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哪几款飞机可以做落叶飘动作?

我心飞翔


结合各战机在历次航展和实际训练过程中的表现,目前已经有4款战机成功做出过“落叶飘”,它们分别是俄罗斯的苏57、苏35战机,美国的F22战机以及中国的歼10B战机。此外,外界普遍认为,我国歼20战机也可以做出“落叶飘”动作。

那么,“落叶飘”究竟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它其实就是一种可控的过失速机动正尾旋(机头略微向上),谈到这里,我们首先需要弄明白,什么是过失速机动,在什么情况下,战机才会进入上述状态?从字面意义上,我们就可以猜到,过失速机动必然是不可控的,一旦战机进入这种状态将会很危险。历史上,有不少战机因为“过失速”而坠毁。

至于过失速机动的成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战机升力不足,或者是机翼升力失衡,进而导致战机以高速翻滚的形式不断下降,并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旋转(可分为正旋和反旋)。而“落叶飘”则是可以控制的“过失速机动”。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战机在过失速机动的状态下还能被有效控制呢?这个问题其实不难,无论过失速机动的成因是什么,其最终表现形式就是,战机的实际迎角超过了它本身的承受能力,因此,只要尽可能得加大战机的迎角控制能力,落叶飘这个动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人认为,只有安装了矢量发动机,战机才有可能做“落叶飘”,可事实上,矢量发动机只是一种方式。如果在设计之初,能够充分考虑战机的迎角限制和气动水平的话,相关战机也可以轻松完成“落叶飘”动作,F22战机的实际迎角限制就达到了60吨,这么强的可操控性,当然可以做“落叶飘”了。而俄罗斯的苏35战机在进行“落叶飘”时依靠的主要是其后期换上了矢量发动机。

不过,凡事都有个例,就算安装了矢量发动机,也仍然有“落叶飘”失败的可能,美制F35战机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该战机安装了普惠F135加力涡扇发动机,但它在两年前巴黎航展上的表现却差强人意,要知道,战机在进行“落叶飘”时,通常都是水平正旋转的状态,可当时的F35战机则貌似一枚急速翻滚的炮弹,与“落叶飘”完全无半点关系,F35还真的是不愧其“肥电”的称号呢。

话说回来,“落叶飘”虽然炫酷,但它终究是一个高难度战术动作,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它的实战作用也微乎其微。而飞行员技术不过关就盲目玩火的话,很有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惨剧。因此,航展上的那些动作完全就是为了展示战机的操控性能,能够“落叶飘”也不一定说明相关战机百战百胜哦。


军武视界


目前能够做出“落叶飘”动作的战机并不在少数,仅仅是在航展上公开展示过“落叶飘”动作的战机就分别有美国的F-22A隐身战机、F-35隐身战机、俄罗斯的苏-57、苏-35S战机以及中国的歼-10BTVC战机。

而没有在正式航展上展示过“落叶飘”动作的战机就有更多了,包括有F-15 STOL/MTD战机、F/A-18E/F“超级大黄蜂”舰载机、X-31验证机、F-16MATV矢量验证机、米格-29OVT、苏-30SM、苏-37、苏-35BM等一大堆现役战机/技术验证机。

此外,外界还推测部分战机也可以做出“落叶飘”动作,只不过是没有公开展示过,或者是现阶段受发动机影响还暂时不具备能力的“准选手”,其中的典型代表有中国的歼-20隐身战机。

“落叶飘”动作顾名思义就是和树叶落下来的动作一样。相信大家都见过树叶从树上掉下来的样子,树叶是打着转旋转飘下来的。

战机做出“落叶飘”动作正是打着转掉下来的,所以“落叶飘”动作又被称为“踏板转弯”动作,是一种飞机大偏航率原地旋转下降的机动动作,非常具有观赏性。

当然了,战机追求拥有“落叶飘”机动能力绝非是为了高观赏性,而是“一切为了实战”。在作战中,“落叶飘”动作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能够让战机拥有高转弯速率,战机此时的转弯半径基本为零。

战机在以机尾为中心,缓慢旋转下坠时,将获得近乎360°的机头指向能力,可以指向几乎任何方向上的敌机,而且此时飞行员承受的过载也远低于那些高G机动动作。

此时如果搭配有头盔瞄准具和大离轴角红外成像空空导弹,战机将拥有无与伦比、史无前例的机头指向能力和大离轴角攻击能力。“落叶飘”动作还是一个可攻可守的机动动作,既可以用来快速指向锁定敌机,也可以用来改变战机航向,快速躲避敌机的尾追。

