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中手動模式是什麼意思?我必須學習嗎?

無敵馬克兔


相機核心曝光模式有三個:光圈優先(佳能表示是AV、尼康表示是A)、快門優先(佳能表示是TV、尼康表示是S)、手動模式(M檔)。這些模式大家在自己的相機上就可以看到,並且可以去調整用什麼曝光模式拍攝。

①光圈優先(半自動模式):即你只需調整“光圈”值,相機會根據你光圈的大小以及環境光線來給出一個合適的快門速度。個人建議大家多使用這個曝光模式來拍攝,因為80%的題材都可以用這個模式來拍攝。特別對於新手來說,使用該模式學習攝影,能幫你快速入門,體驗到攝影的樂趣。

②快門優先(半自動模式):即你只需調整“快門”值,相機會根據你的快門速度以及環境光線給出一個合適的光圈值。該模式主要用於拍攝運動的物體,根據物體的運動速度來設定相應的快門速度。

上面提到的光圈優先模式、快門優先模式都屬於半自動模式,因為你只需設定一個值,然後其餘的參數靠相機識別給出,不用自己去調。

③手動模式(全自動模式):

即你需要手動去設定光圈值、快門速度,感光度這些,相機不會幫你調整,全靠你自己手動去調整。如果你對“光圈、快門、感光度”這曝光三要素掌握不到位,可能就調不出來,需要有一定的攝影基礎知識才能掌握好。

一般來說前兩種曝光模式能滿足絕大多數的拍攝,日常攝影用那兩種模式拍攝就行,只有少數情況會用到的手動模式。

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還是要了解一下手動模式怎麼用,以給自己的攝影增加樂趣,從而嘗試更多可能性。當然日常拍攝完全沒有必要用手動模式,前兩種模式即可滿足拍攝。


攝影初級班


攝影中手動模式是什麼意思?我必須學習嗎?我的回答是:要學。因為隨著攝影學習與技能掌握的逐步深入,你會發現“手動模式”,在一些拍攝場景中,可以讓你根據拍攝場景的具體(光照,構圖等)情況和需要,拍攝出符合創作意圖的片子來。
我是這麼認為的:在現今相機具備了測光對焦等等的“智能化”情況下,“手動模式”的拍攝已經沒有早期膠片(機)時期那麼的富有技術性與神秘性了,甚至可以說是個非常容易學會與使用的方法。為什麼這樣說呢?下面我們先結合個圖例,說說“手動模式”的簡單易用性。如下圖拍攝的玉蘭花

拍攝這朵玉蘭花時,我是在以光優f11,點測光模式下,靠近並以玉蘭花高光部位進行測光取值(快門1/200)後,將相機設置為手動M檔,快門手動設置為對應的1/200,退回到預選拍攝地進行拍攝的。設置為手動檔的目的是:鎖定曝光組合。不會在退回原拍攝地點後,因拍攝距離的增加,拍攝場景面積的增大而造成測光的變更,影響到曝光組合。在這裡,“手動模式”是不是變得簡單了。

我們再結合個拍攝的風光片圖例,說說“手動模式”下,“全景接片”的拍攝。


先以光優,點測光模式,以太陽為測光點,取得相應的快門值。
然後將相機設置為手動M檔,設置好相對應的光圈,快門值。並在確定鏡頭對焦準確後,將鏡頭也設置為手動檔(這一步驟很重要,手動檔可以保證鏡頭在全景接片拍攝過程中對焦點保持在同一平面上)。隨後按“全景接片”方式進行拍攝完成整個過程。這張風光片是手持相機拍攝4張後,經電腦合成出片的。在這裡,“手動模式”拍攝是不是同樣的也很簡單。

舉這二圖例是想說明,現今,數碼相機的“智能化”情況下,“手動模式”的拍攝不難,難的是:你有沒有適時的想到它,並懂得如何去使用它。
手動模式下,HDR+全景接片拍攝


因而,手動模式和光優(或快優)靈活的結合運用,可以讓拍攝者從容的以“手動模式”拍攝去應對些相對複雜的拍攝場景。而且適用的拍攝題材也是非常廣泛的,比如:“手動模式”下拍攝一些類似這樣的人文(像)題材。
比如,“手動模式”下,“HDR”拍攝的一些花卉題材


