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淡水鱼一哥”鲤鱼,为何连“四大家鱼”的称号都没评上?

其实我真的是启火


我从另一角度说吧,“家鱼”指的是人工饲养的鱼,而饲养是因为有经济价值。“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应该按饲养规模,或者饲养经济而分的。

鲤鱼,在南方是很少人吃的。没有人吃,也就没什么经济价值,所以在南方没人会饲养鲤鱼的。因此鲤鱼在饲养规模,经济规模上比其他4种鱼小很多。

鲤鱼在南方少人吃有以下几点原因。

1.肉质粗糙,偏酸,腥味大。南方烹饪鱼类方式,清蒸,煎煮为主,少放调味料,力求原汁原味,显然鲤鱼在这种烹饪方式下,(嗯,难吃)

2.民间认为鲤鱼燥热,是发物。在南方这种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吃多了对身体健康不好。

3.南方水产丰富,选择太多。

鲤鱼在宴席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鲤鱼因一道经典鲁菜糖醋鲤鱼而成为淡水鱼之首,而且价格也一度比其他淡水鱼贵。在流行吃烤鱼之前,济南人最青睐的鲤鱼,因为黄河鲤鱼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尾巴通红,不同于一般的饲养鲤鱼,做成的糖醋鲤鱼,鲜香味美,又因其外观有鲤鱼跳龙门的形状,寓意吉祥喜庆,故而登的上大雅之堂,重要的宴席都会有糖醋鲤鱼这道菜。

而草鱼在流行烤鱼之前,没有特别好吃的做法,且草鱼有个草字,寓意不好,登不上大雅之堂,一般宴会看不到草鱼的影子。

随着时代的变更,美食的商业化运作,鲤鱼因为制作工艺复杂而渐渐没落,草鱼因为烤鱼的兴起,味道更好,制作更简单,更加符合商业运营,成为淡水鱼一哥,价格也超过鲤鱼许多,但是糖醋鲤鱼还是老济南心目中的经典,因为那是小时候在宴席上才能吃到的美味,属于那个时代的经典。

糖醋鲤鱼做法

1 准备材料

鲤鱼 1条葱姜蒜 适量料酒 适量盐 适量面粉 适量淀粉 适量食用油 适量酱油 适量白糖 适量米醋 适量水淀粉 适量明油 适量

2糖醋鲤鱼的做法

处理鲤鱼。鲤鱼洗净,在鱼身两侧划几刀深深的口子。(鲤鱼为发物,处理时,应把两侧的筋抽掉

腌制鲤鱼。把鲤鱼放到一个大碗里,放适量葱姜丝,倒1勺料酒,在鱼的每一个伤口里都撒点盐,腌制10分钟。

调面糊。在另一个碗中放入3大勺面粉,1勺淀粉,适量清水,搅拌一下倒点食用油进去,搅成面糊。

炸鲤鱼。先在鲤鱼表面抹一层干淀粉,再均匀地抹一层调好的面糊。锅里倒入许多油,7成热时,两只手弯着鱼身先把底部炸一下,然后再把整条鱼放进锅里,用勺子在鱼身上浇热油,定型,中火炸至鱼皮变金黄酥脆,捞出。

调糖醋汁。1勺盐、2勺酱油、3勺白糖、4勺醋、5勺清水,搅匀。(可放一点点番茄酱)

做汤汁。锅里留底油,葱姜蒜爆香后依次倒入糖醋汁、水淀粉、明油,熬至浓稠状关火。


小神精


说到国内养殖历史最悠久的鱼类,那就要数鲤鱼了。鲤鱼是我国最早养殖的一种淡水鱼了,其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开始养殖了,算得上是家鱼的真正鼻祖。据悉,世界上第一部养鱼著作《范蠡养鱼经》就是解释鲤鱼养殖经验的。在民间还有“鲤鱼跃龙门”的说法,它也是国内流传最广的吉祥物之一。那鲤鱼的名气如此大,为什么不是四大家鱼呢?

