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使好多人还不起房贷网贷,养家糊口都成了问题,这说明了什么?

用户1059560550831996


利用杠杠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同时也让自己的防风险能力降低

这与现在社会上鼓励的提前消费有关,很多人先刷信用卡或者互联网金融(支付宝和微信等)上的钱消费,等发工资之后再还款。本来就过着负债生活,发生疫情之后收入突然间断了或者下降很多,他的资金链跟不上。

提前消费并不是一件坏事,对整个社会和国家来说有利于提升经济活力,钱要流转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在经济好的时候利用适当的负债既能改善生活又能给社会经济做贡献,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国家也鼓励民众消费,经济有活力皆大欢喜。

但是所有事情的前提是合适,很多人把握不好这个度就陷进去了。信用卡互联网金融让消费变得容易,但是你提前花的每一分钱都是要付出代价的(那些每个月全额还款的人略过,金融机构最不喜欢每个月足额还款的,一点钱都赚不到),慢慢的负债的利息成本会进入恶性循环的过程,永远在还债,永远还不完。

这次的疫情对部分人的影响非常深刻,那些每个月都没有结余,也没有存款习惯的人来说可能有大半年的时间非常难熬。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收入下降是大概率时间,这时候如果自己没什么存款,那每个月的房贷车贷可能面临断供的风险。但是其实最难的不是这部分人,能买房买车的人基本对生活还是比较负责的,哪怕是真的没钱他有资产在借钱熬一段时间也比较容易。

房贷虽然沉重但是大部分咬咬牙还是能抗过去的

最难过的是那些疯狂消费,钱都花出去了什么资产都没有的人。大部分年轻人为主,一旦收入断了下个月的花呗立马就还不上。这次事件也给这类人敲了个警钟。


Linmr1


来个偏见吧,说明存款备用真的需要有。


  • 备用金真的需要留,哪怕是信用卡额度

之前有段时期,我把钱都用完了,信用卡也刷爆了,极限压力下,因为想着有份工作,只要工资下来,就可以都还上。 结果有一次,公司发工资推迟了,真的慌手慌脚了,最后还是找好朋友周转下才缓过来。

经历这次,便学会了,留有余地,把钱存一部分作为备用。 即使是信用卡,也留有余地。

这次疫情,我平缓的渡过了,公司确实把工资发放推迟了十几天,但不影响。


找朋友借,都是人情,是需要还的。 切记不要有不还或延迟还的想法,因为只会让你生活更累。


  • 养成一个前瞻习惯,迫在眉睫

无论是工作,家庭还是什么,学会做备用方案,能养成一种自信,也能培养我们负责任的优良品质。


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意外出现,主动的或被动的,都有,有备无患真心不错。

备用方案,有很多,比如买个保险(我并非卖保险的,请不要误解),五险一金都算,因为还有很多工作的小伙伴没有五险一金,我表哥(送外卖)就是。


存点备用金,刷信用卡留有余地,计算下还款时承受的压力,不要在这方面给自己极限压力。


紫色的记忆


这些都说明了,有计划的过日子非常重要。

我是工人子弟,以前生活在国企厂区内,企业还活得滋润的时候,还是计划经济年代。那时候工厂的生产,都是按年度计划进行,材料与物质的调配,也是按计划进行。不知是不是受这个影响,父母过生活也比较有规划和计划。

有计划的生活,不容易打破生活的宁静。以前看过一条消息,说是一个家庭本来甜美,一儿一女加男主女主,男才女貌,匹配的相当好了。不过女主爱剁手,最后欠了网贷快两百万,不得不卖房还债,家庭也因此不睦,令人唏嘘啊。

疫情使一些人还不起房贷、网贷,甚而影响到生活,主要还是对生活的规划不够。

网贷的事要说一下。

用未来的钱过好现在的生活,那得是在基本保障比较齐全、水平比较高的前提下。如果几个月没工资拿就慌成一比的,就没必要大力网贷,因为你没那个实力。用现在的钱,过好现在的日子,才是王道。现在银行求着给你额度的,你要感觉到有点不正常,出来混总要还的,没有能力还就不要想着用贷款来满足欲望。

