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奄奄一息的赵国,为何还能把燕国打得无还手之力?

用户65996267


前251年,燕国试图趁赵国长平之战元气大伤的时机灭赵,结果,被对手轻松击败,连自己的都城都遭到围困,丢人丢到家了。

回顾这次战役,燕国君臣在此战中的失误、赵军名将在此战中的沉着,都值得我们借鉴!

老铁

燕、赵,是一对老铁。

早年齐国伐燕时,三晋就联合救燕,后来乐毅伐齐,赵国也积极参与;而在合纵抗秦的战争中,赵燕也曾多次并肩作战。这样的关系,在互相攻伐不休的战果时代,是十分难得的。


可是,到了燕王喜的时代,燕国就开始打起了自己的算盘。

阴险的祝贺

长平之战后,赵国被秦国打得几乎亡国,赵国四处求援时,燕国老铁见死不救。到了赵国活下来后,燕王才派大臣前往慰问,赠五百金为赵王抬酒祝寿!两国算是消除误会。

朝堂之争

燕国使臣粟腹回国后,却表示:“赵国的成年人在长平之战都打光了,现在赵国境内全部都是小屁孩!咱们不能错过机遇呀”!


燕国自从牛逼哄哄的乐毅伐齐后,就没有出个风头了,此时遇到这样的机遇,燕王十分心动,于是,召集群臣商议。

乐间表示:“赵国在四战之地,一天到晚在打仗,民风尚武,不能打”!

可是,燕国君臣都认为:我们以五倍于敌的力量进攻赵国,没有道理打不过呀!整个朝堂只有大夫将渠支持乐间的意见。

少数服从多数,燕王决议伐赵。

片面的判断

诚然,长平之战中,赵军损失惨重,但却绝非毫无战力。


长平之战后的邯郸之战中,面对强秦,赵国军民齐心协力,取得了邯郸之战的胜利。

值得注意的是,邯郸之战的胜利,固然是在魏、楚盟友的支持下取胜的。但赵国军民却独立抵抗了秦军很长时间(自前259年10月邯郸之战打响,到前257年12月魏楚联军参战),给予秦军重创(先是五校阵亡,后是增兵后死伤过半,仍不能下)。

而此时,长平之战已经过去9年,赵国逐渐成年的能战之人只会比邯郸之战时更多!

燕王只看到了赵国在长平之战中的损失惨重,却没有详细勘察赵国此时的军力和民心,仅仅以使者一面之辞决议攻伐,是十分片面的!

奇葩的选将

燕国不是没有良将。

乐毅留下的乐家人,仍是名将。

乐间和乐乘就是良将。前256年,乐乘就曾经击败了秦国王齕军,而乐乘后来投赵后,又一度被委任取代廉颇,他当时的能力、威望可见一斑。

可是,大约由于乐间喋喋不休地反对。燕王以粟腹、卿秦为将,乐乘、乐间只做副将。

分兵

燕王伐赵,胃口很大,想一口吃掉赵国。

兵分三路,粟腹率东路军攻鄗,卿秦率西路军攻代,燕王自率中军,随时策应两路。


燕国固然有兵力优势,可是,把摊子扑得这么大,东、西两路军间隔巨大,让早已胡服骑射,具有机动力优势的赵军有机会各个击破。

良将的策略

久经战阵的廉颇,此时显示出了其老辣的军事眼光。

他建议赵王征掉国内十五岁以上的壮丁,定计先东后西,先击破东路军粟腹,再破卿秦。

廉颇的策略,可以充分发挥赵军的机动力优势,各个击破。

而先东后西的顺序也是很老辣的。

一方面,东路军对邯郸威胁最大,必须先行解除该方面的威胁。

同时,代地由于靠近匈奴,长期保持着较强的常备军,战力较强。即使东路作战一时不能取胜,代地的赵军也有能力与燕军相持。毕竟,本来是要打匈奴的部队,现在打燕国,自守应该是有把握的。

简单的套路,破东路军

燕东路军围攻鄗,廉颇前往救援。

胡服骑射后,赵军拥有了强大的机动优势,利于内线机动,各个击破。

粟腹见赵军援军来了,立刻下令副将乐乘继续守城,自己带军前往迎击赵军援军。

果然不出粟腹所料,赵军尽是小屁孩,一触即溃!粟腹喜出望外,下令全军追击,刷人头的时候到了!

