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进一生未立寸功,远远不如文聘、田豫、满宠、牵招、臧霸等人,为什么能挤进五子良将?

用户50035732909


题主所说的乐进寸功未立,可能是觉得《三国志》里关于他的记载比较简略,相比“五子良将”中的前四位,乐进在后世的名气远不如他们,加上他的功绩没有张辽破吴、张郃夺街亭那样广为流传,给人一种陌生的感觉。

那他为何能够挤进“五子良将”呢,大家一定觉得奇怪,有书君就为大家解析一下吧。

一,论资历,他在曹魏集团里属于元老级的人。

乐进在曹操陈留起兵时便开始追随,为他东征西讨。

他追随曹操的时间比于禁还要早,可以说是曹魏集团的元老级人物了,他也是“五子良将”中资历最老的一个人。同时,相比于于禁、徐晃、张辽和张郃这些中途投诚的或被招降的将领,乐进从一开始就追随曹操,从一而终可见其忠心。

二,论功绩,他冲锋在前,逢战必胜。

乐进是曹操的先锋将领,每逢开战他都是身先士卒,率先破城。在曹操征讨吕布、张超、桥蕤、张绣等多个战役中,都能看到他冲锋陷阵的身影,所以号为“先登”。

在官渡之战中,他奋勇力战,斩杀袁绍部将淳于琼。后追击袁绍残部的时候,他追击袁谭、袁尚于黎阳,并斩其大将严敬。

最为熟知的合肥之战,张辽一战成名威震逍遥津。当时乐进才是主帅,张辽和李典二人因素有仇怨,曹操便命乐进持假节居中调节。后来乐进守城,张李开城迎战,成就了张辽的威名。其实乐进也功不可没,被曹操升为右将军。

三,论威望,他在曹魏政权中地位举足轻重。

在曹操最初起兵的时候也是最困难时期,乐进独自前往阳平募兵达数千人,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吏一下子升为陷陈都尉,得到曹操重用,成为曹军骨干。

曹操曾上表称赞他和张辽,说他们“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功,常为督率,奋强突围,无坚不陷。”从中可以看出乐进很受曹操的赏识。

曹芳曾将一批功臣名将配享太庙,乐进赫然在列。虽文聘和臧霸也入选了,但排在英年早逝的乐进之后,可知乐进在曹魏政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曹操戎马一生,跟随他的谋臣良将可谓多到数不过来,而乐进能够跻身于“五子良将”中,可知其勇猛。

比起文聘、田豫、满宠、牵招和臧霸等人,除了满宠是后起之秀外,其他人论地位和功绩根本无法与之相比。他战功卓著,又有帅才,并且是曹操的心腹,所以进五子之列那是必然的。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前言


陈寿对乐进评价非常高,看列传排名就可知,五子良将合为一传,传首人物为张辽,紧接着就是乐进,然后是于禁、张郃、徐晃。

我们再来看陈寿对五子良将的总结陈词:

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


意思很明显,乐进与张郃因为史料缺乏,于是很多事迹没有张辽徐晃的详细,这也是陈寿给自己在本传人物描写篇幅长短不一做出自己的解释。


尤其是乐进传,五子中篇幅最少的,因此导致了乐进知名度低,为什么呢?


你的能力再好,但是戏份都删除了,谁知道你好不好呀?


但是单拿陈寿简短的陈述是不会让广大头条水友们信服乐进优越的能力的,别担心,我们有对比法,乐进事迹细节不详,但是参战记录摆在那里,曹魏集团谁的事迹最清晰,篇幅最长当然要数武帝纪了,我们可以拿来做一个直观的参照。


乐进生平战绩记录一览


1.元从之功


《三国志》记载:乐进,阳平卫国人。容貌短小,以胆烈从太祖,为账下吏。

乐进与于禁是五子良将中最早加入曹操集团的,具体时间不详,但是肯定比其他三位早,资历高。

2.募兵之功


《三国志》记载:(武帝)遣还(乐进)本郡募兵,得千余人,还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

乐进因为招募一千多人的士兵,因此军功升迁为军假司马,不久之后升为陷陈都尉,开始成为中级军官,开始崭露头角。


3.因功封侯


《三国志》记载:从击吕布于濮阳,张超于雍丘,桥蕤于苦,皆先登有功,封广昌亭侯。

虽然记载事迹虽短,但是这个结果我们能看到,亭侯的分量可不亲,如果不是立下赫赫战功,一个中级军官怎么可能封侯。然后对比《武帝本纪》,我们在详细看看乐进是因为参加哪些战役因为封侯的。


首先我们看乐进跟随曹操与吕布在濮阳之战,濮阳之战总共有两回。


根据史载乐进先登有功(先登上城墙之功),来推算,乐进应该是在第一次濮阳之战取得了首次先登之功,因为第二次濮阳之战,曹操军并没有攻破濮阳城。


第二次濮阳之战记载:【曹操初战败于吕布,遂治攻具,反复进攻濮阳,达百余日之久,终不能克。后蝗灾大起,吕布、曹操军粮不继,暂时休战,各引兵退去,曹操还于鄄城,吕布屯于山阳(今山东金乡西北)。】

所以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一次濮阳之战发生了什么事情?乐进是怎么取得先登之功的?


