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去阿里巴巴每天9點上班9點下班,一週工作7天,年薪50萬,你幹嗎?

琅琊榜首張大仙


按照慣例先說觀點:如果是年薪50萬,997的工作,我願意幹。

接下來我就說說原因吧,主要從目前個人情況、機會成本、未來規劃三方面來支撐我的觀點。

第一:目前個人已經經濟危機,比較需要年薪50萬的工資,目前座標西安,工資不高但是各方面壓力挺大,而且還有車貸等其他貸款,對於自己而言已經明顯感覺到入不敷出且債務越來越大,腦子裡警鐘每天都在提示,但是奈何工資遲遲漲不上去,加上已經到了結婚年齡,老家與西安均無房產,但是作為一個男人,雖然媳婦沒有要求買房,但是自己心裡要有數,時刻牢記使命,給予家人避風灣,所以鑑於目前情況是很需要這份工資,因此997工作制度也是可以接受,辛辛苦苦可以看到錢進賬心裡比較踏實,另外想說明一點就是本人並不排斥銷售、推廣等工作,而是西安並沒有太多實質性民營公司,國企和央企居多,除去特殊行業和專業要求較高之外大多是皮包公司、代理商,因為無法安心選擇一款產品、一個公司持續發展下去。

第二:能選擇的機會很多,阿里巴巴作為互聯網大廠,在各方面都具有一定優勢,我相信只要能因為工資堅持下來,一年後一定會在個人能力以及思維方式上有不小的進步,那麼賺錢的方法就會找到,所謂賺錢無非就是信息差與思維方式不同,同樣一件事有些人就能賺錢而有些人就賺不了錢,辛辛苦苦一年或者兩年在有一定資本之後無論是選擇跳槽或者轉崗都是挺不錯的發展,那麼對比一下在西安繼續上班帶來的收益與機會遠遠不及在阿里來的多,同樣比較辛苦,除了機會之外工資收入很客觀,相對目前發展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第三:對於未來的規劃就是學習一線城市正趨於成熟的商業模式或者項目之後在二三線城市發展,一方面項目運營模式已被驗證,另一方面如果做得好完全有可能繼續發展或者被收購。另外一種規劃就是在阿里紮根,努力學習與接觸機會,可以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崗位,那麼在有限的時間裡發展自己特長從而在事業上有更好的發展,我想發展時間越長越不會是身體上累,而且思想上碰撞。

因此不管是目前現狀很需要年薪50萬,還是阿里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大廠,本人表示都願意去做這份工作。

說明:此觀點僅代表個人,不具代表性,目前處於負債急需50萬年薪緩解緩解的同志們點個贊轉發轉發唄。


偽小小資


你的這個問題還有學文哦,首先從9點上班到9點下班也就是要每天上班24小時,然後是一個星期上7天班,也就是沒有休息日,然後年薪50萬,剛剛我看了評論區有很多人都願意去上班,但是你們想過沒有,一天要上班24小時,沒有休息要不日不夜連續上班365天,估計別說365天了就是讓人沒日沒夜的連續工作3天就肯定死敲敲了,


這個騷年很帥氣哦


說實話,我會去幹!

每天早上9點上班下午9點下班,一週工作七天,這比996工作制還要多一天,確實很累,但一想年薪有50萬,這麼一筆可觀的工資確實會吸引很多人,特別像我這樣的。

為什麼我會去幹?

1:生活壓力

本人80後已婚有一小孩,不啃老,愛人全職太太,父母是退休職工,所以除父母外一家人的生活開支、教育費、保險費、人情往費等等等等全由我一人承擔,壓力巨大。但工作拿錢不多,相對輕鬆。所以我想把一個家庭的經濟壓力轉移到工作壓力中,全由我一個人承擔。只要能合法的掙錢,再苦再難都可以!

