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點中文網寫科幻(硬科幻)有前途嗎?

地主最愛星空


開篇明意,在起點寫科幻小說前景還是不錯的,但是寫硬科幻的話還得看實力和機遇。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硬科幻的概念:“以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心理學、醫學等硬科學為基礎,以嚴格技術推演和發展道路預測,以描寫極其可能實現的新技術新發明給人類社會帶來影響的科幻作品”。(百度百科)

也就是說硬科幻小說是以科技為基礎的,他的內核就是建立在對未來科技的暢想上。

而要想創作一部優秀的硬科幻小說,對於作者的科學素養要求非常高。

不僅要熟悉當今科技發展的各種理論,更要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做到一個比較合理的推演。

可以說,這方面真得很不容易做到。可以說現在很少有人去進行網絡文學方面的硬科幻創作。

網文作者的科學知識儲備不夠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在於網文的主體受眾,對於硬科幻的接受程度、理解程度也不夠。

而一部網文沒有大多受眾的支持的話,作者估計也很難堅持下去。

當然要是純粹的興趣寫作,前途這方面就不需要考慮的。

目前起點科幻分類成績靠前的小說,是沒有硬科幻的。


這些作品,大多隻是涉及一點科幻的內容,或者只能說是泛科幻的一類。

不過硬科幻真要寫得好的話,也還是會有人賞識的。

前段時間,起點有一本60字完結的科幻小說《死在火星上》,就是偏向硬科幻的一種。當然,按照作者所說,他只是在寫自己想寫的故事,無所謂軟硬。

這本小說按網文來看,不算長,但作者為了邏輯自恰,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諮詢了很多人。

受到了不少讀者的青睞,甚至被馬伯庸在微博上推薦了。

不過這種情況畢竟很少,真要想在起點寫硬科幻小說的話,一開始最好不要抱特別大的期待。

儘管這兩年《流浪地球》帶起了科幻的話題,但科幻方面的各種作品發展還是任重道遠的。


艾兒天空


本人是起點硬科幻作者(自認為),在頭條這裡也偶爾會更新一下,作品名稱《拉撒路》,作品質量客觀點講不敢說很好但肯定也不是無腦亂編湊字數的,花了很多心思去佈局。現在更新至接近十萬字,無站短,無大面積受眾,只有一些等級比較高的老書蟲在追,作家後臺顯示主要閱讀人群為30歲左右男性。在起點寫硬科幻估計不會有什麼經濟效益,能寫完的話就算是圓了自己一個科幻作家的夢了。



海天體


掙不到錢。

如果你說的“前途”是指名利的話,建議死心。比較靠譜的途徑是寫短篇,投《科幻世界》,反響不錯(至少在銀河獎拿幾個名次)之後,再考慮藉助“科幻世界系”企業的資源,出版長篇。但最後結果也未必怎樣。

不過還有另一條路,如果你不介意你的“硬科幻”被“網文元素”給“汙染”的話,不如放低姿態,就紮根網文平臺,研究下最受歡迎的那些網文是因為什麼而受歡迎的,敘事節奏也好,情節設計也好,都學過來。如果你能力足夠,硬科幻網文也不是完全沒希望。畢竟喜歡硬科幻的讀者雖然少,但很穩定,如果能圈到一幫讀者群,收入應該是比較穩定的。當然前提是你水平足夠,作品質量穩定。


超能力者J


直接了當的跟你說,是有前途的。主要原因有下面幾個。

讓人眼前一亮

雖然很多人覺得網絡小說的快餐用品,不適合看太深度的東西。但隨著網絡小說的不斷髮展,大家品味也在逐步提高,從最開始的無腦小白文橫行天下,到現在越來越多人喜歡看有智商的文章,這算是審美的一大進步吧。

如果在一眾小說文中出現一個硬核科幻文,表面上和網絡小說風格格格不入,但由於網絡小說是包容的,這反而會讓大家眼前一亮。看多了玄幻言情,換換口味也不錯。

有成功的例子

而且硬核科幻文也不是沒有成功的例子,像有個985的博士,寫了個科幻文,為了嚴謹,提前查了很多資料,一開始的密密麻麻的參考文獻,讓大家看的頭皮發麻,文章中也是充斥著各種知識,非常硬核。這本小說在起點反而火了,引起大家廣泛討論,打賞不斷,本章說也很多,熱度挺高的。所以其實也是有市場的。

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網文的發展,種類是會越來越多,看網絡小說的人也會越來越多,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很多都是精英分子。他們懂得很多,你寫小說也不能胡思亂寫,邏輯還是要自洽的。所以哪怕是硬核科幻文,以後硬核醫學文,硬核生物文,也是會有人想看的。


說了這麼多,只想告訴題主,這是有市場的,放心大膽的寫!

