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令滴滴雪上加霜;火爆的在线教育面临哪些难题?

疫情令滴滴雪上加霜;火爆的在线教育面临哪些难题?

微信公众号:商业科技创投圈(spark-share)

企业在做预测、签合同的时候,要有足够的风险阈值,才能从容应对各种风险。面对疫情这种不可抗力,企业需要上下游同舟共济,共度难关。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认为,留足风险阈值对于企业来说十分重要,这就像高层建筑都会有设计弹性,来抵御台风暴雨这些极端气候条件的冲击。他认为,一些行业的爆发会受疫情影响而提前到来,比如无人零售、居家医疗。企业只有真正运用科技的力量、技术的手段改造自己的业务,才可能不被突发状况击倒、并且不断突破。

今日商业科技焦点:
✅疫情令滴滴雪上加霜
✅火爆的在线教育面临哪些难题?
✅共享单车行业第二春?
✅头腾大战是否会衍生现象级游戏出现?
✅寒冬下的投资市场该怎么过?


疫情令滴滴雪上加霜

在经过多年亏损后,滴滴出行原本希望 2020 年成为一个转折点,帮助公司走向盈利,然而突发的疫情让滴滴的境况雪上加霜。据知情人士称,近几个月,滴滴股票私下交易的价格每股 30 美元至 40 美元之间,较大约 55 美元的高位最多下跌了 45%。去年联合办公空间 WeWork 的崩溃拖累了滴滴的估值。因为 WeWork 的案例让投资者更为理性,而不是急于投资热门公司。一份数据报告显示,餐饮停业、出行减少让美团、滴滴等平台日活跃用户数量下降 50%左右。而伴随乘客数量下降的还有运营成本的上升,每天向司机发放一个口罩等预防措施将耗资 1 亿元左右。蓝莲花资本总经理杨子潇认为,滴滴很难在短期内盈利,“滴滴的抽成已经很高,基本没有提升空间。”

火爆的在线教育面临哪些难题?

受到疫情影响,教育行业唱响了冰与火之歌,在线教育再次走上风口浪尖,成为资本、媒体和社会瞩目的焦点,火爆的在线教育又面临哪些难题呢?蓝象资本合伙人周爽 Veronica Zhou 分享了她的看法:

疫情加快教培行业迁移,并强制进行优胜劣汰
调查发现,在中国营收在 5 亿以上的教培机构都已经具备了自己的线上教学工具和功能。从本质来看,中国的教培行业一直在从传统线下教培,向科技赋能型的线上加线下教培进行迁移。疫情加快了整个教培行业从第一曲线到第二曲线迁移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强制进行了优胜劣汰。

长期战略判断:线下场景仍是教育服务交付的主体
整体来看,线下教育的交付场景是不可替代的。疫情过后,医疗和教育服务的价格仍然会持续。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将通过高质量的服务和与高质量服务相匹配的线上工具来挣钱。另外,教育平台、沟通工具、帮助家长和学生选择教育产品的查询和咨询工具也会持续发挥价值。

长期战术判断:纯线上内容为王,纯线下将被淘汰
根据对教育市场的判断,周爽将现在的教育模式分为三种:
纯线上教育:从纯线上教育的赛道来看,一些新转 K12 教培的纯线上公司很难和已有的头部机构竞争,但是在 K12 教育以外的其他素质教育,比如音乐、舞蹈等方面还有很大的蓝海空间。

纯线下教育:纯线下教培机构虽然也有很多的好老师,但他们完全没有任何科技属性,所以我们看不到他们成长为商业企业的可能性,他们已经属于上个时代了。

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在 OMO 里面,最看好的是用科技工具去赋能教育的商业模式。使用科技的手段,可以更加高效地提供教育服务。未来用科技工具赋能的教育会是主流趋势,例如在线直播答疑、智能作业批改、实时交互等。

线下求生和转型线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转线上是一个需要战略能力、执行能力、规划和积累的事情。有能力转线上的企业,早在前几年已经开始做研究和规划了,如果没有前面的积累,临时转线上其实只有死路一条。因此,我们建议企业不要盲目地转线上,而是去盘点手里的核心资源,制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能够帮助企业度过寒冬期的策略。

