美滿生活的期盼。

春節的人文內涵和內在意義:順應天時,天人合一

放爆竹,舞獅是春節期間重要的娛樂活動。爆竹也稱爆仗、鞭炮,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爆竹燃燒,發出劈啪的炸聲,以此驅鬼除邪,除舊迎新。燃放爆竹使節日活動更加絢麗多彩。過年,我國人民廣泛開展傳統的舞獅活動。大年初一清早,就有大鑼大鼓伴奏的獅子舞挨家挨戶拜年賀喜。有趣的是舞獅者每到一戶時,都要到中堂、普房、廚房及豬欄等處一邊舞、一邊唱,歌頌一番,以圖吉祥如意。人們愛以舞獅來助興,希望獅子那威武、勇猛的形象驅魔辟邪,帶來和平安寧的好日子。

春節文化是中華民族獨創的一種文明,其演進幾千年來一脈相承,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深刻影響著普通百姓生產生活過程,關乎人民群眾物質的、精神的文化創造,具有重大而深刻的文化應用價值。

文化的理想國,讓每一個詩意的靈魂,都有棲身之地。感謝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