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年級,常磨蹭不寫作業,媽媽說“不想寫就收起來”,孩子立刻收了,你怎麼辦?

教大育小


別說,現的孩子還真是“鬼精靈”,知道順著你的話來達到他們的目的,昨天晚上我女兒也是。

我女兒正在上大班,老師開始教寫“a o e ”了,昨天的作業就是回家將這三個拼音字母每個寫三行。

第一行的時候還可以,坐姿、態度都很標準,第二行的時候就開始各種動來動去,寫的也彎彎扭扭的。我耐著性子給她擦了三次後還是不好好寫,氣的我說,“再不好好這就不要寫啦!”

結果……

她真的就跑下書桌直接找他爸去玩了~~~

她爸看到她進來,就說“喲。今天作業這麼快就寫完啦?”,娃直接回答“媽媽說不用寫啦!”

我……我真的是欲哭無淚啊,還真是親閨女!好吧,既然是“媽媽說不用寫的”,那就讓爸爸來說“作業繼續寫吧,寫完才可以和爸爸玩!”

哈哈哈哈哈哈~

所以遇到孩子寫作業不配合甚至還和你打太極的情況下,媽媽的“權威”已經不頂用了,那就救助第三人吧,這個人可以是爸爸,也可以是叔叔、姥姥、姐姐、爺爺奶奶,甚至隔壁鄰居都可以。

我一個男同事就很聰明。因為媽媽經常出差,自己脾氣暴躁輔導孩子作業不超過三分鐘,父女倆就要鬧彆扭,家裡老人不識字沒法輔導。

可是隔壁有個同齡的小姐姐,平時兩人會一起在落下游樂園玩。於是這位男同事就是隔三差五讓女兒帶著零食去隔壁找小姐姐玩,兩個小姐妹玩得不亦樂乎時候來說寫作業的事情,兩個小姐妹都不願意分開,那就一起寫吧。後面就變成了在誰家玩就在誰家寫學業。

兩家父母都覺得這個方法挺好的,因為都讓彼此解脫了出來,不用親媽變後媽。

但是這個辦法有一個前提,就是確定兩個孩子能玩在一起,而且父母要變著花樣提供兩人一起玩的遊戲或道具,如廚房套裝,過家家套裝,遊戲書、繪本等。

其實也不容易的。

舉例是想告訴輔導作業的家長們,與孩子不要硬碰硬的好,因為孩子很有可能用你的氣話來懟你,讓你更生氣,卻還不能真變成後爸後媽!

採取求助第三方或者圍魏救趙的方式,還是可以解決的。

而我家現在寫作業的模式是我唱紅臉,她擦唱白臉,每次合作都讓丫頭心甘情願寫完作業。

奇的是有時候丫頭會變得特別自覺,在你回家前就把作業寫完了,大家猜猜是為什麼?




閱寶銘媽



孩子沒寫作業,我很平靜。

我什麼也沒說,走出孩子書房,輕輕地關上了門。

我走出家門,直奔超市。

在路上打了個電話。

走進超市,我買了排骨,雞翅等等好多東西,回到家開始哼著歌在廚房裡忙活。

我做了一大桌子菜,然後溫和地叫孩子來吃飯。


孩子看見滿桌的菜,愣了愣,我和顏悅色:“吃吧,孩子,多吃點才壯實。”

他坐下來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第二天中午回來,他的臉上還掛著淚痕。

我說:“孩子,去寫作業吧。”他走進書房認真地寫起來。

熊孩子,不收拾哪成?

我很不容易,老公長年在外出差,我一個人帶著兒子,我盡心盡力地想讓他好好學習,但女人總少陽剛之氣,所以我只能求助外力。

還記得我打過電話吧,您知道我打給誰了嗎?當然是孩子的班主任了。我說:“xx,沒寫作業,你一定檢查他,狠狠地揍他一頓。”


這一頓打太管用了,他乖乖地去寫作業,並且很快做完了。

過了幾天,班主任打來電話,高興地說:“這幫熊孩子都變得乖巧可愛了,謝謝你呀,姐。”

遇到此類事,生氣發火就輸了,逼他回來寫就驗證了“大人從來不說真話”。這時,只有和老師溝通好,讓他體驗“不做作業會被懲戒”,他就知道“寫作業是他自已不可推卸的責任。”


努麗


我外甥開學就上六年級了。暑假期間,我姐說,8月中旬鋼琴就考級了,你抓緊練練。可是我外甥只想玩,我姐說,不練琴可以,那你就去太陽底下跳繩,2小時候再回來,今天這琴就不用練了。結果,我外甥拿著跳繩就下樓,真的在樓下2個小時才上來,當然不是一直跳繩,但是一直在太陽地是真的。所以說, 有些孩子,只要不寫作業之類的,讓幹啥都行...

