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唯SCI,我们唯什么?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科研工作者在职称、科技奖励、荣誉称号、基金项目、学位、学位点等评审中,都是以SCI论文为主,SCI成为个人“进步”的阶梯和获得利益的投名状。唯SCI,使众多的科研人员,忘了科研的本质,争数量,争帽子。SCI崇拜扭曲了科研价值观。

唯SCI,实际上等于承认只要是被SCI期刊发表的,我都承认,我不管你发表的内容是什么,只要发表了,数量越多越好,影响因子越高越好。这里有几个问题,1)非SCI期刊的成果一定不好吗? 2)高影响因子期刊的文章一定是好的吗? 3)数量越多越好吗?

1)非SCI期刊的成果一定不好吗?

日本的田中耕一,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是岛津制造所的一个小职员,本科生学历,发表的关于测定蛋白质质量的论文近是张贴在日中两国同行专家在大阪大学的一个小研讨会上。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宇宙模型,1543年,临终前发表了《天体运行论》(书)。实际上,许多科学家将其著名的理论以书的方式出版。

因此,对于科研成果的方式,期刊并不是唯一的方式。会议论文、专著等都可以承载。我们可以看到,承载的方式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

2)高影响因子的期刊文章一定是好的科研成果吗?

这里引用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日本本庶佑的讲话。

“我认为,发表在《细胞》《自然》和《科学》上的工作未必就是好研究,倒是被《细胞》《自然》和《科学》拒绝的时候,你的研究或许才是真正一流的工作。你既然选择了做一名研究者,就应该力争打开新的局面,做别人从没有做过的工作,或力争将现有的定论推翻。研究者要认识到,这才是第一流的研究。我认为,为了让论文更容易被知名刊物接收而做的研究,绝不会是很好的工作。……, 我认为《自然》《科学》这些杂志上的观点有九成是不正确的,论文发表十年之后,还能被认为是正确的只剩下一成”。

因此,是不是顶级期刊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

3)数量越多越好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不是”,如果答案是的话,屠呦呦就不会获得诺贝尔奖。我们都知道,曹雪芹因其《红楼梦》而载入史册,他就这么一部作品,而且去世前还没有完成,是高鹗续写。如果要以数量来论的话,估计他是评不上职称、拿不到任何奖项的。

诺奖得主本庶佑说,发表的学术文章,十几年后,还能被认为是正确的只剩下一成,也就是说90%的是“在兜圈子”,没有切中要害。

因此,质量远比数量重要。

科学成果的鉴别也需要科学性,唯SCI不能较好的体现科学成果的科学性。不维SCI,那我们唯什么呢?不唯SCI,我们如何判断科学研究的成果呢?

对待科学研究的成果,我们唯的是其质量,是否正确揭示了自然的规律、或者解决了问题。

对科学研究成果的判断,需要先搞清楚一个问题,“科学研究成果科学性的规律是怎样的”。根据诺奖得主本庶佑,论文研究结论的真伪在10年之后可以见分晓。因此,论文发表后,等个10年8年的,再判断也不迟,为什么一定要急吼吼的对所有发表的论文(其中有90%十年后被被认为是不正确的)立马奖励,这种“快餐式”的奖励方式,一定会导致快餐式的科研和快餐式的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