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要检查得没得肺癌?得做哪项能检查出来?

不离不弃153691123


肺癌是我们所知道的癌症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癌症,也是比较高发的一种癌症,肺癌的发生和很多因素有关系,比如抽烟、遗传、环境等。我们需要做哪些检查才能知道有没有肺癌呢?

一、影像学相关检查

放射学相关检查主要包括比如胸透、胸片、CT、增强CT、PETCT、放射性核素扫描等等影像学检查,通过影像学的相关检查,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到肺部占位情况、占位大小、有无转移等情况,并且得到初步的大致判断!


二、血液学相关检查

血液学相关检查,主要是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因为在特定组织内发生恶性占位以后,相关肿瘤标志物,在血液中会有所升高和表现。所以肿瘤标志物的检查也是对怀疑恶性肿瘤的患者的一个初步筛查,但肿瘤标志物只是一个指向性筛查,而不是定性。


三、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的检查才是确诊肺癌的最终金标准,病理组织的取得,主要是通过经皮穿刺、气管镜活检、切开获取标本等方式获得,病理学标本,是诊断肺癌的最准确诊断,所以,对于大多数怀疑肺癌的患者,最后都需要病理学检查。

肺癌的诊断是需要结合症状体征,并结合影像学资料,最后进行病理确诊才能诊断的一种疾病。但无论怎样诊断,肺癌都是一个越早发现,越早治疗,可能预后越好的疾病,所以需要大家警惕!


心健康


消化科孙主任才46岁,最近一直咳嗽,吃了好多止咳药,可是还是不好,好几个人建议他做个CT吧,最后一拖再拖,因为医生其实也害怕得病,尤其害怕得难治的病,越是明白,越害怕。

但害怕也得查呀,不能再拖了,结果做了个CT,果然是肺癌,赶紧住院手术,还算发现的早,经过几个月的综合治疗,现在又上班了,真是值得我们赞扬,带病坚持工作!



癌症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我国排第二高发的疾病,其中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高,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发病率占第二位,死亡率占第二位。


肺癌的发生跟遗传、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但和个人习惯也有一定关系。哪些表现要高度怀疑肺癌:

咳嗽: 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以咳嗽为首发症状者占35%~75%,尤其长期吸烟者及老年人,要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性。

痰中带血或咯血: 痰中带血或咯血亦是肺癌的常见症状,以此为首发症状者约占30%。

胸痛: 以胸痛为首发症状者约占25%。

胸闷: 约有10%的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

声音嘶哑: 有5%~18%的肺癌患者以声嘶为第一主诉,通常伴随有咳嗽。

如果怀疑肺癌,需要做什么检查呢?

当然是胸部CT了,简单明确,可行性高,准确率高。


近日,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发布《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版)》。本次修订的指南最大的特色在于它包含了肺癌高危人群筛查部分,最新指南给出建议,哪些人需要做CT筛查肺癌?

肺癌高危人群需定期使用低剂量螺旋CT筛查。依据最新研究,本指南高危人群定义标准:

年龄55~74岁,吸烟量≥30包/年,戒烟<15年(1类证据),年龄≥50岁,吸烟量≥20包/年。

专家还还建议:年龄在45~70岁、有吸烟史、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相关职业史)、恶性肿瘤家族遗传史的人群为肺癌高危人群,需进行定期筛查。

总之,如果有上述症状,或指南推荐的这几种情况,最好做一个胸部CT,以排除肺癌,早发现早治疗,效果好。


虽然我们无法选择遗传基因,无法选择环境,但我们可以选择远离烟草……


心血管王医生


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为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肺癌发病率为肿瘤的首位,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上图是一位体检患者,发现右肺占位,检查CT和病理后为肺癌。


肺癌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类,影像学检查,包括:

(1)胸片X线正侧位: 这种检查是常用的筛查方法,可发现肺部形成结节或肿块的病灶,但当病灶早期时也可无任何异常所见,比如恶性ggo(磨玻璃结节)往往难以发现。

(2)胸部CT检查: 胸部CT图像避免了病变与正常组织相互重叠,可发现一般X线检查隐藏的病变,因为是薄层扫描,CT密度分辨率很高,可以显示直径更小,密度更低的病变。

CT检查也为评估肿瘤范围、肿瘤与邻近器官关系、淋巴结转移状况,制定肺癌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是发现早期肺部恶性结节的有效手段。