燕军追得正起劲,突然遭到赵军伏击,名将廉颇亲自率军自后路杀出,燕军大败!

原来,廉颇利用燕军主将粟腹既不知兵,又轻视赵军的特点,定下了诱敌之计。


他将主力埋伏在隐蔽处,派少量部队前去诱敌。不成想,这么一个简单的套路,就干掉了粟腹!

粟腹充分发挥了草包将军的本色,此时慌乱无比,不通知正在围城的乐乘,自率军队败退到了宋子城!

廉颇可不是个容易放手的主,继续追击,猛追猛打,粟腹被俘,全军溃败!

而良将乐乘,此时才反应过来,得知主力被歼,后路被断。廉颇以书信安抚,乐乘本就不爽燕王不听自己的建议,于是率军投降。

东路军二十万,全军覆没!

冷静对待胜利,见好就收

击破东路军,招降乐乘后,廉颇合军西进。


乐间见乐乘投赵,也投赵。各军合击西路军。卿秦被俘,西路军也全军覆没。

本来坐镇中军的燕王见状,连忙撤退。赵军连续追击,直追五百里,到达燕国都城蓟。赵军即可开始围城,筑长围,决断其对外联系,燕都危急!燕王无奈求和。

此时,赵军虽然取胜,但却十分冷静。

赵国此时依然收到强秦的威胁,大军长期停留在北方十分危险!而且,以此时赵国的国力,即使能攻破燕都,也很难征服燕国全境。

因此,赵军见好就收,令燕国割地换相,胜利凯旋。

总论

战前,燕王只看到赵国长平之战的伤亡惨重,却没有看到赵国的实际战力尚存、良将尚在以及邯郸之战前后赵国上下一心的团结氛围。

长平之战后,平原君等安抚人心,赵国上下一度空前团结,同仇敌忔。

在用将上,又不放手使用乐乘这样已经证明过自己的良将,所任用的主将,多是庸才,被廉颇略施小计就被打败。

而他的进攻方略,又想一口吃掉赵国,把大军分布在两个彼此难以互相支持的战场,结果,原本强大的兵力优势大打折扣,给了赵军各个击破的良机。最终一败涂地,自取其辱。

而廉颇在此战中,充分把握了对手轻敌、无谋的弱点,诈败诱敌,快速击败对手。在取得胜利后,又充分发挥赵军的机动优势,果断追击,使燕军难以进行调整,一路退到都城,彻底扭转战局。在围困敌都后,又把握主要矛盾,见好就收。整个过程,可谓沉着冷静、收放自如。

历史,恰如陈年老酒,细细品味,回味无穷。

愿君如良将一般,保持冷静,收获胜利!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赵国在长平之战投入45万人,秦国投入60万人,战争结束时,赵国死伤25万人投降二十万人,秦国死伤35万人,剩余25万人!最后坑杀20万人,赵国才全军覆没!


可以看到,赵国的军队战斗力是极强的,比秦国的战斗力还要强,也就是说,秦国军队的伤亡比赵国惨重!整个战国后期,也就只有赵国打败过秦国,其他国家都没有过!上一次是赵括的爸爸赵奢打败秦军胡伤!赵奢因此被封为马服君!


可见赵国军队的战斗力是非常强的,何况还有后来的名将李牧和此时善于防守的名将廉颇!燕国的军队也就在乐毅在的时候雄起过一次,在后来燕昭王死后,换掉了乐毅将军,齐国田单复国,自此之后,燕国又再一次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军队战斗力也大幅下降,将领也是不行,赵国虽然战败仍然有留守的对战匈奴的军队和其他的本国的人民,加上燕国这次是趁火打劫,赵国的战斗力更是不得了,杀红眼!燕国哪里是赵国的对手!在廉颇的打几下大败!


而且即使在后来的秦国再一次发起要攻打邯郸的战争中,赵国也是自始至终防守的非常好,其他国家看到秦国好像也没有灭掉赵国,就再一次联合起来攻打秦军,也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秦国攻打邯郸的部队再一次被赵国和各国联合军队打败!