2:適應

本人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領導專職駕駛員,不僅工資低,長期加班,甚至過年也要24小時待命,我深知這種加班工作的不易,但畢竟曾經做過,應該會很快的適應。

3:學習

阿里巴巴是國內頂尖的企業,有非常強大的人力資源和管理經驗,在這類企業裡面工作,不僅說出去有面子,更重要的是可以學習積累其他企業所沒有的工作經驗,並且可以開拓自己的眼界、培養自己的格局,這遠比一年50萬的年薪還要珍貴。

最後我來算一筆帳,一年50萬的年薪,一天就是1369.86元,一天工作12個小時,時薪就是114.15元。如果按22天乘8小時工作制來算,一個月的工資就是20091.32元。我相信這個工資對普通人來說算在北上廣應該還是很誘人的。所以年薪50萬,997工作制真的不算拿時間換錢。

一千個人的心中又一千個哈姆雷特,有的人以家庭為主,有的人以工作為主,有的人以自由為主,每個人的選擇都不一樣,但不管如何選擇,人應該都有自己的奮鬥目標。君子當自強不息。


軼事趣聞


肯定幹啊……我從事電商行業八九年了,做過一個鞋包賺兩塊錢的,也做過一個運動用品賺一二百的,不管是二塊,還是一二百,都得付出很多努力,深知賺錢不易!02年入行帶過我的一個師傅,後來從濟南碾轉到杭州,就是想加入阿里巴巴成為一名小二,結果愣是因為大學沒畢業(他大二就不上了)沒進去,後來一直耿耿於懷,我雖然沒有想過離開我生長的這片土地去到一個阿里巴巴那樣一個高大上的企業,並不是我不想去,而是我知道太難了,而我又不擅長競爭,所以才沒去爭取,但是如果有這麼一個機會的話,我肯定會去啊,我連自己的花名都想好了[大笑][大笑]我就想問一句,馬總什麼時候召喚我!



大鵬的vlog


幹!但我會選擇幹一兩年。

可能有人會說工作不應該是這樣,因為還有所謂的詩和遠方,可能對於有些人來說他們需要勞逸結合,不會去做這樣的一份工作,但總有人會選擇這樣一份工作做的。

記得我同學那時候在工廠裡面開機器,每個月工資4000元,每天工作12個小時,兩班倒,一個月休息三天,他是幹了整整4年多,像這樣的人真的不少,特別是現在普遍工資都在幾千元的大前提下,這份工作真的有足夠的吸引力,對於一些剛畢業普通家庭出身的年輕人,又或者有家庭但收入卻很一般很缺錢的人來說,他們真的會願意幹這樣一份工作,因為我們很多時候會發現,不是工作時間長工資就高,如果工作時間長工資就高很多人都會願意幹,更別說是年薪50萬元了,基本上每月的月薪都有4萬多元。

看看現在有些人,每天白天工作8小時,晚上還兼職做其他的幾個小時,基本上就是一天工作12個小時了,可以說他們的本職工作和兼職工作加起來的收入也才一兩萬元而已,對於有家庭有負擔的人來說,如果一份兼職每天工作幾小時,一個月能多收入幾千元錢,很多人都會願意幹的。

再說說農民,我們老家有些農民幹活不說一年四季不休息,但連續一個月是有的,而且不止12個小時,就說說我父母以前承包村裡桔園的時候,每天早上6點鐘就出門摘橘子挑橘子運橘子,一般要忙活到晚上10點多才回家,中間出了吃飯的時候以及偶爾的歇息,基本上沒有什麼休息時間,每年我父母都會過個把月這樣的生活,因為這樣一個月他們一起可以掙一兩萬塊錢,平均下來就是每人一萬,對於農村人來說這收入相當高了!

中國不缺勤勞的人,但卻高薪的工作,年薪50萬不幹的人有,選擇乾的人可不少!


樓盤網


我願意去!

首先,我認可阿里的文化。阿里人給人一種積極向上樂觀的精神,讓人能夠感受到愛和生命力!

