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歲還在“操刀”,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為“吳孟超星”

一直喜歡看董卿的《朗讀者》節目,在2018年的時候,有一期裡請來了吳孟超老先生。當我們看到他坐在臺上的時候,精神健碩,口齒清楚,頭腦靈活,完全不像是一位96歲的老人,不過今年,吳老已經是98歲了。

吳孟超是誰?或許很多人不曾知道他的名字,但是如果在行業內 ,他的名字無人不曉,他被稱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幾乎有80%的優秀業內人士都是吳老的徒弟,或是徒弟的徒弟。

吳孟超身上有很多個第一:

他主刀完成了我國第一例成功的肝臟手術;

他翻譯並出版了第一部《肝臟外科入門》專著;

他製作了中國第一具肝臟血管的鑄型標本;

他創造了間歇性肝門阻斷切肝法和常溫下無血切肝法;

他完成了第一例中肝葉切除手術,切除了世界上最大的肝海綿狀血管瘤;

他完成了第一例在腹腔鏡下直接摘除肝臟腫瘤的手術;

……

是他,見證了中國的肝膽手術的從無到有的艱辛過程,從有到精卓絕的探索,他是我國從醫75年,偉大的“明星”吳孟超。

96歲還在“操刀”,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為“吳孟超星”

01

1922年吳孟超出生於福建省,五歲時迫於生活的壓力和母親一起去到馬來西亞與父親團聚。

在馬來西亞的日子也是一邊幫著家裡割橡膠,一邊努力學習,在小小的吳孟超心裡,他深刻的知道,只有學習才能有出路。

96歲還在“操刀”,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為“吳孟超星”

抗日戰爭爆發以後,18歲的吳孟超決定回國報效祖國,但是這一別也是和父母的永別。

九十年代時,他回到馬來西亞去父母的墳前看望他們的時候,他很痛心的自責,在墳前大哭,父親因為膽囊結石,後因黃疸去世,自己是學這一行的卻不能救得了父親。

但是,他決定要用這一雙手為更多的肝膽病人“謀一條生路”,要救更多的生命。

1949年吳孟超從同濟大學畢業,同時進入華東軍區人民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當了一名外科軍醫,拜師於“中國外科之父”的裘法祖。

96歲還在“操刀”,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為“吳孟超星”

那時我們在肝膽外科方面簡直是一片空白 ,又是肝臟大國,他受到師父裘法祖的啟迪和鼓舞之後 ,便大膽的選擇了肝膽外科這一方向,他決心要填補我們國家的這一空白歷史。

1960年,吳孟超在第七屆全國外科學術會議上正式提出:“以中國人肝臟大小數據及其規律,正常人的肝臟解剖按內部血管走向可分為五葉六段,在外科臨床上則分為五葉四段最為實用。”

於是,吳老創造了有名的“五葉四段”的解剖學理論,發明了“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的肝臟止血技術。

96歲還在“操刀”,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為“吳孟超星”

1978年,吳孟超開始帶頭招收研究生,對於肝癌的外科治療提出一系列有效可行的策略。

從1960年到1986年這26年間,吳孟超為13600多名肝病患者解除病痛,進行肝葉切除術達1019例,成功率97%,切除總數和成功率均居國際領先地位。

1996年,吳孟超用自己的所有積蓄和獲獎無數的獎金總共400萬元為基礎,設立了“吳孟超肝膽外科醫學基金”,獎勵為中國肝膽外科事業作出卓著貢獻的傑出人才和創新性研究。

2011年,國家科技部將17606號小行星命名為“吳孟超星”,他的名字正式獲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

96歲還在“操刀”,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為“吳孟超星”

02

在《朗讀者》節目上,吳老說,他的手比臉重要,臉老了無所謂了,但手一定要保護得特別好,他的關節和神經一定要敏感。為此,他發明了一套手保健操,一有空就會做。

但是,由於幾十年如一日的拿手術刀,他的手指已經變形,食指和中指已經並不上了。

96歲還在“操刀”,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為“吳孟超星”

一臺手術最長的十個小時,最短的三個小時,吳老要長年保持這個手勢,還要保持頭腦的絕對清醒。

他的手比臉重要,他說,有時望著天花板,手也能自如敏感的知道哪個部位而不會出錯。

六十多年,他一共實行了肝癌手術一萬六千多例,早期肝癌病人的術手五年生存率達到70%以上。

96歲的他依然還在一線忙碌著,一週起碼三臺的複雜手術,吳孟超依然要做,他說:“我的時間不多了,攻克肝癌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必須爭分奪秒”。

96歲還在“操刀”,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為“吳孟超星”

吳老說,為什麼自己這麼大年紀還要做手術?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身體還可以,第二他要帶更多的優秀年輕的手術醫生出來。

他的同事,護士長沈鋒在節目上給他寫了一封信說:認識吳老三十多年了,很多人覺得你是一個傳奇,但只有我看到過手術後靠在椅子上的你,胸前的手術衣都溼透了,兩隻胳膊支在扶手上,掌心向上的雙手在微微顫抖,嘆口氣說,力氣越來越少了,如果哪一天我真的在手術室裡倒下了,你知道我是愛乾淨的,記住給我擦乾淨,不要讓別人看見我一臉汗的樣子。

96歲還在“操刀”,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為“吳孟超星”

唸到這裡的時候,董卿忍不住落下了眼淚。吳孟超說,當時說那話是剛做完一臺手術,很累的在休息室裡和照顧他的護士長聊天。

他覺得,人離世是一種自然現象,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走,但他一定要保持作為一名外科醫生的乾淨形象,要乾淨的離去。

乾淨,吳孟超用他的一生在為我們訴說著做人,不僅要外表乾淨,更要內心清明,真正的乾淨是心靈的淨化,可以隨時了無遺憾,乾淨的離去。

96歲還在“操刀”,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為“吳孟超星”

03

現在的吳孟超已經在去年退休了,吳老要對得起別人和自己,在自己幹得動的時候報效祖國,不浪費自己的生命,但若身體不允許了,也要立馬退下來,不耽誤病人,也要對得起他們。

如今,吳孟超已經培養出了無數的優秀人才在各個地方為人民服務,在外科手術行業裡越發的把肝膽外科發揚光大,在行業裡有更多的建樹。

他把一生都奉獻給了祖國的醫學事業,2005年便獲得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他用他的行動證明了,他的一生是有價值的,這一世沒有白來。

96歲還在“操刀”,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為“吳孟超星”

這些默默的為國,為人民奉獻的人,他們低調的做著自己的一番熱愛的事業,把事業當作畢生的追求,不圖名利,財富,卻圖的是是否對得起自己的內心。他們的一生都在恪守的行為準則便是“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職”!

他們熱血的活了近一百歲,他們的一生是單調卻又多彩的,幾十年都與手術與肝膽打交道,能一生做成一件事,做大一件事,便是交給此生最好的答卷。

此時,問問我們自己,這一生留有多少遺憾,做成了哪一件事呢?

面對98歲的吳孟超,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奮鬥下去,還有什麼理由沒有動力去完成畢生的事業,唯有行動,默默的行動起來,才是最好的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