民间传说中的四大家鱼,分别是指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而之所以没有鲤鱼。在民间流传比较广的一种说法是在唐朝的时候,因为是李姓王朝,因此为了避讳,所以禁止出售、买卖鲤鱼,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渔民就只能偏向于养殖其他的鱼类,其中青草鲢鳙这四种鱼因为养殖起来相对容易一些,也适合混养,并且它们的肉质也特别的好吃,同时营养价值也很高,所以就逐渐形成了以青草鲢鳙为主的“四大家鱼”。即便是到了宋朝以后,可以买卖鲤鱼了,但是这一家是三百年以后的事情了,在民间也普遍不吃鲤鱼了,因为更多的人偏爱上了肉质好、产量高的四大家鱼了。

不过也有人说,鲤鱼不能入选四大家鱼,那是因为鲤鱼和其他几种鱼比起来,肉质和口感还是要差很多。首先鲤鱼是一种杂食性的鱼类,它们喜欢在池塘、湖泊和河流中水草茂丛生的泥底活动,并且主要是以底栖的动物为食,因此是有一股很浓重的泥腥味的。其次,鲤鱼肉的口感方面也是差强人意。鲤鱼的肉质比较粗糙,吃起来也有点松软。并且烹饪也比较麻烦,在南方煮鱼一般是以清蒸的方式为主,就是为了追求原汁原味,可是鲤鱼经过清蒸以后有很大的腥味,也难以下咽。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民间普遍认为鲤鱼是发物,有不少人是不宜食用鲤鱼,不然容易“翻病”。也有人说是因为四大家鱼需要人工养殖,才能得以正常的生长。而鲤鱼的适应能力很强,繁殖能力也很强,即便是在野外也能正常生长、繁殖,所以才没能入选“四大家鱼”。

总之,具体为什么鲤鱼没有入选四大家鱼,现在也没人能说的清楚了。


农夫也疯狂


我们日常中所说的四大家鱼是指: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它们都属鱼纲,鲤科。


青鱼(My- lopharyngodon piceus)在水域底层栖息,主食螺蛳、蚌等软体动物和水生昆 虫。


草 鱼 (Ctenopharyngodonidellus)喜在水域边缘地带活动,以水草为食。


鲢鱼(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栖息于水中上层,主食浮游植物。


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也喜欢在水中上层活动,以浮游动物为主食。


从殷末到唐朝之前,我国养鱼的对象一直是鲤鱼。


到了唐代,因皇帝姓李,李鲤同音,而以“鲤”象征皇族,要避讳“鲤”,不能捕,不能卖。捕到要放生,谁卖谁就要受到被打60大板的处罚,这些已有法律规定。

在这种情况下,逼得渔民群众寻找到新的养殖对象,即青、草、鲢、鳙。


这4种鱼由于食性和栖息习性不同,很适合混养在一个池塘里,能充分利用天然饵料和水域空间,养殖效益更大,因而成为我国传统性的养殖鱼类。


到北宋时四大家鱼继续发展到更广泛的区域养殖,在长江,珠江的养殖逐渐兴盛起来。根据周密(1232~1298)《癸辛杂志》的记载,四大家鱼鱼苗的捕获、运输、筛选、贩卖已经达到专业化程度。


直到今天,这4种鱼仍然是我国淡水养鱼的主体鱼。因为它们是人工养殖的鱼类,故称为“四大家鱼”。


壮乡歌海


我从另一角度说吧,“家鱼”指的是人工饲养的鱼,而饲养是因为有经济价值。“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应该按饲养规模,或者饲养经济而分的。

鲤鱼,在南方是很少人吃的。没有人吃,也就没什么经济价值,所以在南方没人会饲养鲤鱼的。因此鲤鱼在饲养规模,经济规模上比其他4种鱼小很多。

鲤鱼在南方少人吃有以下几点原因。

1.肉质粗糙,偏酸,腥味大。南方烹饪鱼类方式,清蒸,煎煮为主,少放调味料,力求原汁原味,显然鲤鱼在这种烹饪方式下,(嗯,难吃)

2.民间认为鲤鱼燥热,是发物。在南方这种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吃多了对身体健康不好。