战役导火索:陈宫为兖州东郡人,后依曹操,曾亲自说服兖州士人迎立曹操为兖州牧,曹操在兖州的某些作为引起兖州士人的强烈不满,陈宫心不自安,于是陈宫说张邈反叛曹操,迎立吕布。


曹军形势:曹操出征前,将兖州事务交付其司马荀彧处置,荀彧闻讯,急令驻守东郡的大将夏侯惇回军固守州治鄄城,又使寿张令程昱出镇范(今山东范县东南)、东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二县,拒城坚守,等待曹操回军。


战略部署:曹操在徐州听说兖州生变,火速撤兵回救兖州。途中听说吕布未能攻下兖州州治鄄城,正驻军于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大为高兴,说吕布得兖州之地,不能拒守东平(今山东东平东),切断元父(险道,今山东济宁县南)、泰山之路,拒险截击我军,却屯于濮阳,他不会有太大作为了。


战役过程:(曹军)遂进军濮阳。吕布使濮阳大姓氏行反间计,赚曹操入城,曹操既进城,命火烧城门,激励将士有进无退。


战役结果(败):吕布伏兵大出,曹军溃乱。曹操单骑逃跑,误入吕布军中,吕布士兵不识曹操,问:曹操何在?曹操诈言:前乘黄马跑者是,以此脱险,至城门冒火而出,左臂被火烧伤。


通过史载第一次濮阳之战的记录我们可以知道乐进应该是在于濮阳大姓氏相互配合下登上濮阳城墙获得首个先登之功的(在战术上乐进没有错误,反而有功劳的,只是在战略上中了吕布的反间计,这个锅只能是曹操这个指挥官背)。


其次,我们来看看乐进第二次先登之功,“(乐进从击)张超于雍丘”。


根据张超和雍丘这个两个准确的信息,我们可以清晰的查找到在《武帝本纪》中对于此战的记载,此次战役是定陶大捷。


兴平二年(195)春,曹操兵袭击定陶。济阴太守吴资保南城,未能攻下。这时正当吕布兵到,曹操又击破吕布军。
夏,吕布部将薛兰、李封屯兵钜野,曹操攻击薛兰兵,吕布驰往救薛兰。薛兰败,吕布退定。曹操乃杀薛兰等。吕布又从东缗与陈宫会合,率领万余众来战。
当时曹操兵少,曹操乃设埋伏,突出奇兵击吕布,大破吕布兵。吕布乘夜遁走,曹操再攻,拔定陶,分兵攻下各县。吕布向东走,归于徐州刘备。
张邈追随吕布,派弟弟张超带了家属,保守雍丘。
秋,八月,曹操兵围雍丘。冬,十月,天子汉献帝拜曹操为兖州牧。
十二月,雍丘兵崩溃,张超自杀。曹操杀尽张邈三族。张邈奔向袁术求救,中途被他自己的乱兵所杀。


由上可知,乐进在曹军攻雍丘城时又取得了一次先登之功。


最为我们看看乐进的第三次先登之功,“(乐进从击)桥蕤于苦”。


根据桥蕤这个准确的信息,我们可以清晰的查找到在《武帝本纪》中对于此战的记载,因为曹军与桥蕤的交手只有过这一次,此时战役是蕲阳之战。


建安二年(197)年初,袁术迷信太士张炯所献符命,以为自己上应天命,遂于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自称“仲家”。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设置公卿百官,依天子礼郊祀天地,登上皇帝宝座。建安二年(197)九月,袁术率军攻打陈国(今河南淮阳),诱杀陈王刘宠,并有其地,从东百构成对许都(今河南许昌)的威胁,于是曹操亲率大军东征。袁术听说曹操亲自前来,大吃一惊,弃军逃回淮南(淮水以南),留下大将张勋、桥蕤、李丰等人退守蕲县(今安徽宿县)。曹操挥师进击,大破袁军,阵斩袁军大将桥蕤、李丰、梁纲、乐就等多人。


由上可知,加上乐进传的记载,我们推断乐进应该是在击破桥蕤驻守的苦,取得了第三次先登之功,其中过程不详,但是结果是大将桥蕤阵亡。虽然乐进不是亲斩桥蕤,但这助攻(从击)一定是这三次中最有分量的。在加上先前两次的先登之功累积,乐进封侯理所应当。