然後阿里的培訓非常的完善,可以學習很多知識,高手如雲,可以把自己打造成一個領域的專家。有這樣的能力到哪裡都肯定方便找工作。

況且工資也還不錯。每週7天9點上班下班9點,其實工作時長不算長。加中午下午吃飯時間才12小時。我還可以考慮加班1小時!😂說真的。

其實我是創業做外貿,用的阿里平臺。做外貿剛開始拼的時期,沒少忙到夜裡12點,1點。收入也沒有太好。並且生活不太規律,沒有人指導,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後來雖然好點,自由點,但前面的付出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對於一份工作,前期,不想付出,是不可能有大收穫的!尤其是付出異於常人的付出。有個話說的,八小時內求生存,八小時外求發展。我覺得這16小時用在阿里這樣的企業,也是值得的!

加油2020! 大家是不是覺得我有點傻?😂



外貿丹尼


我非常願意去阿里巴巴上班的,但是前提是自己沒有那個能力,想想還是算了吧!這種事兒也就自己想一下,夢裡夢一下就好了!我是個運氣非常差的人,從來不敢買彩票,也不想著能天上掉下大餡餅,砸到我頭上,從來不相信好事兒會發生到我身上!我只相信自己的兩雙手,相信自己的勞動力!未來的路,加油!😃😃😃


麗麗愛生活88


阿里巴巴等一眾大公司,就像圍城,裡面的人拼命地想出來,外面的人拼命地想進去。包括沒有去過大公司的人,也非常樂意去大公司學習、鍍金。

但結合題目來看,997一天不歇著,年薪50萬,有非常強的吸引力,同時也有非常大的抗性,所以,我不幹。


從個人簡介裡看得出,我已經工作了20年,是個混得很慘的39歲中年人,我沒有必要去為這份年薪50萬的工作而讓自己的身體垮掉,最後讓別的男人睡我的妻子,打我的女兒,花我的撫卹金(如果有的話)。


1. 我曾經在類似的壓力超級大的公司做高管,兩年時間身體接近崩潰邊緣,於是選擇離開

人過了35歲,即便如何注重健身和保養,身體狀況也是走下坡路的。

2008年,我27歲,拿出當年的體檢報告,沒有任何的問題,一水兒的正常。

10年後的2018年,我37歲,再打開腎結石、腎積水、甲狀腺素減低、空腹血糖臨界值,膽紅素高,各種不正常。

儘管我堅持鍛鍊,沒有混成油膩老男人,但身體還是在預警。

這10年,前幾年是熬夜熬過來的,廣告公司的工作節奏,大部分是靠後半夜幹活幹出來的,前半夜頭腦風暴,風暴出一個大家都拍案叫絕的創意,後半夜開始幹活。天亮了幹完,9點發給客戶離線文件,回家睡覺,下午3點前再回來上班。

這樣的日子,我從24歲幹到了32歲,整整8年,沒怎麼休息,從文案指導轉型到策劃總監,到項目經理,到公司副總拿公司10%乾股的股權激勵合夥人,收入相對可觀,加上年底分紅不比50萬低,但我選擇了離開,因為我身體在那幾年基本造完了。

後來,我進了一家世界500強企業,996工作制,唯一休息的一天,還有幹不完的工作需要交代和佈置。雖然年薪將近百萬,我還是選擇了離職,因為身體透支的有些嚴重了。


2. 干與不幹,還是看年齡和需求

  • 如果你名牌大學剛畢業,通過校招直接進了阿里巴巴,年薪50萬,踏實肯幹學習能力強,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成為P7-8級別,那麼沒有任何問題,無數人會羨慕你。

  • 如果你此前各項不如意,通過內部推薦系統進入阿里巴巴,年輕又有專業技術,肯吃苦又能承受壓力,只是缺錢,那再適合不過了,在阿里不需要有多大的野心,會幹活就行。
  • 如果你人過中年,此前已是中小型公司高管,年薪也不會低於50萬,實在是沒有必要去鍍金,一是時間和精力趕不上年輕人,二是基本上等於在向自己的生命宣戰。

人的生命有多脆弱?有些事兒不發生在自己身邊,永遠不覺得可怕與心疼。


3. 家庭和孩子,才是這輩子最重要的東西

2002年,我一個月1400塊錢的工資,跟現在的老婆(當時的女朋友)一起在北京租房,除去房租,我們頓頓都能吃上肉,一週還能去趟飯店點個炒菜,一年還能攢上1萬塊錢,前提是她不工作。

