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發出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議書,關係著身邊的每個人

近日由長春市文明辦、長春日報社、長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長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吉林省飲食文化研究會聯合倡議:


長春市發出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議書,關係著身邊的每個人


提倡市民養成“公私”分明的就餐習慣。儘量分餐,無法分餐時夾菜盛湯用公筷公勺,取菜不挑不揀,筷子不當牙籤,避免交叉傳染;就餐時主動索要公筷公勺,以實際行動向身邊親友宣傳使用公筷公勺的好處,帶動更多人樹立起文明衛生的安全用餐意識。

  提倡酒店餐廳、食堂設置“公筷公勺架”。儘量“一菜一筷,一湯一勺”,使公筷公勺成為餐桌上的“常客”。餐飲單位制定配套服務規範,提醒、引導公眾使用公筷公勺,共同打造用餐有禮的文明窗口。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呢,主要有以下幾點建議

長春市發出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議書,關係著身邊的每個人


一、在家吃飯時:

1、固定餐具:每家庭成員有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外形或顏色上容易辨別。

2、踐行分餐:把做好的飯菜直接分到家庭成員的盤子、碗裡面,大家只是圍坐在桌子上一起吃飯。

3、公筷公勺:不能分餐,每個人使用自己的碗、筷子和勺子吃飯,在每個菜盤、盆、鍋等盛食物的容器上,放上公筷公勺,每個人都用公勺公筷夾、盛食物。

4、兒童餵養:鼓勵孩子儘早獨立進食。對不能進食的嬰幼兒,家長或監護人一定用適當的方式感覺孩子食物的溫度,嚴格禁止用嘴嘗試孩子食物、幫助孩子咀嚼食物、口對口餵食孩子、與孩子公用餐具等做法。

長春市發出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議書,關係著身邊的每個人


二、餐館就餐時:

1、提倡帶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把餐館的餐具作為公筷公勺。

2、使用餐館的餐具,主動要求在每個菜盤、盆、鍋等盛食物的容器上配備公筷公勺。

針對不同消費場景採取相應公筷制

建議餐飲門店配備與私用餐具有相對識別性的公筷公勺,便於消費者根據顏色、長短、形狀或材質等直觀性地區分。

有條件的餐飲企業可委託定製帶有“公”字標示的專用公筷公勺;

為避免公筷公勺直接接觸餐桌,餐廳應儘量配置專用公筷公勺架,以消費者識別、取用為優;

嚴格做好公筷公勺的清洗、消毒等工作;

設置公筷公勺專用存放區域,如公筷公勺消毒櫃、公筷公勺自取盒、公筷公勺專用抽屜等,方便員工和消費者識別取用。

比如針對火鍋或必須在餐桌熟制的菜品,餐廳應提供與私筷、常規公筷具有區分度的“生料專用公筷”;針對自助餐廳或消費者自行取餐的食堂場景,應配置與菜品對應的、便於取用的公筷公勺,並儘量配置單獨擺放公筷公勺的托盤或托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