你想讓他聽話的時候,他不聽話,你不想他聽話的時候,他乖的又不得了。

我兒子快4歲了, 我們家離幼兒園很近,幾分鐘就到了,他每天都在家磨蹭,很多次到學校後,晨檢都結束了。班裡的其他孩子早餐都吃完了,我就想,早餐不吃,就餓著,反正磨蹭的人不是我,結果,小孩覺得,不吃早飯挺好的...要是學校有活動之類的,他倒是早上挺麻利的。所以現在我早上就早點叫他起床。他要是不想起我就說,原本不該起那麼早的,就是因為你磨蹭所以才需要早起...慢慢的他動作也能快點了。

所以,家長對於這些情況,慢慢的來,好好的跟孩子說。而且一年級的孩子,不想寫作業可能是不會寫,或者是耐心不夠,家長可以陪著孩子慢慢來。不能操之過急的。


懶懶推文


曾經我也這樣做過,大寶磨蹭不寫作業,一會兒說不會寫,一會兒說餓了,一會兒說手累了。把我氣得火冒三丈,一氣之下,我大聲怒吼道:“不想寫,別寫了。”

大寶高興的說道:“真的可以不寫嗎?”而且邊說,邊高興地把本子收起來了。

所以真實的情況就是父母氣得要死,孩子認為她就是不想寫了,你讓她不寫,她就是不會寫。



  • 為什麼面對孩子的磨蹭父母會發怒:根據我的經驗一是因為孩子寫不完作業,自己什麼事都不能去做,要陪著。耽誤。我的事,所以面對孩子的磨蹭,內心著急,遷怒於孩子。

  • 二是因為認為孩子寫不完作業,第一天老師又會因為作業的事,請家長,又一堆事,麻煩。
  • 三是因為家長的放不下,我們在育兒書上看到:要讓孩子順其自然地接受她自己應該要承擔的後果。比如不寫作業,讓她去承受老師的責怪,但是家長害怕孩子犯錯。

  • 孩子磨蹭的原因是:大部分都是因為自己不會寫。我家大寶那時就是因為少上一個月的課,面對老師佈置的作業很陌生,所以不想寫。

  • 還有一部分原因是要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才一年級年齡小。所以也要看老師佈置的作業是不是多?孩子小,一般容易放棄,如果作業多,孩子就會有畏難情緒,不願意寫。

有了孩子磨蹭的原因,那麼家長面對孩子的磨蹭到底該怎麼做呢?

那就是順其自然,不願意寫就不寫。我家大寶就如此,我被她氣了幾個晚上之後,我就在想,為什麼寫個作業,大家都不開心。不想寫就不想寫吧。所以我就放任孩子,想寫就寫,不想寫就不寫。一段時間以後,孩子竟然主動找我要寫作業,還要拍視頻作業。因為他經常不寫作業,不發視頻作業,老師不會表揚她,也沒有獎勵。而她的同桌都有,所以她也想要。

  • 我覺得我能夠順其自然的原因:

  • 一是因為孩子才在幼兒園大班,不寫也沒關係。所以我不存在焦慮。
  • 二是因為幼兒園的老師,面對孩子不寫作業,不會有懲罰。家長老師對於作業都不是強要求,而且老師對於孩子每天行為都有鼓勵,久而久之大寶沒有接受到,自己著急了。
  • 讓她嘗受到了順其自然不寫作業的後果。



那麼針對一年級的孩子,我知道大部分家長都不能這麼淡定,因為不寫作業,即使家長佛性,學校老師也不願意。必定第二天會讓請家長,試想哪個家長會願意天天被請到學校呢?

但是作為老師的我認為,即使這樣,家長也可以順其自然,讓孩子自己承受不寫作業的後果。

那麼可以怎麼做呢?

