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碧至死不知,甄家的女儿都从“玉”,为何偏偏甄嬛不是?

a_nuo_1996


在《甄嬛传》这部剧中,甄家有三个女儿,嫡长女甄嬛,嫡次女甄玉娆,私生女浣碧,隐去了小说中甄家的嫡长子甄珩,一个女儿甄玉姚。

在小说中,也曾交代甄嬛原名甄玉嬛,在年幼时,因觉得玉字俗气,就自作主张把玉字去了,改名为甄嬛。从甄家子女的名字可以看出,甄家子女的名字都是从玉的,包括嫡长子甄珩,珩意为佩玉上的横玉,而对于女儿则是既从玉也从女。

浣碧是甄家的私生女,且母亲为罪臣之女,因亲疏有别,只能从玉,而不能从女,改名为玉隐。

然而甄嬛当初自己去掉名字中的玉字又为何意呢?

玉嬛音同玉环

提到玉嬛,首先想到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宠妃“杨贵妃”,杨贵妃,名为“杨玉环”,唐玄宗在位时,曾宠冠六宫,然而却终生无儿无女,最终被勒死于马嵬坡。

同样为一代绝色,甄嬛不愿意自己的一生同杨玉环一样,一入宫门深似海,最终死于最爱的人之手,所以把玉字去掉。

可能也因为这个原因,甄嬛的命运跟杨玉环才前半生类似,后半生不同吧。

甄嬛也是前半生宠冠六宫,然而后半生的她却有儿有女,还坐上了至高之位,除了有些孤独之外,至少是平安度过余生了。

甄嬛不想要的恰恰是浣碧一生最想得到的

甄嬛作为甄家的长女,是受尽父母的宠爱的,从小熟读诗书的她,对于很多事也都有自己的主见,她觉得玉字俗气,就自作主张把它去掉了,父母也惯着她。

然而,浣碧作为私生女,从小以丫鬟的身份长在甄家,她一生最想得到的就是自己甄家小姐的身份和母亲的牌位进入甄家祠堂,甚至她也曾想背叛过甄嬛。但是最终,重重心机之下,她也只换来了玉隐这个名字,而且还是从玉不从女。

不得不说,这样的对比,对浣碧这个角色来说真的是极大的讽刺。

甄家的教育之道

甄家的女儿,都是性子很烈的女子。

甄嬛,虽然是因为长得像纯元被选入宫中,然而在得知自己只是纯元的替代品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出宫,与皇帝诀别,这正体现了甄嬛性格中刚强果决的一面;

甄玉娆,被雍正看上之时,也是毅然拒绝,并且向雍正表明自己心中所爱。她曾说“甄玉饶就是甄玉饶,不是别的什么女子”,这倔强的性格,只比甄嬛更甚之;

然而,浣碧不一样,她明知道果郡王心中只有甄嬛一人,但是还是利用小像事件,成功嫁入果郡王府为侧福晋,她宁愿凭着自己跟甄嬛的眉眼相似之处,打扮成甄嬛的模样去讨王爷欢心。

浣碧注定跟甄家的女儿是不一样的,所以她也不会懂得甄家女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心思。


八卦小蜗牛


甄家的女儿都是从玉从女,怎么理解呢?比如甄玉饶,中间字是“玉”,“娆”是女字旁,这就是“从玉从女”。甄嬛收浣碧为义妹,内务府给浣碧起名字的时候都是从玉,比如玉隐、玉沁、玉乔,浣碧还反问,为什么从玉不从女?

