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州有個水簾村,村內有座花果山,村民也姓孫,太巧了


參觀了彬州大佛寺,在返回城區的途中,路過一個村莊,發現國道旁的崖壁上有石窟群,名字很有趣,叫“花果山石窟”,難道和我們熟悉的齊天大聖孫悟空有什麼聯繫嗎?沒錯,還真有些聯繫。

這個村位於彬州市區的西邊,剛好處在市區和大佛寺的中間位置,距離兩地都是五公里。說來也巧,這個村子名叫“水簾村”,我一下懵了:又是花果山,又是水簾村,我怎麼到了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故鄉了?

312國道從石窟底下穿過,站在國道望向石窟群,整個崖壁上,密密麻麻分佈著大小不同的石窟,整體來看可分為三層。過去上下石窟,靠的是古老的雲梯,後來為了安全,才新建了護欄,

這裡算不上正規的景區,石窟底下用低矮的磚牆圈成一圈,一座仿古的樓門算作景區入口,入口旁邊搭建著一座彩鋼房,裡面一箇中年男人正在玩手機。他告訴我,參觀石窟需憑票進入,票價10元。

經查找資料,這裡的石窟在南北朝時期就有了,最初的石窟是為了躲避戰亂盜匪而開鑿的。到了唐朝的時候,又在石壁上鑿出許許多多的小石窩,放上油燈,夜晚時分十分壯觀。久而久之,“正月點燈”成為固定習俗,因此,這裡的石窟又有“燈山”之稱。

正月燈山活動,逐漸成為當地盛大的民俗,於是便產生了“點燈人”。點燈人只能是男人,女人不能參與。過去點燈之前,點燈人要提前幾天上到石窟,住在上面不能下來,每天的飯菜只能用繩子吊上去,等到整潔心身,以示虔誠以後,才能點燈。

以前上下石窟,只能靠雲梯和繩索,為了安全起見,現在鑿有石階,並有護欄保護。不過這窄窄的、陡峭的臺階,就像掛在石壁上一樣,走在上面,心裡還是有點發怵。

上到石窟的第二層,有一處石窟裡面看到熟悉的畫面,這不是電視劇西遊記裡面的場景嗎,四個“取經人”怎麼到了這裡?不用想,這肯定後人的“傑作”,一笑了之罷了。

二層的石窟與石窟之間有門洞相連,除了“取經人”那一窟,其他石窟都是空著的。這個時候,在這絕壁之上,就我一個參觀者,說實在的,心裡還真有點膽怯。

二層看完以後,想要更上一層的時候,我放棄了。因為,通往更高一層的路,竟然是石壁之間一條窄窄的“縫隙”。縫隙中的臺階是用木頭做的,洞頂的石頭看著搖搖欲墜,我真的擔心走在中間,兩塊石壁突然合在一起。

放棄繼續登高,來到石窟底下,一層大殿供奉的是齊天大聖,號稱鬥戰勝佛。其實想一想,古彬州作為“長安城外第一驛站”,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也許玄奘取經也會路過此處。因此,村民將水簾村與神話人物孫悟空聯繫在一起,也就能說的過去了。

真是無巧不成書,據說村裡大部分人家也都姓孫,這與“孫悟空”的關係更近了一層!怪不得村叫水簾村,山叫花果山,供奉孫大聖,都是有來歷的!圖文原創,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