当然了,“落叶飘”动作并非是无敌的,万能的,任何战机机动动作都有它的最优发挥场合。有时候“落叶飘”动作能够一招制敌,而在有些场合下,做出“落叶飘”动作就是自寻死路,这就取决于飞行员的空战意识水平了。


科罗廖夫


就当前来看,全球目前一共有F22、苏57、苏35和歼10B矢量验证机四种飞机可以做落叶飘动作。落叶飘动作实际就是一种可控的尾旋动作,在基本不改变水平距离的情况下,战机的头部围绕中轴或者尾轴进行旋转,快速调整机头指向的动作。

图为歼10B战斗机进行落叶飘表演,有很明显的围绕尾轴的尾旋。


有人指出,F35也曾在2017年的巴黎航展上表演过落叶飘的动作,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在F35表演过所谓的落叶飘后,引起了媒体的一片恶搞,原因就在于F35表演的所谓落叶飘动作,连基本的尾旋都不是,而只是在大角度俯冲向下飞的情况下,在垂直高度完成翻滚动作,以此来作出一个非常类似落叶飘,但是完全不是尾旋的动作,这个动作也许叫做俯冲翻滚更合适。

图为F35战斗机所谓的落叶飘,根本不是过失速机动,而是近乎于一个俯冲的动作,飞机水平距离发生改变,而且飞机没有进入尾旋状态。


真正的落叶飘动作,飞机基本是处于水平姿态的,在尾旋条件下可以随时改出,这样的动作属于过失速机动动作,F35的所谓落叶飘都不属于过失速机动动作,也不是水平旋转,因此并不能称之为落叶飘。由此,世界上做过落叶飘动作的就只有F22、苏57、苏35和歼10B矢量改进型了。至于F18做的那次落叶飘,则也是和F35一样的垂直向下翻滚。

图为苏35战斗机,他也装备了两台三维矢量发动机。


另外,落叶飘动作体现的是飞机的飞控和发动机矢量尾喷综合作用的结果,显示出飞机很好的气动性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F35这个对地攻击机也没有必要具备这项能力,实战中也很少会有飞机去做落叶飘这个动作,毕竟近距离空战还是以能量空战为主。


海事先锋


落叶飘(pedal turn),并非是一架战斗机所必需的动作,也不是什么飞机都能做出来的。各种航展上展出这种动作的目的是为了直观地让观众看到飞机强大的机动性。从目前看,已经公开展示了落叶飘动作的有:Su-57,Su-35,F-22,J-10B TVC验证机及F-35。这里面只有F-35是个异类,我们待会再说。

Su-57,Su-35和J-10B的落叶飘展示


是不是只要有矢量发动机就都可以做落叶飘了呢?也不是,还要有先进的飞控软件才行,也就是飞行员本身不需要参与矢量发动机偏转控制,一切由机载数字计算机全权控制才行。所以装备了矢量发动机,但是喷口人为操纵矢量喷口偏转的Su-30mki就出局了。毕竟,这不是开着AE86在玩秋名山飘移,这是极为复杂的飞行控制。

F-35是个异类,因为它并没有矢量发动机,其他的都有矢量发动机。2019年初,F-35在一段面向公众的表演中也展示了落叶飘动作,展示了其强大的飞行控制技术,打碎了F-35机动性差的传闻。为啥F-35没有矢量发动机也能做这个动作呢?这是因为F-35的飞行控制软件极为强大。其实落叶飘是一种超小半径转弯,而且整个过程飞机无需作出滚转。这是一种水平速度掉到了0还能控制机头指向的机动,所以矢量发动机不是必须。当然有矢量发动机这个动作可以做得更好,几乎可以做到转弯半径为0,而F-35因为没有矢量发动机,转弯半径还是要大一些,完成转弯的速度也慢一些。下图是F-35的落叶飘,大家可以和上面的矢量机型对比一下。

F-35展示落叶飘

需要说明的是,落叶飘并不是过失速机动。但是F-35由于超强的气动设计和飞行控制能力,使得其在无矢量发动机的情况下也有55度的时速攻角,这也是很了不起的。


纸上的宣仔


大部分用矢量发动机的战机都可以!