三次先登之后,有侯爵在身的陷陈都尉乐进可以说是一只脚已经踏入高级军官之列。


4.晋身大校


《三国志》记载:从征张绣于安众,围吕布于下邳,破,别将击眭固于社犬,刘备于沛,皆破之,拜讨寇校尉。

这几场战役估计广大头条水友就应该很熟悉了《三国演义》皆有记载,《武帝本纪》中记载也很详细,在这里我简单的叙述一下这四场战役。


曹操三攻张绣——建安二年十一月(197)湖阳之战(胜)——曹操将许昌以南的失地全部收复,率军回师许都。张绣等退至穰县(今河南邓州一带)。


曹吕交锋第四战——建安三年九月(198)下邳之战(胜)——曹操将吕布、陈宫杀死,收服吕布部将张辽、臧霸回师许都。至此,曹操势力发展到徐州一带。

曹操灭眭固——建安四年四月(199)河内之战(胜)——曹操率大军进临黄河,斩杀河内太守眭固。河内“南拒虎牢之险,北倚在行之固”是黄河北岸一战略要地。曹操任命魏种为河内太守,以控制这一战略要地。


曹刘三交手——建安五年春(200)东征之战(胜)——衣带诏事发。曹操亲自东征刘备,刘备战败,关羽被擒。至此徐州彻底平定,纳入曹操势力范围。


乐进好可怜,在这四场战役中又没用什么单独戏份,但是我可以通过简短的一个字,管中窥豹,看出乐进在这四场战役中的军功分量。


这个字就是——“破”


前两场战役,“破”,后两场战役,“皆破之”,在史书中,“破”这个词,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用的,必须是有明显将敌军击溃的战果才能称之“破”。


尤其最后两场战役中,乐进得到了“皆破之”的战果,充分证明了乐进所辖部队的战斗力非凡,“以骁勇显名”估计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因此一连得四“破”的乐进,升任讨寇校尉,正式迈入曹军高级军官序列。


5.斩将之功


《三国志》记载:(乐进)渡河获嘉,还,从击袁绍于官渡,力战,斩绍将淳于琼。


这句就很明显了吧,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战大家都很熟悉了,镇守乌巢的大将淳于琼居然被乐进斩杀,什么叫做骁勇善战,这就是骁勇!


三国志中有阵斩大将之功的屈指可数,关羽轻骑击斩颜良,黄忠居高突斩夏侯渊都名噪天下,可惜我们的勇乐进斩杀淳于琼,居然无人吹捧,可叹!


有的人会说含金量不够,淳于琼怎可比颜良与夏侯渊的名气与地位,所以没有什么可吹嘘的!
我想说那是你不知道真正历史上淳于琼在河北军中的分量!


淳于琼,何许人也?

名门淳于家后人,袁绍的发小,袁绍组建的世家子弟俱乐部核心成员。于汉灵帝中平五年(188)被任命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右校尉,与蹇硕、袁绍、鲍鸿、曹操、赵融、冯芳、夏牟同列。


淳于琼之名气与地位皆在寒门出身的颜良之上,不然这么重要的守卫乌巢的任务也不会落在他头上,是名副其实的河北大将。


可惜乐进如此阵斩大将的戏份,到了《三国演义》里,罗贯中枉顾《三国志》的史实,非用《曹瞒传》的黑曹戏说,让乐进只是变成了捕获淳于琼,而淳于琼这个河北名将最后被安排成割掉鼻子后屈辱而死,可叹!


6.再度斩将


《三国志》记载:(乐进)从击谭、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行游击将军。


建安七年(202)黎阳之战,曹操大败袁谭、袁尚两兄弟联合军队,乐进于此战中梅开二度,这次战役中有阵斩大将之功的只有乐进一人,可以说是独揽军功,乐进因此行游击将军,标志着乐进即将进入核心战将序列。


7.一将功成

《三国志》记载:别击黄巾,破之,定乐安郡。从围邺,邺定,从击袁谭于南皮,先登,入谭东门。谭败,别攻雍奴,破之。


我们来看看这一系列的战役乐进取得的战果:

建安八年(203)乐安黄巾之乱——破之+定乐安郡(击溃敌军+稳定地方);

建安九年(204)邺城之战——从围邺+邺定(助攻+稳定地方);

建安十年(205)南皮之战——先登,入谭东门+别攻雍奴,破之(第四次先登之功+击溃敌军)

乐进在平定河北的三次战役中几乎全部都有显著的战果,更重于优势的发挥自己的专长——先登破城。


《三国志》记载: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桴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于是禁为虎威;进,折冲;辽,荡寇将军。


乐进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丰收时刻,建安十一年(206)拜折冲将军,与虎威将军于禁、荡寇将军并列而称,“论功纪用,宜各显宠”,这可是曹老板的亲口评价与嘉许!


综上所述,


你们还觉得乐进不配入五子良将吗?