OMO 市场巨大,线下教培可打磨自身竞争优势
随着科技和资本的介入,教育场景中的几个关键要素在逐渐地被分离,而且很快出现了新的组合模式。在现在的教育培训场景中,教学空间既可以是线下,也可以是线上。因此当这些要素被分离了之后,会有不同的教培企业利用自己的核心优势,在不同的要素上做出创新。这个纬度上来说,OMO 的市场是巨大的,而且一些具有线下基因的教培企业,可以从更多不同的角度来打磨自己在 OMO 模式中的竞争优势。
✨疫情发生之后,教育产业什么类型的项目迎来了机会呢?教育企业应该怎样改善自己的现金流状况?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创业 #创投#创投圈

共享单车行业第二春?

随着春节和疫情的到来单车的骑行量一度降至冰点,目前随着春天和复工的到来需求量逐渐回暖。我们所熟知的市场也早已不是曾经单车大战时的模样。2020 年,不温不火的共享单车行业会在疫情后迎来第二春吗?一起来看看腾讯深网的分享:

‍♀️最后的交通工具


疫情发生的当下,共享单车成为人们必要的出行依赖,也诠释了资本之外的温度。面对出行需求的变化,共享单车企业也迅速加入了这场全民“战疫”中。美团、哈啰等先后宣布向一线医护及各类工作人员提供免费骑行服务,免费范围从武汉扩展到湖北全省,最终扩展至全国。特殊时期所发挥了重要的交通保障作用,这个已不被投资人关注的赛道似乎又显现出一些新的张力。

中的 ofo 转型购物返利网站
病毒面前,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当美团单车、哈啰单车相继投入二轮战场参与抗疫,ofo 的踪影少了许多。当全社会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展时,ofo 小黄车静悄悄推送了客户端版本更新,宣传称“全网返利,购物省钱”。ofo 内部员工说:“对于 ofo 来说,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盘活市场现有单车,走一步看一步。”

行业第二春?
事实上从 2019 年上半年开始,共享单车的投放就已经开始减速,人们也开始集中审视这个在过去两年过度竞争的行业。现如今,单车企业需要迫切地证明自己。随着共享单车对于线下红利的发掘已趋于稳定,背后资本的扶持力量弱化,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是共享单车下半场的不二选择。小蓝和青桔目前在做的正是打平单车的营收和支出,并已实现。


✨ 共享单车行业会在疫情后迎来第二春吗?ofo 还有机会打一场翻身仗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创业 #创投#创投圈

头腾大战是否会衍生现象级游戏出现?

从社交产品开始,字节跳动和腾讯的「头腾大战」愈演愈烈,如今战火更是蔓延至游戏腹地,字节跳动「步步紧逼」,处处充满着对世界游戏霸主腾讯的挑衅意味。而今涉足重度游戏之举,更会让人联想到,未来字节跳动是否也要在新兴的电竞产业中分一杯羹。腾讯雄霸的天下,字节跳动奋起直追,游戏、电竞领域真的会变天吗?ECO 电竞派做出如下思考:

「头腾游戏大战」,字节跳动走到了哪一步了?
字节跳动在游戏领域里学习腾讯,开启商业并购模式。除此之外,字节跳动也不忘人才招揽。同年 4 月前完美世界高级总监王奎武加入字节跳动,6 月字节跳动成立了一个百人团队,开始了以自研游戏为主的绿洲计划,主要针对重度游戏的开发。网易游戏旗下工作室部分员工也被字节跳动接收,目前字节跳动已经在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四座城市成立游戏业务团队。并且在校招中,字节跳动也增设了游戏研发相关岗位。结合最新的报道来看,字节跳动在之后仍将在游戏赛道不断加码。

营收、粘性、电竞「大餐」在前,字节跳动需发力重度游戏
中国游戏市场和海外市场出口收入整体持续增长,收入超过 3100 亿。而且重度游戏往往有着高强度的用户粘性,同时也是游戏产业的收入大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竞市场,因地制宜发展电竞更是绝佳良策。由于电竞和游戏 IP 的强关联性,腾讯在这一领域更是充分掌握话语权,字节跳动想要和腾讯扳一扳手腕,首先要有一款重度的竞技类游戏,此前提过的他们正在研发的类《王者荣耀》MOBA 类手游或将成为未来竞争的主战场之一。

