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等不起”,产业发展“慢不得”!复工复产的“滕州路径”

“面对疫情防控的新形势,要坚持‘谋划早、办法多、动作快’的战略定位,要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抓好企业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2月25日,滕州市委书记刘文强在该市八大产业专班专题调度会上说。截至3月4日,滕州市已有568家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2家,复工率达到98%。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滕州市两副担子一肩挑,走出复工复产的“滕州路径”,力求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

项目建设“等不起”,产业发展“慢不得”!复工复产的“滕州路径”
项目建设“等不起”,产业发展“慢不得”!复工复产的“滕州路径”

为企服务开通“绿色通道”

2月21日,滕州市自然资源局发布公告,13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恢复挂牌出让,而在此之前,这13宗交易中的土地因疫情发展一直处于停牌的状态,一度让相关企业感到焦虑。

“就项目而言,没有土地就没办法开工。”正威国际集团投资委员会副主席、正威山东项目总裁李斌仍心有余悸,占地361亩、投资120亿元的正威国际金属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就坐落在南沙河镇,是滕州近年来招引单体投资额度最大的制造业项目,被纳入省重点项目库。

“项目涉及的这块土地1月15日挂牌,公示期截止到2月3日,但受疫情影响暂停交易,一连串的问题让我们非常担心:什么时候能开工?能否按预期年底投产?客户的订单能否完成……”李斌说,滕州市及时主动地和企业沟通,非常尊重企业意见,询问是否合适恢复挂牌,征得同意后立说立行,打破了企业的担心。

2月19日,滕州市向枣庄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恢复土地挂牌出让程序,3月2日摘牌,让企业再次感受到“滕州速度”和“滕州担当”。李斌介绍,滕州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持续为企业提供绿色通道,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等工作进入收尾。企业正在做可研报告和规划设计,并倒排工期,承诺年内建成投产,回报滕州。

保障企业复工复产滕州在行动。

市领导班子带头深入一线,走访项目现场,为企业答疑解惑,解决问题,督促企业复工复产。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推出复工复产生产经营审批(许可)业务“网上办”,节后共受理网上申办事项787余件,确需企业现场办理的实行“预约办”、“帮代办”。“预约办”,申请人根据预约时间来到大厅,经过消毒、测体温并登记后,到相关窗口现场办理;“帮代办”,申请人使用EMS邮寄相关材料,由代办员无偿帮办代办,并对办理结果实行EMS快递送达。设置10余台24小时自助办理机,方便企业自助办理。目前已受理线下业务414件,预约办件256件,邮寄代办2件。对涉及城市运行保障、疫情防控物资、企业生产经营和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的审批事项,一律开辟审批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审批、即收即办,相关审批事项达21件。

招商引资变“面对面”为“线连线”“屏对屏”,变“见面签”为“在线签”“邮寄签”,通过电话联系、在线对接、微信交流、网上签约等方式持续跟进原有项目,2月22日,滕州总投资220亿元的8个重点项目集中动工。27日,全市集中“云签约”项目11个,投资总额197亿元。

项目建设“等不起”,产业发展“慢不得”!复工复产的“滕州路径”

驻企指导员送来“及时雨”

3月5日,在位于滕州经济开发区的中材锂膜有限公司,记者见到经开区管委会规划建设部副部长李涛,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经开区管委会驻中材锂膜有限公司的指导员。

滕州市委组织部牵头开展“部门联系镇街、干部帮扶企业”行动,从21个镇街、经济开发区和38个市直部门,选派159名科级干部作为驻企帮扶指导员,对口帮扶全市22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工作。

开发区管委会负责辖区内20家企业,派出包括李涛在内的7名干部,每人帮包2—3家企业。李涛刚到企业没两天,便碰上一件棘手的事。因漏水抢修自来水停供。李涛协调消防部门,动用两辆消防车,为企业供水200吨。

“遇上这种情况,企业不知所措,就算最后协调好,估计也得好几天,指导员制度真是送来及时雨。”中材锂膜总经理办公室主任辛田田地说。

驻企指导员制度是滕州市为精准督促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和“六到位、六坚持”防疫要求,及时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难题而设立的一项创新制度。滕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宏伟认为:“服务企业不搞一刀切,既要坚持‘一企一策’,又要在细小上下功夫。”滕州市各大班子领导干部全面下沉一线,发扬“店小二”精神,强化分析研判、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协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困难。

“三条通道”为货品集散地加上保险

3月5日,在滕州市嘉誉商贸城南门口,道路两边排起100多米的货车长队,挂着省内不同地市牌照的车量在等待接送货物,商贸城南门大门紧闭,仅在两侧留有三条通道,实行“扎口管理”后,商贸城关闭了东、西、北三个方向的大门。

项目建设“等不起”,产业发展“慢不得”!复工复产的“滕州路径”

“以前货车能够直接开进去,如今司机到达后,先下车测温登记,然后回驾驶室等候,有专门的电动三轮车来回拉运货物。”嘉誉商贸城总经理张民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紧闭的大门两侧留有三条通道,每个通道都设有出入登记处,左侧通道为机动三轮车的入口,有一名工作人员在对机动三轮车的车体进行消毒,驾驶员在登记个人信息;右侧通道为机动三轮车的出口,有一台向上喷雾的电子消毒仪器,对机动三轮车上装载货物的外包装进行消毒;中间是一条消毒通道,容纳行人和两轮电动车通行。“这种人车分离、进出分开并加设消毒通道的方式挺好,我们进出比较安心。”

作为闻名全国的十大干杂海货市场之一,嘉誉商贸城有商户大约1000家,截至目前,恢复营业的商户有200余家。

滕州商贸流通业发达,买全国卖全国。市市场监管局瞪大眼睛,确保人流、车流、物流集中的服务企业防疫万无一失。目前,全市复工复产的城区农贸市场及便民市场20处,大型商超23家,各镇63处中大型商超;药品医疗器械点450余家,食品流通经营单位1400余家,网络配送餐饮单位520余家。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环泽 王德琬 通讯员 魏锋 孙德栋 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