我们国内军迷对落叶飘动作更多的是在珠海航展上,歼-10矢量发动机精彩表演。但是这个动作很多机型都可以做出了,比如当前的F-22、苏-57、苏-35战斗机等,甚至很多验证机也是可以的。这个动作主要是因为有了矢量喷管发动机技术,而通过歼-10矢量发动机精彩表演,也是首次证实了中国战斗机矢量战斗机的发展情况。

而矢量战斗机很多国外验证机也是可以做出来,包括美国和德国联合开发的X-31验证机,美国F-15 ACTIVE矢量验证机、F-16/MATV矢量验证机等。这些战斗机都可以漂亮的做出落叶飘动作。

这主要是依靠的强大的矢量技术,而歼10B用上了矢量发动机后做出落叶飘机动动作也并不奇怪而,而且歼-10战斗机是使用机腹进气的单发鸭式布局平台验证TVC技术,也很容易让人想到美国的X-31验证机。当前歼10战斗机出现的时候甚至有美国网友说抄袭了X-31验证机。

但是X-31矢量验证机主要目的是验证大迎角控制结束,并且矢量发动机也不是十分完善,使用了简单的折流板样式,而日本心神验证机也是采用了折流板。折流板就是验证矢量发动机最为快速,简单的方法,缺点显而易见,推力损失太大了。

而歼10B矢量发动机版类似美军F-16/MATV型号,通过增加尾旋改出伞支架,新式矢量发动机与系统相互匹配,等很多特点和F-16相似。而我们没有采用专用验证机,所以在矢量验证方面我们和美军一样直接使用了主力F-16、F-15战斗机。这样矢量发动机形成技术更快,对于战斗机战术、动作研究会更为迅速。


南国军情


“落叶飘”机动(又称无半径下降转弯超机动、零半径转弯机动)是一个难度非常高的过失速机动,飞机在进行该机动时,由于升力大于重力,导致飞机有规律地摇动机翼,在视觉效果上类似在空中“飘动”故而得名。

“落叶飘”机动本质上是一种失速状态下的尾旋,如果一款飞机要确保能够完成“落叶飘”机动,首先其气动布局要确保能提供足够的升力,另外还需要具有矢量推进喷管、且推力足够大、响应速度足够快的航空发动机,以及控制效果较好的差动翼面,此外敏捷可靠的飞行控制系统也必不可少。

(上图为钟表机动)综上,能完成“落叶飘”机动的机型少之又少,只有部分技术验证机、“四代半”战机和第五代战斗机能够完成该机动动作。目前能够完成“落叶飘”机动的机型包括美国的F-15 STOL/MTD、F/A-18E/F、F-22、F-35,俄罗斯的米格-29OVT、苏-30SM、苏-35、苏-37、苏-35BM/苏-35S、苏-57,中国的歼-10B-TVC、歼-20。

另外,YF-23和FC-31两款第五代战斗机原型机没有展示过“落叶飘”机动能力,但这两种战斗机在气动设计上符合过失速机动的设计要求,如果具有性能较好的飞控系统和具备矢量喷管的发动机,实现“落叶飘”应该不在话下。

可以说,“落叶飘”机动虽然在实用性上有所争议,但只有具有多方面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机型才能完成该动作,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落叶飘”机动可以视为检验一个国家航空工业和空气动力学水平的标杆。


军机图


简单的说不下百种。

但能够做落叶飘的飞机大多数是螺旋桨动力的飞机而已。

如果是喷气式飞机的话,能够做落叶飘的就不多了。

落叶飘实际上在是咱们的一个俗称,有个“落叶飘”的英文的词汇叫做“Pedal Turn(踏板转弯)”,从原理上说的更直接一些。

这是一个自行车运动的术语被借用到了航空上来,指的是0半径转弯,当然了如果放在汽车上来说就是——漂移。

相对于自行车和汽车来说,飞机的飞行是在一个更广泛的三维空间内的的。如果固定翼飞机不向前方飞行的话,那么机翼会失去升力导致飞机飞机掉高度。

由于这种飞行姿态酷似落叶下落所以叫做“落叶飘”了。

在落叶飘过程中,由于飞机的迎角和气流的方向基本保持垂直方向,所以飞机的大部分气动控制面将失去效果,这种情况也叫做“螺旋”,进入螺旋的喷气式飞机是十分危险的情况。

不仅仅是气动控制面无法工作,而且发动机会因为无法吸入足够的空气而导致熄火的现象发生,所以说能改出的螺旋叫做落叶飘,不能改出的螺旋叫做坠机前兆。

在改出螺旋这一问题上螺旋桨飞机则有一些先天优势,但是由于螺旋桨飞机的推力本身并不算大,因此会显得笨拙一些。

说会喷气机的落叶飘,喷气机在进入螺旋的时候可以做的两件事情,第一加大发动机推力,使喷气机获得水平动力逐渐的改出螺旋,或者通过气动控制或者动力控制制止螺旋趋势改出。


