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受蓝玉案牵连,被判死罪临刑前作诗一首,朱元璋:处死监斩官

明朝是我国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出身乞丐的朱元璋,经过十几载的尔虞我诈、你死我活打败了陈友谅、张士诚,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而这其中的各种辛酸不易,自然也让他在权力的掌控欲上可谓是自古无出其右者。

“狡兔死,走狗烹”这样的政治传统与自己的权利欲结合,也让洪武年间大案频发。从胡惟庸案到李善长案、空印案、郭桓案,因此而被株连杀害的官员、人员多达十数万之多。而开国功臣胡惟庸、李善长等人也都被其夷灭。

此人受蓝玉案牵连,被判死罪临刑前作诗一首,朱元璋:处死监斩官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而这一次的“倒霉鬼”便是凉国公蓝玉。《逆臣录》中记载,蓝玉的姻亲靖宁侯叶异,乃是胡惟庸一党,最后因胡惟庸案事发被诛。而也正是因为此事,胡惟庸、蓝玉、叶异之间的关系也颇让朱元璋怀疑。

而在取得了北伐的胜利,捕鱼儿海之战后,蓝玉本人也越发的骄奢淫逸,甚至还曾沾污元朝王妃。手握军权,又有"玉不乐居宋、颖两公下,曰:"我不堪太师耶"不满之语的他,最终在太子朱标去世,朱允炆初立等众多的因素促使之下落得一个“剥皮实草”,九族尽皆被杀的结局。而牵连此案的人员更是不胜枚举,傅友德、冯胜、王弼等公侯也都被牵连其中。单单因此 而被诛杀者便已经超过15000人之多,就在这15000人之中,有一个诗人名唤做孙蕡(fen)。而他之所以被判处死刑的原因,竟然只是因为当年曾经为蓝玉的一幅画题诗。也让我们见识了在权利面前,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冷血的一面。

此人受蓝玉案牵连,被判死罪临刑前作诗一首,朱元璋:处死监斩官

孙蕡,乃是广东顺德人。在《明史》中记载,他性情机警,对于诗书更是无所不观,文采斐然。起初投靠了广东的军阀何真,而当面对廖永忠的南征之时,又为其起草降书,并为廖永忠所用。

就在洪武三年的科举中,他被选中,先是被授工部织染局使,后调任虹县主簿。任上兢兢业业,安抚百姓,因此也被召为翰林典籍。

而就在仕途正顺之时,他却因为过失罪而被判处修葺城墙。机警的他,在面见朱元璋征召之时,大唱忠爱之歌,因此朱元璋也便网开一面,赦免了他。

此人受蓝玉案牵连,被判死罪临刑前作诗一首,朱元璋:处死监斩官

随后的他又起任苏州,继而到辽东戍边。而也就在此时蓝玉案爆发,他曾经为蓝玉作诗题画之事也被翻出。

于是,他因此而被判处死刑。

但是此时的他自然还想着能够死里逃生,再获生机。而就在临刑之时,他便做诗一首谓“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店,今夜宿谁家?” 希望监斩官能够将此诗呈给朱元璋,刀下留人;但是对于当时的监斩官而言,圣上督促,谋反逆党,于是他便自作主张没有上报,而是选择将其处死。

可是此事没有不透风的墙,更兼之此诗清圆流丽,在民间流传,最终也被朱元璋闻知。闻知此诗之后,朱元璋方知自己杀错了人,一问监斩官,方才知晓事情原委,大怒之下便下令将监斩官诛杀。

《列朝诗集·孙蕡传》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