历史中简堂羚羊飞渡


不知道题主看的是什么书得出乐进未立寸功的结论,在正史里乐进功劳极大,在五子良将里排名还高于于禁、张郃、徐晃。

所谓五子良将,指的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人。在《三国志》里五人并列立传,最后结语里又有“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一句,所以后人称之为五子良将。

在《三国志》里并没有记载乐进是什么时候跟从的曹操,只是说乐进开始是曹操手下的小吏,后来奉命回家乡招募士兵,最后招募了1000多人回来,被封为假司马、陷陈都尉。不过从乐进参加过对吕布的濮阳之战看,他跟从曹操时间还是挺早的,大致和于禁相当,早于张辽等人。

和《三国演义》里乐进基本属于打酱油的不同,正史里乐进以勇猛出名。濮阳之战、雍丘之战,苦城之战,乐进都是率先登城,立下大功,所以被封为广昌亭侯,成为五子良将里第一个被封侯的。

此后乐进又参加了对张绣、吕布、眭固、刘备等战,晋升为讨寇校尉。在官渡之战,乐进斩杀袁绍大将淳于琼,在平定河北之战时于黎阳斩大将严敬,被封为游击将军。之后乐进跟着曹操平定了鄴、南皮、雍奴等地,南皮之战时乐进再次率先破城,事后被封为折冲将军,和于禁、张辽并列。

乐进在留守襄阳时,又先后击败了关羽、苏非、杜普等人,和张辽、李典守合肥时击败孙权。此时乐进已经封邑1200户,升为右将军。而五子良将里只有于禁是左将军,和他齐平,张辽、张郃、徐晃都不过是杂号将军,低于乐进。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乐进在曹操手下也是屡建战功,地位一直很高。只是死的太早,建安二十三年就去世,是五子良将里死的最早的,所以后来张辽等人陆续超过了他,不过陈寿写《三国志》时,还是将他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张辽。


不沉的经远


乐进为何能进五子良将呢?原因有几点。



第一,有资历。

张郃是很早就加入曹操阵营里的,甚至可以说是曹操军队奠基人之一。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无奈兵马太少,于是扬州刺史陈温等助曹操四千丹阳兵。结果根据《三国志》注引《魏书》,丹阳兵兵变了,最后只剩五百人。然后,曹操到达铚县等地,又收兵千余人。乐进差不多就是此时,带着招募来的千人回到曹操身边,此时这些人马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第二,有战功。

乐进基本上参与了曹操开拓时期,大大小小的战役,几乎每战先登,不负陷阵校尉之职。官渡之战,淳于琼就是他斩的。江陵之战时,他驻守襄阳,又打跑了关羽,苏非,为曹仁成功撤退,创造了条件。后来的合肥之战,又和张辽,李典合作,大败孙权。



第三,曹操赏识。

公元206年,曹操专门上表汉献帝,只提到于禁,乐进,张辽三人的功绩:“武力既弘,计略周备......奋强突固,无坚不摧.....”。三人于是并升杂号将军。

第四,五子良将的特性。

五子良将的才能,就不啰嗦了。他们的特性更像是曹操手中五把利刃,属于进攻型的大将,在冷兵器时代,攻比守难度更大。大飞熊认为,文聘固然有功,不过偏防守型大将,臧霸无论资历和功绩比不过乐进。至于满宠,田豫,牵招能力不错,都属于后起之秀或者建功比较晚了,而且也是偏向防守一方的大将。



第五,乐进在曹魏政权中的地位。

正始四年(243年),曹芳让一批功臣名将配享太庙,其中“五子良将“有四人入选,于禁因为失节自然失去资格。这四位排名如下,车骑将军张郃,左将军徐晃,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如此排名,大飞熊认为,可能和寿命有关。毕竟活得越长,立功机会越多,职位也越高,事迹也比较详细。所以,乐进是最早病亡的,让人们感觉存在感不高,也是情理之中。而朱灵,文聘和臧霸,李典也入选了,只是排名在“四子”和曹洪,夏侯渊之后。至于满宠,田豫,牵招都没有入选太庙。当然,此时田豫还活着,毕竟人家寿命长,活到了八十二岁。

由此可见,说乐进的寸功未立,不值一驳。而乐进能入选五子良将,不是挤的,而是身经百战中中,干出来的。


大飞熊骑士


不要瞎说,乐进可是劳苦功高,国家柱石。

乐进,字文谦,五子良将中以骁果显名。曹操最初起兵时便跟随曹操,每战必先,奋强突固,无坚不陷,从击吕布于濮阳,张超于雍丘,桥蕤于苦县,皆为先登。从征张绣,围吕布于下邳,破其别将。击眭固于射犬,攻刘备于小沛,皆破之。

官渡斩袁绍将淳于琼,黎阳斩袁谭大将严敬,南皮破袁谭,再为先登。

别征高干,破走管承,从击荆州。之后留守襄阳。

建安十四年,击退关羽,苏非,威震南郡(赤壁战后)。建安十八年,与关羽战于青泥。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建安十九年,从征孙权,假节。

