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安縣居民小區的守護者

紅安縣居民小區的守護者

中國發展網 “土井社區民主街中藥材公司確診病例1例……”“這可怎麼辦呀?我們這裡四通八達,要是傳染了可怎麼得了!”聽到廣播播報,紅安縣土井社區三星家園小區的居民們瞬間炸開了鍋,焦慮和恐慌在小區居民中蔓延。

“老楊、建平,我們都住這塊,人員又熟,看是不是我們幾個牽個頭……”三星家園小區黨支部委員餘宏富召集幾個小區黨員商量道。三星小區一道嚴密的防線迅速形成。

小區有了志願者

“餘主任,你們這裡要志願者嗎?”“三星小區的居民就是我的家人,為阻斷病毒傳播,我應該為他們做點什麼!”“我是黨員,就讓我在小區為居民做點事情!” ……疾風只勁草,烈火見真金。在餘宏富統籌安排下,三星家園小區卡口值守組、封閉樓棟值守組、人員摸底排查組、居民生活物資代購組、應急藥品代購組、綜合協調組21名志願者迅速到崗到位,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黨員幹部、有工廠工人、有學校老師、有個體從業者。

三星家園小區是一個開放式小區,進出口多,人員複雜,防控難度大。志願者康順電器總經理薛克橋用自己的小貨車拉來木材、木板對路口進行封堵,只留下一個出口,嚴禁車輛和人員出入。“現在民主街有7例確診患者,不要出門。”“要買東西,可以在三星家園微信群下單,有人送到家。”卡口值守人員不厭其煩地勸解。“你家裡最近有武漢或是外地回來的人嗎?”“測一下體溫哈。”餘宏富親自帶隊挨家挨戶家逐一摸排居戶情況。“餘主任,有你牽頭,我們就放心了,我們一定配合你們工作!”

一個志願者一面旗幟

每天上午九點,在三星小區院內準時出現兩個身影,他們揹負著35公斤重的噴霧器,用腳步丈量著小區的角角落落。原來聯營公司經理黃建平和中藥材公司下崗職工徐敬華兩人主動承擔小區消殺消毒任務,就是下雪下雨天也是滿身大汗,身上衣裳都是斑斑點點。特別是黃建平還承擔有社區疫情防控物資調撥和捐贈蔬菜分發,隔天還要在帳篷值通宵夜班,每天下來都疲憊不堪。“我是一名黨員。”他如是說,從不叫累。

“這是你下的菜,拿好,請掃碼付款。”代麗萍是陝西人,在康順電器打工,由於疫情被阻隔在紅安,在薛克橋的帶動下來到三星家園小區做志願者,主要負責小區居民生活物資代購,每次都是她自己拿資金墊付代購貨款,分發給居民後收款,多的時候墊付達1萬餘元。

張玉霞是三星家園的一名熱心群眾,她常年外出打工,租住在小區,熱心幫忙卻不要報酬,風裡雨裡無怨無悔。她說:“黨組織這個“主心骨”給了我們群眾無限的力量,我要儘自己的努力共同守護我們家園”。

吳小康是思源小學老師,妻子石玲在新街服裝店打工,小夫妻主動要求為小區居民代購生活物資。硃紅專、楊世燦是人社局幹部,趙文全、李正清、高文安、江正建是縣菸廠工人,餓了有方便麵,困了有帳篷,一天一天,風雨無阻,戰鬥在卡口值守一線,為三星家園小區居民築起一道健康安全防線。

群眾寫來感謝信

“天天來看我,日日送溫暖,聲聲細心問,句句是關懷………”2月27日,三星家園小區黨支部委員餘宏富收到熊章甫老人的一封感謝信。75歲的熊章甫老人身患直腸癌,生活不便。他唯一的兒子熊書林,又在七里坪鎮高徐家村任駐村工作隊隊長。自抗疫工作開展以來,熊書林一直堅守在駐村防疫一線,沒有回過家一天,最放不下心的就是老父親。

“你放心搞好駐村工作,你的父親就是我的父親!”包保志願者曹紅專,在做好卡點防控工作的同時,每天上門為老人測量體溫、幫助購買藥品、蔬菜等生活物資,做實做細做好包保工作。正是有曹紅專這樣的志願者耐心細緻的做好封控期間的群眾保障服務工作,才得到了熊章甫老人對志願者工作的高度讚許。

戰“疫”總攻令已經發出,三星家園小區志願者聽從召喚,不斷進行角色轉換、崗位變換,為守護群眾健康而堅守,用責任和擔當為居民的生命和健康築牢最後一道防線,用身體力行彰顯志願者的初心和使命。(廖亮 毛紅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