带有大功率矢量发动机的喷气式战斗机基本上都可以落叶飘,这里就包括了我们的歼-10B矢量版、Su-30MKM、SU-35、Su-57、以及带有适量发动机的Mig-29 OVT型。


另外刚刚说了,能够改出螺旋的还有一个因素是发动机的推力,在螺旋过程中加大发动机推力的话,进入螺旋的喷气机也是可以改出螺旋的。那么装备高等级大推力发动机的战机也可以落叶飘,这里就包括了F-22、F-35以及欧洲战斗机“台风”,这三款机型的发动机推力足够大,是可以改出完成落叶飘机动的。


军武数据库


  所谓的“落叶漂”高机动性动作,从飞行技术术语上讲叫“尾旋”。尾旋有正尾旋和倒尾旋。尾旋是飞机飞行过程中一种危险的现象,(失速造成的尾旋最多)。现代各个国家的飞行部队都要进行改出尾旋的专门的针对性飞行训练。

  

  新型号飞机还必须进行尾旋的飞行试验,编写造成尾旋的失速极限,改出操作技术手册。

  也就是说,常规布局,装备非矢量发动机的飞机,“落叶漂”是飞行安全的拦路虎,是飞行安全的再大威胁!

  装备矢量发动机的飞机能够轻松的随心所欲的玩这个高难度飞行动作,意义重大!

  

  飞机玩“落叶漂”要具备优秀的气动外型,高性能的电传操作系统,动力强大的发动机,缺一不可。

  能轻松自如,随心所欲玩“落叶漂”的现代作战飞机有俄罗斯的S27系列飞机,j11系列,(j16.j15舰载机)F22,F35,最优秀的是j10验证机。

  

  最早展示“落叶漂”的是俄罗斯的S27系列飞机,之所以s27能够完美的展示“落叶漂”高机动性动作,就是s27凭借其优秀的气动外型,功率强大的发动机。(非矢量发动机)!

  正是有优秀的气动外型加高性能发动机这类飞机才不会发生失速尾旋现象。


话说通航


所谓落叶飘,应该是围绕方向轴的单轴螺旋。此时不是机翼失速,是方向舵失速,空速小,机翼升力不足。维持飞机姿态不能只靠气动舵面,还要依靠非气动力。现在只要是有推力矢量装置的,都可以实现。

1987年开始,NASA在F-18上试验采用推力矢量研究大攻角飞行。

1988年,安装三维喷口的F-15首飞。早在1977年一架预生产的F-15B就安装了二维喷口 (USAF S/N 71-0291)。

1990年,X-31首飞,

1992年,F-16 VISTA首飞。该机采用了多轴推力矢量(MATV)发动机喷口,可在失速后更加主动地控制飞机。由此该飞机具有超强的机动性,可以在大攻角保持俯仰和偏航控制。可控仰角达到80度。

1997年俄罗斯用安装了改装推力矢量发动机D-30F11的苏-47研究了俯仰和偏航性能。

1990年,一架改装了推力矢量发动机的米格-29OVT从事试飞研究。

除了歼十B技术验证机之外,已经装备的飞机包括苏-27系列、F-22、苏-57,据说米格-35发动机是带有推力矢量的。有推力矢量的都可以达到大迎角姿态控制,飞出眼镜蛇机动。失速后进入螺旋时也会受到非气动力控制。


一叶枫流O灵似舞妖


所谓的“落叶漂”高机动性动作,从飞行技术术语上讲叫“尾旋”。尾旋有正尾旋和倒尾旋。尾旋是飞机飞行过程中一种危险的现象,(失速造成的尾旋最多)。现代各个国家的飞行部队都要进行改出尾旋的专门的针对性飞行训练。

新型号飞机还必须进行尾旋的飞行试验,编写造成尾旋的失速极限,改出操作技术手册。

也就是说,常规布局,装备非矢量发动机的飞机,“落叶漂”是飞行安全的拦路虎,是飞行安全的再大威胁!

装备矢量发动机的飞机能够轻松的随心所欲的玩这个高难度飞行动作,意义重大!

飞机玩“落叶漂”要具备优秀的气动外型,高性能的电传操作系统,动力强大的发动机,缺一不可。

能轻松自如,随心所欲玩“落叶漂”的现代作战飞机有俄罗斯的S27系列飞机,j11系列,(j16.j15舰载机)F22,F35,最优秀的是j10验证机。

最早展示“落叶漂”的是俄罗斯的S27系列飞机,之所以s27能够完美的展示“落叶漂”高机动性动作,就是s27凭借其优秀的气动外型,功率强大的发动机。(非矢量发动机)!

正是有优秀的气动外型加高性能发动机这类飞机才不会发生失速尾旋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