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挥戈关隘去 誓将生死作英豪

壮士挥戈关隘去 誓将生死作英豪

——岳阳经开区卫计系统战“疫”群像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陈砂

1月29日,岳阳经开区确诊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岳阳市确诊42例,全国确诊7711例!

2月3日,岳阳经开区确诊7例新冠肺炎患者,岳阳市确诊83例,全国确诊20438例!

3月9日,岳阳经开区确诊10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10例;岳阳市确诊156例,治愈出院151例;全国确诊80754例,治愈出院59897例!

不断增加的冰冷数据触目惊心,牵动着全国亿万群众的心,更撕扯着岳阳经开区卫计人的心!抗击“疫”魔,务必下好先手棋,落实严防控,岳阳经开区工委、管委会第一时间发出了号令,全区卫计系统干部职工闻令而动,第一时间放弃春节休假,全员参战、毫不退缩、无怨无悔,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战斗姿态,坚守在一线、奋斗在一线、冲锋在一线,全力以赴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壮士挥戈关隘去 誓将生死作英豪

冲锋在前 攻坚有我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1月20日,区卫计局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成立应急工作组。1月22日,全区召开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会,成立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办公室、综合组、疫情监测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等八个专项工作组,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和责任机制,实行24小时全天候指挥调度。1月23日,区卫计系统全面取消休假,备战疫情防控,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

这些日子,邓洪波只要一走出办公室,都会随手带笔记本。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各乡镇(管理处)、各部门单位的相关情况和收集的各种信息、数据。这样厚厚的笔记本,仅仅一个多月时间,邓洪波就写完6个。作为区卫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邓洪波需要详细了解疫情防控工作大大小小的事,随身带着本子,能及时记录,把防疫工作做到最细。

疫情防控期间,邓洪波带领卫计系统充分发挥疫情防控主力军和专业机构作用,经常深入基层和医疗卫生机构一线督查指导,从切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方面采取果断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每天工作到次日凌晨,是邓洪波的工作常态,防控任务紧急时甚至通宵达旦。他以“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高度责任感,身先士卒,彰显担当。

该局其他班子成员分别牵头组织开展全区疫情防控的综合协调、疫情监测、医疗救治、后勤保障等工作。他们夜以继日奔赴防疫一线,指导、督促基层防疫人员科学规范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同时,分赴全区各村(社区)、医疗机构等基层一线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全区疫情防控工作科学有序高效推进。

“又发现一起疑似病例,现场要及时管控起来”“防疫数据要及时统计上报, 做好疫情信息收集”这是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明在紧急调度和安排工作;“再抓紧时间调度,给一线医护人员配足医用物资!”这是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刘治平在安排后勤保障工作;每天晚上12点了,卫计局办公室主任易兴旺还在收发文件、整理资料。

是的,这段时间来,哪怕是午夜,卫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仍在发放各单位急需物资;凌晨,他们还在紧张统计各类报表……

壮士挥戈关隘去 誓将生死作英豪

无畏坚守 阻击疫情

经开区作为岳阳市的交通要塞,京港澳、随岳高速公路出入口和武广高铁岳阳东站、三荷机场都在该区范围,是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守住了这四个口子,就守住了岳阳的东大门!

连日来,经开区设置了4个疫情检测防控点,由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克飞牵头负责,全天24小时值班,对进入岳阳的车辆进行逐一排查检测,落实好属地管理责任,打好防疫战,守住“东大门”。

一月的天气,春寒料峭,风像刀子一样割在脸上。1月28日22时许,随岳高速路口监测点医护人员李艳仍站在透骨的冷风中忙碌着,她已经连续5天没好好睡觉了,双眼布满血丝,脸上被口罩勒出一道道红痕,双手冻得通红,嘴唇也被风吹得干裂起皮。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李艳每天一站就是8个小时,最早7点,最晚凌晨12点下班,一天对几百辆出入的车辆进行检测、登记信息。“特殊时期,大家都在默默付出,只要能够减少一分风险,再累也是值得的。”这是李艳能够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

“辖区新冠肺炎集中医学观察点,需要派一人驻点防控……”“我报名,马上赶到!”2月14日,值守了近20天,刚刚从京港澳高速路口监测点下来的刘正茂,还没来得及休息一天,就突然接到任务。他二话没说,赶到科室后,跟同事进行了简单的工作交接,在收拾好个人生活物品和基本防护用品后,就立即奔赴集中医学隔离点。集中医学隔离点的留观人员可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危险随时可能发生。作为集中医学隔离点的“管家”,刘正茂吃住都在观察点,除了和同事们一起负责消杀工作、布置房间、安置人员、协调各种关系,还要想方设法为隔离人员做好医学观察、生活保障、心理疏导等服务。即使每天夜以继日连轴转,他始终坚守一线。

