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如果从江苏入海,每年新造陆地可否解决江苏土地不足的问题?

三九天冬泳


江苏省东临黄海,地势平坦,是我们国家海拔最低的省份,多是一些沟渠纵横、湖泊众多的平原。

自2000年以来,全省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同期全省建设用地也迅速扩张,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到0.86亩,远低于全国1.51亩的人均水平。如果继续无序无限、粗放低效利用土地资源,粮食安全将会受到威胁,人民生活的绿色空间、生态多样性、耕地湿地功能等生态环境都要受到影响,为此有人提出,让黄河从江苏入海,每年新造陆地来解决土地不足的问题,这样可以吗?

黄河目前经山东在渤海入海,年径流量580多亿立方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为36.9千克/立方米,每年泥沙入渤海有11.5亿吨,其余4.2亿吨在沿河沉积下来,平均每年造陆3万多亩。

江苏人口2018年统计8051.00万人,由于黄河造陆,每年人均多出3/8051=0.0004亩,按现有人口计算,1000年才为江苏每人贡献0.4亩。如果我们按增长人口计算,2018年江苏人口增长21.4万,平均分配每个人3/21.4=0.14亩。

通过这组数据看出,引黄河水从江苏入海,通过黄河泥沙含量高造陆,来解决用地紧张问题效果不大,要想缓解江苏用地紧张问题,还不能“开源”,只能是“节流”,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出发,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从我们国家整个社会成本来考虑,自从1938年黄河决堤,此后十来年间黄河由江苏注入黄海,到1947年才改为经山东流入渤海直至今日。在现有条件下,我们让黄河改道不是什么大问题,从工程量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可是这60年来,黄河的古道的经济发展,让我们失去了最好的实施时机。

如果我们在建国初期,面对国家重整河山,一穷二白的局面,把黄河再改回古道,社会成本极低,如今华北到华东地区,人口密集,铁路,电力、通讯、公路交织在一起,早已是密密麻麻,原来古河道里民居、厂房、耕地接连成片,这要涉及移民问题,这个成本实在是太高了,改造成本不仅仅是工程方面,更多的是社会成本。


地理纵横


现在是21世纪了,最重要的是海港!江苏省有多少天然深水良港?为什么上海市要花费巨大的代价建设大海上羊山港?不都是为了有一个不於的深水良港嘛。黄河夺淮入海才改道山东入海才几百年而已!江苏省沿海地区都泥潭崇明岛,在明朝时还是一个长江口的小岛而已,现在呢?几乎都快同陆地连接上了。江苏省最缺的是深水良港!不是土地。


爱看爱思考


我也是这么想的,黄海其实特别浅,浅到安装风力发电机的船都搁浅,大家主观上都觉得渤海是内海应该浅,其实渤海比黄海深多了。而说江苏造地填湖比填海更方便,我就纳闷了,那一米多深的湖留着有什么意义?要么掏深、要么填平。


通钢王超


当然能。

但是黄河从其他省市入海,就不能造地了吗?

如果黄河从江苏入海,那么几千万人民,几千亿、甚至上万亿人民币的拆迁安置费用、环保费用......是不是由江苏省承担?或者分摊到毎一个江苏家庭,由江苏人民承担?

与其异想天开,不如做点实事。


卫杰1415926


江苏土地不足?[大笑][大笑][大笑]


用户8132505475965


黄河改道那是大自然的力量不是人为所决定的!现在有些人光看到黄河入海口每年给山东增加的土地。缺没有看到几百年来给黄河下游两岸人民带来的祸害。


方舟145943243


你还考虑过炸平喜马拉雅山脉吧?


一大粒豆


苏大强都是平原土地还不足,那把青藏高原给你们,直接不用黄河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