房贷的事也要说一下。

房贷这个东西,必须有三个月的预算,而不是一个月工资到了才能还贷,房贷这事一般比较大项,如果没有规划,那么断了以后就是恶性循环,可能就永远还不上了。这个跟搞企业一样,一般也会有三个月的成本预算在内,否则企业就没得搞了,一有突发事件就断流,那还做什么事业,还不如做项目。

最后,一个家庭没有存款是很不负责任的事。

现在很多年轻人,之所以还能啃老,就是老一辈基本都会存些款,为未来做准备。老一辈的做法不是老掉牙了,而是会生活,值得晚辈们学习。

其实,生活也是有基本面的,这个基本面需要你来精心营造。


波士财经


其实我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一直从事美业,现阶段每月房贷8500元,车贷2000元,还有信用卡。以前每个月还完贷款还能还部分信用卡。现在不能正常工作,失去了经济来源。躺在床上,从最初的惶恐焦虑已经过度到接受现实啦。毕竟生命诚可贵,活着才有机会咸鱼翻身。

终于懂得父母辈为什么不超前消费啦,他们更了解有些风险是不可预测的。有时候我们确实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对市场前景太乐观。

同时让我明白没有管道收入的危机。曾经接触过的直销,微商,金融pos机,和现在正火的电商,抖音网红等线上经济受到的冲击相对不大。

还有一定要有储蓄,它是人生的保险绳。当需要经济支撑的时候,方能从容淡定应对。一场疫情提醒我们,人这一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先来,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在天灾面前,自责后悔都没有用。只有想方设法自救,找条适合在家就能创业的路,坚持专注地走下去。


艾妮雅


疫情爆发到现在只有20多天,而且我们春节回家过年都是会准备相关的资金,而且复工延迟也就延迟了10天左右,春节法定假日刚开始是放到1月31号,国务院把春节假期延到2月3号,很多城市的复工延迟到2月10号,所以总共就10天时间没有上班,而且是在春节时间段。

10天没法工作,养家糊口就成了问题,那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你平时基本上没有积蓄,单身没有积蓄,没有任何问题,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但是一个家庭没有了积蓄,是不合格的,家庭应该有家庭应急金、家庭备用金,还有平时的积蓄,10天都熬不过去,那只能说明资产积累有问题的,我知道大家现在压力很大,房贷、车贷、信用卡等,但是这些都是身外之物,我们在购买这些身外之物的时候,是不是要想好每个月应该能承担起这些,而且每个月还得有相关的积蓄积省下来。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糊口成了问题,那我们得想办法,第1个信用卡、借呗、微粒贷这些有没有额度,可以先应急,实在没有也可以向亲戚朋友去借,还有现在有很多疫情的救助基金,也可以向他们反映情况。

我想说的通过本次疫情,家庭备用金、家庭应急金真的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谁都不知道黑天鹅事件什么时候发生,什么时候能结束,为了安全起见,家庭有相关的资金很重要。


互金圈


大家好,我是范哥,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疫情一发生,就知道谁在裸泳。高杠杆的负面影响就出来了。这跟现在社会提倡的提前消费观念的弊端展现出来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年轻人平均负债在13万左右,而90后人均负债12万,80后人均负债20万。

生活中不难发现有3类人的负债情况:

1;房贷、车贷、信用卡、各种网贷。每个月过的紧巴巴,疫情发生就没办法还上了,房贷其实还好,因为房子总价高,很多人都没办法一下拿出那么多钱,还能抵抗通货膨胀

2;没有任何负债的月光族,这一类人是很少一部分

3;能够每个月攒点钱的,这一类人更少

几年前,我还没毕业,总觉得一年能攒点钱下来。到自己出来工作了才发现自己也是重有点积蓄,到月光族,到每个月还贷款。年龄大了家里在城里没房子,首付一套县城的房子,首付还要借一点,然后还要装修,一下子每个月都要还房贷,信用卡。疫情期间也是勉强熬过来。现在就想减少负债,每个月存点,有紧急情况备用。

