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抑郁症:“我又丧又爱哭,但也活得很积极。”

本文原创首发于头条。原创不易,请勿抄袭!

作者/门木


导语:

2019年“抑郁症”频上热搜,雪梨、具荷拉的去世都与它息息相关,更遑论还有乔碧萝等蹭流量。

作为一名与抑郁症相爱相杀三年的患者,我希望为抑郁症“去污名化”做份努力,这也是这篇文章的意义所在。


真实的抑郁症:“我又丧又爱哭,但也活得很积极。”

最近关注了热依扎,这个三十三岁的姑娘微博里有这样一段话,“为什么我这么有趣呢?是因为我死过很多回,才知道生的意义。所以我愿意传递给你们有趣的,人生太苦,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活自己吧。”


她确实是个有趣的女孩子,微博里都是她灵光一闪想出的段子,零零碎碎的日常里也都充满着活力。如果不是她自己承认,也许其他人很难发现这个真相。


这和大部分人对于抑郁症的认知不谋而合,即“内心很痛苦但把自己伪装成很快乐”,除了典型的“微笑抑郁症”外,更多的是一种大部分人的误解。抑郁症确实意味着悲伤和痛苦,却并不意味着绝对的悲观和绝望,很多抑郁症患者本身就是性格开朗的人,这份幽默是与生俱来,而不是强颜欢笑。


抑郁症也根本没有那么惨,仿佛生了病世界就只剩下黑暗。不是的,事实上,抑郁症患者不但没有那么消极,而且大多活得非常努力。


真实的抑郁症:“我又丧又爱哭,但也活得很积极。”

近年来,抑郁症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里,而每一次引起大规模热议,都与知名人物的不幸遭遇息息相关。


2017年12月18日,年仅27岁的韩国组合SHINee成员金钟铉被发现昏迷于首尔清潭洞的酒店式公寓中,经抢救后无效死亡,被确认是烧炭自杀。

真实的抑郁症:“我又丧又爱哭,但也活得很积极。”

被发现昏迷于首尔清潭洞的酒店式公寓中,经抢救后无效死亡,被确认是烧炭自杀金钟铉

这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偶像选择了这种决绝的方式与世界告别,在过去三年中,他饱受着抑郁症折磨,不工作的时候足不出户,每天晚上都要依靠安眠药睡觉,他也曾在节目中失声痛哭,奔溃道,“没有几个人想去了解我真正的样子。”


他无数次在生死间拉扯,最终冷静地安排好一切,与抑郁症同归于尽。只留下一封遗书,剖析着自己不为人知的痛苦,字里行间都弥漫着绝望。

真实的抑郁症:“我又丧又爱哭,但也活得很积极。”

金钟铉遗书(截取部分)

知道真相后,无数人为金钟铉泣不成声,为他年轻的生命扼腕痛惜;也有无数人加入了抑郁症的科普行动,试图引起大众对于它的更多关注。


真实的抑郁症:“我又丧又爱哭,但也活得很积极。”

在现实里, “抑郁症”并不是个陌生的词,但却是种陌生的疾病,对它的“污名化”太过严重,以至于很少人对它有正确的认知。


在金钟铉和乔任梁的事件中,总有很多人会认为“是他们太想不开了”,“年纪轻轻有什么过不去,就是经历得太少”。但事实上,抑郁症的成因非常复杂,“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


在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中,有五个经典症状,即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躯体症状,最重要的是,这些状态至少持续两周以上。在这五个症状中,后面四个都与生理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代天王张国荣的抑郁症就是典型的生理原因,他的大姐张绿萍谈起他的病情时说,“他的病好多人不明白,抑郁症是有两种的,一种是Clinical Depression,因为脑部里面化学物品不平衡了,是生理上的;另一种是就是大家明白的有不开心的事什么的导致的。Leslie(张国荣)百分之百是第一种。”

真实的抑郁症:“我又丧又爱哭,但也活得很积极。”

“他(张国荣)的病好多人不明白”

这种由于脑部化学物质的缺失而引起的抑郁症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和单纯的心理咨询去治疗,它必须依靠药物治疗。而随着抑郁程度的加深,越需要接受专业的治疗。


真实的抑郁症:“我又丧又爱哭,但也活得很积极。”

有一段时间,太宰治所写的一句话非常流行,“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它在知乎随处可见,几乎是万金油“名言”,只要碰上生活中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它就有了用武之地。


