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为什么要争夺克什米尔,克什米尔对于印巴有多重要?

狠脆弱QAQ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克什米尔原本是英属印度的一个邦国,但是随着印巴进入了分治时期,当时克什米尔就已经不存在所属这一概念了,当时英国的很多殖民地都面临过类似的情况,也因为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复杂的关系,导致印巴为了争夺克什米尔而发生了很多次战事。

那么克什米尔究竟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呢?其实如果对于克什米尔有所了解后,也会对于印巴这样的举动不是很理解,毕竟克什米尔其实在经济上并不能算是发达的国家,其次克什米尔的人口也不多,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克什米尔基本上都上不了大台面。但是引起印巴争夺克什米尔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这个国家的发展情况,而是因为克什米尔所占据的地理条件非常有优势。而且拥有了克什米尔不仅对印巴有很多好处,其实对于美俄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巴基斯坦如果可以得到克什米尔,那么就可以为巴基斯坦带来更多战略上的安全,因为纵观巴基斯坦的国土特点就可以了解到,巴基斯坦属于南北狭长而东西比较窄小的存在,所以巴基斯坦的人口多位于信德省等区域,此外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国土有相连,在作战期间地势不占优势,拥有克什米尔就可以为巴基斯坦提供多一层的防护,而且巴基斯坦一直谋求独立发展,也需要有克什米尔这样的友好国家的协助。而且可以将克什米尔看做是巴基斯坦和其他国家进行战略活动的重要管道,所以拥有克什米尔对于巴基斯坦的战略发展十分重要,也可以避免在作战期间被印度包围,致使巴基斯坦陷入闭塞的作战环境,所以克什米尔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十分关键。

而对于印度来说得到克什米尔就等同于如虎添翼,拥有克什米尔可以让印度北部延伸到阿富汗等边界,这样可以直接提升国土辐射面积,让印度的综合国力增强,所以对于印度来说,克什米尔就像一个十分诱人的存在,得到克什米尔对于印度有百利无一害,因此必须要争取。印巴双方在为了得到克什米尔这个问题上互不相让,也曾经发生过三次战争,但是因为种种历史遗留问题始终无法得到定论,这场争夺战也势必会持续下去。


江上孤舟


印巴为什么要争夺克什米尔地区,克什米尔对于印巴两国有多重要?

克什米尔问题一直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冲突的核心问题,几乎所有的印巴冲突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克什米尔地区争夺展开的。1947年,英国撤出英属印度殖民地,在撤出之前,英国殖民者主导下,印度与巴基斯坦双方领导人签订《蒙巴顿方案》,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印巴分治方案》,这个方案主要目的就是按照宗教信仰的不同,各自划分出相同信仰的国家。



按照《印巴分治方案》,在英属印度殖民地,信仰印度教的人成立印度国,由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和尼赫鲁来领导,而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成立巴基斯坦国,由原印度穆斯林联盟主席真纳来领导。简单说,印巴分治就是因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印度人不愿做印度人了。

这次印巴分治由于英国殖民者的偏袒印度和在地图上的瞎划,导致近500万印度教徒划入巴基斯坦境内,同时也把近500万穆斯林人口划入印度境内,从而引起上千万人的大迁徙,伴随着就是种族冲突和屠杀,据统计造成超过50万人在这次屠杀中死亡,而巴基斯坦和印度的仇也就彻底结下来了,基本上算是不死不休。



而“印巴分治方案”却一直没有解决克什米尔地区归属问题,从而导致印巴两国的战争冲突,因为克什米尔是战略要地,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宣布拥有克什米尔地区的全部主权,为此印巴分治以来半个多世纪打了三次大规模的印巴战争。

克什米尔地区的重要向性:

1、克什米尔地区位于南亚西北部,是青藏高原西部和南亚北部过度地带,面积19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600万人,现今北部地区为巴基斯坦控制,占总面积的40%,克什米尔南部为印度控制的查谟-克什米尔邦占总面积的60%。

然而克什米尔地区自古以来就中亚、东亚、中东等地区的交通枢纽地带,也是其他地区进入南亚次大陆的毕竟之路,当年游牧民族征服古印度就是从这里进入的,基本上算是南亚次大陆入口之地,属于门户地带,战略位置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所以巴基斯坦和印度格外重视这一地区。