建安二十年,与张辽,李典同守合肥,受曹操之命守城末能出战,名声不显。官至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218年)逝世。

乐进在五子中算比较低调的,主要是没场大战为其添彩,又死的最早,但一生征战不止,功勋着著,先登陷阵之勇,三军莫能比之。

就看乐进的资历,曹操前期那场仗他没上过,陷阵冲锋,谁又比得过乐进,他不入五子良将,曹操第一个不服,立过多少功,曹操都是记在心里的,至于文聘,对不起,前期创业没有他,田豫,满宠,牵招,偏文官一点,冲锋陷阵不是他们的长处。最后臧霸,泰山半独立军阀一个,曹丕继位后还找个机会还把他兵权给夺了,拿头去争五子良将?




(关注我有更多三国故事。)


老白的历史课


我是人者仁义也,用正史说三国。

乐进此人由于在《三国演义》里面不甚出彩,导致很多人都不了解乐进,其实乐进此人十分是一个十分勇猛的战将。我可以依照历史记载简单的聊聊乐进。

乐进是东汉阳平郡卫国人。其人样貌短小,身材并不高大,但是勇武菲凡。很早就投靠了曹操,曹操在汴水兵败,前往丹杨郡募兵,而乐进则是去了自己的家乡为曹操募兵,曹操在丹杨郡招募的军队在半路上全部跑光了,乐进则是招募了一千多人跟随曹操来到了河内投靠袁绍。乐进在曹操的帐下担任的是军假司马、陷陈都尉。“陷阵”一词,其实是中国古代进行战争时,步兵方阵进行血腥拼杀时,需要一对经验老道的士兵在前排对敌方方阵进行穿刺,以求打垮敌军,这在汉代是比较常规的大打法。这种陷阵的人都是很勇武的,比如吕布手下的高顺,也是做这种事情的武将,所以说乐进看上去不高大,但是打仗勇武是把好手。乐进在曹操和吕布的大战中,率先登上濮阳城击垮吕布,在雍丘城率领登上城楼击垮张超,在苦城先登城楼击垮桥蕤,可谓是武将的佼佼者,中国古代的攻城战极其惨烈,乐进能够率先登上城楼作战,可想而知乐进的武力值。

在兖州平定后,乐进跟随曹操击垮吕布,刘备,战胜张绣,又打击河内的眭固。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乐进与于禁率领步骑五千,攻打袁绍的别。从延津西南缘河而进,渡河攻获嘉。焚烧保聚三十余屯,斩首、俘获各有数千,降服袁绍将领何茂、王摩等二十余人,然后返还营地。随后有跟随曹操袭击乌巢,斩杀淳于琼。曹操北征袁氏兄弟,乐进跟随曹操北上,在黎阳攻打袁氏兄弟,一战打死了大将严敬,随后又在乐安郡击败黄巾军。有跟随曹操攻破袁氏大本营邺城,在南皮城率先攻入城池了,攻败袁谭。随后乐进前去攻打高干,从北道进入上党郡。连败高干,最后是曹操前往攻打高干宣布灭亡。之后乐进和李典负责攻灭管承。

曹操南下平定荆州时,乐进屯兵阳翟,后来留守襄阳。在刘备取得南郡之后,乐进和文聘负责防御刘备,当时刘备号召南郡诸郡山谷蛮夷都归附,随后乐进击败关羽和苏非,而刘备安置的临沮县长杜普、旌阳县长梁大,都被乐进攻破。此后乐进被留在合肥和张辽一起固守合肥城。在孙权第二次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合肥城的时候,张辽在逍遥津大破孙权,而乐进则是固守合肥城。但是之后不久乐进去世。


人者仁义也


先要纠正一点的是,说乐进一生未立寸功,完全是在污蔑他。乐进的一生,可谓是战功赫赫,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曹魏政权的建立作出了杰出贡献。

下面我就列出乐进的几大战功。

战功一

乐进在跟追曹操讨伐吕布、张超、桥蕤的时候,每次都身先士卒,杀敌无数,被封为广昌亭侯。

战功二

曹操讨伐张绣,围困吕布于下邳,击败眭固于射犬,攻破刘备于小沛,乐进都立下了战功,被拜为讨寇校尉。

战功三

在官渡之战时,乐进力战有功,杀死了袁绍大将淳于琼,之后又斩杀袁谭大将严敬,被封为游击将军。

乐进像上面这样的功劳,真是不胜枚举。

《三国志·乐进传》:“别击黄巾,破之,定乐安郡。从围邺,邺定,从击袁谭於南皮,先登,入谭东门。谭败,别攻雍奴,破之。”