(3)核磁检查: 磁共振因为对空气不够敏感,所以一般不作为首选的筛查手段,往往是CT发现了纵隔周围比较大的肿块时,再进一步判断其性质与周围心脏大血管等等软组织的关系情况。

(4)PET—CT: 其实就是PET和CT的图像融合,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ET) 扫描对肺癌的敏感性很高,对发现转移病灶也很敏感。但是因为价格昂贵,并且具有一定的辐射,所以一般也不作为常规检查。

第二类就是一些生化和病理学检查方法

常用的病理检查就是胸部穿刺,直接取得肿块会结节的病理组织,送至病理科检验,这项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如果不做结节穿刺,还有特定肿瘤指标检查、痰培养或胸水检查是否有恶性细胞的发现。

最后补充一句,对于肺部的检查,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呼吸科或胸外科就诊。


张浩医生


我是小影大夫,一名影像科医生。要检查有没有得肺癌,最直接的检查就是做胸部低剂量CT体检。目前胸片依然是体检的常规检查,但是胸片看不到小的结节,只能作为胸部疾病一个很粗略的筛查手段。抽血更加不能查出来有没有得肺癌。所以,最直接、最可靠的检查就是做胸部低剂量CT检查,能实实在在的看到肺部有没有长东西。


胸片应用广泛,但是对于肺癌筛查有局限性

这方面的科普我自己已经写了无数遍了,但是还有很多老百姓不知道。还有人也是年年体检,却最后发现是肺癌晚期了,很可惜。

因为他们都只用胸片体检。胸片价格便宜,辐射低,是筛查胸部疾病最常规的检查之一。所以应用很广泛。

但是,在筛查早期肺癌上,却没有这么大的优势,因为有很多小的结节,<1cm的结节,很难发现,并且如果肿块位于胸片的盲区的话,即使长的很大,都还是看不见。胸片一般包括两张片,一张正位,一张侧位片。有些体检单位,为了省钱,就给员工照正位,那么所得的信息就更加少了,有些胸片盲区位置的肿块,正位可能看不到,但是侧位能看得到。所以说,如果真的只能照胸片体检,那最好照两张,正位和侧位。

推荐用胸部低剂量CT检查筛查肺癌

而目前,要筛查早期肺癌,推荐用胸部低剂量CT检查。胸片就好像吐司面包,从正位看过去投影一张图片,和从侧位看过去一张,所以里面很多东西都重叠在一张纸上,所以会看不清。但是Ct是切出来一片片的面包,拿出来看里面究竟有没有长东西,所以会比胸片看的更加清楚一点。



低剂量就是为了减少辐射,适合公众体检用的。但是图像会比常规的CT要差一点,但是不影响诊断。如果其他医院没有低剂量胸部CT,那么做常规胸部CT平扫也是一样的。如果只是想筛查有没有肺部长东西,做个平扫就可以了,不需要直接做平扫+增强。如果平扫发现了病灶,是实性>1cm的结节,可以再进一步做增强扫描。这样不浪费钱。

下图为长了快三年的结节,从发现小小的结节开始,一年年的看着结节长大,随访发现结节长大,就应该积极处理了,在16年10月就应该谨慎把它切掉。



今天写了很多低剂量胸部CT体检的片子,其中有一个是16岁就过来做筛查,很谨慎呀。肺癌又趋向于年轻化的趋势,但是这么年轻的肺癌,还是非常少见的,所以没有必要这么年轻就做CT筛查。但是如果家族中,有肺癌的家族史,那么自己谨慎一点做一次也是可以的。

另外,我们推荐,>40岁,有吸烟史,有肺癌家族史的朋友,要进行每一到两年一次的胸部低剂量CT体检筛查肺癌。


小影大夫


如何早期发现肺癌?

肺癌的早期发现可通过拍摄胸片或胸部CT来帮助诊断。一般可以首先选择胸片检查,如果发现胸片异常,应进一步作胸部CT检查、痰中找肿瘤细胞,必要时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肿瘤标志物测定。

但需要注意的是,胸片并不是万能的,有些早期肺癌在胸片上并没有异常表现,存在一些“盲区”,应密切随访。同普通胸片相比,胸部CT在发现外周肺病变方面更加有效。有文献报道,低剂量CT检出肺内小结节的敏感性是普通胸片的10倍。因此有学者建议,大于60岁的吸烟者需每年作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另外,经皮细针针吸活检在诊断肺部恶性结节方面极准确,敏感性70%~100%,但为有创性检查,有一定的并发症,如气胸和咯血等。


哪些人群需要早期筛查?