鹏程日志


分为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军事原因。赵国虽被坑杀四十万青壮年,但北部的李牧骑兵军团丝毫没受影响,因为李牧军团常年驻守赵国北部边疆,是为防范匈奴人南下,而且这个精锐兵团主要是在武器质量、兵员素质、战马能力等方面都是百里挑一;

第二,战略战术原因。据《战国策》记载,燕王喜派相国栗腹为赵孝成王贺寿,栗腹回来向喜报告:赵民其壮者皆死于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而后又问乐间,乐间道:不可战!但姬喜一意孤行,群臣也觉得可以伐,燕逐起两路大军,其中一支四十万大军由相国栗腹率领攻鄗,另一支由庆秦二十万大军攻代。赵以廉颇八万军挡栗腹,以乐乘五万挡庆秦,燕人大败。

第三,经济原因。赵国有邯郸平原,太原盆地等粮食主产区,而燕国可耕地却很少,经济决定政治,所以燕国会败,至少拖不起持久战。

总结以上三点我们还可以得知,当时燕国统治集团内部意见不统一,而赵国面临亡国之难全民思想统一;赵国处在四战之地,兵员骁勇善战,可谓全民皆兵,而燕处蛮荒之地,基本无甚战事,军备相对于赵国废驰一些;赵国是正义的,而燕国是邪恶的,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





北疆刀客


赵国自长平之战败于秦国之后,国力大为削弱,不仅40万赵军被白起坑杀,而且国内所能供给前线之军资也在战前与秦国长达数年的对峙中几乎被消耗殆尽。

此后,赵国屡受秦军进犯,而其他诸侯国亦想乘机侵赵获利,其中,尤以燕国灭赵或者说至少要从中渔利的欲望最甚。也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燕王姬喜在群臣的鼓动之下,于公元前251年,命丞相栗腹为主帅,帅大军60万,分三路进攻赵国,赵军在廉颇、乐乘的指挥下,紧急应战,并最终以13万赵军击溃了来犯的60万燕军,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看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为何在公元前260年,赵国刚大败于秦国,而且国力几乎被掏空的情况下,仅仅是时隔9年之后,却又能以区区13万的兵力,大败60万燕军,何也?

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综合国力:

战国后期,论国力之强当属秦、赵两国,尽管赵国在与秦国长达三年的对峙中以及在后来的长平之战中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但还没有到亡国的时候,在随后的战役中,秦国非但没有灭亡赵国,反而多次被赵军所击退,这充分显示出赵国的综合实力还是很强的。况且经过9年时间的修养生息,尽管国力不能恢复至鼎盛时期,但起码有了一个较好的战略缓冲期,对国力的修补和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后来大败燕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燕国对时局的战略判断有误:

先说此战的发起国燕国,燕王姬喜及其大臣栗腹仅仅只是看到赵国青壮年在长平之战均被秦将白起坑杀,国内尽是孤儿寡妇,无力再战的一个表面现象,据此就武断的认定乘此良机攻赵必胜,并没有听从燕国名将乐毅之子乐间所提出的:赵国连年同秦作战,百姓熟悉军事,若兴兵攻赵,燕军一定会败,故坚决反对出兵的正确建议。所以说从一开始,燕国的决策者就已经对时局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在这种错误的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燕军战败也本是在预料之中的事情。

三、燕赵两军统帅对比:

同样,还是先说燕军。次役燕军统帅为栗腹,此人官至燕国丞相,也是燕国攻赵的积极怂恿者、策划者,此前无军功。也正是此人,以五百金奉于赵王祝寿之名,行窥探赵国国力之实,此举就连燕国自己的大夫将渠也认为颇有不妥,言之:“与人通关约交,以五百金饮人之王,使者报而反攻之,不详,兵无功成。”如此一根本不具备战略眼光也无任何军中资历之人,何以担当60万大军之统帅,又何以取得此战之胜利?

反观赵国,单说主将廉颇,那便是战国后期非常著名的军事家,戎马一生,战功彪炳,早在赵惠文王初年,便屡败秦军,甚至迫使秦军改变战略,实施合纵。后又率赵军伐齐,长驱直入齐境,威震诸侯,也正是由于廉颇的存在,秦国虎视赵国多年而不敢贸然来犯。

两军主将差距如此之明显,再加之燕军自恃人多,准备充足,颇为骄纵,而赵国倾全国之力应战,颇有写破釜沉舟之味道,因此,骄兵必败,哀兵必胜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Zz安徒生Zz


