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脫貧明星”史秀蘭的奔富路

自幼患小兒麻痺症致肢體殘疾,但她身殘志堅;命運坎坷,丈夫患病去世,但她從不向命運低頭,勇敢挑起養家重擔;發展產業脫貧致富還不忘帶動周邊鄉鄰……農村婦女史秀蘭不等不靠,做規劃、選產業,積極行動,在享受黨和政府政策扶持的同時大力發展生產,成了村裡遠近聞名的“明星”人物。近日,史秀蘭被市婦聯評選為2019年度“最美脫貧女典型”代表,她的故事正影響和帶動著更多村民自力更生,向著富裕之路不斷奮進。

發展產業 堅強女子不認輸

今年51歲的史秀蘭是漢臺區鋪鎮劉堡村九組村民,也是該村2015年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小時候患小兒麻痺症落下了殘疾,使她喪失了重體力勞動能力。20多年前和丈夫結婚後,日子不算多麼富裕倒也美滿。1992年兒子張東出生了,給這個小家庭帶來了無盡的喜悅。她總想著,守著一家人平安和樂的過一輩子也很幸福了。可偏偏天不隨人願,2015年丈夫突發腦溢血永遠的離開了他和兒子,從此史秀蘭便獨自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

“命運坎坷,但我偏不向命運低頭!”史秀蘭說,和別人相比命運給了她太多不公平,但再多的不公平也不會擊垮她,只會讓她愈挫愈勇。2015年丈夫去世後,家中的支柱沒了,經濟狀況越來越困難,房屋由於年久失修也變成了危房。經過評估,史秀蘭家被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包扶幹部鼓勵她發展產業早日脫貧。她回憶:“身體情況特殊,也沒辦法從事較重的體力勞動,在村幹部和包扶幹部的建議下我決定養殖肉牛。”

確定了目標,資金、場地,技術也必須儘快解決。“當時瞭解到她想發展肉牛養殖的時候我們都很支持她。她前些年也有一些養殖經驗,但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問題。”駐村工作隊隊員謝衛東介紹,瞭解到她的實際困難後,村裡就依託金融扶貧政策,幫助她向新鋪信用社申請5萬元扶貧貼息貸款,她自己又向親友籌借了幾萬元,正式開始籌辦肉牛養殖場。為了能找到一處合適的養殖場地,史秀蘭來回奔波,幾經周折經過多處實地考察,最終在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積極協助下,租賃了村集體林場的一處場地作為養殖場。

漢中-“脫貧明星”史秀蘭的奔富路

史秀蘭正在精心餵養肉牛。(受訪者供圖)

2017年3月,史秀蘭買回第一批4頭肉牛幼崽開始養殖,隨後又陸續買回幾頭,年底的時候牛欄裡一共養殖了11頭。從此之後,她每天都奔波於家和養殖場之間,凡事都要親力親為,就像照顧孩子一樣照顧她的這些“寶貝肉牛”。功夫不負有心人,2018年底兩頭肉牛出欄,史秀蘭收入了30000元,2019年又陸續有肉牛出欄,史秀蘭別提多開心了。


脫貧致富不忘造福鄉鄰

肉牛養殖進入正軌後,史秀蘭又開始琢磨空閒時間還可以再發展點別的什麼產業。“肉牛養殖時間長,見效慢,我就想要尋求一條見效快的項目,來增加收入。後來我覺得林場裡的樹林特別適合林下養雞,所以2019年正月我又購進了500只雞苗開始養雞產業。”對養雞技術、防疫技術一無所知的史秀蘭又開始一頭扎進了林下養雞產業中。不懂就學,她一方面購買相關書籍,學習掌握養殖要領,每天細心觀察雞的健康狀況,嚴格操作規程和防疫程序,不斷豐富自身的養殖經驗,提高養殖技術;實在遇到沒法解決的困難時,她又去區裡請教養殖專家到現場指導教學;平時她還會和鎮、村裡的養殖戶交流經驗來解決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2019年,第一批500只雞苗長成出欄後,3月份她又購入了1100只雞苗,7月份全部出欄。8月份再次購入了1000只雞苗,11月份也全部出欄。由於她精心飼養,加之野外林地生態養殖,她養的雞體格健壯,毛色豔亮,肉質鮮美,受到顧客的一致好評,每到出欄時節,便被搶購一空。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自己的勤勞,政府的政策大力支持,為家庭增加了一筆不小的收入,加上合作社的分紅,2019年純收入近5萬元。

在母親的影響下,兒子張東也自立自強,踏實苦幹,學習鋁合金門窗加工技術。在創業就業扶持政策支持下,他開起了鋁合金門窗加工店面,從事鋁合金門窗的加工和鋁材營銷業務。由於勤勞樸實、誠實守信,小店發展勢頭良好,年純收益穩定達到1萬元以上。

在史秀蘭的示範帶動下,周圍已有6戶群眾開始從事肉牛養殖和肉雞養殖產業。史秀蘭說:“不勤勞,再好的政策也沒用,政府能幫我們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要真正脫貧過上好日子還要靠自己。”如今,她覺得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不僅靠著勤勞的雙手走上了一條致富的康莊大道,也成為村裡貧困戶爭相學習的致富榜樣。

發佈時間:2020-04-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