肺癌的高危人群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中老年人群一般来讲,大于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属于肺癌的高发人群,肺癌发病率逐渐上升,到了75-80岁时达到最高峰。

第二、长期吸烟者香烟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尤其是焦油和尼古丁,都是强致癌物质,烟中的有毒物质还会逐渐破坏一些绒毛,使粘液分泌增加,于是肺部发生慢性疾病,容易感染支气管炎,进而导致癌症的发生,因此,经常吸烟的人患肺癌的机率要比其他人高出好多倍。

第三、因职业长期接触致癌因素人群长时间接触煤烟或油烟的人群,如接触煤气、沥青、炼焦工人以及长期接触厨房油烟的厨师和主妇,这些人群肺癌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

第四、受环境严重污染人群长期生活在环境污染严重地区的人群,其患肺癌几率比常人大。

以上人群需要格外注意肺癌的早期筛查。


放射科那点事儿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可以治愈,因此近年来我国各地区都在加大肺癌的筛查力度,很多患者因此受益!

哪些检查方式可用于筛查肺癌?

1.首选胸部CT

肺部任何异常病灶,均可以通过高分辨率CT发现。有时还需要做增强扫描鉴别肺结核、肺炎和其他良性肿瘤等。

肺癌的病理类型中以腺癌最常见,其次是鳞癌和小细胞肺癌,腺鳞癌、肉瘤样癌等类型少见。下面我们简单分述:

(1)肺腺癌女性多见,早期常表现为肺部小结节,胸部CT可以检出肺结节,并进行危险等级分级,高危结节建议积极处理
像这位40多岁的女性患者
,7毫米的纯磨玻璃结节,属于中危结节,原则上定期体检监控即可。但患者有肺癌家族史,选择手术切除,病理为原位癌。

(2)肺鳞癌早期常表现为支气管壁局部增厚,单发指套征,也可通过CT发现


这位老年患者,因为咳嗽咳痰一个月,胸部CT发现右上肺指套征,手术病理为肺鳞癌,术后长期生存。

(3)某些比较幸运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偶尔也可通过体检发现
这位62岁男性患者,抽烟多年,体检发现右下肺小结节,病理证实为小细胞肺癌。

但小细胞肺癌生长迅速,早期发现困难,类似上面这种幸运的患者很稀少!中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只能依赖放疗和化疗。

2.肿瘤标志物检测

癌胚抗原(CEA)、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等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有辅助价值。临床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因为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进一步胸部检查发现肺癌。其中癌胚抗原的增高水平常可指导预后,显著增高者常常预后不良;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升高仅见于小细胞肺癌。

3.支气管镜检查

中心型肺癌起源于比较大的支气管,可以通过支气管镜及活检病理确诊,并可作免疫组化,明确肺癌的病理类型,甚至指导预后。支气管镜检查之前,常常需要先做增强扫描,了解肿瘤的血液供应情况,如果肿瘤血管很多,要做好预防大出血的准备。

4.经皮肺穿刺活检

某些靠近肺外围的肿块,难以判断良恶性的时候,可以选择经皮肺穿刺活检。但这种检查有导致肿瘤播散的风险,必须以积极治疗为前提。如果不准备做手术或针对不同病理类型积极治疗,不建议采用。

我国人口众多,搞全民普查难免会被质疑过度医疗。这样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下肺癌的高危人群,建议这个群体进行定期的肺癌筛查。

肺癌的高危人群

1、有肺癌家族史者

2、生活方式不健康 如吸烟、或长期处于二手烟的环境下,还有家庭主妇长期吸入油烟

3、环境污染地区(如雾霾、高二氧化硫地区)

4、职业因素 接触铀、砷、石棉和其他化学品的工种

肺癌筛查并不是使人不得肺癌,而是及时发现早期肺癌,把握住最佳治疗时机。因为很多肺癌患者的早期症状较为隐匿,等到出现症状时,很多病人已经难以手术根治,这是我们重视肺癌筛查的科学依据。

肺癌虽然发病率高,但早期肺癌不可怕,可以根治!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谢谢阅读,欢迎关注我!