2、印度国父尼赫鲁就曾对克什米尔评价称“印度要做有声有色的大国就不能没有克什米尔,没有克什米尔的印度就无法在中亚政治舞台上占有一个重要位置”。类似的话,巴基斯坦国父真纳也说过,“克什米尔就如同巴基斯坦头上的帽子,一旦这顶帽子被印度摘去,巴基斯坦就将永远受印度人宰割。”

由此可见,无论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极其重视克什米尔地区,谁都不会轻易放手,对克什米尔任何一次争夺都可能引发冲突甚至大规模的战争,而克什米尔问题上基本上出于无解状态。


大正看世界


出于“里子面子”印巴都要争夺克什米尔,有多重要的问题,从印巴两国的角度分别说,先简单科普克什米尔的大致情况。

【克什米尔】

1、克什米尔。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1600万,首府斯利那加。该地近代是英属印度的土邦,居民主要为穆斯林,但是土邦王公是印度教徒,1947年印巴分治,该地未明确归属,境内穆斯林主张加入巴基斯坦,王公和印度教徒主张加入印度。经过印巴战争,南部印度实际控制,北部巴基斯坦实际控制,两国均宣称对克什米尔全境拥有主权,克什米尔成为印巴争端的“火药桶”。

【克什米尔位置】

2、克什米尔对巴基斯坦有多重要?首先是国家战略安全,巴基斯坦国土总体是南北长、东西窄,人口大量集中在旁遮普省、信德省,而且和印度“山水相连”,缺乏战略纵深。巴基斯坦的独立与发展,离不开东亚友好国家的支援,克什米尔正是连接巴基斯坦本土和友好国家的战略通道,“经济走廊”建设项目同样需要这一通道的畅通。如果失去克什米尔,巴基斯坦不止失去战略通道,还会形成被印度“半包围”的状态(类似二战德奥合并后捷克的处境),这是对巴基斯坦最重要的一点。篇幅所限,其他问题另行讨论,再说印度。

【印巴边界士兵】

3、克什米尔对印度有多重要?印度大部位于南亚次大陆,被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山与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东部缅甸交界也是高山雨林),形成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大航海时代之前,印度(地理文化概念)受到的威胁基本来自西北方向(开伯尔山口),印度独立后,控制西北方向的克什米尔,就相当于苏联南下印度洋要先占领阿富汗这个前进基地。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不止获取向中亚、西亚发展势力的前进基地,还能在上游控制巴基斯坦的农业命脉——印度河水源。

综上,克什米尔对印巴两国同样重要,争夺在短期内无法解决,除非地缘政治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印度解体)。欢迎在评论中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吴下阿蒙毋忘在莒


克什米尔原本是个土邦,面积约等于我国的湖南省,人口大约一千六百万。英国人主导印巴分治时,当时给了克什米尔自己决定前途的选择权:可以独立建国,也可以选择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不过当时克什米尔的领主还很犹豫,没有想好怎么办,便没有回复英国人。后来英国人着急撤走,就在没有解决克什米尔的归属权的情况下撤走了。

英国人撤走后,克什米尔上下否定了独立建国的方案,但就针对加入印巴哪一方,却产生了分歧。普通老百姓大多是穆斯林,希望加入巴基斯坦;而领主老爷们则多是印度教徒,希望加入印度。然后印巴双方就都以此为借口,宣布克什米尔地区是自己的,并都向克什米尔派出了重兵,分别抢了克什米尔一部分。



此后印巴两国就因此打了几十年之久,至今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这便是印巴双方目前一直打仗,一直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的原因。

但是,克什米尔争端只是印巴双方不和的表面原因。两国争端的根本原因,是印度并不承认巴基斯坦的合法性。印度人不仅认为整个克什米尔都是他们的,还认为整个巴基斯坦也都是他们的。所以他们不愿意放弃每一寸土地,希望自己成为南亚次大陆的唯一国家。注意,是唯一的国家。

也就是说,按照印度人的思路,围绕在印度周边的南亚国家,比如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等小国,都是要被印度吞并的。不应该存在在这个世界上。

面对如此咄咄逼人的印度人,对于巴基斯坦来说,他们首先要考虑生存问题,也就是不能让印度给吞并了。然后,再考虑能否夺回克什米尔。毕竟克什米尔八成以上的老百姓都是穆斯林,他们与巴基斯坦的宗教信仰是一样的。而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宗教矛盾是很难调和的,穆斯林吃牛,而印度教徒却以牛为圣物。两拨人完全尿不到一个壶里去,这还能和平共处么?