从玉不从女,是为了区分开甄家亲女儿和义女的区别。甄嬛是从女不从玉,这并不是因为甄嬛不是甄远道的亲女儿,反而是为了凸显甄嬛的与众不同。之前甄嬛叫做甄玉嬛,只是甄嬛觉得玉字太土,自己改了名字。

这是甄嬛7岁的时候做的事情,瞧瞧人家,7岁就对自己的人生有所把握,你7岁的时候是不是只会玩沙子?甄嬛从小就对自己的人生有所想法和规划,所以这也是甄嬛性格的一个写照。

甄嬛看起来是温柔乡,但是她骨子里很倔强,就是因为她对事事看的很清楚,思考的也很清楚,也很好的学到了甄远道清高的文人风骨,所以在感觉到皇上对她的爱情不够纯粹真挚的时候,她真的宁可失宠也不想讨好。

改名字这种事情一般情况下都是父母觉得孩子的名字不好,或者有什么“高人”指点,改了名字就可以改变命运,这种事情都是父母做的,但是偏偏甄嬛自己来做这件事,也说明了甄嬛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的性格是从小就有的。

小说里在描写甄嬛改名字的环节时还说了,甄嬛觉得这个玉字不好,太多人用,很俗,甄玉嬛没有甄嬛好听,就把玉字去掉了。这也是突出甄嬛对诗文的考究。

甄嬛可以说是后宫第一女诗人了,经常可以和皇上一起探讨古人的诗词,这也是她出生在文官清流之家,从小积累下来的素养。小时候对诗文就精通,也为她后来能和皇上吟诗作对埋下伏笔。

所以在甄嬛殿试的时候,脱口而出甄嬛的嬛字出自蔡伸“嬛嬛一裊楚宫腰”,一点都不意外了,人家肚子里有的是墨水,不然怎么能口齿那么伶俐,能用人彘的例子吓坏富察贵人,也能用郑庄公除共叔段的事情来和皇上有共鸣。

肚子里有墨水,看来是比较符合皇帝胃口的。


入行娱乐


甄嬛原名叫甄玉嬛,也是带有玉字,但甄嬛七岁那年嫌弃名字中的玉字太普通,太俗气,所以把自己名字改成了甄嬛,但她的妹妹玉娆并没有改名,浣碧的生母何绵绵是甄远道在外面的女人,身份卑微入不了宗祠,所以浣碧得不到族人的认可,没资格从玉从女,后来甄嬛收浣碧为义妹,改名玉隐,也只能从玉不能从女,据说长女才能从女。




布娃娃的眼泪


我们都知道《甄嬛传》甄嬛有两个妹妹,一个是同父同母的三妹(玉娆),另一个是身边的玉隐(浣碧)。她们的名字都有“玉”字。而且甄家的女儿都是“从玉从女”,就连罪臣以后的女儿——浣碧都是带着玉字的。


甄嬛,雍正宠臣甄远道长女。她17岁入宫选秀,为人聪明慧黠,善于察言观色体察人心,口齿伶俐,有“女诸葛”之称。为人处世既精明,而又不失天真;温婉大气的同时,更能心狠手辣。

但是身为嫡女的甄嬛名字没有“玉”字呢?

其一:其实甄嬛的原名本叫甄玉嬛,因为我们的娘娘嫌这个玉嬛的名字太土气,自己就把名字改成了甄嬛!娘娘就是霸气。她七岁的时候就嫌自己的名字“玉嬛”不好。嫌那“玉”字寻常女儿家都有,太俗气,因此硬生生不要了。这些在原著小说中提到过。




其二:选秀时甄嬛对皇上说过自己名字的由来,“嬛”字的由来是取自“嬛嬛一袅楚宫腰”中的嬛!可见不仅甄嬛的一生不平凡,就连名字也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所以甄嬛的名字中没有玉字的原因其实就是为了好听和独特。你试着念一下,甄嬛是不是比甄玉嬛要好听得多,而加上玉字就略显俗气了!


其三:甄家的规矩是女儿的名字既从玉又从女。“甄玉娆”就是最典型的从玉从女。而甄嬛的名字虽然没有玉字,但是却有女字,也看得出甄家最在意的是从女。而给浣碧的名字“甄玉隐”从玉不从女,也可以看得出浣碧在甄家的地位卑微,果然不是同父同母所生。

剧中甄嬛的人生经历:

甄嬛天生丽质,与当年的纯元皇后容貌相似。她与沈眉庄和安陵容参加选秀。因容貌酷似已逝的纯元皇后被雍正选中,最后三人一同入选。但因华妃嚣张,步步紧逼,沈眉庄被冤,安陵容变心,让原本天真善良的甄嬛逐渐腹黑,成长为有勇有谋心狠手辣的深宫妇人。




