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虽圣曾被骂丧家之犬,老子无为却捧在神坛,对比之后立见高下

孔子虽圣曾被骂丧家之犬,老子无为却捧在神坛,对比之后立见高下

引言: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孔子被称为孔圣人。从历史来讲,儒家思想不是最经典的思想,孔子也不是学术上最牛的人,站在今天我们来看,孔子和老子的差距在哪里?

01老子

史料中老子极为神秘,他一生只做过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

就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并不是国家要员。

周王室衰落以后,他就骑黄牛四处周游,历史上再没有他为官的记载。

可他在后世的名声却极其响亮,尤其到了东汉时期,随着道教的兴起。

老子成了道教的太上老君,被捧上神坛,具有不死之身。

孔子虽圣曾被骂丧家之犬,老子无为却捧在神坛,对比之后立见高下

老子被神话为太上老君

老子的本事到底多大,竟被后人如此神化!

一个人的本事有多大,往往在对比中会更加明显。

我们就拿上千年都被称为圣人的孔子和老子对比一下。

孔子虽圣曾被骂丧家之犬,老子无为却捧在神坛,对比之后立见高下

儒家创始人孔圣人

02孔子问礼

孔子一生都在追求周礼,他听说老子非常有名气,就跑过去请教。

结果被老子狠狠地训了一顿!

老子说:“你讲的这些学说,学说本人和骨骸都已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

老子在周朝图书馆工作,他对周朝的典章制度、礼乐仪式极其熟悉,而且还是正宗的。

老子第一层意思就是劝告孔子,不要纠缠周礼。

孔子虽圣曾被骂丧家之犬,老子无为却捧在神坛,对比之后立见高下

周礼是西周时期的国家制度

因为很多周礼都是缪传,连正宗的周礼都不符合当下环境了,为何还要墨守成规呢!

其实老子并不是不注重礼,他只是认为很多没用的繁文礼节对人的思想发展是极大的束缚。

周王室能有今天就是最好的说明!

所以在思想上,老子更注重实际的作用,更理解时代的演变,要比企图恢复周礼的孔子高一个层次。

当年老子出关的时候,也只是骑了一头青牛而已。

孔子虽圣曾被骂丧家之犬,老子无为却捧在神坛,对比之后立见高下

老子骑牛出函谷关

03丧家之犬

老子第二句说:君子时运好,就去做官;时运不好,就像蓬草一样随风转移,随遇而安!

老子的第二层意思是告诉孔子放松点。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

马有千里之程,无人不能自往; 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

这些非常明显的道理,为何你孔子还要苦苦执着,不能放下呢!

孔子被当作圣人,也是在汉朝以后的事情。

在战国时期,孔子并不受列国欢迎,而且还曾被骂为丧家之犬。

《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在名利豁达方面,孔子跟老子比实在是显得小家子气!

孔子虽圣曾被骂丧家之犬,老子无为却捧在神坛,对比之后立见高下

孔子周游列国曾被骂“丧家之犬”

04收徒三千

老子第三句话说:会做生意的商人都是把货物囤起来,外表上好像没有货物一样;品德越高尚就会表现的越谦虚。

在所有的史料中都没有发现,老子刻意宣扬自己的学说,《道德经》也是在令尹喜苦苦哀求之下才完成的。

反而孔子一生周游70多个国家,收徒三千多人。

可是在当时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周礼治国的制度也没被恢复。

在老子看来,孔子何必要把周礼和自己的学说宣传的那么完美呢?

跟孔子的周游列国相比,老子的无为隐居更加超脱。

孔子虽圣曾被骂丧家之犬,老子无为却捧在神坛,对比之后立见高下

孔子周游列国收徒三千

05痴心妄想

老子的第四句话说:去掉你的骄气与多欲,故意做作的姿态和过大不实际的志向,这些对于你自身都没有好处。我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些而已。

在老子的眼里,孔子完全就是一个心浮气躁,不切实际,痴心妄想的年轻人!

从今天来看孔子当时恢复周礼制度的梦想,确实是不切实际的。

战国时期,周王室名存实亡,列国变法图强才是王道。

崇尚周礼对于诸侯王来说,当做发动侵略的借口还可以,但是妄想用周礼强国是不可能的了!

孔子虽圣曾被骂丧家之犬,老子无为却捧在神坛,对比之后立见高下

战国时期变法图强才是王道

最后这句话就像一位樽樽老人,对一个心浮气躁的年轻人,发自内心的劝告。

放在今天也是极其适用!

现在有多少人每天都幻想着一夜成名,这些幻想就像精神鸦片一样,如果不趁早戒掉没有任何好处。

所有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合理的目标之上,才有可能实现!

06老子是龙

对于老子的这些训诫,孔子他本人怎么看呢?

孔子回去以后对自己的徒弟发出感叹: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兽类,我知道它能跑。

会跑的就用网捉它,会游的就用丝线钓它,会飞的就用箭射它。

可是老子是龙,我能有什么办法!

从他的感叹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老子刚开始应该是不太服气的。

因为他在想用什么办法能对付他,但是想来想去发现自己实力不行。

只能心服口服,称赞老子是龙!

通过这番对比,我们应该可以感受到老子和孔子的差别。

如果说儒家思想不能成为治国思想,孔子他老人家能不能成为圣人就不好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