比如,“手動模式”下,“HDR+全景接片”拍攝的一些風光題材比如,鏡頭“手動模式”

下,拍攝的一些微距攝影題材

另外,“手動模式”下拍攝的夜景,雷電,車燈光軌,星空等一類題材時,手動模式拍攝的方法與上述的題材在拍攝手法上是有所不同的。這需要依靠多次實拍來掌握曝光時間與相應技術運用的。

現在回過來說說問答中的“攝影中手動模式是什麼意思?”。通俗的說:是指不依靠所使用的相機(鏡頭)自帶的自動曝光組合和自動對焦功能,由攝影者自行手動調整相應曝光組合和手動對焦進行的拍攝過程。目的是:根據拍攝場景的具體情況,通過手動模式拍攝出符合拍攝者創作意圖的片子。在攝影設備中的手動模式有二處可以調整設置:一處是相機的功能轉盤上的“M”檔。一處是鏡頭上的“自動AF-手動MF”拔檔上。如下圖

相機與鏡頭的“手動模式”在實際的拍攝中,各司其職,不會相互影響。在拍攝過程中,兩種“手動模式”,或是同時使用,或是各自單獨使用,是依拍攝需要來決定的。

早在膠片(機)時期,為了取得精準的曝光,有條件的攝影人會手持測光表接近被攝主體(或是現場測試)按需要點位進行測光取值,然後在相機上的手動對應設置曝光組合進行拍攝。如今,所使用的相機已經為我們自帶了性能不錯的“測光表”,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從容的適時的有針對性的按需要進行取點測光後,進行“手動模式”拍攝的。
在現今攝影器材的條件下,“手動模式”拍攝真的不難,難在:你得懂得如何按拍攝創作的需求去運用它。老話說:功夫在畫外。因而,學習與掌握好紮實的系統的攝影技能技法,是保證“手動模式”隨意而為的前提所在。

(原創圖文,分享實拍感受,如有疑惑請留言,謝謝您的觀看支持與鼓勵)尊重原創,請勿搬運抄襲!


閒人小攝fjsm


如果你想要表現一些特別的形式就需要手動模式,這樣你就必須學習手動模式。相機的設置裡面一般有手動模式和半手動模式,很多攝友把M檔就稱為純手動模式了,其實M檔也只是讓更容易實現純手動模式,M檔需要你自己去手動設置光圈和快門來達到你一個想要的曝光,其它的也是可以ISO、色溫、白平衡都是可以自動和手動的,所以我認為純手動模式就是需要你去調整所有影響照片參數的因素,而不只是M檔,純手動模式包括光圈、快門、感光度、白平衡、色溫等等。手動模式可以實現一些其它模式達不到的效果,比如夜景車流成線、水流成絲、湖面成霧等等,這些你需要手動的設置參數,一些不按常理的拍攝都是需要手動模式的,所以你想要有一定發展還是一定需要學習手動模式的。下圖都是手動模式完成拍攝的。








瞎子愛拍照


攝影中的手動模式,其實是一種拍攝程序,也是一種曝光要素的組合與調整方式。對於是否要使用手動模式,野馬哥覺得還是要分場合且因人而異。


對於普通攝影人來說,手動模式可能會覺得比較難上手,不學也沒問題,而對於對攝影有追求的中高級攝影愛好者來說,野馬哥還是強烈建議學習的,特別到了無反時代,其實手動模式有更大的用武之地,推薦使用!以下詳細說明!


一、什麼是手動模式

基本上所有的單反或微單,或是一些卡片機,都會有自種拍攝模式,即P檔(程序自動)、Av檔(光圈優先)、Tv檔(快門優先)和M檔,也就是我們要重點說的手動模式。

1、全自動檔

其實很多的相機還有一檔是全自動檔,即你只算取景、對焦及按動快門,其他的參數都不需要你去調節。這個檔位,其實是把相機當成了一臺傻瓜機在用。


2、半自動檔

而P檔,Av檔,Tv檔是所謂的半自動檔,即在P檔下,相機給出曝光參數,但我們可以通過轉動主撥盤來進行程序偏移,從而人為改變曝光組合的方式,比如增大快門或減小光圈;而Av與Tv是通過人為設定光圈或快門的值,相機通過測光系統匹配一個能夠正確曝光的快門值或光圈值。


