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飛箝:暗藏用人智慧,用人做到這一點,助你離成功越來越近

鬼谷子原文:用之於人,則量智能、權財力、料氣勢,為之樞機,以迎之、隨之,以箝和之,以意宣之。此飛箝之綴也。

如果把“飛箝”之術用於他人,就要揣摩對方的智慧和能力,度量對方的實力,估計對方的氣勢,然後以此為突破口與對方周旋。進而以“飛箝”之術達成議和,以友善的態度建立邦交。這就是“飛箝”的妙用。

鬼谷子飛箝:暗藏用人智慧,用人做到這一點,助你離成功越來越近

如何使用人才,使其發揮最大的聰明才智,對每個企業來說都至關重要。掌握用人的技巧十分重要,鬼谷子在這裡就教給我們如何妙用“飛箝”。

作為一個心有大志之人,能夠做到屈己求賢,那麼天下賢能的人就會雲集響應,一起到他的麾下,為他的事業出謀劃策。

春秋時期的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其求賢用人之道與鬼谷子的“飛箝”之術不謀而合。

鬼谷子飛箝:暗藏用人智慧,用人做到這一點,助你離成功越來越近

當時齊桓公為了稱霸天下,廣求天下賢士輔佐。衛國人甯戚聽到這個消息也想投奔桓公以施展自己的才華,但他家裡貧困,苦於沒人舉薦自己。最後他心生一計,於是就替衛國商人趕著貨車來到齊國。他們趕到齊國國都時,已經是傍晚,只好露宿在城門的外面。

這一天,齊桓公正好在郊外迎接賓客,夜裡打開城門,讓裝載貨物的車子讓開。迎賓隊伍中的隨從很多,火把也很明亮。這時,甯戚正在車下喂牛,遠遠地望見了齊桓公,悲從中來,於是就敲著牛角大聲地唱起歌來。

齊桓公聽到了歌聲,細細品味歌詞,說:“真是與眾不同啊!這個唱歌的人絕對不是一個凡夫俗子!”說罷便下令把甯戚帶回去。

鬼谷子飛箝:暗藏用人智慧,用人做到這一點,助你離成功越來越近

齊桓公回到宮中後,侍從們請示桓公如何安置甯戚。齊桓公賜給他衣服帽子,隨即召見了他。甯戚見到桓公後便用如何治理國家的話勸說他,桓公非常滿意。第二天,齊桓公再次召見了甯戚。這一次,甯戚又用如何治理天下的話勸說桓公,桓公聽了以後更加高興,準備任用他擔任要職。

大臣們聽到這個消息後,紛紛勸諫道:“甯戚是衛國人,我們對他的底細還不是很瞭解。大王還是先核實一下,如果他確實是個賢德之人,再任用他也不晚。”

齊桓公笑著搖了搖頭,說:“不必了。用人而疑之,這正是君主失去天下傑出人才的原因。”

最後,齊桓公沒有聽從大臣的意見,對甯戚委以了重任。

鬼谷子飛箝:暗藏用人智慧,用人做到這一點,助你離成功越來越近

當政者需要的是有利於他治理國家的主張,而並不是個人的背景所在。何況人本來就不是十全十美的。用其所長,避其所短,不拘泥於小節,這是成功的領導者選用人才的恰當做法。

還有一次,齊桓公為了表現自己廣集賢士的決心,在宮廷前燃起明亮的火炬,準備日夜接待各地前來晉見的人才。雖然他求賢若渴,但是,不知什麼原因,火炬整整燒了一年,都沒有人上門求見。一時間齊桓公一籌莫展。

鬼谷子飛箝:暗藏用人智慧,用人做到這一點,助你離成功越來越近

有一天,京城東郊來了一個鄉下人要求晉見齊桓公,聲稱自己有九九算術口訣的才能。齊桓公聽說後覺得很可笑,於是派傳令官告訴他:“九九算術乃是末流小技,也配拿來見君主嗎?你還是趕緊回去吧!”

鄉下人回答:“我遠道而來,是專門來為大王解決難題的。我聽說宮前火炬燃了一年也沒有人上門,這是因為大王是個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各地人才都自以為比不上他,怕在國王面前獻醜被人譏笑,所以就不敢登門了。我的九九算術的確是微不足道的小技術,但國王如果能以禮待我,還怕那些有真才實學的能人不來嗎?泰山之所以高聳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江海所以深廣是因為它積聚了每一條小溪流。

鬼谷子飛箝:暗藏用人智慧,用人做到這一點,助你離成功越來越近

《詩經》中說過:古代的英明君王有事都去請教砍柴打草的農夫,只有這樣才能集思廣益。大王是一代明君,必定能禮賢下士。”

桓公聽罷心悅誠服,連連點頭表示讚許,立即以隆重的禮節接待了這個鄉下人。果然不出一個月,四方賢人都紛紛前來了。

泰山不讓礫石,故能成其大,汪海不辭小流,故能成其深。在用人問題上,齊桓公樹立了正確的人才觀,以宏闊的胸襟接待天下之士,最終找到了成就霸業的有用之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