  • 一是首先在孩子磨蹭不寫作業時,就明確如果不寫作業,第二天到校都會有哪些後果。
  • 二是和老師溝通好,面對孩子不寫作業,你的想法就是接受老師的任何對孩子的懲罰,比如中午留下寫作業。
  • 三是:自己承擔作為家長的責任,那就是讓孩子寫作業,你沒有做到。那就安然的接受請家長,不要因為請家長遷怒孩子。這是家長應該承擔的。對於孩子不說不責備。家長不能回家吃飯,家長就陪著孩子。寫完回家。
  • 就是這麼自然。

對於孩子的磨蹭,家長做到淡定,分清到底哪些是孩子的責任,有界限。相信關於磨蹭都能慢慢改正。


暖萌肉肉


那是前期沒養成良好的習慣,加上那個時候覺得孩子小,學不學無所謂,等一年級老師一點就通了,如果你前期打不好基礎,後面肯定越來越差。我家的還好,前期我沒聽任何人的話,努力把孩子培養的還可以,雖然之前習慣很好,但是由於疫情原因,把孩子丟家裡十幾天養成了墨跡的壞習慣,佈置的任務雖然可以完成,但是稍微有點墨跡,已經在慢慢改了還可以,但是她很自覺。網課學的特別認真以下是我們練的字,抄的筆記,還行吧,寫字挺快的











諸葛筱蝶


為人父母,這樣的問題可能絕大多數家長都遇到了。這個是一個普遍的問題,不只是誰家的孩子是這樣的。曾經,我教過的學生中,做作業磨蹭、東玩西玩、三心二意的,佔了將近全班人數的一半。

這也是讓家長和老師比較頭疼的一個問題。我孩子上2年級,做作業也是這樣,就如題目所說的,你心煩,讓她收起,她乖乖就給你收起了,讓你是又氣又恨。

但仔細回想我們日常的教育過程,不難發現,其實孩子磨蹭與家長很大的關係,換句話說就是:“催出來的慢性子”。

家長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教育:孩子吃飯慢,你是否不停地催促?孩子跟你去逛商場,你嫌他走得慢,是否不停地催促?早晨起床,孩子磨磨蹭蹭,穿衣、洗臉、刷牙差不多用了30分鐘,做家長的能不急嗎,是否不停地催促?

孩子之所以這樣,其實都是父母催出來的。父母催一次不管用,就頻繁地催,慢慢地,孩子學會了“屏蔽”父母的催促,催了他好幾遍,他才如夢初醒的樣子,然後做出一點小改變,平息父母的催促。這個過程循環往復,孩子不知不覺形成了一種惰性,凡是等著父母催,如果父母催得不急,他就認為不必著急,反正他們會繼續催。

改變的辦法也很簡單,就是停止這種父母積極、孩子消極的互動方式,父母不再催促他,和孩子做一個約定,對他提出要求,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當然,前提是父母能控制住自己的催促慾望,學會觀察孩子,並能判斷出孩子的意圖。

父母可以試試這樣做:

1、選一個雙方都心平氣和的時機和他聊聊,告訴他以前做事情慢,媽媽著急,只好催他,拉他,每當這時候,媽媽心裡也很不舒服,為了這樣一件小事,弄得兩個人都不開心,這多不值得?

2.告訴他媽媽曾經作出的嘗試,雖然下定決心不催他,但有時候還是忍不住,因為媽媽愛他,關心他生活的各個方面。

3.告訴孩子媽媽的期望:不用媽媽催,自己按時起床入睡,自己洗澡、準備衣服。如果你能做到,媽媽在旁邊看著,就會心花怒放。

4.如果做不到,媽媽還是要有點小懲罰給你——拖地(或者不許看電視),我懲罰你的目的是要你準時,爭取不要給我懲罰的機會哦!