那么,我不妨顺着提主的问题,来回答这个问题:乐进,为何能挤进“五子良将”呢?下面我将根据正史及演义的记载,分析为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乐进最早追随曹操,曹操非常感激他。

据《三国志·乐进传》,乐进,字文谦,是阳平卫国(今河南省清丰县)人,他容貌短小,胆略过人,是曹操的帐下一小吏,也是最早追随曹操的人之一。

当时曹操既没有兵马,也没有土地,靠着卫弘的资助,贴出告示,打着“诛杀董卓,兴复汉室”的旗号,开始招兵买马。一时间,前去应召的人,如雨骈集,数不胜数。其中有很多人,一直追随曹操,后来成为三国时期著名将领,如李典、夏侯惇、夏侯惇、曹仁、曹洪等。乐进就是其中一个。乐进不久去他的家乡,招到了一千人,让他们一同追随曹操。曹操得到了乐进,真是如虎添翼。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曹操不得志的时候,靠着乐进等人的支持,终于建立起了一支部队。他能不对乐进感恩戴德、倍加信任吗?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汉献帝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曹操表奏汉献帝,极力称赞乐进、于禁、张辽等人:

“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

于是,乐进被封为折冲将军。

这样的乐进,怎么可能挤不进“五子良将”呢?

二、乐进作战勇猛,战功赫赫。

陈寿在作传的时候,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人放在一起,并评价道:

“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

显然,在陈寿看来,乐进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

此外,乐进的战功,实在太多了,这里再列举几个。

  • 1.在讨伐高干时,乐进连战斩首。
  • 2乐进在留守襄阳时,大破关羽,南郡诸郡投降。
  • 3.讨刘备时,凯旋而归;讨伐孙权时,被授予假节。

因此,曹操返回许昌后,因乐进立有战功,大力奖赏他,增邑五百户,加上之前的一共是食邑一千两百户。不仅如此,曹操还给乐进一个儿子五百户,并封为列侯,后来又升任右将军。

三、文聘、田豫、满宠、牵招、臧霸等人,实在比不了乐进。

不可否认,以上五人都立下了战功,为曹魏政权的建立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无论是他们的战功,还是声望,都比不了位列“五子良将”第二的乐进。

就拿文聘来说,他本来是刘表的大将,后来投靠了曹操。当时他说出了一番很感人的话,曹操这样说道:“仲业,卿真忠臣也”。后来因跟乐进一起击败关羽,被封为延寿亭侯、讨逆将军。曹操在世时,文聘就有一个这样战功,而且还是跟乐进一起的,他显然不可能位列“五子良将”。

再说臧霸,本来隶属于陶谦,后来投靠了曹操。之后也是跟着于禁、夏侯惇、张辽等人,去征战沙场,建功立业,几乎没有完全由他一个人立下的战功。

田豫、满宠、牵招三人就更不必说。他们立下了哪些战功呢?他们的事迹,又有多少人能说出呢?

综上所述,乐进能挤进“五子良将”,当之无愧!

那么,大家怎么认为呢?

专注三国史,喜欢三国的朋友,欢迎关注、转发和评论!

元哥说三国


《三国志》作者陈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其中太祖即魏武帝曹操,曹操戎马一生,对内灭二袁、平吕布、破张绣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了南匈奴、乌桓等,最终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乃时之英雄也。当然曹操能有如此成就自然是大业离不开身边的谋臣良将辅佐,说到曹操身边的良将,陈寿写到了“五子为先”,即有五位良将是最为突出的,他们是谁呢?即于禁,张辽,徐晃,张郃和乐进。

于禁是曹魏众多名将中第一个被授予假节钺的人,在曹操时期,于禁是外姓将领中知名度最高的。

张辽镇守重镇合肥多年,屡败孙权,以八百精兵破十万吴军名震天下,“张辽止啼”的故事更是世代流传。

徐晃襄阳败关羽,曹操曾赞其"有周亚夫之风"。

张郃街亭败马谡,多次抵御诸葛北伐,是后三国时期曹魏的柱国之臣。

而说起乐进,想必很多朋友都会有种陌生的感觉,乐进在后世的名气确实是远不如前四者,然却得与前四人并入五子良将之列,实在让人捉摸不透,那么乐进为何能“挤进”五子良将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资历老

乐进追随曹操的时间比于禁还早,他是五子良将中资历最老的一人。据史料记载,于禁是于公元192年投入曹操帐下的,而当时的乐进早已是曹操的心腹将领,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这件事我们便知: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曹操讨伐董卓失利,损兵折将后曹操亲往扬州征兵,并同时派乐进回本郡征兵。据《三国志》记载:

“遣还本郡募兵,得千余人,还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

而乐进也因征兵有功被升为了军假司马、陷陈都尉。

征战有功

题主说到乐进一生未立寸功,这真是太可笑了,作为最早追随曹操的将领之一,怎么可能会未力寸功?乐进确实没有张辽破吴,张郃夺街亭那样流传千古的功绩,但并不能因此否定乐进。那么乐进都有哪些战功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一:募兵之功,这个前面已经提到了。