所以说,克什米尔的争端问题,并不是克什米尔本身的争端。而是印度在南亚奉行的霸权主义遭到了巴基斯坦的抵制,再加上双方的宗教矛盾,便产生了现在的克什米尔争端问题。

关于印度在南亚的霸权主义,这里额外多说几点。印度独立之后,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心中一直怀揣着一个『大印度联邦』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克什米尔、尼泊尔、锡金、不丹和阿萨姆都将作为印度的防务内线。并且中国的西藏也会纳入印度的势力范围。

最早的时候,印度实力不强,尼赫鲁还装装样子,宣传“不结盟运动”,把很多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人迷的晕晕乎乎的。后来印度抱上了美国和苏联的大腿,产生了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的念头。为此在1962年10月,尼赫鲁向印度军队下达了“将中国军队赶出去”和“拿下整个西藏!”的命令。

最后的结果很多人都知道,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大国的印度军队被中国军队打的屁滚尿流,颜面尽失。总理尼赫鲁也在不久后羞愧难当,黯然离世。


随后,印度开始调整战略。中国貌似是惹不起了,不如去惹巴基斯坦试试看?

1965年8月初,印度主动挑起了第二次印巴战争。不过这次战争最后也是以印度失败而结束。

连续两次意图实行吞并都失败了,这让号称世界第三的印度哪里能甘心?于是印度便潜心蛰伏多年,等待一个报复巴基斯坦的机会。很快,这个机会就来了。

1971年3月25日,东巴基斯坦的伊斯兰教族长穆吉布·拉赫曼宣称东巴要独立,并成立孟加拉国。对于东巴的这一独立事件,西巴基斯坦肯定不能同意了。巴国总统叶悔亚汗立即下令对东巴基斯坦进行军事镇压,孟加拉国独立战争因此爆发。

印度听说巴基斯坦内战的消息后,兴高采烈的对巴基斯坦下了黑手。1971年12月,印度在苏联的支持下,对巴基斯坦发动武装进攻,并挑起了第三次印巴战争。

由于印巴双方在国力上的差距,这场战争变成了一边倒式的战争。仅仅几天后,巴基斯坦就被迫停火,主动释放了印度和东巴基斯坦的战俘,并承认孟加拉国独立。

这场战争后,巴基斯坦不仅损失了东巴的所有领土和几千万领土。同时西巴基斯坦还被印度占了将近2240平方公里的领土。可谓是元气大伤了。



拆掉了东、西巴基斯坦后,印度的野心再度开始膨胀。这一次他们打算干一票大的,吞并一个叫锡金的小国家。

印度吞并锡金的办法很直接,貌似是从英国人那里学的。他们通过所谓的边界开放政策,把大量印度人送到锡金。然后借口保护锡金的安全,逐步的控制了锡金的外交和内政大权。最后再通过 “民主选举” 的方式让锡金加入印度联邦。由于当时锡金有大量的印度人,因此选举变成了一边倒。

1974年6月20日,锡金议会通过了由印度拟定的锡金宪法,规定印度政府派驻的首席行政官为政府首脑和议会议长。

同年9月,印度通过《印度宪法修正案》,将锡金列为印度的“联系邦”,在印度两院各为锡金设一个议席。

1975年2月3日,印度军队解散锡金国王的宫廷卫队,软禁了锡金国王。锡金也就正式变为了印度的一个邦。

二战之后后唯一还能吞并一个国家的,可能就只有印度这独一份了。



正式吞并锡金后,印度开始向不丹动手。具体方式与吞并锡金一样,先进行外交和军事上的渗透。后来因为中印边境摩擦事件,中国将不丹看作是遏制印度扩张的棋子,便强行阻止了印度吞并不丹。否则不丹早就沦为第二个锡金了。

