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科尔沁牧垦,嘎达梅林为此成为英雄,经典民谣传唱至今

科尔沁草原是蒙古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四大草原之一。上世纪初清政府为了巩固边疆、抵御俄国的侵略,在科尔沁草原陆续实施牧垦计划,以增加军用粮草的储备。但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科尔沁草原的生态环境,更使得广大牧民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为了保卫土地和利益,科尔沁地区陆续爆发了多起牧民起义,但都没能阻止牧垦的继续进行。


鲜为人知的科尔沁牧垦,嘎达梅林为此成为英雄,经典民谣传唱至今


清朝末年科尔沁草原被大量开垦,1914年清政府为了巩固边疆俄国的侵略,开始逐渐在蒙旗开垦土地,民国政府内务、农商财政和蒙藏事务局联合制定《禁止私放蒙荒通则》和《垦辟蒙荒奖励办法》,1916年从张作霖开始大量放垦。

1928年,达尔罕四分之三的土地被放垦,牧民失去牧场后,背景离乡,引起当地牧民的强烈不满。此时的嘎达梅林多次到物垦局反对开垦,却遭到了上级的严重不满,被免去了职务。


鲜为人知的科尔沁牧垦,嘎达梅林为此成为英雄,经典民谣传唱至今


1929年初,张学良在“东北易帜”后,继续开垦蒙旗土地。嘎达梅林发起“独贵龙运动”,但是请愿运动失败,嘎达梅林被关进监牢。随后他的妻子劫牢反狱将他救出,嘎达梅林马上发起起义,一年后,张学良命张海鹏和汤玉麟出兵围剿嘎达梅林。最终嘎达梅林战死在红格尔敖包屯渡口,起义宣告失败。为了纪念草原英雄,科尔沁牧民谱写了一首民谣《嘎达梅林》,传唱至今。

嘎达梅林被杀5个月后,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的东北军撤入关内,牧垦草原的计划没有继续实施。


鲜为人知的科尔沁牧垦,嘎达梅林为此成为英雄,经典民谣传唱至今


由于多年间清政府及东北军阀的盲目开垦,科尔沁草原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如今的科尔沁地区已经是黄沙漫漫,成为了中国面积最大的沙地。今天的科尔沁沙地仍以每年1.9%速度在发展。科尔沁沙地原来是一片茂密的绿色草原,却因为“牧垦”事件遭到破坏,让曾经的绿色消失在了茫茫沙漠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