剧中当雍正发现年氏一族的野心,便命甄父除掉年氏一族。后来甄嬛终于斗垮华妃。后来甄嬛又遭人暗算,父亲也被文字狱牵连而遭牢狱之灾,生下女儿后,心灰意冷的甄嬛选择出宫修行。


期间甄嬛和果郡王相亲相爱,并怀上了他的孩子。就在甄嬛等远走高飞时,后因误传果郡王战死的消息,甄嬛为保全她和果郡王的孩子,设计与皇帝重修旧好。回宫后她因生下双生子,甄父的冤案得以平反,重新被皇帝重用,甄氏家族再次崛起。

甄嬛利用自己的聪慧,与皇后针锋相对,展开较量。更利用自己胎儿流产的阴谋,并让胧月公主作伪证,最后成功扳倒皇后。可造化弄人,享尽荣宠的甄嬛,最终却被皇上所逼,亲手毒死毕生挚爱的果郡王。所以她与“爱屋及乌” 的叶澜依共同杀死皇帝,为允礼报了仇。养子四阿哥弘历登基,册封甄嬛为“圣母皇太后”。




笔者总结:

现实中我们每个人也都希望自己是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轨迹。虽然都有不同的外表和性格,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才让我们有了不一样的价值观。就像甄嬛一样,她只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原创不易,感谢阅读,欢迎留言评论!

影视剧小哥


《甄嬛传》可以说当年火遍大江南北,把宫斗剧推上了顶峰,毫不夸张的说那个时候没看过《甄嬛传》都不好意思说

甄嬛作为此剧的女主,一出场就自带主角光环。在《甄嬛传》中,甄远道一共是有3女,长女就是甄嬛,二女儿浣碧(最后才认祖归宗)三女甄玉娆。

在浣碧嫁给果郡王的时候,内务府送来浣碧的名字 玉隐 玉乔 玉沁,浣碧看了之后问:甄家女儿从玉从女,为什么内务府送来的只从玉,不像钮祜禄家的亲身女儿,而甄嬛说道“你娘入宗庙的事情要紧”最后浣碧选择了玉隐


从这个片段可以看出,甄家女儿都是从玉从女的,而甄嬛为什么没有呢?

其实在小说中作者有说过,甄嬛原叫做甄玉嬛,而甄嬛长大识字之后觉得甄玉嬛太过于俗气,而玉太过于脆弱,不好听要改成甄嬛

而甄远道也就答应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来甄嬛从小都是非常有主意果决的人,后面才能在宫斗中胜利,而且甄远道对甄嬛甚是宠爱,在古代那种封建旧制下甄嬛想改名字能成功也说明甄远道也算是比较开明的父亲了,而且甄嬛改名字的那年只有7岁


而那个时候浣碧估计才出生不久吧,她肯定不知道啊,并且虽说浣碧跟甄嬛一起长大,但是浣碧没有甄嬛那样的才情,而且她的身世见不了光,甄远道对她可能最多的就是愧疚而不是像甄嬛那样的宠爱


杜小样007


看过这部剧的人都知道,甄家的女儿不管是玉娆还是玉隐(也就是浣碧),名字中都有一个玉字,也就是说是玉字辈儿的。浣碧对果郡王一片痴心,使了一点小伎俩终于得偿所愿的嫁给了果郡王。在家宴之上,皇上将她赐给果郡王做了小妾,尽管如此浣碧也是开心的不得了。甄嬛开口将浣碧收做义妹,这个做法是甄嬛父亲对她的嘱托,希望她能够给浣碧找一个好人家,指一门好亲事。这样做也算是完成了父亲的心愿。之后外务府为浣碧选名字的时候,选了玉隐这个名字。隐,很显然就是隐匿的意思。她本就是父亲和小妾说生,能有这样的归宿已经是万幸。玉隐这个名字,代表着浣碧隐忍的生长环境,其实更是她对甄嬛表明忠心的一个象征,她屈居长姐之下,注定要一生过得隐忍。