比如野馬哥在初學攝影的時候,其實更多是使用P檔配合程序偏移來拍攝的,而經過一段時間後,感覺景深控制比較重要,而主要選擇了Av檔。

而由於測光誤差的存在,相機在這三個檔位下,都提供了曝光補償的功能。所以實際上,你還是必須轉動兩個轉盤來對曝光進行完全的控制。


3、全手動檔

到了M檔,即所謂的全手動檔了。也就是說相機給你充分的自由,可以能主轉盤與輔助轉盤分別控制光圈和快門值,同時相機根據測光系統給出一個曝光正確與否的指示,可以最大限度的地進行曝光修正,並靈活設定曝光參數組合。

4、各種檔的區別

說到底,其實如果對這幾個模式有所瞭解的朋友,一定能夠理解,這四種模式並沒有本質區別,都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靈活控制曝光的結果。不同的只是習慣而已。


不過,以上只是針對慢節奏的攝影來說的。如果在一些緊急情況下,拍到要比拍好重要的多,甚至於最好用的,可能是全自動檔了!


二、手動模式的好處與缺點


1、手動模式對光圈快門有絕對的控制力

在手動模式下,這兩個參數我們是分開調整的,不依賴於測光系統。測光系統給出的曝光指示只是給拍攝者的一個參考,我們可以靈活根據拍攝現場來調整,甚至是忽視它。

2、在做全景接片景深合成等拍攝時,不會改變曝光參數

由於手動模式下,曝光參數不會根據測光結果做自動調整,這有利於我們在拍全景接片或景深合成或者是後期堆棧等需要多張照片合成時,保持每張照片的曝光參數一致,以便造成後期後成的困難。


3、手動模式的缺點是在緊急情況下拍攝速度可能不夠快

因為手動模式要調整兩個參數,才可能達到正確的曝光。而其他模式下,則可能拿起相機就可以進行正確曝光的拍攝。所以在反應速度上會稍慢。

三、手動模式在無反相機上的使用


由於單反時代,我們是通過光學取景器進行取景,取景器裡看到的是光學影像,無法將實際拍攝效果以直觀的方式呈現。而在無反時代,取景器裡看到的是電子成像,無反一般都疊加了模擬曝光,也就是我們在取景器或是液晶屏裡,提前看到了拍攝效果。這對於曝光參數的調整,有了革命性的提升!


也就是說,我們能過手動模式,直接調整光圈與快門,就能實時在取景器或液晶屏上看到曝光效果。這是何等的便捷!

所以野馬哥自從買了EOS R後,就基本上把M檔做為標準設置了。主撥輪控制光圈,後撥輪控制快門,加上鏡頭上的控制環控制ISO,實時看到曝光效果,視情況改變其中的各種參數組合,非常的高效。

所以,再次重申一下,對於普通攝影者,可以不用去學習手動模式,因為幾種模式下並無本質區別。而對於有追求的攝影者,建議學習手動檔,可以讓你更加自如操作與深刻理解曝光三要素的組合,而且在無反時代,M檔的價值也更加凸顯!


野馬攝影


所謂攝影中的手動模式,有兩個相關概念,一個是手動對焦,一個是手動曝光。一般我們說的手動模式都是指後者,也就是手動曝光,全稱為“全手動曝光控制拍攝模式”(Manual Exposure Mood),俗稱“M檔”,很多中高端相機中都有這種模式:

要確定是否需要學習手動曝光,我們應該先明確手動曝光的作用和應用場景。結合小k經驗,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目標場景光影極端或複雜多變,自動曝光可能不準確

現代相機的測光系統已經很完善了,絕大多數場景都能獲得準確恰當的曝光。但對於鐳射舞臺等複雜多變的光線環境,往往無法獲得預期的目標效果,這時的手動曝光就能夠派上用場了:

再有一種就是光線條件比較極端的場景,如大面積白色的雪景,自動曝光可能會導致曝光不足,我們通過M檔也可以準確地控制曝光,正確還原畫面色彩:

二、希望通過自主控制曝光獲得特殊效果

第二點是相機測光系統給出的曝光量雖然準確,但並不符合拍攝者的表達意願,比如壓暗畫面獲得獨特的氛圍感,適當過曝強調畫面的清新感等等,這時就需要通過M檔來操作了:

三、需要固定曝光量,如進行多幅接片

第三點是需要固定曝光量的場景,最典型的就是多幅接片,這也是小k使用M檔最主要的場合。如果使用自動曝光,當鏡頭角度變化時,相機測光系統都會重新測光並給出曝光參數,曝光量可能會發生變化,從而導致接片出現接縫,影響畫面觀感。而使用M檔就沒有問題了:

四、提示與建議

1、對於普通拍攝者,相機內置的自動測光系統可以滿足絕大多數場景的測光與曝光需要,但如果要實現對所有場景下曝光的精準控制,M檔還是建議學習的。

2、為了方便拍攝者調整曝光,很多相機都內置了曝光補償功能。這個功能可以幫助我們在自動曝光的基礎上快速調整曝光量,可以取代一部分M檔的作用,但不能屏蔽自動測光系統,自由度要小一些,初學者可以在拍攝中學習體會。

個人經驗,僅供參考。關於攝影的相關問題,朋友們可以關注小k後發送下圖各類關鍵詞,獲取小k為您整理的獨家攝影技巧,祝您攝影愉快🌹:

愛攝影、愛生活,致力打造最具價值的攝影自媒體。歡迎關注“小k印像”,瞭解更多攝影常識和技巧,共同學習進步🙏🙏


小k印像


攝影中手動模式是什麼意思?我必須學習嗎?

攝影中的手動模式又稱M檔,M檔是指相機功能轉盤所具有的一個全手動擋位。除此之外,相機的功能轉盤上還具有P, A, S檔位叫做部分手動功能,而M檔才稱作全手動功能。用M檔拍攝可以根據場景和拍攝的需求自由的選擇光圈,速度,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但用M檔拍攝並非簡單的將相機調整到M的位置就行了,而是要用真正意義上的全手動,它包括手動調整光圈大小,手動調整快門速度,手動調焦等等。

在特定的光線強度下,相機需要一個光圈、快門組合來得到正確的曝光,比如陽光下拍攝,光圈為F11,快門就為1/125秒。

在相機的自動曝光程序裡,就存儲了許多這樣的組合,當你拍攝時,相機會自動選擇一種曝光組合來得到正確的曝光。

但是,在光線很複雜的環境,比如森林裡;還有光線非常暗的環境,比如夜間的公園。相機的測光系統根本就無法識別光線強度,所以根本就無法選擇正確的曝光組合,這時候全手動設置曝光參數就有用了,你可以通過不斷地改變曝光組合試拍來得到正確的曝光。

其實實際情況更復雜,由於光圈和快門是組合,比如光圈為F11,快門為1/125秒和光圈為F8,快門為1/250秒兩個組合來的曝光是一樣的,所以攝影者會通過改變光圈大小和快門速度來得到一些特殊的效果,比如增加光圈可以虛化背景,減慢快門可以避免把瀑布拍成水珠。甚至於故意地曝光過度來增加人臉白皙和曝光不足來突出深色物體的立體感。而這些都是相機的自動曝光無法完成的。

還有更復雜的,比如拍攝煙花,需要打開快門來等待煙花出現,拍攝夜景人像,需要閃光燈照射以後保持快門打開來獲取背景的正確曝光。這些也是自動曝光無法完成或無法正確完成的工作。

所以全手動模式,對學習攝影的人來說,是必須要去學習的。


陽光溫暖空屋Zzz


攝影中的手動模式是否要學習,取決於自己學習攝影的方向和目的。如果有志於攝影藝術創作或從事商業攝影,那非學不可;如果只是一般的記錄性攝影,那不一定要學。下面簡單談談本人的認識和體會,供參考。

程序曝光模式拍攝(攝影/夏雪)

手動模式是什麼意思?我們知道,數碼相機的曝光模式主要有程序曝光、光圈優先、快門優先和手動模式,前三種屬於自動、半自動模式,拍攝者具有一部分控制空間。而在手動模式下,拍攝者可以同時控制光圈大小和速度快慢,主觀控制性非常強。

