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焦慮,身體哪裡不舒服就以為得了不好的病了,這是怎麼回事?

檸檬243320651


這話題一看到就親切,我家娘子就是如此已經三年了!

2016年,她感覺到經常性的全身無力,有時還心動過速,早上起床時還好好的,到大約上午十點時就開始整個人提不起精神。去醫院做了檢查,抽血化驗一切正常,最後做B超說甲狀腺有個小結節,但不影響什麼,只需要定期檢查看看會不會有變大的趨勢,從此以後,海產品她一律不吃!



2017年,複檢結節沒有變大,但她還是經常的全身無力,又做了一次全身體檢還是查不出問題,最後聽朋友的話還去吃了完美,吃了幾萬也沒見好轉!而且只要是腰痠背痛,腸胃不舒服她就立刻要我帶她去醫院,醫生都說了沒什麼問題,不要經常來做B超和HP測試,她也不聽!後面醫生私下和我說:叫我帶她去二院看看(我們這邊的精神方面的醫院),可能是焦慮症! 我說帶她去二院吧,她還罵我:我又沒什麼需要焦慮的事情,怎麼可能的那個病!



不過好在後面可能她自己也有意識到,雖然還是不願意去二院,但她自己在努力調整,和朋友練練瑜伽、做做美容,放鬆心情。現在比以前好了很多了,雖然還是會乏力,但去醫院的頻次減少了。

我給你幾個建議吧:1、身體真的不舒服,還是要去看醫生,不要瞎百度,百度上動不動就這裡癌、那裡癌,不焦慮都能把你弄焦慮。2、如果你自己覺得焦慮還不是特別嚴重,那麼多和朋友參加活動,舒緩舒緩心情。3、如果您能接受的了,也可以去看看精神方面的醫生!


希望對你有用!謝謝!祝你健康!


健康聯盟


你好,我是一個五年重度抑鬱症康復者!

你這,如果去看西醫,他肯定給你說是焦慮症,疑病症‘,但這就只是一個名字而已!

其實,都是心理問題,都是由於自己的負面思維都一點小問題都可以放大到無限大!就是由於自己釋放負能量出去,導致糾纏負能量回來長此以往導致的!

其實,治好也是很容易的!

就需要轉變負面的思維模式,雖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是我實踐過來了,並沒有那麼難!你是由於投入到負能量之中然後導致的!要想轉變,就必須先切斷負能量的鏈接,然後投入到正能量之中,去做正能量的事情,釋放正能量,吸收正能量,讓自己時時刻刻保持正能量,投入到正能量裡面最好別出來,這是一個過程!

因為我自己就是在老師的引導之下投入到正能量之中學習,一邊和老師鏈接,有人指引,老師每天晚上都會講課,所以不會走錯路,一邊就切斷負能量,去釋放正能量,提升正能量,強化正能量,因為老師建立了一個群,群裡面只交流正能量,慢慢的就自己走出來了!

其實你也可以照著我的方法去實踐,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希望你能走出來加油!


永駐初心


自己有點小毛病就以為得了不好的病了,這種情況大有人在。特別是在談癌色變的當今時代,有的人身上哪裡長個包或有個痛點就惶惶不可終日,認為自己得癌症了,活不成了,不吃不喝了,不願勞動了,四處尋醫問藥了!其實,這種人就是怕死。也難怪,當今盛世,人民安居樂業,享受著生活的美好,誰願意死呀?

我一同學剛剛60歲,感覺胸悶心痛,就到當地多家醫院診治,B超顯示,肝臟上有一個模糊塊狀,懷疑肝癌。僅僅一個懷疑,他倒好,回到家裡往床上一躺,不吃不喝了,只等死神來臨了!兒女們勸他吃藥打針,或上醫院住院。他堅決不從,認為反正沒得救了就不救了!他躺在床上,整天哼哼唧唧,淚眼婆娑,飯吃不下,水喝不進。幾天後兒女們強行把他拉到長沙大醫院檢查,結果什麼病也沒有。他的肝臟模糊塊狀是因肺頁與肝臟重疊引起的。他一回到家裡,又掃地又扎籬笆,又做飯菜,是一個徹底的健康人了!