这篇内容有点啰嗦,但肺癌筛查确实涉及细节比较多,就不做删简了。


影像科豪大夫


肺癌的检查一般会有很多项目,如果没有经历或者学习过的往往感觉在不停的做检查,每次都心急如焚的拿到医生那里,医生说“这个可能,哪个不确定,还需要做什么什么检查……”,为了直观一些,这个问题还是给截一些检查报告的图片供大家参考吧。

一般是患者向医生描述自己的感觉,医生在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及生活习惯,病史、家族史等。做一些肺部的触诊和听诊,记录后要求患者做常规检查(抽血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另外对有怀疑的患者做肿瘤标志物检查)。这里先发出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其中显示NSE和SCC指标高于参考值。

面对这样的结果,医生对可能是肿瘤的看法加深,更加不敢掉以轻心,建议患者做影像检查。根据医院以及患者的情况做MRI(磁共振)的患者体内不能有金属物品,比如支架等或者PET-CT检查。这里选择了另一位患者的PET-CT检查结果作为参考。

看到这样的结果,医生已经知道患者的情况比较严重,出现了肾上腺、淋巴转移的情况。

医生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病理分型的特点,会要求患者做支气管镜检查或者穿刺活检。下面这张图示支气管镜的检查及报告。

由于患者的身体状况未进行活检,取得一些痰液送检,做涂片检查。

从所取的液体中检查未见瘤细胞。

这时需要医生考虑通过其它方法做病理检查,比如PET-CT引导下的穿刺,对所取得的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查。见;另外患者的检查结果:患者被判断为肺鳞癌,Ki-67指标比较低。

对患者做常见突变基因靶点检查,这是与EGFR突变相关的介绍。该患者没有EGFR突变。

下面这份报告是根据患者要求做的PD-L1及MSI(微卫星不稳定)检查。

看到这些检查结果,医生才能判断出患者所患肺癌的具体分型、转移状况、恶性程度、是否有基因突变等等。并在这些检查结果的基础上考虑使用哪种治疗方案,是用哪种化疗方案,是否能用PD-1药物等等。

希望大家理解医生诊断的严谨性,能够更好的遵守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

本文所选的检查报告并非同一患者,仅供大家参考。


美中嘉和聊肿瘤


肺癌是我国以及全世界第一大癌,全世界每年有几百万的肺癌新发患者,严重威胁我们的健康。

做哪些检查可以发现肺癌,你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胸片,因为你每年参加体检的时候,都会照胸片。是的,胸片可以发现肺癌,但是要等肺癌长大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现,通过胸片发现的肺癌,一般都稍微偏晚了,甚至是癌症晚期了。因为胸片是一维的图像,分辨率较低,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

目前认为,胸部低剂量的高分辨CT,适合做肺癌筛查,准确率高,而且效果非常好。胸部CT可以发现一些微小的,胸片看不见的结节,像3毫米,5毫米这样小的结节,在肺部CT上面都可以发现。

肺结节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就像人有好人和坏人,好人和坏人的“面相”不一样,就像电视剧里面演的那样,有的人一看长了一张坏人的脸。肺癌也一样,有的肺结节,看一眼就像是肺癌的结节。

当然,无论是胸片还是CT,都只能定性诊断,也就是说,只能发现肺里面长了一个东西,这个东西看着像坏蛋,这个东西究竟是不是坏蛋,不能单纯看外表,因为外表有时候不准确。你看一个人长得像坏人,但是,他可能是一个好人。

为了不冤枉好人,也不能放过坏人,对于CT或者胸片怀疑不好的结节,我们需要取一些组织拿去化验。就像你去水果店买西瓜,你通过观察,用手敲一敲,凭借你的经验,你认为西瓜熟了。

但是,西瓜是不是真的熟了,你不敢100%确定,所以,你可以在西瓜上面打眼儿,取一小块来看看,是不是真的熟了。

这个打眼儿的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病理活检,把肺里面的结节取一部分或者全部,送去病理科,病理科医生通过显微镜,放大几百倍观察,如果发现里面有癌细胞,那就可以确诊为肺癌了。

取病理活检的手段,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在CT引导下,对肺结节进行穿刺活检;