另外,還要注意幾點:

1、注意調整孩子的節奏感。引導孩子形成一個自己的節奏。

2、給孩子犯錯的機會。犯錯恰恰是孩子學習的好機會,孩子會從錯誤中漸漸吸取教訓,對以後改正有很大的幫助。

3、引入談判機制。約定其實就是一個談判的過程,允許談判,就是給孩子充分的話語權,雙方提條件的機會均等,其中有反覆、有妥協,最終形成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回答中相關的觀點,主要來源《我身邊的家庭教育故事》一書。我看了與孩子磨蹭的章節,感觸很多,也查找到在日常教育中的不足。希望這些內容能對你有幫助。


木釋餘


如果我遇到這種情況,也會像媽媽一樣做。


我曾經接手一個二年級,有這樣一個學生:上課總是焉不拉嘰的,毫無精神。一翻一年級成績,語文數學都只有八九分。聽同事說,他在很小的時候被村裡的牛頂過,算是受了刺激,影響到了智力。所以,開始我基本沒怎麼管。智障嘛,誰來教估計都差不多。我講課,要麼玩東西,要麼睡覺,基本不聽,學習似乎不管他的事。



但我後來一觀察,只要一到了下課,他就特別有精神,似乎有使不完的勁兒。這哪裡像個智障的孩子啊?我再留心觀察,這傢伙特別喜歡踢球,不是足球,而是學校幾近報廢的籃球。每次下課或者體育課,他都踢得滿頭大汗,意猶未盡。


可是一到了上課,人就沒了精神,奄奄一息,或者埋頭大睡。對學習始終提不起興趣。而到了下課或體育課則滿血復活,玩得汗流浹背,紅光滿面。

看到這個樣子,我憑直覺判斷:這不是個智障的孩子,而是一個對學習還沒培養起興趣的人。你不是喜歡踢球嗎?你不是總感覺球沒踢夠嗎?那我就讓你踢。



一次下課,我就給他說:“你覺得球沒踢夠,以後你就天天踢吧!”小孩子也沒其他心眼,點頭同意了。或許有的人會覺得我很過分,我讓他上課踢,下課踢,有時我還陪他踢。他也從沒拒絕過。整整踢了三天。三天後他給我說:“老師,我不踢球了。”我說:“那你幹啥?”“上課。”他回答道。

於是,我就讓他進教室上課。說來奇了,這下他上課有精神了,聽課認真了,課堂上也不睡覺了。再加之我經常給他抽問,這下子,他幾乎成了課堂上最活躍的學生之一。

期末學校統考,數學我沒印象了,只記得語文考了五十幾。或許有的人會說,這也不算高啊!確實不高,但我只想尊重事實,無意誇大。

但你想想,一個被定性為智障的孩子,一個對學習毫無興趣的學生,現在能考到五十多分,而且,對學習更是興致勃勃。這難道不是一個勝利?

可惜,我在那裡只任教了一年就調離了,至今不知道這孩子以後的學習如何,發展怎樣。



所以我在思考:一個高明的教育者首先就應該培養起孩子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那他絕對是一位“不用揚鞭自奮蹄”的勤奮學習者。對一個自己懂得勤奮學習的人,試問,有幾個家長還需要操心?

我的孩子也經常遇到不想看書,不想做作業的情況。但我從來不強求,我給他的建議就是:“不想看書就睡覺,休息,玩耍。”

記得是李大釗的一句話:“要學就學個踏實,要玩就玩個痛快!”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強迫孩子學習必是最失敗的教育方式。

這就是我像媽媽做的原因。


櫓翁


家長跟孩子相處最重要的一點,我們跟孩子說話時,一定要記得,不要帶著情緒跟孩子說反話,低年級的孩子無法通過我們說話的語氣來判斷我們的真實意圖,他們只會根據表面語言來理解我們的意思,如果我們說反話,會讓孩子覺得我們說話不算數。



我家孩子今年二年級,寫作業也不積極,但我知道他並不是一個壞孩子。我覺得貪玩不想寫作業是孩子的天性,作為家長,我們不用太生氣,要根據孩子的性格來找辦法。

我們家兩個大人都在上班,一年級時奶奶接他回來,他都要玩到我們下班到家,才開始寫作業。我還記得剛上一年級的那個月,看他寫作業實在是一種折磨,很多在我們看來很容易的東西,他都要花上2小時才能完成,我一看他寫作業的磨蹭樣,氣就不打一處來。