话说秦赵长平大战,赵国四十万降卒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被白起坑杀,秦、赵原本旗鼓相当的局势,经此一战,国力衰微。这一战,加速了秦并天下的野心。

九月之后,秦昭王又发动了灭赵的又一场战争“邯郸之战”。面时杀气腾腾,气势汹汹的秦国大军,赵国危在旦息。平原君赵胜向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求援。魏无忌联合楚国击败了围困邯郸的秦国大军。疲弊之极的赵国,得到了暂时的喘息。


数年之后,平原君赵胜去世。廉颇接替赵胜出任相国。燕国派栗腹来与平原君吊丧,并送赵王五百金,约定为兄弟之盟。

栗腹本以为赵王会厚赠自己,没想到赵王只是如常礼回赠。这让栗腹非常不爽。回到燕国,时燕王喜说:“赵国经长平之败,强壮的人都死了,国中只剩老弱残幼。廉颇已老,加上平原君刚死,正是灭赵的天赐良机”燕王喜是个无脑的人,原本派栗腹出使赵国,是为了与赵结盟。这边送去金银,回头过来又听信了栗腹的鬼话。准备伐赵。他召昌国君乐闲来问伐赵之事。乐闲是战国名将乐毅之子。乐闲说:“赵国东邻燕国,西接秦土,南面与韩国、魏国交错,北面连着胡貊。四面受敌,其民习兵尚武,不可轻伐。


燕王说:“我以三倍的兵力去伐赵,怎么样?”

乐闲说:“不行”。燕王说:“那么以五倍的兵力可以了吧?”乐闲不再回答。燕王大怒,说道:“你阻挡寡人伐赵的目的,是因为你的父母祖宗的坟墓在赵国,所以不想让寡人攻赵”。一帮群臣附和吹捧下,燕王兴师,杀向赵国。

燕国大夫将渠听到燕王出师的消息,连忙赶来,对燕王说:“大王切勿被众言迷惑。这里刚刚与赵国结为兄弟,却因使者回报而伐赵。这样不信不义。出师必然无功”。燕王不理,刚要登车,将渠抱住燕王的腿哭泣道:“老臣之所以留住大王,是对大王的忠心。大王不听,燕国将有祸来了”。燕王火冒三丈,命人将将渠囚禁。

燕王兵分三路,浩浩荡荡,奔赵国而去……

赵王接到战报,召集群臣计议。老将军廉颇说:“燕王乘我丧亡兵败之际,兴不义之师来犯,我们把国中年满十五岁以上的人全部召集,举国上下同仇敌忾。栗腹乃贪婪无厌之辈,原无谋略之小人。乐闲、乐乘,本为乐毅之子,出于无奈前来,必不尽心。另一个庆秦,乃是无名之辈,老臣举荐一人,燕军立破”。
赵王忙问:“老将军举荐何人?”廉颇说:“老臣举荐之人,乃是雁门守将李牧,他可为将率军抗燕”。赵王以廉颇为大将,率兵五万迎敌栗腹。李牧为副将,率兵五万抵敌庆秦。

在廉颇与李牧的指挥下,赵国士兵英勇奋战,生擒燕军主将栗腹,副将庆秦为李牧斩首。而乐闲、乐乘果不出廉颇所料,率军投降赵国。廉颇、李牧乘胜追击,长驱直入,把燕王包围在中都。燕王无可奈何,只得向廉颇求和。

至此,燕王喜发动的不义之战,以惨败告终。


子衿书法


著名的长平之战一举打垮了赵国的脊梁骨,足足四十万的青壮年(虽然是账面数据,但实际上这个青壮年呢,确实损失极大,保守估计也得有十万之上)。赵国自此之后,青壮年的大量损失,直接造就了兵员素质的大规模下滑,以及国防力量的直接衰退,这种情况下的赵国,正是最为脆弱的时刻,当时的白起正在提议抓住这次机会一举攻灭赵国,但是秦王选择了拒绝。深层次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此时秦国的国力也遭到了大损伤,都需要修养。


那么赵国也就因此得到了一丝苟延残喘的机会,但是北边上的燕国却开始动歪心思了,燕国在战国七雄里面存在感一向薄弱,属于战五渣的类型,但偏偏还特别爱搞事,当年带头搞事情差点没把齐国搞掉,这也成了燕国的一个骄傲,虽然我燕国国力不佳,但是当年可是差点灭亡强齐。