正是由於手動曝光模式完全由拍攝者控制,如何獲得正確曝光,只能憑技術和經驗來掌握,這就增加了操作的難度,如果攝影基礎不是很好的人,在拍攝過程中往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來考慮光圈與快門的組合問題,對於拍攝動態景物、尤其是稍縱即逝的場景,很容易錯過最精彩的瞬間。

快門優先模式拍攝(攝影/夏雪)

然而,手動曝光模式也有很明顯的優勢,不僅體驗感強,充滿挑戰樂趣,而且對於複雜的光線環境(星軌、焰火、閃電攝影等)或相對穩定的光線環境(影棚人像、靜物攝影等),具有更大的創作空間,畫面的明暗效果、色彩效果等都可以獲得更完美的表現,一些特殊創意的作品往往也必須依靠手動模式來完成。因此,如果有一定攝影基礎的人,手動模式無疑是理想的選擇。

手動模式拍攝(攝影/夏雪)

相比於手動曝光模式,程序曝光、光圈優先和快門優先模式就簡單多了,大部分控制權交給相機,拍攝者可以集中更多精力考慮畫面的構圖與瞬間的抓拍。而且,現在很多數碼相機內都預設有一個數據庫,收集了大量優秀攝影作品和攝影師的拍攝經驗,拍攝時相機能將現場環境與數據庫比對,自動生成合適的拍攝參數。對於大多數攝影題材,採用自動、半自動模式同樣能達到拍攝效果,並不需要使用手動模式。

光圈優先模式拍攝(攝影/夏雪)

有些攝影人對手動模式情有獨鍾,認為只有手動模式才有專業範,才能體現專業水平,非M檔(手動模式)不拍,這又未免有些偏激。各種曝光模式作為相機的標配,只是功能特點上的差異,並無優劣高下的區別,只要用其所長,避其所短,就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拍攝意圖。

手動模式拍攝(攝影/夏雪)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現實中光線分佈的複雜性,會遠遠超出相機曝光程序所能預測的範圍,致使相機出現誤判,本人在拍攝實踐中也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因此,不管使用哪一種曝光模式,對曝光的準確性都不能完全依賴相機來實現,而應該通過照片回放和觀察直方圖等方式隨時作出修正。(圖文原創/夏雪)


夏雪視覺


1、把相機調掉M手動模式”

2、觀察環境,決定景深重要,還是快門重要,若果是拍攝有流水的夜景,我們一般會選擇利用10秒以上的慢快門,好讓拍出絲絹流水,假設快門設定為10″,這時光圈會收小(假設定為f/10),ISO降低(假設定為ISO200)

3、看看相機上的測光表,作一個參考,大部份的相機如佳能和尼康,在M手動模式下平日用來加減EV的那條測光條便會自動移動標示,代表一個曝光參考,我們可以於拍攝前微調光圈、快門和ISO來讓標示移到中間(即是0EV)

注意:相機內置測光會按你選的測光模式來作準,一般會用全區測光便可。

4、設定好光圈、快門和ISO後拍攝一張

設定好光圈、快門和ISO後拍攝一張

先用M試拍一張 (f/16 1/50秒 ISO200),發現天空過曝沒有層次,因光差大地面偏暗,而流水沒有像絲絹一樣。

5、看看相片是否符合心目中的曝光。

我們可以利用檢視相片中的“反白/高光”來測試是否有過曝曝的情況,也可以參考一下直方圖,但直方圖於這個極端環境下不能盡信,只能作一個參考。

6.微調光圈、快門和ISO,正式拍攝。

手動模式有一定拍攝經驗後,應該學習,它的確可以讓你的創作隨心所欲。


格子sj


攝影中手動模式是什麼意思?我必須學習嗎?全手動模式(M檔),也是相機的拍攝模式之一,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手動調整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和感光度,這也就是M檔為何看起來很複雜的原因。

關於M檔的幾個名詞

1、光圈

光圈是相機鏡頭中可以改變中間孔徑大小的裝置,主要用來控制光線落到感光器上的光量,由很多的葉片組成,光圈大小通常由F值表示,每增加或降低一檔光圈,進入鏡頭的光量就會加倍或減半。

