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是价值互联网,如何从企业的角度理解“区块链思维”?

区块链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本身也是基于互联网上发展起来的,但与传统的互联网不同,传统的互联网我们称之为“信息互联网”,而区块链我们都叫做“价值互联网”。网上关于信息互联网和价值互联网的区别以及联系的文章不少,在此就不做累述。

总的来说,两者之间的区别,前者重在信息的传播,后者重在价值信息的存储

区块链是价值互联网,如何从企业的角度理解“区块链思维”?


我们都听过“互联网思维”这个热词,也知道互联网思维有别于传统商业,更加注重用户、注重流量,免费业务培养用户习惯,增值服务拓宽管道收益。那么,作为价值互联网的区块链,其“区块链思维”又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区块链最本质的东西,是共识,是低成本建立共识。比如企业之间签订的合同,就是共识的过程,传统模式中共识的凝聚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比如前期沟通洽谈,中期磨合,才有了后期的达成共识。区块链有别于此,一切基于其上的社会主体,都能够在没有建立深度沟通的情况下达成共识,所以说它能够降低信用成本。

所以,总结区块链思维,骆驼认为至少有如下两个特点

共识:

通过技术的手段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省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一步到位。比如张三给李四借100万,允诺2年后还。只是口头协议,没有立下欠条。维系两者之间的信任度,是源自张三和李四的交情,彼此交往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情谊。如果说张三看走眼了或者李四过于狡猾蒙骗了张三,两年后并没有还钱。张三一怒之下把李四告上法院,法院由于没有查到可靠证据,这个案子一度令法官十分头疼,最后不得不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区块链是价值互联网,如何从企业的角度理解“区块链思维”?


即便张三让李四当初立下借条,后由于借条遗失……同样也会出现这类信任危机事件。

这个例子中,法院作为第三方,但有公信力,法院之于张三和李四而言,都被认可,都具有强制的共识。如果两者的借款信息使用区块链技术,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一切借款记录都会被记录在链上,甚至可以使用智能合约,到期强制执行当初的条件

如果说如此解析仍不明白!可以反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同样是圈外人问的最多的:

“比特币为何那么值钱?”

可以说,比特币的价值,也同样是共识凝聚的结果。共识让大量矿工参与其中挖矿,大量的算力维系了整个比特币网络的稳定,共识凝聚的外在表现,即是价格,这有别于书法名画、奇珍古玩。

共享:

数据的共享开放,链上信息透明公开。公有链面对所有用户,联盟链则对联盟节点开放。信息的传递,价值的流转,有迹可循,透明可信

哪怕是传统的企业的深度合作,数据信息的公开,都会小心翼翼,企业甲要看企业乙的相关信息,还要通过一系列流程,经过层层审核,效率十分低下,骆驼就深受其害。


区块链是价值互联网,如何从企业的角度理解“区块链思维”?


此前在一个业务型公司任职,该公司服务于公司A。骆驼长驻在公司A协助工作开展,但公司A的信息管控十分严格。哪怕创建一个文档,都是加密状态,无法查看,必须要让公司A的经理级领导在线解密,才能进行访问。

外来人员使用公司A的电脑制作一个PPT,保存一次就要解密一次,所以该公司的领导都会配备一个小助理,专门盯着解密系统帮公司员工实时解密。毕竟,制作一个方案,PPT就要解密数十次,得多影响效率,这就是信息不共享所导致的

有了共识凝聚、信息共享以后,共赢是自然而然的事,共赢是基于共识和共享之上。比如企业之间的联盟链,能够有效提升业务效率,这是协作共赢的结果。

这次疫情影响,让不少业务型公司不得不远程在线办公,直接免除了线下见面沟通的环节,这同样也是一种协作。

只是这种协作方式在当前的商业形态中,只能简单处理一些简单的事务。传统的观念和习惯已然根深蒂固,要想让区块链思维改变这种模式形态,不是三五年的事情。不过,也许用不了多久,相信更加有序、规则、高效的区块链网络能够诞生。看到最后,也许你恍然大悟,没错,骆驼想说的就是联盟链

区块链是价值互联网,如何从企业的角度理解“区块链思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