总而言之,燕国打算乘者赵国刚刚元气大伤,搞一次乘虚而入,反正赵国距离自己实在是太近了,不打白不打啊(这次不抓住机会把平日里凶巴巴的赵国打个半死,燕国上下肯定后悔不已),所以燕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进攻正陷入全民痛苦的赵国。

按照燕国的想法,这种乘虚而入必然大有斩获,说不定能一举把赵国这个大国给一口吞掉也未可知,按如果这样的话,长平之战最大的收益者就该是燕国了,这种好事情想想就让燕国兴奋。可是后来现实发生的过程大大出乎了燕国的原本预料——燕国不但没能在赵国空虚的时候取得什么像样的战果,反而被已经被秦国揍的半死的赵国摁在地上一顿暴打,几乎被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我们来看当时的具体的过程——燕国军队非常得意的宣称自己出兵六十万,然后自信无比的兵分两路,一路去攻打镐邑,一路去攻打代邑。


赵国得知后,义愤填膺,派出了老将廉颇、乐乘,赵国与燕国刚一交手,燕国就虚了,这哪里像什么虚弱的国家啊,打起来怎么这么不要命呢,本意是跑过来捡便宜的燕国军队一下子就被赵国给打崩了。

在代邑,乐乘活捉燕国大将,燕国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在镐邑,廉颇直接阵斩燕国大将,不但全歼燕国军队,而且还得寸进尺杀进了燕国本土,所到之处片甲不留,把一肚子火都撒在了一心一意想要讨便宜的燕国头上。



燕国直接接是像土鸡瓦狗一样被廉颇杀得鬼哭狼嚎,廉颇杀得人头滚滚之后还不过瘾,于是又开始在燕国境内攻城略地,势如破竹之下,居然一口气包围了燕国都城,燕王瑟瑟发抖,乞求廉颇放过,廉颇最后逼迫燕国国君签订城下之盟,明确割让燕国五城,廉颇才心满意足的离去了。

事情的发展为什么会变成这种情况呢?个人归纳了这么五条主要原因。


  • 第一条,赵国虽然在长平之战之后青壮年元气大伤,但还不至于全国上下都凑不齐一支军队,燕国虽然以逸待劳,但是面对曾经能够与秦国虎狼之势一战的赵国军队,那未免还是有点不够看。众所周知,赵国自打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之后,战斗力的增长水平有目共睹,而燕国的战斗水平自打齐国反推之后,则是有目共睹的一代不如一代,况且由于燕国所处地方人口本就不多,能凑的的军队数量实在有限,而赵国尽管遭受了大量青壮年的死亡,但是那些存活下来的老兵和孩子以及庞大的人口数量,会飞速的补充赵国能拉起来的军队。一正一负之下,赵国自然可以轻松压制住不怀好意的燕国。


  • 第二条,燕国与赵国领袖魄力差太多,燕国的统治者比起赵国的统治者就会发现,燕国的统治者很难出几个像点样子的君主。反倒是赵国这边,出一些贤明的君主的概率还算挺高的,一个诸侯国要是很难出一些比较靠谱的君主,那么会对这种诸侯国的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和不利的因素。

  • 第三条,燕国统治者选择的时机看似是在乘虚而入,实际上实在是在顶风作案,要知道,当时的赵国上下都因为长平之战而憋了一肚子的气,所谓的哀兵必胜的典故应该很多人都知道,对于这些个燕国军队乘虚而入的贼寇行为,必然会激发赵国士兵的血性,给燕国的进攻事业带来无穷的麻烦。带来麻烦也就算了,还会让燕国上下品尝到原本是给秦国虎狼之师准备好的防范准备,要知道,赵国可是曾经可以和秦国虎狼四六开的大国,这样的大国实力自然不能小觑,而且非要在人家憋了一肚子火,准备开大招的时候撞上去讨便宜,不输那是不现实的。


  • 第四条,当时赵国还有大将廉颇这种当时名将坐镇。在长平战败后,赵国深知主将重要性,重新重用廉颇。要知道廉颇这个人就算是虎狼秦国里面的人屠白起,都没有绝对把握可以正面击败,只能退而求其次,利用阴谋反间之计,让赵王临战换将,换成年轻气盛的赵括,这才敢堂堂正正的击溃赵军(就这种纸上谈兵的废物率领的赵军照样重创了秦国),燕国何德何能有可以堂堂正正的派遣军队击败廉颇这样的著名老将的自信和资本呢?只是跑过来触霉头罢了。