中国最近这几年储蓄增长率一直下降,居民的存钱能力在下降。这确实不是好事,当没有储备,遇到风险,会让人无法应对。就如同这次的疫情,如果没有一些厂家的口罩储备,口罩供应会更难。而如果年轻人都没有资金储备,当家庭遇到困难时,很多家庭无法扛过去。

所以,平时还是尽可能的存点钱,哪怕一个月几百也好。当遇到紧急情况,还有回转余地。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范哥的打工生活


说坚持不下去的简直胡扯淡。才几天呀?本来过年就是小长假,就多个十几天活不下去了?又是房贷,这样那样的,都是无病呻吟。年后即复工,就直接拿工资了吗?这些人过不下去纯属活该,过日子没点忧患意识,怎么过?根本还没懂什么叫过日子呢,这些过不下去的活该。只是遇到疫情的,假如你生病了,日子怎么过?自己无能不会过日子不要怪罪于疫情。


叫不出名子


这说明很多人都不适合过苦日子,都不知道平时积累的重要性。

记得凡是老一辈的人,大多数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有的经过了1960年。吃过苦,受过累,知道没有东西吃的艰难。

因此他们都很会节省,平时有一点钱都攒着,舍不得花。家里储备的米面油,能够吃上几个月的。在他们看来,这是预备着灾荒年。

可见他们是被那苦日子过怕了。



而现在的年轻人就不同了,不仅没有吃过苦,而且从小到大好东西吃不完,一个个都成了大胖子。哪过过没有粮食、没有衣服穿的日子啊?灾荒年、没有东西吃,在他的心目中就没有这个印象。

因此他们有一个钱,花一个钱,成了月光族,甚至于有些人超前消费,房贷、车贷加上信用贷款,花呗、借呗,透支一大堆。

他们原以为自己不断的挣钱,随时都能够还上。可是经过了这次疫情,彻底使他们傻眼了。

整天待在家里,不仅没有收入不能挣钱,而且还需要花钱。各种贷款都逾期了,心急如焚呀。

通过这件事情,大家就应当有个忧患意识,要知道积谷防饥的重要性。


法重情深


大家好,我是勇谈。此次疫情持续一个多月后很多人反映自己遇到了这样一个情况“还不起房贷、网贷和车贷了”,这样的情况能够说明的问题很多,起码说明多数人都是入不敷出的。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

网贷、房贷等贷款成为大家透支消费的习惯,不过却经不起半点风险

从某些方面来说,很多人应该“感谢”此次疫情。如果不是此次疫情,很多人都还会在2020年继续活在“月光族”“透支消费”的日子里,而此次疫情造成的大家收入短暂消失,使得不少人清醒的认识到一点“原来自己并没有多少积蓄”。几点观察:
第一、“重积蓄,低消费”是我们爷爷辈、父母辈留给我们的东西,可惜一度被认为不合时代潮流。有时候我在想一个问题“我们经济取得的40多年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不是建立在父母辈、爷爷辈的这种消费习惯上?”因为他们多数都是穷苦日子出身,深深知道生活不易,所以都会未雨绸缪,挣100花30,存70的做法使得他们拥有足够的大额消费能力。包括婚丧嫁娶,买车购房等基本上很少看到父母辈有外债的情况。

第二、西方的消费观念不适合国人,适度的消费和一定的积蓄是保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大家可以试想下,如果此次疫情发生在欧美国家会是怎么样(事情正在发生),相比于我们国人如今的月光来说,欧美国家的人基本就是“周光族”;如果敢连续1-2个月没有收入,那么欧美国家恐怕早就开始动乱了。今天的我们之所以还能待在家里,不是因为我们有钱,而是起码超过50%的人群还保留着父母辈留给我们的好习惯,要有积蓄。

负债不可怕,关键是负债要合理,提取透支的前提是“还得起”

现代金融这几年发展的很快,但是现代金融的法律和风险普及却远远没有跟上。包括银行在内,很多金融机构的宣传多数还是在贷款利息低、贷款额度高、放款快上,但是具体的操作和后期的违约风险却没有提及(或者很少提及)。几点观察:
第一、金融的本质是要服务实体,方便群众,一味把群众消费作为业绩新的增长点,其实有点“杀鸡取卵”。从国家提出“消费升级”的概念后,我就发现一个问题,很多金融机构加大了对于普通民众的授信额度。以信用卡为例,10年前办理起码需要单位工作证明和收入证明,但是如今一张身份证就可以,包括如今很多网贷和平台贷款都是这样。“给大家钱让大家花,带动消费增长”成为很多金融从业人员的座右铭。