后来,印度又先后对斯里兰卡和尼泊尔两国下手,意图像吞并锡金一样对两国进行先渗透再吞并的计划。但是最终都因为一些不可控的原因而失败了。

目前阶段,印度在南亚仍然处于一种绝对的强势地位。中国因为主要利益不在那边,对印度起不到压制作用。而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实力差距太大,不在一个水平线上,需要中国的支持才能对抗印度。



总结:印度是个扩张性极强的国家。有些不了解印度历史,或者对印度社会的认识只是浮于表面的人,常常说印度人有信仰、很温和、还给他们打上善良人的标签。但是事实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巴基斯坦作为一个弱国,并且是在宗教和文化上与印度有天壤之别的弱国,它除了跟印度死战到底,也没有别的选择了。而克什米尔争端,只是这种吞并与反吞并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已。即便是没有克什米尔争端,印巴两国也一定会继续打下去。


Mer86


诚邀,如题。克什米尔位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三国交界之处。以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印度和巴铁都宣称对克什米尔拥有主权,两国为此争斗不休多次发生战争。现如今克什米尔地区为中巴印三国分区占领,那么印巴为什么要争夺克什米尔地区,克什米尔对于印巴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实际上克什米尔正是英国留给印巴的烫手山芋。

1947年6月公布的“蒙巴顿方案”,土邦地区归属则由当地的王公来决定,但是土邦必须考虑所在地区的地理因素.克什米尔情况很特殊,它处于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地理因素”的考虑在这里不起作用.而克什米尔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将近80%却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数决定原则,应该归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决定原则,显然印度会被优先考虑. 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之后,印巴之间爆发了三次战争.1948年到1949年的第一次印巴战争的结果是,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大约3/5的土地与3/4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了另外2/5的土地与1/4人口.这次停火奠定了后来双方对克什米尔控制的范围.



至于双方为何要争夺克什米尔,小编以为原因可以这样理解

克什米尔古称葱岭,居于欧亚大陆之中,自古便是进行经济商贸的重地,号称南亚咽喉。对于巴铁而言,巴铁海军力量薄弱,印度洋常年被印度封锁,为了保证必须的外汇通道,巴铁必须得到克什米尔以保证对中国和东亚,北亚的交流。对于印度而言,控制克什米尔不但有很大的经贸价值,还能切断中巴联系,削弱巴基斯坦以实现其南亚独霸的野心。所以印巴才会对克什米尔穷追不舍。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克什米尔—世界最具危险性的领土争端之一。

克什米尔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长期交恶的核心所在,是南亚次大陆半个世纪战乱的根源。由于克什米尔问题实际上已成为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民族感情的象征,而且与两国国内的党派政治纠缠在一起,克什米尔问题差不多已经成为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针对此问题做两方面的分析解答,如下:

1、克什米尔问题的根源

1947年,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印度独立法案”,法案规定:英国人将政权移交给印度人民;按人民宗教信仰,将印度分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各土邦可自行决定加入哪一个国家。这样,英属印度被分成三部分:主要由穆斯林组成的巴基斯坦,主要由印度教组成的印度联邦,数百个王公土邦。

英国人的分治策略,为印、巴留下许多隐患。在分治过程中,有一二百万人死于教派仇杀,种下了印、巴仇恨的种子,为后来两国发生武装冲突埋下祸根。分治最大的隐患是克什米尔问题,分治后,地理位置在印度境内的土邦都加入了印度。唯有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引起印、巴长期争端。

克什米尔居民中,近80%是穆斯林,他们愿意加入巴基斯坦;但土邦的王公是印度教徒,想加入印度。印、巴分治之初,王公宣布保持独立。克什米尔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又是尼赫鲁的故乡,印度坚决反对其加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则认为克什米尔的居民中穆斯林居多,理应加入巴基斯坦。这便是双方争夺的原因。

2、克什米尔的重要性

克什米尔地区被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及中国所包围,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这一地区一直是印度、欧洲、中东及中国的陆路交通枢纽,是南亚次大陆的咽喉之地。对巴基斯坦来说,如果丢失克什米尔,巴基斯坦通往东亚的陆路将被切断,中、巴将完全被印度分开,对于海洋力量较弱的巴基斯坦是致命的打击;对于印度来说,如果能够完全控制克什米尔,印度则将成为南亚主宰,进而可干涉阿富汗及中亚事务,其影响力可进一步投射的更远。对双方来说,克什米尔地区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