  • 第五条,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条,那就是双方的目的完全不一样,就可以拿猫捉老鼠的例子作比较,猫捉不到老鼠无非是少吃了一顿,因此捉不到也就捉不到吧,没什么丢人的,可是如果老鼠面对猫咪的虎视眈眈而选择游戏人生,不够搏命,那么,他付出的可就是死亡的代价了——相对的就是赵国当时的状态,如果不拿出搏命的态度,御敌于国门之外,试想一下,赵国在长平之战之后,短时间还禁得起一次两次的国内动荡吗?当然经不起了,所以,赵国在面对这种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爆发出来的搏命能力,自然要远胜于从一开始就只是打定主意占占便宜的燕国上下君臣。


而正是这以上五条原因,使得赵国躲避了一次最接近亡国的危机,让居心不良的燕国沦为了列国的笑料之余也警告了其他列国,杜绝了他国曾和燕国一样有过的不良用心。


夏目历史君


我们先看下这场战争,再详细分析。

燕王喜四年,燕王派国相栗腹和赵国签订友好盟约,还献上黄金五百镒为赵王祝酒。 估计栗腹看到赵国孤儿寡妇比较多,回国之后对燕王喜说:“赵国在长平惨败后,青壮年被秦国坑杀殆尽,孩子们还没长成,此时正是我们进攻赵国,夺取城池的好机会。我请求大王派兵出击。”

燕王喜就询问昌国君乐间:“你怎么看?”

乐间却给燕王喜泼了一盆冷水,说:“大王,不可,赵国地处四战之地,赵国百姓经常作战,军事经验丰富,不能进攻。”

燕王喜又问:“我们以多打少,两个人打一个呢?”

乐间回答:“不可以。”

燕王喜又问:“我们五个人打他一个呢?”

乐间回答:“还是不可以。”

燕王喜询问众臣,众臣都认为可以进攻,燕王喜真的喜了,派出两千辆兵车,栗腹率领一路攻打鄗,卿秦率领一路攻打代。

这时,大夫将渠阻止说:“我们和赵国签订盟约,还用五百镒为赵王祝酒,使者一回来,我们就去进攻他,如此背信弃义,我们是不会成功的。”

燕王不听,亲率侧翼部队出发,将渠拉住燕王衣服,哭着说:“大王不要前去,我是为了大王啊!”燕王大怒,一脚将将渠踢开,率军出发。

赵王听到消息,即愤怒又好笑,没想到燕王喜胆挺肥的,打秦国我打不过,打你还不是小菜一碟,廉颇,你教训教训他。


廉颇领令,率军出击,三下五除二就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俘虏卿秦、乐间,燕军溃退,为了让燕国长点记性,赵军一路追杀五百里,包围了燕国的都城。

燕王喜这才知道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赶紧献出五座城池求饶,赵王觉得燕王喜认错态度挺好,下令廉颇撤军,封廉颇为信平君并代理相国。

由此看来燕国和赵国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我们从以下四方面比较一下:


1、士兵:赵国方面,赵国常年对外作战,士兵经验丰富;燕国方面,燕国战事相对较少,士兵经验不足。

2、将领:赵国方面,赵国名将众多,别说还有李牧,单单一个廉颇就把燕国打的落花流水;燕国方面,燕国有啥名将啊?就栗腹这样的?……

3、道义:赵国方面,赵国自卫反击,名正言顺;燕国方面,燕国刚和赵国签了盟约,墨迹未干就背信弃义,在背后捅刀子,简直是不信不义。

4、脑子:赵国方面,赵孝成王脑子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在这场战役中他不需要用脑子;燕国方面,燕王喜利令智昏,手下有明白人劝阻,他却听不进去,不仅之前送的黄金五百镒打了水漂,还损失了五座城池。

燕国和赵国对比,士兵比不过,将领比不过,道义比不过,脑子也比不过,自然是被赵国吊打的份。(谢谢“品尝”,欢迎关注,史料来源于《史记》等、图片来源于网络。)


