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百年老店——青島飯店


說說百年老店——青島飯店

說說百年老店——青島飯店

說說百年老店——青島飯店

在美麗的青島,提及青島大飯店,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百年老店,歷史名店。百年來,它的發展歷程充滿傳奇與曲折的故事。

說說百年老店——青島飯店


記得在1975年,青島市要開辦一個青島的商業系統階級教育展覽會,用以對全商業系統的職工進行路線教育,從各個核算店抽調一些職工參加編寫繪畫,記得我們公司抽調了董良傑,尹淑芳、李正始、於向陽,張崇軍,冷建生,劉世平,馬文龍和美術公司於洪柱等朋友參入。我當時負責編寫商業部門各個基層店的歷史的文字編輯工作。當然,採訪接觸的第一個老店就是青島飯店,也多次採訪了青島大飯店的原總經理魯壽山先生。魯壽山先生雖然面臨退休,但是身體很好,也很健談,他的介紹,使我瞭解了青島飯店的歷史。

說說百年老店——青島飯店


青島飯店原名叫青島咖啡,主要經營咖啡和西餐。因為在1897年,德國人佔領青島後,咖啡僅出現於德國人的宴會場所,其中著名的有太平路上的“亨利親王飯店”、中山路1號的“國際俱樂部”、南海路附近的“八月勝利海濱飯店”等,此類場所出入者皆為黃髮碧眼的洋人,華人僅有部分洋行買辦可以進入,當時的咖啡和西餐對於中國人來說還是非常陌生的。

說說百年老店——青島飯店

隨著青島旅遊業的發展,(現在的中山路)上有三家餐館和一間咖啡館開業,這就是“膠州飯店、F·福克特餐館、首府飯店和凱寧果品糖品咖啡店”。 1932年希臘籍猶太人非尼代司和司提凡尼迪斯合夥在斐迭裡大街(中山路53號)和馬路對面中山路62號開設了“青島咖啡”店,在南海路匯泉廣場設有青島咖啡分店。

說說百年老店——青島飯店


青島咖啡開業後,生意興隆,前來消費喝咖啡吃西餐的多為歐洲的洋人和猶太人,那時,在中山路商圈的猶太人增加到達三百多人。在青島的猶太人中有德國籍、美國籍、希臘籍、英國籍,但多數是無國籍,特別是蘇聯的那些猶太人在蘇維埃政權成立後逃至中國,沒有護照。

說說百年老店——青島飯店

在青島的猶太人國籍不同,但很團結,捐款幫助貧困的猶太人,他們還為中國水災難民捐款、集資,在金口一路建了山東惟一的一座東正教教堂;著手籌辦希伯來語學校,因“二戰”爆發而未辦成。猶太人在青島的職業不同,如:30年代初的德國駐青島領事館總領事便是猶太人,他於希特勒在德國掌權後被免職。他回德國後,見到猶太人被歧視和逮捕,又重回青島,抗日戰爭期間去了昆明,在西南聯大執教。

說說百年老店——青島飯店


這些猶太人善於理財,在1932年希臘籍猶太人非尼代司和司提凡尼迪斯合夥在斐迭裡大街(中山路53號)開設了“青島咖啡”店,,這裡就成了他們聚會,消費的家,許多猶太人會演奏樂器,有的以教授鋼琴、小提琴謀生,有的在飯店、舞廳裡演奏樂器。

說說百年老店——青島飯店

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開始與美英宣戰;日本與德國、意大利等結為“軸心國”,中國與美國、英國等結為同盟國。由於希特勒歧視猶太人,大肆逮捕、屠殺猶太人,日本也開始歧視猶太人,在青島沒收了猶太人開辦的青島咖啡飯店、開了一家“興亞講堂”,本來想宣傳所謂的“大東亞聖戰”,但因無人理睬,後來改成了一家小劇場。一代京韻大鼓名家小彩舞(駱玉笙)、相聲名家小蘑菇(常寶)及“四一劇社”等都在這裡演出過。

說說百年老店——青島飯店


非尼代司和司提凡尼迪斯被逮捕後,起初,非尼代司和司提凡尼迪斯和英、美等國猶太人和許多非猶太人最初被關在江蘇路1號、3號、湖南路4號三個院落組成的集中營裡,四周有持槍的日本軍人站崗,以後又將他們用火車遷至了濰縣集中營。二戰勝利後,猶太人重回青島,政府發還了猶太人的財產。

說說百年老店——青島飯店

青島咖啡飯店的希臘籍猶太人但非尼代司和司提凡尼迪斯不願繼續經營,,由中國人王秀臣、魯壽山等合資買下經營,經營西餐兼中餐魯萊,當時的“青島咖啡”的中餐較為知名,蔣介石來青也是由青島咖啡廚師去做菜,舊中國政要如宋子文、何思源等來青都在這裡飲宴,許多名伶、明星、作家等都慕名到過這裡住宿,就餐。