1949年,印、巴双方划定永久停火线,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五分之三的土地,巴基斯坦控制了克什米尔五分之二的土地。事实上,双方并没有在克什米尔永久停火,冲突一直不断。


野史也是史


答:如果巴基斯坦失去了克什米尔,将足以改变南亚势力版图,对于巴基斯坦是不可承受之轻。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问题到底什么来的。

所谓克什米尔问题,是当年印巴分治的时候英国佬埋下的雷。你要说世界上最坏的国家非英国莫属。二战结束后,英国虽然是战胜国,但也已经无力东顾,1946年在印度独立声量非常高涨是的时候,于是由英国派出的内阁使团与印度各派政治势力讨论印度的自治事宜并提出了联邦制下自治(或独立)的构想。该方案在同年7月6日被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接受,但7月7日以尼赫鲁为首的国大党单方面撕毁协议要求重新谈判。

1947年蒙巴顿来到印度开始了他的分治计划。6月公布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印度被分割成:(1)巴基斯坦国,包括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人口7千万;(2)印度联邦,包括英属印度的其余部分,人口2.25亿;(3)王公土邦562个,占印度面积2/5,人口8.1千万,在政权移交后享有独立地位,但可参加印度或巴基斯坦。

那么克什米尔呢?因为当时蒙巴顿方案就把印度按宗教信仰分成了印度斯坦与巴基斯坦,各邦可以自由加入。然后问题就发生了,有三个邦出现了分别是朱纳加尔、海德拉巴士、克什米尔。这就是克什米尔问题的来由。

克什米尔底层75%的老百姓是穆斯林,而王公上层则是印度教信徒。按之前的规矩,该邦应该归属巴基斯坦。但印度人表示,他们是世俗政权,就算穆斯林人数多也可以加入印度。于是呢大家就争吵不休,只好兵戎相见。

战争的结果就是克什米尔分离状态。经过两次印巴战争之后,巴基斯坦占领了40%的领土,而印度是60%。虽说印度一直是南亚最强国家,但是遇到硬骨头巴基斯坦还是有点心慌。

为什么两个国家都一定要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坚持这么久呢?我想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珍贵的水资源。

巴基斯坦的地形是北高南低,因此河流也是从北流向南,印度河是巴基斯坦的重要水源,如果克什米尔地区完全被印度控制的话,那么至关重要的水资源就被控制住,这会让巴基斯坦非常难受。关于水资源的问题,印度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兴建了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的帕卡尔杜尔(Pakal Dul)水坝当时巴基斯坦也是极力反对。而2017年中国准备帮助巴基斯坦在巴控制区内兴建卡洛特水电站从2016年12月开始,2021年完工。也让印度非常的恼火。说明了水资源对于两个人口大国来说是极端的重要,甚至超越了军事安全。

二、军事制高点。

从军事意义上说,克什米尔地区的地形是以山地为主,如此多的山地使得克什米尔实际上成为了巴基斯坦的一个重要屏障。印巴双方的矛盾实际上是难以化解的,两国都把对方当成潜在的军事对手来看,如果巴基斯坦真的失去克什米尔地区这个重要的屏障的话,那么他们将面临无险可守的境地,从地形上看,过了克什米尔地区以后,南面就是一片的平原。

没有高地做支撑,整个平原腹地就成了敌人眼前的美餐,这绝对是不可接受的事。无论如何巴基斯坦宁愿和印度人在山地打游击,也不在平原做对决。所以谁掌握克什米尔谁就掌握的主动权。

三、克什米尔是连接中巴两国的走廊。

2013年李克强总理访问巴基斯坦的时候提出建立中巴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管道、通信光缆等在内的贸易走廊,整个项目投资规模达到300亿美元,是“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中的“旗舰项目”。

通过这条走廊,中国将会获得印度洋的出海口,而巴基斯坦获得了最快到达中国的捷径。对于提升两国的友谊和经济来往是至关重要的。恰好走廊必须依托克什米尔地区。

所以,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军事上,巴基斯坦绝对不会放弃克什米尔,反而会建设成为一个示范区,以经济的形势促进印巴和谈,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相信两个大国都是有智慧的,能够想出好办法


南阁水哥


众所周知,印巴为争夺克什米尔爆发过三次战争,而克什米尔仍是当今世界最危险的争端地区。那到底有多危险呢?