探索真历史


战国末年,群雄逐鹿中原,秦赵两国大战于长平,赵国因纸上谈兵的将军赵括指挥不力,惨败于长平,赵军被秦将白起坑杀四十万余人。

两国北方都是少数民族,有时还要联合作战。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君赵孝成王在邯郸为自己办了个生日宴,当时的燕国国君派宰相前往燕国贺寿。宰相至赵国都城后,发现赵国长平之战后确实国力不如从前,国内大多只剩下老弱病残,宴会后立即回到燕国,向燕王喜汇报了自己的结论。燕王听了宰相的汇报之后,大喜,燕国位于中原版图的东北方,也就有赵国和齐国两个邻国,战事并不多,而燕国也乐得安逸,虽然国土并不肥沃,但也算是韬光养晦。如今燕王发现赵国衰弱有利可图,贪图利益的燕王喜如何能放过。

当初由燕国投奔赵国的大将乐毅的儿子乐间因为比较熟悉赵国,被喜召见,乐间以赵国人骁勇善战为由反对对赵战争,燕王嗤笑乐间胆子小,说:“我燕国出动于赵国两倍的兵力,何愁不胜?”乐间毫不犹豫表示反对,燕王又说:“那我出动多于赵军五倍的军队!”,乐间还是表示反对。利令智昏的燕王不听乐间的意见,转而询问其余大臣,大臣们也都是一丘之貉,纷纷表示赞同。于是燕王大喜,立即出兵攻打赵国。

燕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栗腹率领的四十万燕军,一路由庆秦率领二十万燕军合力伐赵。赵王得知此消息,心急如焚,重新启用大将廉颇,令其与将军乐乘分兵抗敌。在面对数倍于己的燕军,赵将廉颇运筹帷幄,与乐乘相互配合,大败燕军,并且击毙燕将栗腹,俘虏庆秦。燕王喜听闻燕军大败,顿时就慌了神。而此时廉颇不愧为战国名将,他带领赵军一路追击燕军,居然一路到了燕国都城并且包围。此时的燕王喜总算醒悟了,心急如焚的他也不顾屈辱,最终派使者出城求和。

其原因不在乎以下几点:

赵国人四面八方都有邻国,西有秦国,北有狄戎,东有燕国,南有魏国,赵国四面都是敌人,长期如此也就养成了尚武好战的民风,加上胡服骑射之后,赵军战斗力再一次提升,足以于秦军虎狼之师分庭抗礼,而燕国地处东北,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平时并无什么战事,久而久之,燕国军队战斗力逐渐下降,史料记载,在少有的燕国对外战争中,鲜有胜绩。所以两国对比,双方战斗力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一个军队的战斗力,并不仅仅依靠士兵的匹夫之勇,更多的时候,是需要一个出色的指挥官,燕赵之战,赵王重新任用廉颇为将与乐乘相辅相成,而燕国派出的是狂妄自大的宰相栗腹,廉颇为何人想必大家都应该了解,战国中无数将星闪耀,廉颇算是其中一个,其用兵之道堪称无双,所以栗腹兵败乃至被杀都属于正常。


窑峰禾口王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此战,赵国大将赵括和秦国大将白起两位将领对阵。对于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损失了数十万大军。在长平之战后,秦国又发动了邯郸之战。虽然邯郸之战没有攻破赵国都城,但是,这依然给赵国带来了惨重的伤亡。不过,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赵国却奇迹般地中兴了。对此,在笔者看来,赵国的再次崛起,和这三位大将存在直接的关系。

一首先,在战国七雄中,赵国在战国前中期是相对较弱的,特别是在魏国、齐国相继称霸中原的时候,赵国甚至连中山国都无可奈何。在此背景下,赵武灵王开启了“胡服骑射”。而在胡服骑射后,赵国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不仅消灭了中山国,更成为山东六国中唯一能单独抗衡秦国的大国。不过,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的爆发,却让赵国的精锐力量损失殆尽。在很多人看来,赵国很可能因此而迅速灭亡。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赵国却能够再次崛起,或者说是短暂中兴。

二针对赵国的短暂中兴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打退燕国军队的进攻,并一度包围了燕国都城,二是夺取了魏国、齐国的疆域,三是面对秦国的多次进攻,赵国不仅成功坚守,甚至还给战国末期的秦军以重创。对此,在笔者看来,就廉颇、庞煖、李牧这三位大将,直接推动了赵国的短暂中兴。对于廉颇来说,在长平之战中被赵括替代,但是,在长平之战后,赵国君主终于认识到廉颇的作用,启用廉颇指挥邯郸之战。在邯郸之战打退秦国大军后,燕国选择对赵国趁火打劫,派遣军队进攻元气大伤后的赵国。