2008年,我女兒出生,我的人生目標開始發生變化,什麼賺大錢,開大奔,都變成了能天天守著這個寶貝女兒,讓她健康平安的長大,少賺點錢也行。

為了能多陪家人,我放棄了很多去外地工作和每年飛行里程超過5000公里的工作機會,儘管薪水都很誘人,儘管待遇都非常感人,我都拒絕了,並不後悔。

孩子的成長,就那麼幾年的事兒,錯過了就是一輩子的事兒。我很慶幸地見證了孩子的每一步的成長,我也很欣慰地聽到了孩子第一次開口說話的詞語是爸爸。


等你有了孩子,你才會知道,家庭和孩子,是一個男人最重要的東西,並不是他一年賺多少錢。當你夜裡下班回來,只能看到孩子睡了,孩子沒醒的時候,你又去上班了,甚至連你是誰都不知道,這50萬年薪賺得又有什麼意義呢?


我是職場耿哥,職場老手,關注我,帶你成為職場的高手,關於職場和創業的技能,關注我,沒錯的。


職場耿哥


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就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希望以下為大家分享一這個問題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希望我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第一,我還比較年輕

作為一個90後,我還不夠30歲,我感覺我還比較年輕。正是因為年輕,感覺自己精力比較充沛。所以,我感覺我的體力還是能夠勝任這一份工作的。

同時,正是年輕,所以需要拼搏一把。現在不拼搏的話,以後很難有這一些機會了。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阿里巴巴的年薪50W的工作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如果能夠抓住,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第二,收入高,不止是有錢

作為一個年輕人,最需要的是錢,還有積累經驗,積累人脈什麼的。進入阿里巴巴集團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能夠全方面提升自己的機會。

你可能收穫終生收益的經驗,對於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因為能夠進入阿里集團的都是不簡單的人。

同時,你的同事都是不錯的人,他們其中有一些會成為某一些領域的佼佼者。所以,這是非常有效的人脈,也是非常重要的人脈。

還有,年薪50W的收入,那就意味著你可以在公司附近住下來,你隨時可以付得起這個錢。

你還是很多的時間去休息,能夠保證自己的休息時間。

要是受不了,還可以辭職

如果身體受不了,那麼就可以考慮的是辭職。沒有公司不讓你辭職的。雖然你辭職了,到是你依然獲得了經驗、人脈、不錯的收入。

所以說,如果能夠拿到這樣機會,比較年輕,身體也還可以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

當然,還是需要看意願,有一些朋友覺得不合適,那就是沒有辦法了。

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最後在這裡,祝大家在新的一年有一個美好的開始,美好的生活,每天開開心心的生活,快快樂樂成長,謝謝!


職男


這種假設充滿了誘導,尤其對年收入20萬以內的職場人,太多誤導了。

首先,這是那命來賭博,有錢賺沒命花。

想想賺再多錢,工作12*7,就是一天啥也不幹,待著也累啊!除非鐵人啊,任何人都得累死,可是更多人只會看到那50萬,被金錢矇蔽,這是最可悲的。

其次,進大公司、進大平臺,也有弊端。

看似機會難得,看似合情合理,其實結合時代,想想看。這樣的方式進阿里,和過去擠破腦袋進大工廠有區別嗎?

現在的時代,只要有點想法、敢打敢拼,創業的機會多的是,並不一定進大公司才有發展。大樹底下好乘涼的思維,對於這個發展迅速,機會多多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過時。就如過去明星的大舞臺和現在的各種選秀,網紅,競技歌手一樣,草根逆襲無處不在,幹嘛要非把自己逼的沒有人身自由呢?

最後,人生不僅僅賺錢啊。

如果這樣,整天在辦公室,健身、戀愛、旅行、度假、朋友聚會,全部被公司佔用了。真的覺得這樣的賭博,值得嗎?

結束語

這個選擇,體現了一個人的追求和品位,和賺錢無關,卻決定未來賺錢的多少。此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