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年少不自卑,这辈子或许可以活得更好一些


假如我年少不自卑,这辈子或许可以活得更好一些

我特别喜欢李荣浩的《年少有为》这首歌。

喜欢这首歌的旋律,喜欢这首歌的歌词,也更喜欢它描绘出的那个画面:

在自己最无能为力的时候遇到了那个最喜欢的女孩,即使那个女孩愿意陪你一起吃苦一起打拼,愿意和一无所有的你在一起。

但你不确定自己以后能否成功,能否给这个女孩最美好的未来。你极度不相信自己,自卑使你“狠心”赶走这个女孩。

这种自卑的感觉,让人永远无法面对最真实的自己。

假如我年少不自卑,这辈子或许可以活得更好一些

小学的时候,一位同学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自卑。

他总是穿着一套好像永远洗不干净的校服,脸上也有些黢黑。和别人说话时目光总在躲闪,实际上,更多的时候他总是独自一个人,没有朋友,与我们格格不入。

春游秋游的时候他也总是不参加,最初我以为是他孤僻,后来才知道是他家付不起那100块活动费。

他家住在一个村子最拐角的破败房子里,每天放学,他都要帮着家里卖菜。

卖菜的时候他也极不自信,站在菜筐子旁边低着头,不说话,与在他旁边大声吆喝和妈妈形成鲜明的对比。

直到现在,我几乎忘了所有的小学同学们,但他唯唯诺诺的样子我始终记忆犹新。

他的表现,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自卑”。

假如我年少不自卑,这辈子或许可以活得更好一些

因为身形上的劣势,我从初中起也渐渐察觉到心底的那份自卑感。

这种自卑深深影响着我,导致我现在变得看似有些‘洒脱’。

这不是好事,我很难再为任何事情去拼命争取,太难得到的,因为怕失败,我会直接选择放弃。

对于不熟悉的事物,我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哪怕被迫接受了,心底也总有一个小人在喊着:我不行,我不可以。

幸而这种消极的暗示没形成恶性循环,哪怕再不情愿,但我从没表现出来,不得不做的事也都尽力而为。

其实我做任何事表面看起来很轻松,但心里总在害怕。

他们说我做事很有自信,那只不过是我在死撑罢了。

假如我年少不自卑,这辈子或许可以活得更好一些

有人说,自卑是天生的。

大多人也把自卑这种情绪归结于我们的‘贫穷’‘先天缺陷’等缘由。

我觉得还是有些不太恰当。

假如我年少不自卑,这辈子或许可以活得更好一些

导演姜文,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是中国最著名的演员、编剧、导演之一。

他的一生似乎顺风顺水,学生时代考上了重点大学,演员时代获得百花奖的最佳男演员。第一部自编自导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被《时代周刊》评为1995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首。

后来的贺岁电影《让子弹飞》更是刷新了国产电影的诸多票房纪录。

这样的一位成功人士,似乎天生和‘自卑’搭不上关系。

但在一个节目中姜文坦诚地说道:自己在平时的时候,是一个非常不自信的人。

这种不自信源于姜文的母亲,他拿着中戏的通知书欣喜地告知母亲后,母亲非但没有任何赞扬,甚至就连喜悦的表情都没有,只是让他快去把那盆衣服洗了。

当姜文事业有成的时候,第一时间给母亲买了房,但母亲还是没表现出开心的样子,也不愿意搬进房子里住。

永远无法得到母亲的认可,使得姜文感到很失败。

假如我年少不自卑,这辈子或许可以活得更好一些

在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优秀的自卑者”,在旁人看来是自信且优秀的人,其实内心深处都潜藏着一种自卑,经常自我否定。

姜文正是这样的人,母亲的否定让他成为一个极不自信的人,哪怕再成功,私下里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融入人群。

假如我年少不自卑,这辈子或许可以活得更好一些

那么自卑真的避免不了吗?

我认为一个人的成长与其说取决于环境,不如说取决于他对环境的诠释。

‘贫穷’‘先天缺陷’‘原生家庭’等因素成为了我们自卑的原因。但区别在于,有的人被这种自卑打倒,而有的人能把这种自卑情绪降到最低点。

《三傻大闹宝莱坞》中,一开始我们以为兰彻的所有自信来源于他的富豪父亲,后面才恍然发现原来他只是一个园丁的儿子,他并不比任何人富有。

但要说整部影片中兰彻没有些许的自卑情绪我是不信的。

假如我年少不自卑,这辈子或许可以活得更好一些

作为顶替“兰彻”这个富家子弟身份的人,他一拿到毕业证书就必须彻底消失。

兰彻最后不辞而别的那一刻,我想他会不会也自卑于自己不能以真实身份和朋友一起生活。

只是这种自卑被兰彻降到了最低,哪怕贫穷,他依旧活得自在。

蔡康永说过:没有人不自卑,差别只在于你有没有把自卑太当回事。

我们反而需要恰如其分的自卑感。

A·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表达:人类的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

美国总统罗斯福患有小儿麻痹症;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蒙斯赛因斯患有口吃;贝多芬失聪后创作了《第九交响乐》;华罗庚边看店,边自学完高中和大学的全部数学课程。

我不相信这些伟人从没产生过些许的自卑情绪。

假如我年少不自卑,这辈子或许可以活得更好一些

但这不重要,从结果看过程,我相信他们完成了对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

先承认自己的自卑情绪,然后克服它。

假如我年少不自卑,这辈子或许可以活得更好一些

那么该如何克服这种自卑感。

  • 1、认清自己

他年龄明明和我一样大,刚一毕业就进了五百强的公司,月薪超过5万,在一线大城市买了房买了车,我真的很失败。

那你有没有想过人家从小认真读书考进重点大学,大学四年废寝忘食地学习专业知识。一直读书偷懒的你为何要奢望和他站在同一跑道上?

非要比较?也可以。那就做好花费五年、十年的时间去追回这个差距。

如果不想付出这个努力,就不要去和远比你优秀的人作比较。

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边界,不把情绪耗费在无用功上。

假如我年少不自卑,这辈子或许可以活得更好一些

  • 2、明确一个目标

《认知突围》里面说:

“大多数人对于某些问题就是无能为力。这种无能为力背后,是人们对影响人生关键的某些概念认识不清,从而总是无法做出正确的决定。”

无能为力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得到什么。

所以克服自卑,我们就要增加自己的认知,明确自己的目标。

哪怕我写的文字再差,我也希望在以后能出一本书,这就是我的最大目标。

当你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那么你所有的自卑,都会化为你前进的源动力。

  • 3、不要畏惧自卑

可能你在社会中总是格格不入,或许因为身材,你总是身边最矮小、最胖的或最怪的人。

但要知道,这真的不重要。

那些你独自一个人度过的时间也可以过得很好。重要的是我们本可以活得更好一些,等有天别人终于注意到你时,他们会发现一个比他们想象中更酷的人。

不要畏惧自卑,那些没人在意的时光,会让你变得更加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