那么,问题来了。这玉娆和玉隐都齐全了,那么甄嬛呢?她的名字中为何没有“玉”字呢?她为何不是叫做甄玉嬛呢?多数人只看过电视剧,没有看过原著。在原著中,甄嬛本不叫甄嬛,就是叫做甄玉嬛。奈何甄嬛从小就有主见,她很是不喜欢这个名字,觉得“玉”字俗气得很,坚持要把这个名字给换了。作为甄家的长女,又聪明懂事,自然爹爹什么事都听她的。于是就这样,她从此名为甄嬛,将那个玉字给去掉了。在原著中甄嬛的父亲是这么说的,:“长大后,爹爹也是事事由你。如今要进宫侍驾,可由不得本身的性子来了”

大家这下明白了吧?为什么甄嬛的名字里没有玉字。她嫌弃这个字的俗气,又找不到一个别的喜欢的字,就干脆不要了呗。由此可见,甄嬛从小就是个有主见,并非池中物的女子。她不爱好那些俗气的东西,更不愿意跟别人一样。


皇大掌柜


从玉从女的是甄家嫡女本家,单单从玉的不过是甄家私生女。

甄嬛舍弃名字里的“玉”字,正是浣碧日思夜想最想得到的字。



电视剧《甄嬛传》中的名字很多都有特殊的含义,要么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要么是悲惨命运的暗示。



比如甄家地位不同的三姐妹,甄玉嬛(没改名字前的甄嬛)、甄玉娆和甄玉隐(没得到名字前的浣碧)。前两者从玉又从女表明了她们是甄家嫡出,而私生女浣碧也就是甄玉隐,仅仅从了个玉字说明她是庶出。



不同的名字同样有不同的命运,甄嬛身边的丫鬟流朱护主心切,到头来落得个撞刀流血而死,何其悲惨。



《甄嬛传》中的甄嬛和浣碧虽同是甄家女儿,奈何有嫡庶之分这也导致了她们命运的不同。

作为甄家长女且聪明伶俐的甄嬛,从小到大都是父亲的掌上明珠,从小家里都事事依这个长女甄嬛。

关于甄嬛名字为何没有遵从甄家嫡女从玉从女的传统,单单只从了个女呢? 在《甄嬛传》的原著小说中有这么段描述,



甄远道对甄嬛说过:爹唤你一声嬛儿,眼中已有老泪,你虽然才15岁,但从小就有主张,你在7岁的时候,就跟我说嫌弃自己的名字玉嬛不好听,说寻常人家女子中都有玉字,硬生生的就不想要这个字。

从这就可以看出甄嬛和浣碧的差距了,浣碧终其一生都为了自己的身份奔波。其实她也是个可怜之人,不过太过于要强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个好的身份。



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勾引皇上不成,又设计嫁给了果郡王,不过通过手段得来的婚姻终究不幸福,到头来落得个撞棺而死的下场。



关于甄嬛名字中没有带玉字的原因,浣碧知道多少呢?涴碧本是甄家女儿不过是私生女,所以只得做为甄嬛侍女陪甄嬛如宫。甄嬛待她也算宠爱有加,可惜她心比天高到头来误了自己性命。



在浣碧设计嫁给果郡王后,甄嬛就让皇上把自己这个妹妹的名字加到甄家族谱里,并给浣碧取了个带玉字的名字。

当内务府的人把拟好的名字送来后,甄嬛让浣碧选个自己喜欢的名字。涴碧虽然拥有了甄家女儿身份的名字,但从玉不从女还是让她察觉到了差距。

当看到名字都只是从玉不从女,便疑惑的问了送名字的太监,但太监只说是按规矩办事。



想必也是甄嬛的意思,让浣碧知道你我终究有差距,普通的“玉”字可以给你,从女的字你是得不到的,庶出终究是庶出即使可以嫁给果郡王。



最终浣碧选了玉隐这个名字,一个“隐”字道出了多少委屈与心酸。不过她终于得到了自己追寻多年的“玉”字,甄嬛在玉隐选名字的时候也解释了自己为何舍弃“玉”的原因,甄嬛说她觉得玉字俗气便不要了。