如果你需要記住一件事,那就是光圈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景深和曝光量。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長。光圈的另一個主要作用是控制曝光量,光圈越大,曝光量越大,光圈越小,曝光量越小。

2、快門

快門是相機鏡頭前阻止和控制光線進入時間長短的裝置,換句話說,當光圈控制多少光進你的傳感器,快門速度控制光到達傳感器多長時間。快門速度以秒為單位進行測量,例如1/100秒。

快門速度對比

如果您需要記住關於快門速度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快門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曝光量和使動體影像“凝固”。快門速度越慢,曝光量越大,速度越快,曝光量越小;快門越快,越能抓住活動物體的瞬間靜止狀態。

3、感光度(ISO)

在數碼時代比較看重的一個性能指標,當你的快門和光圈組合拍出來的畫面比較暗的話,這時候要考慮增加ISO感光度。

但是過高的感光度會使畫質變差,往往會出現噪點,全畫幅相機可能影響比較小,半畫幅或者更小的畫幅的相機就很明顯,所以儘量在不影響拍攝需求和不升高感光度的情況下,使用大光圈和慢點的快門,必要時選用帶防抖的鏡頭或者開啟機身防抖,在保證拍攝主體清晰的同時畫質不會太差。

4、倒易率

從曝光公式可以看出,光照度和時間的量值可以互相置換,只要曝光量相同,感光片上得到的曝光效果應當是一致的。這種相互作用的關係,就叫做倒易率。

光圈與快門曝光組合

曝光量(E)=照度(I )×時間(T )

光圈大一檔=快門慢一檔

光圈小一檔=快門快一檔

簡單來說,就是光圈和快門這兩個變量的值,所得到的一個曝光值EV,而這個曝光值EV不變,光圈和快門改變。

5、測光

測光不要對著天空,不要對著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間值。依照你拍的題材,善用測光模式(權衡測光、點測光、中央重點測光...)。若遇到測光抓不準的時候,請用自動曝光鎖定鍵對身邊灰色的東西曝光鎖定後再來拍攝。

TIPS:儘量別對白色或黑色物體測光,不然就請記得黑要減EV、白要加EV,即白加黑減。

至於是否要學習M檔?

提及M檔,不得不提關於拍攝模式的討論“有的人說,攝影要玩專業,當然要追求全手動曝光;而有的人則會說,使用光圈優先或快門優先可以讓我們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更需要我們注意的地方,如構圖、環境光或者故事情節中。”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見解,並沒有一種何者更先進更優秀的說法。

個人的建議是在掌握快門優先、光圈優先等基礎上,可以學習M檔,一個是對光圈、快門等基礎知識有一個深入的瞭解,再一個是有些情況下使用M檔更加便利一點,就如全景接片時,使用自動檔,曝光數據隨著取景範圍的變化而隨時改變,按此拍攝將會造成兩個或多個畫面的顏色、景深不一致,致使接片失敗,而用“手動暴光攝影模式”(M)檔,將光圈、速度設定在欲拍畫面的平均值,按此拍攝就會使畫面的顏色和景深趨於相近或一致。

全景接片時,使用M檔保證畫面的顏色和景深趨於相近或一致。

當然,使用M檔的情況也不止如此,總之,用好拍攝模式才是“王道”,而不要刻意追求哪一個拍攝模式。


墨染印畫


攝影中手動模式是什麼意思?我必須學習嗎?


攝影中手動模式是什麼意思?

攝影拍攝過程中,為了得到正確曝光的照片,你要調整很多相機參數,主要的有三個,光圈,快門,ISO感光度。

如果你啥也不管,全靠相機來調整參數,這個叫自動模式。

如果你啥都管,手動調整相機參數,這個就叫手動模式。


必須學習嗎?

手動拍攝模式必須懂,必須會調整,必須學習。

但不是最開始剛入門必須要學習的,可以先用A檔,光圈優先模式拍攝更好,更容易入門一些。




我是紫楓,感謝你的閱讀,歡迎你的關注!

關注紫楓,查看大量後期教程,獲取各種插件 素材 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