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登高》为何能被誉为“古今律诗之冠”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庆余年》中

范闲凭借杜甫的《登高》一诗在诗会上打败了所有的选手。因为他知道这首诗被誉为“古今律诗之冠”没有人能超过他,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登高》为什么会被誉为“古今律诗之冠”。

杜甫的《登高》为何能被誉为“古今律诗之冠”
  •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杜甫的《登高》为何能被誉为“古今律诗之冠”


  • 诗句鉴赏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诗由写景开头,十四个字勾勒出一幅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

风、天、猿啸、渚、沙、鸟

急、高、哀、 清、白、飞

每一种景物都夹杂在这特定的环境下富有特别的意义。既有耳闻又有有目见,使人感到“悲哀”。

这些景物给人造成什么感觉?

杜甫的《登高》为何能被誉为“古今律诗之冠”

急风——冷(心灵的)

高天——人渺小、孤单

哀猿——悲凉

飞鸟——一只孤独痛苦的鸟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飘飘何所似?大地一沙鸥。”是诗人暮年漂泊的悲苦境况的真实写照。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木——由树及人。看到落叶飘零,想自己已到生命的晚秋,有生命短暂之感。

长江——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无边、不尽——透出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 这两句诗,诗人远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树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感慨万千。“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也让人感受到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露出浓重的沉郁悲凉。

杜甫的《登高》为何能被誉为“古今律诗之冠”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

万里,地之远也;,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迟暮也;多病,衰疾也;

,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我们能感受到晚年的杜甫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杜甫的《登高》为何能被誉为“古今律诗之冠”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中“艰难” “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即是国家还是个人。“苦恨”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

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从联句的对仗关系看,“苦恨”与“新停”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词“很”,“恨”是动词“遗憾”,诗人很遗憾过早的白了双鬓,不能多为国家出力。

律诗那么多,而真正走进读者心里的是杜甫那忧国忧民的情怀,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一位满头白发、满脸悲愁、身患多病的老诗人“颤颤地深秋季节”他的眼里满是忧郁、深恨、落木—由树及人。看到落木想到自己的晚年,这样一个悲苦老人的形象,但读者却可从中窥见战乱时代广大人民的苦难。我们读者总能看到百姓疾苦,心系百姓,百姓心中自有您。所以杜甫这篇《登高》被誉为“古今律诗之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