三对此,廉颇率领残存的赵军击溃了燕军,并在之后包围了燕国都城。在这之后,廉颇还率领赵国军队攻取了魏国的繁阳。当然,后来廉颇因事逃奔魏国,并最终在楚国寿春郁郁而终。在廉颇离开赵国后,庞煖率领赵国军队和燕国展开较量。对于庞煖来说,于常山东垣击败了燕国大军,并且攻占了燕国的遂、方城。赵王赞其曰:“将军武勇,廉颇还赵”。在赵悼襄王在位时,秦国派遣了10万大军进攻赵国。对此,庞煖领军十万御之,杀秦军三万,让山东六国为之震动。由此,对于廉颇和庞煖这两位老将,帮助赵国再次崛起。

四最后,当然,相对于廉颇和庞煖,李牧的作用更加明显。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李牧不仅率军攻占了齐国的疆域,还在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一定程度上,如果赵王迁没有冤杀李牧的话,王翦率领的秦国大军很难顺利攻破赵国的都城。对于李牧之死,无疑是赵国自己在自毁长城,令人叹息不已。总的来说,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赵国凭借着三位大将短暂中兴,以此推迟了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时间。






富士康一哥


自从战国时期的长平之后后,赵国直接被打成了二流的国家,再也没有实力跟秦国一较高下。但就如此病恹恹的赵国跟燕国对战的时候,依然把对方打得抱头鼠窜,只能说你二哥永远是你二哥,哪怕让秦国给胖揍了一顿,依然可以将自己的小弟燕国按在地上摩擦。

赵国之所以在长平之战中落败,除了赵括的纸上谈兵以外,更多的还是赵国内部的原因,毕竟双方打了那么久,虽说赵国的实力排在前几名,但是体力却已经不支了。

在匆忙之下直接临阵换将,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整个赵国输掉了长平之战,从而让赵国一落千丈,再也没有实力跟秦国掰腕子了。

可就算如此,赵国依然不是燕国那种偏远山区的小国可以相提并论。

先不说别的,单就从士兵的质量上面就有着巨大的差别,赵国的北方匈奴一直虎视眈眈,李牧大将军常年镇守边关,相互之间的冲突矛盾几乎不断。

看似赵国在跟匈奴交战当中损失了无数的精英,但又何尝不是另类的练兵呢?

毕竟真正的士兵一定要经过战场的洗礼才能算是真正的可用之兵,那些没有见过血的士兵,很有可能直接出现晕血症之类的问题。

而北方的匈奴几乎就是最好的练兵之处,虽然每年在这个地方的消耗很多,但是得到的利益也不少。

而燕国就不一样了,看似赵国的情况一样,可实际上燕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北,属于地广人稀的那种,匈奴就算再怎么抢也抢不到多少粮食。

而赵国就不一样了,但凡冲一个口子出来,就是大把的粮草,所以这个地方才是真正的练兵之地。

除此之外,就是秦国与赵国相互之间的矛盾,可以说他们之间为了争夺所谓的霸主之位,早就已经打得不可开交,而长平之战只能算是相互之间最大的消耗。

哪怕赵国败了,但是秦国也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属于两败俱伤的局面,并且那些能征善战的大将几乎一个没死。

而燕国也就之前的乐毅还行,但是此时的乐毅却也成了赵国人,同时也把燕国的兵力还有地形图全部献给了赵国。

也就是说燕国对赵国几乎是睁眼瞎,而赵国却对燕国了如指掌,经过血与火的士兵,能征善战的将军,还有对方的全部了解,几乎就让赵国站在不败之地。

到底是什么给予了燕国要赵国一较高下的勇气呢?就好像张飞跟吕布动手,一百回合后大败而走,可是一个三流的武将居然也敢跟张飞叫板,你是害怕自己输得不够惨吗?

于是赵国狠狠的教了一下燕国如何当小弟,如果不是自己跟秦国拼得太狠了,说不定直接就把燕国这个不听话的孩子直接拿下了。只能说燕国会挑时间,但就是没有自知自明,一直不明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个很深刻的道理,一直到赵国再次教他作人以后才算是真正的懂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