腾讯优势仍不可撼动,字节跳动翻盘道阻且长
腾讯游戏早在十多年前凭借代理、收购并自主研发多款热门游戏,成为全球游戏收入排行榜首名。随着电竞在国内的开展,腾讯系电竞赛事抢占先机,一时间风光无限。尽管在今年春节期间,字节跳动的游戏产品们尝到了甜头,也让行业上下感觉到了他们的存在,但纵观全盘,腾讯在游戏上的优势仍不可撼动。

✨你如何评价字节跳动自研重度游戏的绿洲计划?你认为是否会有现象级游戏出现?#字节跳动 #腾讯 #互联网公司

寒冬下的投资市场该怎么过?

2019 年,投资行业寒冬未过,而 2020 年春天,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众多投资机构的投资节奏。行业过冬、巨头进击,疫情下的投资市场该怎么过?连线 insight 分享了几点看法:

⚡️少数坚挺,多数过冬
私募通数据显示,2020 年 2 月,国内共发生投资案例 232 起,投资金额为 505.1 亿元;去年同期,国内投资案例为 368 起,投资金额为 948.9 亿元。

真格基金延续了 2019 年的慢节奏。对外披露的投资案例只有三笔。经纬中国同样收缩战线、步调放缓。2020 年一共投资了 8 家企业,多于去年同期的 3 家。但从投资金额来看,经纬中国显得尤为谨慎。

红杉资本则大胆许多。2 月份,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完成了 25 家企业的投资,与去年同期相比不降反增。其中有 9 家是对现有成员企业的持续投资,领域更是涵盖了其一贯关注的 TMT、消费服务、医疗健康与工业科技四大板块,从投资阶段来看,也实现了从种子轮到 B+轮、C 轮以及战略投资的全覆盖。

巨头腾讯在 2020 年开年的投资动作也比较积极。投资案例为 16 起,其中,战略投资案例为 10 起,C 轮投资案例为 3 起。再从金额来看,腾讯参与的投资事件中,参与投资金额超 1 亿美元的案例为 6 起。

哪些行业最受青睐?
疫情打乱了众多投资机构的节奏,但同样给投资市场带来了新的机会。在高风险与高回报之间进行豪赌时,投资机构需要做出新的取舍。

医疗行业:过去一个月里,全国范围内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案例共计 88 起,而各领域的投资案例共计 652 起,医疗行业的投资数目占比为 13.50%。

企业服务领域:过去一个月,全国范围内在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资共 99 起,在全领域投资案例数目中占比最高,为 15.18%。

教育培训:过去一个月全国范围内面向教育培训行业的投资共计 43 起,占比 5.60%。但在线教育行业仍然面临着融资困境,拼图资本合伙人王磊表示:“从资本层面来看,在线教育可能是一个短期震荡,不一定能改变在线教育投融资趋冷的趋势。”

☔️如何与企业共渡难关?
调研报告指出,针对被投企业的问题及自身投资机构的情况,65 家参与调研的投资机构采取的应对方式集中在加大投后管理(71%)、加大行业研究(68%)、暂停尽调(43%)等方式。同时,近四分之一的投资机构表示,愿意为被投企业提供过桥资金、追加投资等财务支持。


帮助企业更快实现资源对接,是很多投资机构采取的帮扶措施。但对于业务受影响严重的公司来说,现阶段不少公司采取了降薪的方式过冬,甚至有投资人建议受影响较大的公司砍掉部分业务和人员。
对于部分投资机构来说,在这个特殊时期也不得不缩衣节食。降薪以求生存,投资转向寻找机会,可以看到,投资机构们在艰难的处境下试图突破,甚至有投资机构在各家按兵不动的情况下抢先出手。
✨此次疫情过去投资市场会重新火热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创业 #创投#创投圈

商业科技创投圈

产品服务推特圈

卫星授时研究所

功夫英语精进圈

热搜头条娱乐圈


微信公众号:商业科技创投圈(spark-sha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