第二种,通过嘴巴和气管,用气管镜取活检,类似于做胃镜,只不过气管镜是将镜子伸到气管里面去;

第三种,直接将整个结节完整的切除,然后送去病理科化验。

具体选择哪一种活检的手段,医生会根据你的病情,和你做详细的探讨。

所以,想要知道自己有没有得肺癌,可以做一个肺部的高分辨CT检查,如果CT没有发现问题,那就没有肺癌。如果怀疑有问题,需要做活检。


普外科曾医生


肺癌是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癌症之一,有着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早诊困难、治疗方法多和费用高等特点。肺癌5年生存率较低,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诊断不够及时,当患者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时多半已经到了癌症中晚期,治疗作用微乎其微。因此在早期能发现并准确诊断是治疗肺癌的关键所在。那么,问题来了,哪些检查能检测出肺癌?

哪些检查能检测出肺癌?

目前在临床上,肺癌的检测手段主要分为三大类: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及其他检查,下面逐一进行介绍:

1.实验室检查

(1)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目前美国临床生化委员会和欧洲肿瘤标志物专家组推荐常用的原发性肺癌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以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等。将这些肿瘤标志物联合使用,可提高在临床应用中诊断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但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与所使用的检测方法密切相关,不同检测方法得到的结果不宜直接比较。

(2)痰细胞学检查

痰细胞学检查是X线胸片和CT还不明显的早期肺癌筛查的唯一无创性诊断方法。有研究显示痰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在20%-30%之间,对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的检出率高,可达50%。

2.影像学检查

(1)X线胸片检查

X线胸片检查由于经济、射线量小、无创等方面的优点,已成为肺癌初筛的首选检查方法。它能对肺癌的发生部位、癌块大小、形态,尤其是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并发阻塞性肺不张患者做出诊断。但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有限,建议一旦X线胸片怀疑肺癌应及时行胸部CT扫描。

(2)胸部CT检查

胸部CT是目前肺癌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及治疗后随诊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能够显示X线胸片上难以发现的影像信息,可以有效地检出早期肺癌,并能进一步验证病变所在的部位和累及范围。

(3)PET-CT检查

PET-CT是肺癌诊断、分期与再分期、疗效评价和预后评估的最佳方法。它在诊断肺癌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价格较普通CT更加昂贵,所以不能用于普查,只作为一种辅助性检查手段。

3. 内镜及其他检查

1)支气管镜检查和超声支气管穿刺活检术

支气管镜检查对于肿瘤的定位诊断和获取组织学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于中央型肺癌,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窥及病变,95%以上可以通过细胞学和组织学活检获得明确病理诊断。

2)纵膈镜检查

用于肺癌的定性诊断和区域淋巴结分期诊断,以往也作为评价纵膈淋巴结转移的金标准。

3)胸腔镜或开胸肺活检

对于影像学发现的肺部病变,经痰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和各种方法穿刺、活检仍未能获取组织学和细胞学明确诊断的,临床上又高度怀疑肺癌或经短期观察后仍不能除外肺癌可能的,胸腔镜和开胸肺活检是获得肺癌定性诊断的方法之一。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肺癌的检测手段也越来越多。但总的来说应遵循一个原则,即优先选择经济、无创、对身体影响较小的检测方法,再逐步深入到价格较高、有创及影响大的方法,最后确诊并加以治疗。


药师方健


肺癌是发生于呼吸系统的恶性肿瘤,对人危害极大。表现为咳嗽、咯血、胸痛、声音嘶哑、气短等,要诊断肺癌需要做以下检查:1.胸部CT。胸部CT尤其是胸部增强CT有助于诊断肺癌。肺癌在胸部增强CT上表现为占位性病变(毛刺征),肿块强化,阻塞性肺炎,支气管截断等。

2.支气管镜。支气管镜可发现菜花状肿块,通过支气管镜活检及刷检有助于诊断肺癌,并明确肺癌病理类型。



3.肺穿刺活检。对不适合支气管检查的肺部肿块可通过肺穿刺活检明确肺癌诊断。



4.痰脱落细胞。一部分肺癌患者可以通过痰脱落细胞检查发现肺癌癌细胞。

5.PET-CT。PET-CT可通过肿瘤细胞代谢旺盛的特点来判断是否是肿瘤,并可发现有无转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