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戶遊漢中:陶倉

紅陶陶倉

此陶倉為漢代器物,通高25釐米,直徑17釐米,泥質紅陶。陶倉為圓柱形,小圓口,圈簷瓦楞。器身為三組弦紋,每組兩條,弦紋內分別飾有水波紋。平底,底有三足,為三個面向外跪著的人形力士,用雙手舉起陶倉。力士頭戴帽,眼睛深邃,大鼻闊嘴,是典型的少數民族長相。

綠釉陶倉

此陶倉為漢代器物,通高29釐米,直徑15釐米,陝西省漢中市金華鄉出土。器物為泥質紅陶,綠釉。器形為圓柱形,圓小口,圈簷瓦楞。器身為三組弦紋,每組四條。平底,底有三獸足,形象不清。

三彩倉

此三彩倉為唐代器物,這三件彩倉為歇山式屋頂,頂有屋脊和筒瓦的紋飾。倉身為正方體,屋面施綠釉,每面都飾有六條弦紋。其中兩面有銘文,其一為“長命富貴 金玉滿堂 萬古千秋 千秋萬古”;其一為“丙子年月日 東倉 西庫”。

甲骨文中已經有了倉字的形體。《詩經·小雅·甫田》裡也有記載:“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湖北雲夢出土的“睡虎地秦簡”記載了秦代的《倉律》,這是我國第一部成文的糧食管理制度,對糧食的出入庫、驗收、保管都制定了具體的制度。

糧倉即貯藏糧食的倉庫,中國幾千年來的農業文明決定了糧倉的重要性。此三件陶倉從圓形到方形,從簡單的屯式到單室建築,反映出從漢至唐現實生活中這一貯藏類建築形制的變化。今天,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溫飽問題得到解決,但糧倉的地位仍然是無法取代的。

糧倉除了基本的儲存功能外,還有其他功能。

第一,轉運功能。每年地方都要把賦稅按照一定的比例,由地方倉轉運到中央管理的倉,以備國家之需要;戰亂時需要轉運;受災時更需要向災區轉運糧食。

第二,穩定社會、平抑物價。在經濟學中,有供求關係原理。當遇到災年,收穫的糧食不足以滿足人們對糧食的需求,也就是當糧食供不應求時,糧食價格就會升高,這對老百姓的生活帶來威脅。這時,平時貯藏在糧倉裡的糧食就發揮出作用了。用這些糧食填補空缺,可以起到平抑物價的作用。

足不出戶遊漢中:陶倉

三彩倉

唐(618—907)

通高32釐米,寬15釐米

可見,糧倉在古代社會里具有極高的地位。因此,在墓葬中大多陪葬有陶倉。西漢前期,王公貴族主要是以實用的各種珍貴器皿陪葬,西漢中期以後,專門為陪葬而製作的陶製明器逐漸增加。在大型墓葬中,陶倉成為必備的隨葬品。到了漢代,鐵農具得到普遍使用,農業已經進入精耕細作階段,漢代陂池模型的出現,說明漢中當時農業科技水平高超,山河堰等水利工程的出現,使漢中農業產量大大提高,這對於糧倉的需求量就大大提高了。隨著現實社會中糧倉建設的繁榮,陪葬明器中的陶倉也陸續出現。

漢中博物館館藏漢代陶倉樣式典型,尤其三個胡人形象的力士三足,突出體現了漢中自古以來多民族融合的面貌。唐代的糧倉制度更加完善,糧倉主要分為太倉、正倉、常平倉和義倉等。太倉為朝廷設立於京城長安的糧倉。正倉為朝廷設在各州、縣的官倉,主要是收納稅糧。常平倉也稱為社倉,主要是朝廷設在縣以下的用來平抑糧價的小型糧倉。義倉是朝廷常設在災區,用來救災的糧倉。館藏的唐代三彩倉不僅造型精美,色澤豔麗,而且還含有吉語銘文,並署倉名和時間,這對於研究唐代漢中農業經濟狀況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摘自:《大漢王朝的傳奇締造——漢中市博物館》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ho9VaD72lm-GO1Ub11Av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