有人總結了一下,住院治療的人中有50%的人病是被自己嚇出來的。因病死亡的人有80%的人被自己身上的病嚇死的。人們常說:"人吃了五穀六米,哪有不生病的?"我們要正視自己的身體,有病治病,小病小治,大病大治,沒什麼大不了的。你在心裡接受了事實,不急不躁,不自亂陣腳,打針吃藥按部就班,保持良好的心態,順其自然才是長壽之道。





心如蓮花173349538


這問題簡直就是給我老丈人量身打造的,這些年,我們一家不知道被他三不五時的焦慮情緒給折磨成什麼樣了。

他對自己的健康問題看得實在是太重了,經常有一點小問題就無限放大,然後抱著手機拼命地查,查完了就說自己是得了某某絕症,然後在家尋死覓活的鬧騰,攪得全家不得安寧。

第一次,他說自己鼻子不舒服,認為得了鼻咽癌,在家砸東摔西,說自己活不成了。好說歹說勸到醫院檢查後,證實是鼻竇囊腫,手術治療後很快就恢復了健康,我們也都感到萬分慶幸。

第二次,他懷疑自己得了大腸癌,因為一個直系親屬剛得了這個病走了,而他恰好有一陣子消化不良。然後也是在家鬧個沒完,不吃不喝,想要絕食,我們根本勸不了,丈母孃發動親戚給勸到醫院去了,還做了個腸鏡,可遭罪了,結果是一切正常,這才他才消停了一陣子。

第三次,變天的時候他感冒了,然後有點咳嗽,這對他來說可是大事件,這回不用人勸就去醫院了,糟糕的是照了個X光,看到肺上有陰影,結論裡有“疑似肺癌”幾個字。這可把丈人徹底嚇趴下了,直接路都走不動了,躺在醫院裡等待7天后複查。人家醫生都看出他情緒不對了,反覆來勸過幾次,說“疑似”又不是確診,也有可能是肺部感染,複查後也許就沒事了呢。可他就是不聽,成天擺出一副萬念俱灰的樣子,長吁短嘆,要死要活,一會說要去北京查癌症,一會兒說去上海治癌症,還讓我們把親戚叫來,他要交代後事,總之是滿口胡言亂語。鄰床的人看見了,還以為他真是得了絕症了。

幸運的是7天后複查的結果很好,我們都快高興死了,丈人卻不放心,還要到其他醫院去查。結果同樣是無事,你以為這樣就算完事了嗎?當然不會,他又開始說自己的心臟不舒服,覺得肯定是心臟病……

這就是我的丈人,一年365天總有360天在和自己的身體“作鬥爭”。你要是說他沒病,他肯定會跳著腳對你叫罵,說你不關心他的身體,說你是巴不得他早點死。所以大家都只能配合著他表演,可能這樣會讓他得到一種成為全世界焦點的感覺,讓他覺得分外滿足吧。


親子育兒堂


這種情況很常見,別以為醫生會看病就不會胡思亂想,正因為醫生知道的多了一些,才經常會發現自己身上的一些不舒服,老是胡思亂想,尤其是在剛學醫,卻又沒有十分掌握的人身上。

當年我們在大學裡,開始學習診斷的時候,每天宿舍裡面都會有人懷疑自己病了,學到內科老覺得自己心跳太快,懷疑自己是心臟病。學到婦科老覺得自己白帶多有異味,學到月經那一章,就老懷疑自己月經不調。

學到懷孕那一章,更不得了。只要是有男朋友的,月經晚了一天,都嚇得要死,哪怕本來老老實實避孕了,還總是害怕懷孕,月經晚一天,就得拿個早孕試紙測試,整天下課了就趕緊玩尿!