不過還是要考慮網絡小說自身的特性,在硬核的同時,也別忘了故事性,畢竟大家看不懂硬核知識的時候,還可以看看故事,樂呵樂呵。


不會編程的貓


有,但科幻小說比愛情、都市類等題材,需要比較紮實的科學知識,這點相對來說比其他小說門檻要高些。當然,這樣說不完全對,好像三叔的書,也需要紮實知識基礎才能寫出的。


科幻小說還是不中國小說題材主流,未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本人就是科幻小說愛好者,90年代初期就開始看凡爾納系列,看過《小靈通漫遊未來》,《科幻世界》1993開始預訂。1999年開始看劉慈欣。算是科幻讀者中老骨頭那種了。



閱讀科幻小說,對作者和讀者都一定門檻。類似大熱的《三體》,我一個很喜歡讀書的朋友,但他對科學不太感冒,以致讀三體時候很多東西他說沒辦法看懂,書沒看下去。這就是科幻小說對讀者的科學知識本身就需要一定基礎,造成了現代我國科幻小說一直難以發展。


直到我們80後成為社會中堅力量,這批人接受了良好了教育,有較好的科學知識基礎。從這代人開始,科幻小說開始找到自己出路。所以在2000之後,大劉、夏茄、黃晉康、拉拉、錢麗芳等等小說已經在中國科幻屆有一定知名度和關注度。三體、流浪地球、天意都已經影視化了。可以說,科幻小說以80 90後為基礎,慢慢開始發展。


90 00後這批,如果他們自少開始接觸科幻影視、小說等等,就已經培養起一大批科幻讀者的市場。特別三體和流浪地球大熱,未來10年中國的科幻電影將會對科幻小說類文學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未來讀者會不斷增加的。


我認為未來10年科幻文學會開始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大約10-20年後,會進入白熱化階段。這個時間科幻文學類,會成為比較熱門文學類型。


謝謝支持。


泡泡電影會


準確來說,如果你想賺錢的話,沒有。

現在起點的頭牌是贅婿,戰神,神豪,何況硬科幻本身就是小眾的,比較建議投稿雜誌,因為科幻雜誌會有固定讀者,當然編輯也不會是審網文的水平,如果寫的好的話說不定有希望的。



葉落花涼


沒有前途,起點只要爽文和節奏文。起點多少科幻只是批了個外衣,各種魔幻仙俠亂入。

真的想好好寫硬科幻就不能急著發佈,先定好世界觀和故事架構,確定其中涉及的科學領域,然後惡補這些知識,再用這些知識糾正和微調作品內容。即是多次反覆也要不厭其煩的將作品打磨到趨近完美。作品完成就可以開始撒網。

網絡上拉人,全球各國各種閒雜人等就是你的目標。他們有大把的時間幫你翻譯你的作品,然後發到當地的讀物網站。至於協作模式得看走什麼路線(夢想路線,商業路線)。


纖纖腰上白玉峰


只要你寫的好,有人看那就是有前途的哈,要是沒人看一切都是白搭了,還不如去學一門技術,將來自己創業,比如開個小吃店或者是西點店之類的還是很好的呢。




歌手須一瓜


你有硬本事寫硬科幻,最好是在科幻雜誌上連載;很多出版社看到你的真本事後,一定會主動聯繫你;當時劉慈欣老師的三體就是在雜誌上連載的。在網絡文學網站上寫,一旦簽約之後,什麼版權都歸網站了,自己沒發言權,處處受制於人。另外,現在網絡文學網站主要是收爽文


真金


科幻難寫,需要文學功底,還有很大的知識儲備,以及對最前沿科技的認知,以及合理的推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