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克:崗位與能力要相匹配,企業提拔和重用下屬要適可而止

管理者如果不先問下屬能幹什麼,就等於先默認下屬將不會有任何作為這一潛在事實。

——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德魯克認為,留住員工很重要的一點是確保他們的能力與崗位相匹配。這就意味著企業提拔和重用下屬也要適可而止,千萬不要員工的工作能力範圍。崗位與員工能力不匹配,就會出現用人失誤。

德魯克:崗位與能力要相匹配,企業提拔和重用下屬要適可而止

歷史上最著名的用人失誤事件莫過於長平之戰中趙國起用趙括。

公元前260年4月,秦派兵攻趙。趙國派廉頗為將抵抗。廉頗根據敵強己弱的形勢,決定採取堅守營壘的戰略。趙王以為秦國不可懼,應該主動出擊,為此屢次責備廉頗。這時,秦國散佈流言:“秦國所痛恨、畏懼的,是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趙王聽信流言,便派趙括替代廉頗為將。趙括自大驕狂,在不明虛實的情況下,貿然進攻行動。結果中了秦軍埋伏,大敗,四十萬趙軍被秦國活埋。

在這個著名戰役中,趙王不能知人善任,將關乎國家命運的大事交給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險些喪國。與他相對應的是,秦王知道趙括最怕白起,果斷啟用,最終取得勝利。全球華人企業顧問中心執行長、美國PDP大中華區策略合夥人、領導風格的研究專家陳生民先生曾分析說:“事實上,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組‘能力密碼’,這組密碼是開啟一個人潛能的鑰匙,每個人都不一樣。能夠解讀能力密碼的人就等於擁有了知人知心的能力。”

德魯克:崗位與能力要相匹配,企業提拔和重用下屬要適可而止

如果崗位與員工的能力不能實現完美匹配,那麼一定會出現的現象是:大材小用,或者小材大用。假如出現小材大用,其造成的結果是員工不能勝任工作,而其他員工則不會服氣;同樣,如若出現大材小用,就會使員工會為自己懷才不遇而感到前途無望,他甚至會考慮離開。這裡需要提醒的是,多數管理者最容易犯的錯誤是大材小用。企業為了謹慎起見,他們遲遲不敢起用員工,總是要“考察考察再考察”。

另外,將崗位與員工的能力相匹配,管理者應該弄清楚員工的最佳狀態。很多人都喜歡看籃球,籃球運動員在賽場上最美的動作就是一路衝破障礙,高高跳起,一投命中。投籃這個拼搏的姿勢充滿了生命的激情,又顯示著成功者的風采。但是假如不用跳起,而且像順手把垃圾扔到紙簍裡一樣簡單的話,運動員就喪失激情;假如籃筐遙不可及,無論如何都投不進,也會讓人氣餒,放棄努力。所以,這需要管理者在確保能力與崗位相匹配的基礎上,稍微將崗位考核目標高於能力,這樣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員工的激情。

德魯克:崗位與能力要相匹配,企業提拔和重用下屬要適可而止

與人的能力不斷增長相比,企業內部的崗位要求是相對固定的。員工的工作能力是隨著實踐摸索、適應崗位、培訓學習等手段不斷增強的,所以,每個員工在某個崗位上都會經歷磨合期、成長期、成熟期和飽和期。

水飽和了就再也溶化不了糖,人飽和了就很難吸取新知識。一般來說,在某個崗位處於飽和期的員工,就一定出現了“能力高於崗位要求”的“不和諧”現象。德魯克認為,身為企業管理者,應該經常研究員工發展到了哪個階段,對那些已經處在成熟期的員工,要適時讓他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給他們分配到一個能力要求更高的崗位,或難度更大的工作,以避免他們滑入飽和期,造成人才的浪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