第二、过于宽松的金融政策货币环境,不利于社会财富的创造,反而会增加负债。大家其实可以理解下,为何如今的办理信用卡和网贷的门槛会这么低?就是因为金融机构的钱太多了,单单依靠企业贷款根本消化不完,所以才会把目标放在普通人消费身上。这点在欧美国家普遍“负利率”就可以看出来,市场资金太多的后果就是大家都去投资或投机。所以,要想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宽松货币政策必须区别对待,对于企业尤其是实体企业要绝对宽松,对于居民消费确实没有必要。

还债成为2020年新的主题,戒网贷、降负债应该提上日程

此次疫情后已经有不少网友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过高的负债已经压得人喘不过气来,2020年降低负债应该成为共识,要不然下一个宣布“破产”的就是你。几点愚见:
第一、尽量降低负债,甚至出售一些不必要的资产应该抬上日程。今天早上看到一则短视频,有对夫妇为了支付房贷和车贷,不得已把自己的黄金首饰拿出来卖掉。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缓解债务压力的办法,包括很多朋友说还不起车贷,个人觉得如果说你的汽车不说必需品的话,处理了没有什么不好,要知道一辆车一年的开支也不小。

第二、重新制定2020年的计划,从开支、收入增加等方面入手,尽量少使用透支消费。信用卡、网贷这些东西是容易上瘾的,没有一个人有足够的能力来杜绝这些东西。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尽量少用,根据个人经验信用卡尽量不要超过3张,花呗、借呗等尽量不要开通(个人建议信用卡与这些花呗、借呗尽量二选一)。甚至个人觉得如果不是真的需要,有些APP是可以删除掉的。

综上,疫情使好多人还不起房贷网贷,养家糊口都成了问题足以说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脆弱。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仅使我们失去了父母辈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使得我们多数人养成了“提前透支”的坏毛病,这个毛病得改。各位觉得呢?原创不易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喜欢房产问题的朋友可以订购勇谈的专栏,更多优质内容继续贡献中。


勇谈房产壹贰叁


到底有多少人会还不起房贷呢?其实都还是各种形式的讨论而已,到底有多严重很难说。蝴蝶煽动一下翅膀能引起地中海的一场海啸。宅在家里过春节的中国,很多行业会受到极大的而影响,连外媒都在夸张地说,没有我们的买买买,全球消费行业受到重创。

1、最受影响的,可能是没有稳定收入的人群。比如春节回农村的大批农民工,在城市里流动摆摊的小商贩。他们的收入来源本就不太稳定,家庭经济也比较脆弱,没有收入来源对他们可能会最艰难。前面看了一则小消息,说一位单亲妈妈,带过孩子在外边租房过活,就靠每天晚上在人行天桥摆地方有点收入,那要想恢复收入肯定是需要时间。

2、杠杆太高的家庭,压力会更大。工资2万,有1.2万都要用来还贷款,那若是2月份的公司打个折,还完房贷可能就没剩多少了。若是再遇到公司裁员甚至直接关门,那面临的就是赶紧要找到新的工作,也会很难。

3、大公司的员工,或者不太在意,因为有公司在兜底,收入也不会有明显变化,对他们来说,可能晚一点上班才是最好的,还能在家多轻松几天,也更安全。不过,经济是一体的,会有连锁反应,如果周围有更多的小企业倒闭,那经济的传导效果最后就会波及到每个行业,哪怕是眼下看起来还很好的公司,也很可能会受到冲击。所以,防止波及的范围再次扩散也是极其重要的。

4、任何时候,准备3-6个月的备用金,能让黑天鹅对家庭经济的冲击减少一些,也能少一点后顾之忧。

从10号开始,陆续有公司正式复工,大概率也是在权衡后的决定。只要逐渐恢复正常,一切就还会慢慢回归正轨吧,相信会好起来的。在困境中,寻找哪一丝光亮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