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生一寸,三百年長一公斤,這款珍寶為何擁有如此崇高的地位

說起那些珍貴的寶物,或許有人會喜歡鑽石,喜歡瑪瑙,但要說起來,這些都不及紅珊瑚來得豔麗而古老。在遠古時代,華夏先民崇尚信仰紅色,紅珊瑚的色澤剛好成了這種信仰的載體,它被視為是吉祥幸福之物,又稱為“瑞寶”。

紅珊瑚不僅在中國受歡迎,古今中外,紅珊瑚都具有崇高的地位。日本將紅珊瑚為其國粹,印第安人認為:“貴重珊瑚為大地之母。”在意大利、阿爾及利亞等國家,紅珊瑚貴為國石,象徵著沉著,勇敢和勇氣。

二十年生一寸,三百年長一公斤,這款珍寶為何擁有如此崇高的地位

珊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之一,大約在五億年前的寒武紀就出現了。它生長在深海,每二十年生一寸,三百年長一公斤,生長緩慢且不可再生,並且,採集難度極大,更致命的是,還無法人工養殖,這也就是它為何這麼珍貴的原因。

紅珊瑚簡直具備了世所罕見的珍寶的特質,顏值高,產量小,如此不受到追捧都說不過去。早在4000多年前的氏族部落時期,中國就有了關於珊瑚的傳說。

大禹治水那會,大家的眼光都被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給吸引過去了,卻忽視了河伯進獻給大禹的三件珍寶,其中就有兩株紅珊瑚樹!

二十年生一寸,三百年長一公斤,這款珍寶為何擁有如此崇高的地位

漢代時,漢武帝也非常喜愛紅珊瑚,班固記載:“武帝起神堂前庭,植玉樹,茸珊瑚為枝。”看來,古人對紅珊瑚的審美和喜愛是越走越上道了。

西晉時,大富豪石崇——就是“綠珠墜樓”故事裡那位美人綠珠的主子——他曾和王愷炫富。

這兩個首富可有意思了,王愷讓僕人用白糖和米飯洗碗,石崇就用蠟燭代替木柴煮飯;石崇讓人在家裡用花椒塗牆,王愷就讓僕人用赤石脂塗牆。不管怎樣,都是燒錢比賽,這幾局下來基本是難分伯仲。

直到王愷拿出了一棵二尺多高的紅珊瑚,他剛擺上來,石崇就露出首富的微笑,用鐵如意將其砸了個稀碎。就在王愷以為石崇是嫉妒的時候,石崇打開藏寶室,裡面光三四尺高的紅珊瑚就有七八棵,像王愷那樣的更是多得數不過來。

二十年生一寸,三百年長一公斤,這款珍寶為何擁有如此崇高的地位

這一次,基本就奠定了紅珊瑚的尊貴地位,炫富就用它,準沒錯!後世有錢人家,紅珊瑚是必備的裝飾物。

唐朝時,有這樣一句詩“坐客爭吟去碧詩,美人醉贈珊瑚釵。”此詩盛讚唐代仕女們頭戴珊瑚髮釵風情萬種的樣子,可見唐代珊瑚飾物之盛行。

不僅是有錢人,皇室也十分熱衷珊瑚飾物,像步搖、手鐲、如意、耳飾等,要麼用珊瑚製成,要麼會鑲飾珊瑚。我國清宮中,道光十五年十一月奕紀等奉旨清查圓明園庫存物品時,珊瑚如意就有十四柄。

二十年生一寸,三百年長一公斤,這款珍寶為何擁有如此崇高的地位

山東博物館館藏文物(資料)

清朝時有規定:皇帝祭祀太陽時必須掛珊瑚朝珠,朝珠以紅珊瑚磨製打孔連綴而成,共有108粒圓珠。而後妃領飾、朝珠及朝冠均不得缺少珊瑚。甚至於清朝的官員,都要按照級別來決定其是否要在官帽上佩戴紅珊瑚。

除此之外,儒佛道都將紅珊瑚視為貴重之物。儒家方面,認為珊瑚是等級的象徵,代表高貴與權勢;佛教徒則視紅珊瑚為如來佛的化身,認為紅珊瑚能夠促進修行,開啟靈智;道家語境中,珊瑚被視為來自神話之地蓬萊的植物,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甚至崇拜。

二十年生一寸,三百年長一公斤,這款珍寶為何擁有如此崇高的地位

當然了,這等奇珍好物在國外也是魅力十足,古羅馬人稱它為“紅色黃金”,不僅要價昂貴,來自深海的它還自帶一股神秘氣息。古希臘人將珊瑚稱為“gorgeia”,將其與希臘神話中的英雄珀爾修斯的故事聯繫在一起。

據說伊麗莎白家族就有給剛出生的孩子佩戴紅珊瑚的傳統,伊麗莎白女王的那條粉紅珊瑚項鍊,就是她母親在她未到一歲時送與她的。

二十年生一寸,三百年長一公斤,這款珍寶為何擁有如此崇高的地位

在印度,紅珊瑚被當作是神聖的護身符,被賦予上了驅邪護身的能力,一些靈脩人士還認為,紅珊瑚具有某種神秘的元素力量,能調和海王星與土星的能量,平衡光線和個人在星座間的關係。

從遠古到現今,紅珊瑚文化始終燦爛,這是信仰和文化的加持,也是其珍稀的特性所帶來的,民族、宗教、文化,珊瑚在人類歷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就像是記載人類文化精髓的“活化石”,千年珊瑚萬年紅,承載了諸多民族文化的紅珊瑚,其內涵不斷豐富,意義也將永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