我曾经两度前往巴控克什米尔采访。“一触即发”是我最切身的感受:从巴控克什米尔特别行政区范围第一个哨卡(如果没有获得巴军方或者克什米尔地区特别批准,任何人都不得擅自前往克什米尔的,哪怕是巴铁的绝对好友中国人也不行!)开始,沿途所有的战略要点都驻有重兵,驻军如此之多以至于巴控克什米尔给人的感受就是一个大军营;越往双方实控线走,战争气氛越浓烈--路边朝着印方的公路两则全是或明或暗的堡垒,枪口全部指向印度一方。及至前线驻军指挥所,当地的巴军指挥官坦言,巴印双方的交火每天进行,只是外界并不所知而已。后来我又到过印控克什米尔首府,那里更是几乎对外国人进行封锁,10万印度军警几乎成为克什米尔最主要的人口构成,而最精锐的印军部队也部署在当地。

双方之所以如此重视克什米尔,因为克什米尔是印度的战略屏障:我从克什米尔坐飞机返回新德里的时候,最大的感受那就是飞机如同在滑行一样,从山顶向山谷冲去(因为喜马拉雅山往印度恒河平原),克什米尔一旦失去,对于只剩下平原的印度来说就相当于亮出了所有最软的腹部;对于巴基斯坦也是如此,一旦印军突破克什米尔,那么巴基斯坦其它地方就很难找到可以阻止印军前进的障碍了。对于印巴来说,克什米尔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发展国家经济与养活民生的重要来源,光是水力一项就足以支持巴基斯坦大半的用电。

更为重要的是,克什米尔对于任何一方都丢不起,因为那里居住的居民倒向任何一方对于另一方来说都是致命的灾难。


邱永峥


首先是因为克什米尔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克什米尔地区是重要的中亚通道,作为中亚和南亚的过渡地带,可以说谁完全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谁就控制了南亚和中亚的战略主导权。这对于一直意图在南亚称霸的印度来说,是一个志在必得的战略要地。反之,对于巴基斯坦来说也一样,一旦巴基斯坦占领此地,那么印度首都新德里的门户也被打开,巴基斯坦的机械化部队数日内便可到达。

其次,因为地形和气候的原因。南亚地区近一半的水资源都来自于该地区,尤其是对于干旱缺水的巴基斯坦来说,水就是其国民的命脉所在。缺乏水资源,首先会爆发粮食危机,国力衰弱,其次会影响工业生产。这极其重要的资源一旦被死对头印度控制,那对巴基斯坦来说真的是扼住了咽喉。

还有一个原因,跟双方共同的邻居中国有关。我们知道,我国在克什米尔地区有不可侵犯的主权,而新藏线又经过克什米尔地区。作为新疆和西藏的重要交通线路,这条国道是条重要的战略要道。从地缘上讲,印度尽管内乱频频,但在此地占一些地理优势。毕竟克什米尔地区距我内地太远,一旦开打,我军保障供给难度较大。为了牵制印度,巴铁和我国组成了统一战线,我国通过巴基斯坦的输油管道过境克什米尔,提供能源支撑。为了帮助巴基斯坦稳定形势,抗衡印度,中国也在资金、技术、武器装备等方面为巴铁提供援助。


兵说


战略目的可能没有这么重要,主要还是克什米尔这土地流了太多印巴两国人民的血了。在印巴分治中流离失所者达一千二百五十万,伤亡估计达数十万到一百万不等(大多数人估计于1947年间越过印巴边境的人数约有一千万到一千二百万不等)。两国结下不共戴天的大仇,因为克什米尔而发动的大的战争,就有3次,民间大大小小的冲突不断。

当初协议规定各土邦可自行决定是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选择独立。巴基斯坦因此,有一种信念支撑着巴基斯坦对克什米尔的主张,在克什米尔,许多地区都是穆斯林占主导地位的。印度管理的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人口超过60%是穆斯林,使其成为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印度认为认为1972年的“西姆拉协定”规定通过双边会谈达成一项决议。印度指的是1947年10月由王公哈里·辛格签署的加入书。不受当年协议的限制,可以说对克什米尔主权的不明是印巴两国冲突的最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