其實,正常情況下人有這種心態也很常見,畢竟現在人們健康意識到了,而且隨著網絡發達,多少都有點知識,雖然不一定是對的吧。不過也要正確看待這種心態,萬一整天過度焦慮,就需要看一看心理醫生,接受一下心理上的輔導了。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起我就是這樣,姐姐得了肝癌不到一年走了,從此我就焦慮,覺得身體那都不舒服,害怕得大病,結果怕什麼來什麼,結果4年後,卵巢癌找上了我,特別提示這樣的人,抓緊調整心態,找醫生配合用一點藥,消除焦慮心態,過正常人的生活。


用戶336954279774


我也是一名這樣的患者,自己非常痛苦,又剋制不住。給家裡帶來了很多負能量,非常自責!可是一有風吹草動,恐懼、不安、焦慮非常強烈!而且身體的症狀也很強烈,分不清是自己真有病還是假有病。非常非常痛苦。自己也不想這樣,可是根本克服不了。


蘆薈2537


整天焦慮,哪裡不舒服就覺得是得了什麼不好的病😷?對於這個作為一名專業治療心身疾病的醫生我想我是最有發言權的,下面我將這個問題分為兩方面來解讀,文字不多,請您耐心看完。

醫學生的“大三綜合徵”

“大三綜合徵”是從我們上大學時老師口中聽來的,本以為是鬧著玩的,仔細一查還真有。大三醫學生經過了系解局解生理組胚的學習,掌握了正常情況下的身體結構和功能。所以在剛剛接觸臨床疾病時期,醫學生診斷水平有限,加上個人心理因素作用,極易出現自己身體不健康的幻覺。

如果您不是下述所說的軀體症狀障礙。您胡思亂想的最大原因應該和大三時候的我們一樣,那就是對疾病了解的一知半解,看到症狀就疾病上按,就好比“胃疼,可能您只是胃痙攣,過分關注身體健康的人就覺得自己是胃癌”。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多瞭解疾病特徵,諮詢相關專業人士。既然您懷疑去做個體檢排除一下也是好的,一旦結果出來您也就可以放心了。

軀體症狀障礙

軀體症狀障礙的患者,其核心表現是患病行為異常,這類患者反覆就醫,即使醫學保證軀體症狀的危險和危害程度並不高,患者扔非常煩惱、過度擔心,典型情況下患者的生活變成以看病為中心,要求家人都圍著他的患者角色轉。

在常規治療過程中,普遍存在的表面符合常理的合作,即患者說清自己的症狀表現,醫生負責查找病因和有效處置。然而,這種合作是脆弱的,容易在軀體檢查結果不能讓患者滿意,症狀難以有效改善等結果的衝擊下,導致關係危機。這時醫患雙方各執一詞,各自捍衛自己的“弱點”,患者認為醫生沒有盡職盡責或水平不高,醫生認為患者的要求不切合實際,不承認自己的心理問題。看對方的問題都是真切的、一針見血的,要想打破這個僵局,需要看清真正的問題出在醫患共同執行的那個“常理”。處理這樣問題,更需多需要患者的主動性、行動力,原有的醫生主動—患者被動模式效果是不好的。是不良心理動力迴盪激揚,最後停留的死水灣。而且對治療不滿情緒難免最終衝破醫患關係的堤壩,甚至成了造成惡性事件的溫床。



這時您可以求助於臨床心理專業人員和精神科醫生,向他們敞開心扉。軀體症狀、患病行為,這些都是展現在醫療系統面前的表象。背後的推動力,必然是來自患者的精神生活。而有能力改變其精神生活的,只能是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外在的幫助只能在恰當的時候在起啟發和促進作用,看清了這個總體上的格局,就容易擺正自己的位置,在於此類疾病“鬥爭”的過程中,患者才是真正的“司令官”,幫助者至多是個“參謀長”。


至於精神科藥物往往是輔助的,特別注意適應症要明確。如您有失眠、疼痛敏感,某些抗抑鬱藥物有效;伴有緊張焦慮,抗焦慮治療是有用的;易激惹、反覆思慮,有時小劑量的鎮定劑是有必要的;這些都是對症處理,並不是針對整個障礙的治療。

軀體症狀障礙的患者家人一定要認識到患者不是故意裝病,要理解患者的感受與處境,接納患者的不良情緒,避免以及發生正面衝突,積極配合醫生對患者的治療,幫助患者減輕痛苦及心理壓力。如果你有需要,請私信我,我會一直在您身邊。


精神科李文惠


整天焦慮胡思亂想,身體哪裡不舒服就以為得不好病了這是怎麼回事?