毫无疑问,这是句很丧的话。简单八个字,就完全否定了一个人生存的价值。从某种程度而言,除了生理上无法摆脱的痛苦外,对生命无意义的认知也是抑郁症患者的症结所在。

真实的抑郁症:“我又丧又爱哭,但也活得很积极。”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太宰治《人间失格》里主人公大庭叶藏是个典型的抑郁症患者。他出生于日本乡下的富贵家庭,父亲是议员,兄弟姐妹众多。但物质的富裕带给他的却是精神上的匮乏。他与父亲没有深厚的感情,很小的时候叶藏就懂得为了讨好父亲而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


这种对自我的压抑从童年就初现端倪,而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望则是抑郁爆发的导火线。他曾经的好友堀木正雄在他与叶藏和酒吧的服务员常子殉情未尽后,却只想从他身上捞钱;他父亲的朋友“比目鱼”每次都把叶藏的老家寄来的钱占为己有。


如同叶藏的自白,“我平素待人亲切,却从未体会过‘友情’的真正滋味。……与人的一切交往留给我的回忆皆是痛苦。” 他有一双看透本质的双眼,明白在那些虚情假意背后都是赤裸裸的恶意和伤害。

真实的抑郁症:“我又丧又爱哭,但也活得很积极。”

“与人的一切交往留给我的回忆皆是痛苦”

这个年轻人就此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他怀疑世上的一切,包括自己的存在和活着的意义,“渐渐地,我对所有事情失去了自信,对人类生出无止尽的怀疑,世间生活再也无法引起我一丝期待、一丝快乐和一丝共鸣。”


对自我的极度否定和对生命的漠然是抑郁症患者的共性,他们所沉溺的痛苦绝大多数不是特定的事件,而是对自我价值的茫然,“这样差劲的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意义呢?”


如同大庭叶藏,抑郁症患者终其一生,也许都在寻找这个答案。


真实的抑郁症:“我又丧又爱哭,但也活得很积极。”

在漫长的患病过程中,这种感觉一切生活都毫无意义的空虚如影随形。工作赚钱、人际社交、恋爱婚姻……这些世俗中所代表的生活方式也都失去了色彩,没有做任何事情的动力,也对未来没有期待。


这是很多抑郁症患者的状态,即使诉之于口也难以被人所理解。但这并不是他们的日常,正因为这份空虚与无意义太过痛苦,抑郁症患者会表现出另一种行为上的积极。


知乎有很多关于抑郁症的话题,而几乎每个话题下的高赞回答中都会有些宝贵的建议。


为了走出抑郁,为了减少发病频率,他们选择药物治疗、坚持运动、规律作息、阅读大量心理学书籍、通过写作记录情绪、尝试瑜伽……

真实的抑郁症:“我又丧又爱哭,但也活得很积极。”

他们选择药物治疗、坚持运动、规律作息、阅读大量心理学书籍、通过写作记录情绪、尝试瑜伽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努力自救。在发病的时候,情绪汹涌如潮,那一瞬间悲伤与绝望铺天盖地,恨不得就此了却余生,但这是因为生病的缘故,不一定就是自己真正的想法。在没有发病的时候,每个人都在无尽的海水中奋力挣扎,试图找到一块浮木,让自己从溺水中逃脱。


消极绝望的那一面,是因为生病;而另一面,则是对活下去的渴望和自救的努力。


抑郁发作三次后就必须终生服药,在大众看不见的背后,是无数与抑郁症相伴几十年的患者,他们经历过一次次黑暗挣扎,徘徊过一次次生死边缘,依然坚持着工作与生活,小心翼翼地伪装成正常人的模样,这难道不是一种值得敬佩的积极吗?


一定要相信,抑郁症患者比任何人都想要好好生活,好好活下去。


真实的抑郁症:“我又丧又爱哭,但也活得很积极。”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它被医生称之为“心理上的感冒”,是常见且容易治疗的精神疾病。


根据2019年数据统计,全球已超过3亿人罹患抑郁症,预计到2030年抑郁症将为例世界疾病负担的首位。目前中国有5400万患者,大概每100人里就会有3个抑郁症患者。


我想传达的理念是,抑郁症并不可怕,也并不特殊。用“感冒发烧”的态度去面对它,不需要如临大敌,只要在感觉不适的时候及时就医。


人生总有一段晦涩的时期,抑郁症也不过是其中之一。不必对它大惊小怪,也无需对“抑郁症患者”抱有同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并不相通,无论欢喜还是悲伤,最好的关心就是互不干扰,最好的尊重就是习以为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