“我年轻,身体好,又是男同志,要值班我先上!”发出这铿锵有力声音的是26岁的胡诚。从1月22日开始,区疾控中心与区联防联控指挥部同步开始全天候的值班值守。面对全区共约40万人口的疫情防控工作,只有6名工作人员的疾控中心,工作量早已满负荷。胡诚责无旁贷地主动担负起值班值守任务,每天24小时吃住在疾控中心,平均每天休息时间仅3到4小时。因连续高强度工作了整整半个月,胡诚因劳累过度病倒在岗位上。然而,为了不耽误疫情数据的正常准确报送,稍稍恢复体力的胡诚,又拖着虚弱的身体在病床上统计数据,向临时紧急抽调顶班的同事传授报送方法。

鏖战一月有余,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全区卫计系统干部职工仍未显一丝疲态,因为他们深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丝毫的麻痹大意,都可能让前期努力付之东流。他们伴着渐渐绽出的春枝,仍然在冲锋着、战斗着……

从1月23日起,该局累计接听热线电话3000多个,确保第一时间受理群众诉求;在京珠、随岳、高铁出口监测3.82万台车辆11.48万多人次,及时劝返3277台车辆9724人次。三荷机场进出港累计检测1.9万人次;2月6日起设立定点隔离宾馆,累计集中隔离对象144人次,目前集中隔离60人;2月17日起设立定点接待宾馆,累计接待272人次,目前在住65人。

壮士挥戈关隘去 誓将生死作英豪

分秒必争 筑牢防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口罩、防护服、酒精、消毒水、体温计……这些物品都是抗疫工作必不可少的物资。疫情来袭适逢春节假期,很多厂家店铺都休业,这些物资瞬间变成“紧俏货”。

面临防疫前线物资吃紧困境,从大年三十开始就返岗工作的李光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46岁的李光兴是区卫计局办公室副主任,这次被抽调到疫情指挥部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协调、接收、发放工作,是防疫物资“大内总管”。

“发放的前提是要有物资,没有物资就是无米之炊。所以最头疼的不是发放,而是采购。”为确保物资供应,李光兴把同学、领导同事、老乡等一切资源都发动起来,多方联系、通过打听各种渠道紧急采购各种物资,紧锣密鼓运往卡口。连日来,李光兴和同事们从来没有停下过,日复一日、不分昼夜、风雨交加的奔走在采购路上。

这不是一串普通的数据,这些数据里是一个个奋战在采购战线上的人员在疫情防控保供期间交出的一份最好的“初心”答卷:截至3月10日,区卫计局已向各医疗卫生机构、防控成员单位、一线工作人员发放口罩15.689万个、红外线体温枪103支、84消毒液11.4吨、医用防护服2741套、护目镜586副,确保了防疫一线物资供应不断档。同时积极协调,对接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 累计接受捐款325.695万,物资7万余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落实早发现,排除风险隐患,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已经成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百余名医护骨干冲锋在前,成为“尖刀班”,发挥中坚作用。

1月28日7时30分,木里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李锡葵走进医院,这比以往上班时间还早了半个小时。打开办公室门,他匆忙地喝了一口水,便穿上了厚厚的隔离防护服。

36岁的李锡葵是木里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副院长,也是该中心发热门诊诊断室的负责人。高速路口驻点值守、发热门诊接诊、对确诊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入户测量体温……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李锡葵便主动向医院“请战”,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壮士挥戈关隘去 誓将生死作英豪

自全市启动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以来,全区所有基层医护人员迅速投身工作岗位,作为排查风险隐患的第一道防线,医护人员纷纷站到抗击疫情第一线,直面疫情感染风险,全力阻击疫情,密切接触者累计在册管控313人,陆续到期解除313人。区外来函协查在管密切接触者99人,陆续到期解除隔离。公安侦办后新增密切接触者142人,均到期解除管控。区疾控中心累计核酸检测采样送检221人次,第三方核酸采样检测累计138人次。全区接触者医学观察人数共计3298人次,隔离消杀面积达14.2万平米。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爱无言。在这场特殊的战役中,岳阳经开区卫计人再次成为冲锋陷阵的排头兵、尖刀连。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负重前行。截至3月10日,该区累计确诊病例10例,治愈10例,全区疫情防控工作整体平稳可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