3.南方水产丰富,选择太多。




食嘚是福


在我们济南,鲤鱼在宴席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鲤鱼因一道经典鲁菜糖醋鲤鱼而成为淡水鱼之首,而且价格也一度比其他淡水鱼贵。在流行吃烤鱼之前,济南人最青睐的鲤鱼,因为黄河鲤鱼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尾巴通红,不同于一般的饲养鲤鱼,做成的糖醋鲤鱼,鲜香味美,又因其外观有鲤鱼跳龙门的形状,寓意吉祥喜庆,故而登的上大雅之堂,重要的宴席都会有糖醋鲤鱼这道菜。

而草鱼在流行烤鱼之前,没有特别好吃的做法,且草鱼有个草字,寓意不好,登不上大雅之堂,一般宴会看不到草鱼的影子。

随着时代的变更,美食的商业化运作,鲤鱼因为制作工艺复杂而渐渐没落,草鱼因为烤鱼的兴起,味道更好,制作更简单,更加符合商业运营,成为淡水鱼一哥,价格也超过鲤鱼许多,但是糖醋鲤鱼还是老济南心目中的经典,因为那是小时候在宴席上才能吃到的美味,属于那个时代的经典。

糖醋鲤鱼做法

1 准备材料

鲤鱼 1条葱姜蒜 适量料酒 适量盐 适量面粉 适量淀粉 适量食用油 适量酱油 适量白糖 适量米醋 适量水淀粉 适量明油 适量

2糖醋鲤鱼的做法

处理鲤鱼。鲤鱼洗净,在鱼身两侧划几刀深深的口子。(鲤鱼为发物,处理时,应把两侧的筋抽掉

腌制鲤鱼。把鲤鱼放到一个大碗里,放适量葱姜丝,倒1勺料酒,在鱼的每一个伤口里都撒点盐,腌制10分钟。

调面糊。在另一个碗中放入3大勺面粉,1勺淀粉,适量清水,搅拌一下倒点食用油进去,搅成面糊。

炸鲤鱼。先在鲤鱼表面抹一层干淀粉,再均匀地抹一层调好的面糊。锅里倒入许多油,7成热时,两只手弯着鱼身先把底部炸一下,然后再把整条鱼放进锅里,用勺子在鱼身上浇热油,定型,中火炸至鱼皮变金黄酥脆,捞出。

调糖醋汁。1勺盐、2勺酱油、3勺白糖、4勺醋、5勺清水,搅匀。(可放一点点番茄酱)

做汤汁。锅里留底油,葱姜蒜爆香后依次倒入糖醋汁、水淀粉、明油,熬至浓稠状关火。

出锅。把汤汁浇在鱼身上,撒适量葱丝装饰一下,就好了。





怪味程子


提起家鱼,人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青,草,鲢,鳙》,却没有鲤鱼。这是极不公平的。其实,鲤鱼才是家鱼的真正鼻祖。

据有关文献考证,世界上第一部养鱼著作《范蠡养鱼经》,乃是三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饲养鲤鱼的经验总结。范蠡是战国末期越国大夫,辞官后游于江湖,在齐国的陶山写了《养鱼经》。因当时他改名为朱公,所以又称为《陶朱公养鱼经》。从战国到秦汉,家养鲤鱼得到很大发展。唐朝以后,饲养鲤鱼的方法已传到日本,朝鲜,希腊,罗马等地。普遍认为鲤鱼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家鱼。

鲤鱼背高体阔,火翅金鳞,俊秀异常,它的适应性很强,鱼苗易得,生长快,不择食,很容易饲养。正如范蠡所说:《鲤不相食,易长又贵也。》因此我们祖先最早选择了鲤鱼为养殖对象。

那么,为什么《四大家鱼》中没有鲤鱼呢?原来是在唐朝的时候,皇帝姓李,而鲤与李谐音,犯了皇帝的忌,于是把鲤鱼改称为《赤公》。当时,朝廷还颁布了一项法令,规定捕到鲤鱼必须放生,全国上下不准吃鲤鱼,谁卖鲤鱼就要受罚,并且打60大板。这样,就没有人再养鲤鱼了,使传统的养鲤业受到了严重摧残。后来的四大家鱼中当然就不会有鲤鱼的尊名了。

到了宋朝以后,养鲤业又恢复了起来。发展到今天,养鲤业有了长足进步: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都获得大面积丰产,上海水产研究所创造了88天每平方米水面收获37公斤的好成绩。德国在自动温流水槽中养鲤创造了每平方米水域年产半吨的奇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