根據你描述的情況,在醫學上講,初發時為一種心理現象,心煩意亂,胡思亂想,坐臥不安,有的為一點小事而憂心忡忡,提心吊膽,緊張恐懼。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作焦慮,嚴重者稱為焦慮症。

粗略的講,焦慮可分為三大類:1,現實性或客觀性焦慮。2,神經過敏性焦慮。3,道德性焦慮。

同時又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型勢。

(1)急性焦慮主要表現為急性驚恐發作。患者常突然感到內心焦灼,緊張,驚恐,激動或有某種不適感覺。由此產生牽連觀念,妄想和幻覺,有時輕度意識迷惘。一般可持續幾分鐘,或幾小時,。病程一般不長,經過一段時間後逐漸趨於緩解。

(2)慢性焦慮症,其焦慮情緒可持續較長時間,其焦慮程度也時有波動。一般表現為平時比較敏感,易激怒,生活中稍有不如意的事就心煩意亂,注意力不集中,有時會生悶氣,發脾氣等。

焦慮症的調養:

(1)自我疏導。輕微焦慮的消除,主要依靠個人,當出現焦慮時,首先要意識到自己這是焦慮心理,要正視它,不要用自認為合理的其它理由來掩飾它的存在。要樹立信心,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運用注意力轉移的原理,及時消除焦慮。這是一種人們常用的辦法。

(2)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首先要樂天知命,知足常樂,“事能知足心常愜”,保持心理穩定。不可大喜大悲,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要心寬,凡事想的開,要使自己的主觀思想不斷適應客觀發展的現實。要注意“制怒”,不要發脾氣。

(3)自我放鬆。如果當你感到焦慮不安時,可以運用自我意識放鬆的方法來進行調整。就是有意識的在行為上表現的快活,輕鬆和自信。

(4)藥物治療。焦慮嚴重時,可以遵醫囑服用藥物治療。可選用一些抗焦慮藥物,如利眠寧,多慮平等。主要還得靠自己心理調節,也可通過心理諮詢來尋求他人的開導,以儘快恢復。通過藥物,心理治療,逐漸消除引起焦慮的內心矛盾和可能有關的因素,儘快恢復健康!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整天焦慮,身體哪裡不舒服就以為得了不好的病了,這是怎麼回事?

你這個問題,在心理學臨床上,叫疑病症。

疑病症,顧名思義是懷疑自己得了什麼治不好的大病,絕症,屬於神經症,臨床也有叫軀體形式障礙或軀體化障礙,在這類病中,懷疑心臟病的最多,其次是癌症,再往後就是狂犬病、艾滋病等。

以懷疑心臟病為例,說明疑病症的形成過程和康復方法,首先這類病人個性敏感多疑,以前瞭解明星、聽說過誰誰心臟病死亡了,或家族中有人是心臟病,在某次加班、熬夜、喝酒、生氣等,造成心慌、呼吸困難的時候,大腦中閃現,我是不是心臟病,想起以前誰誰猝死的消息,在大腦形成條件反射,或者難受的時候到醫院檢查沒事,回來百度,百度說的和自己的症狀相似,越想越怕,形成條件反射。

康復的方法,讓患者本人清楚條件反射的原理,瞭解條件反射建立以後形成自動化思維,自動化思維自動運行導致無緣無故的有症狀,再結合醫院的多次檢查結果,讓本人知道自己的身體沒有問題,再用反覆暗示的方法,有症狀就暗示自己身體是好好的,慢慢的症狀就會消失。

植物神經紊亂,有暗示功能,就是你覺得哪裡有問題,哪裡的植物神經就紊亂厲害,症狀就重。

但最重要的是性格的優化,不斷提升自信,讓自己的內心強大,抗打擊的能力就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