二:征战四方。濮阳破吕布,乐进因功被封为广昌亭侯。征张绣,攻刘备于小沛,乐进因功晋升为讨寇校尉。曹操与袁绍对战时,生擒袁绍部将淳于琼,烧毁乌巢粮草的领军将领正是乐进。曹操南征刘备孙权时,也皆有乐进的身影。

守城有功

只知张辽威震逍遥津,然当年那场魏军以少胜多的合肥之战又怎是张辽一人之功,时镇守合肥的将领乃是张辽,李典和乐进三人,后来也是三人合力才彻底将吴军给击退的,我们不能只放大张辽之功而忽视乐进和李典。

乐进之功绝非文聘、田豫、满宠、臧霸等人可比的,他能位列五子良将之列无可厚非。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这个问题问得明显有失偏颇了。乐进确实是曹操的老班底,但就此就认为他是靠关系成为五子良将那就错了。在曹操眼里他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之选,当然也这与前期张辽、张郃等人的忠诚度还在考察期有关。

不过,从《三国志》的记载看,乐进为曹操征战几十年,除了征讨张绣时,被曹操坑了一次之外,几乎未尝败绩,三国乱世,几人不败?可谓名将了吧。

在后人眼中,乐进的名气确实不如张辽、张郃、于禁几人,下面就尝试分析一下乐进为何在后世声名不显。

先说说乐进的战绩以及时人的评价吧。

吕布、刘备、关羽、孙权都被他打败过

曹操还没起家时,乐进就跟随了曹操,在关东诸侯讨董卓时曹操兵马少,乐进就自己出去募集了一千多兵马。

一开始,曹操也没什么势力,所以史料记载也不多,乐进自然没捞到什么笔墨。直到,吕布偷袭兖州之后,乐进开始大放异彩。

从击吕布于濮阳,张超於雍丘,桥昽於苦,皆先登有功,封广昌亭侯。《三国志》

194年的时候,乐进可就已经封侯了。理由呢,就是每战都是先登,先登就是先锋,属于敢死队那种的,可见乐进之勇猛。

(《三国志》说乐进容貌短小)
曹操也不可能兼顾那么多战场,这就需要有独自领军的将领,其后乐进的史料所载就多为此。

围吕布于下邳,破别将,击眭固于射犬,攻刘备于沛,皆破之。

等到与袁绍决战时,乐进仍是没在曹操营中,而是独自作战。

于禁与乐进等将步骑五千,击绍别营,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余屯,斩首获生各数千,降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余人。

官渡之战,乐进更是斩杀了袁绍大将淳于琼。

攻打袁绍儿子袁谭时,乐进再一次先登破南皮城。

而后几年征战,乐进仍是独领一军。

乐进别击黄巾,破其众。乐进别攻雍奴,再破其军。遣进与李典击之。承破走,逃入海岛,海滨平。

当时曹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北方,可是南方有荆州刘表死而不僵,需要大将坐镇,于是乐进被遣屯军于阳翟,后来就一直驻守襄阳。

刘备入蜀,乐进就趁机进攻,

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又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

第二年,乐进又被去打孙权,与张辽、李典留驻合肥。三个合力大破孙权。

乐进以骁果显名 勇悍猛迅

(官渡之战后 五子良将终成大器)
平定并州之后,曹操就向汉献帝上表给乐进、于禁和张辽三位将领请功,可见他对这三人的重视:

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於是禁为虎威;进,折冲;辽,荡寇将军。

刘备在得知乐进率军进攻项羽的时候十分担忧,

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羽,进必大克。《三国志·先主传》

可见在刘备眼中,乐进是能“大克”关羽的将领。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乐进,“乐进以骁果显名”,就是身材矮小的乐进却是极其悍勇之辈。而且他很遗憾地说: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

后人也说:乐进魏之名将,志列于张辽后,其勇悍猛迅,当亦其侪也。惜史书不详,便松之不得益一字。遍观其传,如日记行述,不过某某日于某某处破某某敌而已。所得者,唯别传不见之名有数,如管承、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等。

也就是不只《三国志》对乐进事迹所记甚少,就是后来裴松之注解《三国志》时,也没有多少补充。

既然古人都认为乐进配得上五子良将的称号,但为什么事迹却如此至少,甚至后来很多人认为他碌碌无为呢?下面就尝试分析一下。

一、乐进死得早

乐进死于218年,甚至比曹操还早死了两年。群雄争霸只是正史中的一小部分,多数都是记载了三国争雄的事。名为《三国志》当然着重记录曹魏代汉而自立之后的事,那时候乐进已经死了,自然再无功绩可言。后来唯一提到的就是乐进陪祀魏武帝曹操。