說說百年老店——青島飯店

解放後,青島咖啡店實行公私合營,並於1965年更名為青島飯店。1966年,原來的“青島咖啡”房屋被拆除,擴建成六層樓;也就是我們舉辦展覽會的樓。記得在我們舉辦展覽會的版面詞曾經寫到:舊社會的“青島咖啡”是富人的天堂,一餐普通的消費就是窮人一年的口糧。我還記得在我們編寫的版面解說詞中有這樣四句小詩:“燈紅酒綠擺歌舞,富人笙歌窮人苦。豪門碧發通宵樂,風掃長街凍死骨。”

說說百年老店——青島飯店

計劃經濟時,實行供給制,青島飯店有優先配給權,於是,在全市別處吃不到的食品,在這裡能吃到,青島飯店成為青島第一名店。當時,青島人以能到青島飯店吃頓飯為榮。

文革時期,青島飯店經營的是大眾飯菜,啤酒大碗喝,炒菜大鍋菜,月月都虧損,飯菜太單一,接待的都是周邊的工人和機關幹部,商店的售貨員。

說說百年老店——青島飯店


1995年,飯店改造成為一家國際三星級涉外賓館;檔次提高了,服務質量也上去了,飯店成為青島飲食服務公司賺取利潤的大戶。

當時,我國著名的文學家藏克家下榻青島飯店,親筆為青島飯店書寫了門頭。

說說百年老店——青島飯店

2004年,青島市中山路改造的教堂區開始動遷。未來的教堂區將延續歷史的文脈,突出文化味。在教堂區的改造過程中,除教堂及附屬用房、商業幼兒園等個別有特色的建築被保留外,其它建築都將被拆除。未來的教堂區內將不再建住宅,而成為一個文化氣息很濃的休閒娛樂場所。據瞭解,教堂區內將建起情調酒吧區、室外觀演場、博物館等。青島飯店恰好在拆遷區域內,這個百年老店又一次面臨遷移,未來的生存與發展給了青島飯店董事長王國忠與他的領導團隊提出了抉擇考驗。

 在島城市民的眼中,雖然目前青島四星、五星級酒店林立,但對青島飯店仍然有一種特殊的情感,服務好,廚師好,味道好,質量衛生好,這是青島人對青島飯店的評價肯定。歷經近百年的滄桑,青島飯店已成為青島酒店業一個特殊的標誌。青島的一道亮麗風景!

中山路拆遷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教堂周邊的一些建築已經夷為平地,青島飯店將何去何從,將近百年的老字號如何發揚光大,更成為許多市民關注的熱點。

說說百年老店——青島飯店


青島飯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國忠面對中山路拆遷改造,雖然對中山路依依不捨,但必須執行政府規劃,他下定決心,青島飯店雖然將永遠告別中山路,青島飯店這塊金字招牌不能丟,必須一直堅持下去,並且努力發揚光大。

說說百年老店——青島飯店


2004年,中山路上“轟”的一聲巨響,炸掉了老字號———青島飯店。

事隔一年後,“青島飯店”的老招牌出現在東部商務區的中心地帶———香港路66號一座27層的大樓門前。青島飯店佔據了此樓的14層。餐廳面積與客房間數與原中山路上的百年老店基本持平,略有擴大,優良服務不能丟,飯菜質量不能丟,一個全新的青島飯店在東部矗立。

說說百年老店——青島飯店


青島飯店遷址一年整。據店家透露,青島飯店的營業收入上升了3-4倍。208位原店職工因為飯店拆遷,回家休息半年後,一個不落全部上崗,平均月收入在原來的基礎上提高了三分之一左右。在青島十大特色菜評比中,青島飯店四個特色菜入選。

說說百年老店——青島飯店


現在、青島飯店的早茶生意紅火,這是在中山路上看不到的景象。店家感嘆到:“東部的消費層次和商業環境的確不錯。外來旅遊的客人讚歎:“在青島飯店,可以吃到青島質量最好,最放心的小吃,在賓館享受最舒適,價格合理,得到最好的服務。

說說百年老店——青島飯店


2006年,國家商業部對“中華老字號”重新認定,剛剛搬遷的“青島飯店”依然榜上有名。

說說百年老店——青島飯店

“我們對歷史算是有個交待了。”青島飯店董事長王國忠說。

寫到這裡,不由的對青島飯店今天的規模發展表示讚歎:正如青島飯店董事長王國忠說的那樣:今天的青島飯店,“誠信”二字是經營理念。青島飯店要在競爭中立足,只有靠誠信。一個誠信的企業才可以贏得市場,一個誠信的領導才能贏得顧客,一個誠信的員工才能贏得市場。我們在硬件比不上別人,就在軟件上比。要讓消費者在酒店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在服務上大做文章,在價格上公平一些,企業管理上再做到位,這樣才是老字號的真正精髓。

說說百年老店——青島飯店


直到現在,一些從臺灣回青島,從美國來青島尋舊探親的人還在打聽“青島咖啡、青島飯店”,當他們在香港中路看到規模宏大的青島大飯店都伸出大拇指發出讚歎。這些人和所有的老青島一樣,與“青島咖啡、青島飯店”都有著一份難捨的情緣。我雖然在青島飯店工作的時間僅僅是搞展覽會的幾個月,但是對那在中山路消失的飯店依然懷念,也同樣感謝為青島飯店保持青春發展壯大做出貢獻的人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