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临帖要“力求重影”还是“只取其意”?宋四家给出答案

欢迎关注我们,每天更新各种书画资讯!

临帖是一个书写者终生绕不过的话题,据说启功80多岁了还在临写《灵飞经》。每一位书法爱好者都是从临摹古人法帖开始,起初我们追求越像越好,在这个"像"的过程,逐渐了解毛笔的弹性、理解古人的笔法、建立完整的审美。

书法临帖要“力求重影”还是“只取其意”?宋四家给出答案

然而,在临帖的过程中始终有两种争论,一种是越像越好——"力求重影",书法家田蕴章就主张这样的观点。

另一种是"只取其意",有那个意思就好,毕竟人不是复印机,书法作为艺术要彰显个性,太像了将来反而走不出来。

这两派各执一端,让很多初学者莫衷一是,因此还是有必要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书法临帖要“力求重影”还是“只取其意”?宋四家给出答案

苏轼《寒食帖》局部

这个争论从小处说是书学理念的差异,从大处说是认识方法论的争论。

"力求重影"的核心思想是不论写哪种书体,书法要想写得好,就必须在形状上趋近法帖,在古人中才能找到至高的真理,大概可以理解为"真理要从外界求"。

"只取其意"的核心思想是不论你临摹谁,古人的法帖都是增加和完善艺术的营养,学到其中适合自己的关键就够了,大概可以理解为"真理要从内心求"。

经过这样的论述,有没有琢磨出来一点不一样的味道?

书法临帖要“力求重影”还是“只取其意”?宋四家给出答案

苏轼《邂逅帖》

对了!这就是北宋学案中赫赫有名的"鹅湖论辩",也就是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最根本的争论。朱熹认为要想获得天理就必须向外求,不断地读书、努力、精进才能得到,而陆九渊认为天理就在心中,不用那样辛辛苦苦向外寻找。

因此,这种争论当然没有什么结果,两人去世后,朱熹的学问成为王朝最高的意识形态,影响了上百年的士林学子。陆九渊沉寂了好一阵子,直到王阳明的出现,他在龙场悟道重新喊出,"天理即人欲",重新完善并发展了心学,在明代中后期以及日本拥有崇高的地位。

那么,既然争论了好几百年,两种观点的争论到底有没有个胜负?答案很肯定,没有!

书法临帖要“力求重影”还是“只取其意”?宋四家给出答案

黄庭坚《寒食帖跋》

厘清了这两个不同概念,下面我们就书法再深入探究。

首先来看看古人的学书经历,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宋四家,其中苏轼、黄庭坚很显然就是"只取其意",他们在三十岁出头就形成了书法的基本风貌。后面几十年,他们不断吸收今人、古人的各种营养,随着审美、学识、阅历的不断提升,线条得到锤炼,结字得到完善,风格得到协调。

米芾和蔡襄显然就是"力求重影"的代表,其中蔡襄对二王的继承在有宋一代可谓翘楚,而米芾一度自谓"集古字",他对古人的复制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当然米芾在学习古人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变法",这让他笔笔是古人,但是整体又是他自己,这自是重影学习法做到的最高境界。

书法临帖要“力求重影”还是“只取其意”?宋四家给出答案

米芾《蜀素帖》局部

虽然两派书法家经常打趣,"你的哪一笔是古人?" "你哪一笔是自己的?"但是通过这些书法家的经历可以看出,不论是力求重影还是只取其意都能取得成功。

然而,如果我们非要较真的话,很显然"苏黄米蔡"的排序不是他们的年龄,而是艺术造诣在人们心中的位置。

书法临帖要“力求重影”还是“只取其意”?宋四家给出答案

米芾《紫金帖》

"只取其意"比"力求重影"更容易出新

"只取其意"的苏轼和黄庭坚排在前列,而"力求重影"的米芾和蔡襄却在后面,这又是为何呢?

其实当过了线条质量关之后,艺术最后比拼的就是审美,"只取其意"的强调更凸显自我,而艺术恰好就是需要极度自我。而常年对"力求重影"的追求势必造成思维的固化,一味只想着如何更趋近于古人的形状,忽略甚至忘记了古人的神韵,更不要说通过笔墨想要表达什么。

书法临帖要“力求重影”还是“只取其意”?宋四家给出答案

蔡襄《脚气帖》

因此,创新对于一个有追求的书法爱好者而言是越早思考越好,否则不论临摹的和古人多像又有什么意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