二、乐进独立领军

《三国志》对于曹操在世时的记载,尤其是曹操本纪中大多集中介绍几大战役,诸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诸多人物传都是围绕于此展开。

前面已经介绍过,曹操前期征战中,乐进已经能够独立领军,属于偏师,所以一直在曹操帐中的张辽、张郃等人都着墨较多,而乐进被提及甚少。后来他又常驻荆州北,赤壁之战后荆州多是对峙局面,因此苦劳之外也没什么功绩可以书写。

(逍遥津成就张辽威名 而乐进守城亦有功)

三、《三国演义》的影响

现在都知道《三国演义》是尊刘贬曹的,所以武将方面很大一部分是以关羽为主线。从这方面看,张辽是与关羽亲善的曹将,于禁是被关羽活捉的,因此他们的故事就说得多。

而乐进虽然打败过关羽,但是赤壁之战,三国演义明显已经把关羽抬高到了一定层次,所以根本对于乐进与关羽对战之事没有提及。因为不符合罗贯中的意图于是就直接被忽视了。

综上所述,正史之中,因为乐进早亡,没能参与到曹魏代汉,以及后来三国征伐,所以记载甚少。而对民间影响巨大的《三国演义》,有因为乐进与关羽没什么交集,所以也不能作为配角有什么突出表现。

两者相加,五子良将之一的乐进就此不为人所多知,甚至可能认为他是窃据其位之人。但通过《三国志》中短短的介绍,仍能看出,乐进不只是冲锋陷阵的先登猛将,也是能够独掌一军坐镇地方的将才。


辽风物语


看来题主对乐进很不了解啊!

乐进可是有勇有谋,戎马一生,立功无数啊!

在曹操手下的五大名将(即“五子良将”)中,乐进和张辽、于禁、张郃、徐晃并不完全一样,别人都是归降过来的,只有乐进一直是曹操的老部下,是“五子”良将中追随曹操一生的那个人。

虽然乐进死得最早,功劳却一点不比其他四个人少。

曹操初起时的先锋大将,数次险死还生,立功不断

乐进从曹操在陈留起兵时便开始追随曹操,为帐下吏。这时,曹操兵马不足,就派遣乐进回他的老家一带去招兵,当他招到千余名兵丁再回曹营时,曹操让他做一名假司马、陷阵都尉,也就是先锋官。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征伐陶谦,替父报仇,不料吕布、陈宫、张邈等率军攻打曹操的根据地衮州。当时形势十分危急,只有荀彧、程昱保守住鄄城、范县、东阿少数几处地方,直到曹军回师才开始好转。在与吕布争夺濮阳时,战斗十分激烈,乐进冒死率先登上敌方城楼夺得首功。接着,乐进又随曹操在雍丘跟张超打了一次硬仗。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率军迎战进攻陈郡的袁术。袁术的部将桥蕤、李丰等所率前锋与曹军在苦县遭遇,乐进率部抢先攻城,击破来犯之敌,因功封爵广昌亭侯。

曹操开疆拓士的最锋利的尖刀,战功卓著

乐进的大半生都是在战斗中度过的。

他随曹操在安众征战张绣,在下邳攻击吕布,在射犬战眭固,在沛地攻刘备,都能杀败对方部将。很快,乐进便因功升任讨寇校尉。

在曹操与袁绍决战的官渡之战中,乐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这次重大战役中力战前敌,斩杀袁绍大将淳于琼。接着,随曹军进略冀州时,乐进又在黎阳斩杀袁军大将严敬。这时,乐进乐升任游击将军。

战事不断,乐进总是鞍马不离,攻伐不止。乐进在乐安郡击破黄巾军余部,围攻并打下邺城,在南皮、雍奴等处击破袁潭余部。在曹操平定北方的各次战役中,乐进都建有功勋。

受到曹操高度赞扬

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上表汉献帝,为乐进、于禁、张辽等战将要求加赏。曹操称赞说:“乐进等将领不仅勇武有胆略,忠心守节义,而且督率攻坚,无坚不摧,派遣率征时能统御军队,安抚地方时能奉令无犯,当敌制决,没有失误。应予记功褒奖。”乐进的名字赫然排列在最前面。

于是,乐进被封为折冲将军,于禁为虎威将军,张辽为荡寇将军。

此后,乐进为曹操镇守襄阳,打败关羽、苏非等军。在南郡征战中,乐进大破刘备部下的临沮县杜普和旌阳梁大。在合肥,乐进和张辽、李典一起以数千人抗击孙权亲率的十万东吴大军,使孙权大败而退。因为屡立功勋,乐进升任右将军,一子封列侯。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征战一生的乐进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近三十年间,他为曹操摧城拔寨、镇守地方、安抚百性,功勋卓著,谥为威侯。后从祀于曹操庙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