玉隐说那是她想得到却无法得到的,这句话又暗含了多少无奈与心酸,你拼命要得到的却是别人不珍惜的!玉隐是悲剧的因为对自己身份的耿耿于怀,到头来机关算尽太聪明只落个撞棺而死,是她自己的不幸也是法理的不公。



甄嬛由于自己的主见,从单纯到腹黑,或许是万般无奈,又或者是命运使然。


小沙看剧


甄嬛原名是甄玉嬛,她觉得太普通,把玉字去掉了,其实是有她自己的原因的,一是她对于自己出身的家族是无法选择的,逃脱不了进宫这一命运,她只能把“玉”字去掉,以示她不在家族内,不必接受这一束缚,可以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二是她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感情,会活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虽然她改变不了进宫成为皇帝众多女人中的一个这一命运,但她还是成为了皇宫乃至天下最有权势的女人,可以决定自己和别人的命运。三是她觉得“玉”是干净、通秀、纯粹的东西,而皇宫中的女人注定是要双手沾满血腥,美丽的外表下掩盖着肮脏贪婪的灵魂,是不佩拥有这个“玉”字的。



一个不减肥的小胖子


对于《甄嬛传》大家是不是都已经耳濡目染了呢?可是你确定自己看懂甄嬛了吗?这一部传奇的宫斗剧自上映以来,就有颇多的评论流露出来,有一些细节设计的简直是让小编叹为观止,那么,你看懂这这一个细节了吗?在甄嬛刚入宫选秀时,皇上就问过她叫什么,她说“嬛嬛一袅楚宫腰。恰是臣女闺名。”皇上让她抬起头来看看,没想到甄嬛和纯元长得这么像,让太后跟皇上大吃一惊!

甄嬛家族族谱的名字是“从玉从女”的,意思是女孩子的名字一定要有“玉”而且“女”。甄嬛在剧中说,甄家女子的姓名从玉从女,所以可以理解妹妹叫甄玉娆的缘故。至于浣碧之所以叫甄玉隐是因为她是名义上的义女,内务府也说了,以示区别。而甄嬛名字原是甄玉嬛,是自己不喜欢,改了!甄爹爹随了她。小说里有明确交代,很体现甄嬛性格。电视剧没有清楚交代!所以只能在小说中寻找答案了……

原文是这样的: 爹唤我一句“嬛儿”,眼中已有老泪。我坐在爹身边,终於枕著爹的手臂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爹唤我:“我儿,爹这麼晚来有几句话要嘱咐你。你虽说才十五岁,可自小主意大。七岁的时候就嫌自己的名字‘玉嬛’不好,嫌那‘玉’字寻常女儿家都有,俗气,硬生生不要了。长大后,爹爹也是事事由著你。如今要进宫侍驾,可由不得自己的性子来了。凡事必须瞻前顾后,小心谨慎,和眉庄一般沉稳。”

所以,要成大事的人,首先就应该是有主见之人,家庭教育是一方面,关键在于后天养成。就像沈眉庄,虽然知道明哲保身,但是勇气与魄力明显不足,就一定不会走到最后,每一部剧的最后,剩下的必是强者。





我問雲兒


这个曾经选名字的时候,就说过甄家的女儿从玉从女字。


也就是说甄家的宗谱到甄嬛这一辈的排字是玉某某,就是女字旁的某某,就像她的妹妹甄玉娆,从玉从女。

而浣碧是私生女,生母没有名分,虽然是甄远道的亲生女儿,但是到底没有是没有过名路的,也没有上宗祠族谱的,算不得正式嫡亲的女儿,自然不能从玉从女。这是内务府为了区别,突出义女的身份选的玉隐。


至于甄嬛为什么没有玉字,一来是因为甄嬛是长女,得父母疼爱,所以单名嬛,以示宠爱。第二,说了甄嬛家的女儿从玉从女,就是说从玉字也行,从女字也行。只是甄嬛的名字是嫡长女身份贵重,才用单字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