我氣歸氣,那一個月咬著牙陪他過來了,一個月後,一切走上正軌,他也不那麼排斥寫作業了,雖然貪玩,潛意識裡他還是覺得必須完成作業才能睡覺,要不會挨老師批評。


前幾天老家有事,我們不得已給他請了兩天假,在家裡人多嘴雜,他更加不願寫作業。奶奶好久不見孫子了,一到家就把手機給他玩,他玩起手機來更不願寫作業了。

後來我發現孩子的一個特點,就是他不願我們來安排他的事,他想決定自己的事,同樣是寫作業,我們可以讓他自己說了算。比如他在玩手機的時候,我讓他馬上去寫作業,他肯定會直接拒絕,但我可以讓他自己選擇,讓他說玩多久後去寫作業,小孩子對時間的概念也不強,他一般會說30分鐘,我就馬上跟他確認,現在是幾點,30分鐘後是幾點,到點你要自覺去寫作業,他通常都會答應。

我按照約定的時間,到點後提醒他,他一般都會放下手機,乖乖去寫作業。

一年級的孩子,他的學習之路才剛開始,家長的陪伴和引導很重要。我們對待孩子,一定要保持冷靜,一方面理解孩子貪玩的天性,一方面要拽著他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阿川說情


孩子磨蹭寫作業,這種情況太常見了。

有時候想看手機,就一直看,耽誤了寫作業的時間;

有時候剛打開書本,又想摸一摸玩具,反正就不想開始寫作業;

剛寫了一行字,就開始蹂躪橡皮,或者在桌子上寫字,發現怎麼著都比在本子上寫字好玩……

我們自己小時候也是這樣過來的,雖然現在孩子們學業壓力更大,但是對著他吼也是無濟於事。還會對父母心生埋怨,影響親子感情,也會讓做作業這件事產生心理陰影,以後會越來越抗拒寫作業這件事。

對待孩子寫作業,父母佛系一點反而更好。

孩子一年級,常磨蹭不寫作業,媽媽說不想寫就收起來,孩子立刻就收了,其實在孩子看來,不管你是生著氣說這句話,還是壓抑情緒說這句話,一旦你說了這句話,那就是允許他暫時不做作業了,對他來說就是赦免了他做作業這項“苦差事”。

我看到很多父母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往往父母被氣得夠嗆,在這件事上,真不能跟孩子較真。

既然就說讓他把作業收起來,那不如換個房間,一起做做遊戲,約定玩一個小時後,再繼續做作業。

反面例子,我親妹,平常拖延晚上狂補作業

我比我妹妹大了一輪, 所以也算是親歷她的成長過程,平常也是喜歡拖延,明明是做作業,卻忍不住偷偷拿出手機,不知不覺,一天下來也寫不了幾頁作業,反倒因為拖延,補作業到凌晨兩三點,爸爸媽媽也只是催問,也沒有監督。

我建議,孩子正在養成作業習慣的年紀,爸媽一定要有一個人陪伴一下,瞭解孩子是不想動筆的原因,教她不懂的地方要怎麼理解,孩子做作業變輕鬆,答題對,老師表揚,才會形成正循環,以後孩子做作業也有方法可循。

我觀察學齡期的孩子們,學霸越愛學,學渣越討厭學習作業,並不因為天資差異,而是有時候會遇見一些小誘惑,家長要教會孩子跨過這些干擾因素,給孩子提供一個“降噪環境”才是。


我是點點媽,育有2歲男娃,身邊一大圈媽媽朋友。關於婚姻育兒,我們一定有說不完的共同話題~


點媽帶娃


我孩子今年上幼兒園大班,老師也會佈置作業,因為相當於是幼小銜接班了,每次孩子做作業總是東跑一下西跑一下,要不就是口渴,要不就是找東西,屁股還坐不住。為此我沒少發脾氣,甚至讓他罰站一小時,可他寧願罰站一小時,也還是照樣摸東摸西的不想寫作業。

後來我乾脆說那你別寫了,他居然立馬把作業放進書包。於是我第二天便找到了他們班的班主任,當著孩子的面跟班主任說:“XX在家就是不願意寫做啊,我拿他實在是沒辦法”,居然小朋友立馬臉紅了,低下頭。班主任也很配合我,故意把他一拉說:“那你以後不願意在家裡寫作業,那就跟王老師一起在學校把作業做完怎樣?這樣別的小朋友玩遊戲的時候你就只能在旁邊看著,好不好啊?”

從那以後孩子再不願意做作業的情況就越來少了!後來我還給孩子專門買了一個寫字桌,跟他約定好,寫字桌上不能放玩具。就只能放書本相關的。這樣可以減少孩子的磨蹭。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及時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