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遥想三皇五帝时候,炎黄部落和蚩尤部落之间的涿鹿之战就发生在桑干河边,标志着华夏民族走过蛮荒走入文明的起点;早在《水经注》囊括的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河流中,桑干河又以恣肆不羁的个性,备受一代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推崇。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2013年,朔州著名作家郭万新写过一篇《桑干河源头怀古》,较为全面写出了桑干河源头及流域的历史渊源,在他的散文中可谓一篇上乘之作。借用郭万新的佳作,以此美篇的注脚再合适不过了!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雁门关外,桑干名长。

桑干河,北方的河,北方的一条大河,裹挟了塞北西风的雄浑,记录着历史图腾的深刻印迹,古往今来奔流不息。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当桑干河下游流经卢沟晓月,因为泛滥无常而获名无定河,直到康熙年间得到治理,被赐名永定河,堪称北京的母亲河;尤其是公元一九四八年,桑干河更是与丁玲的文学名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起,登临斯大林文学奖的荣耀殿堂……。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桑干河,北方的河,北方的一条大河。

又有谁知道,桑干河的源头就在雁门关外的山西朔州,就在洪涛山下一个叫做神头的小地方。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明代一位叫做王越的官员,曾经北出雁门,极目远眺朔州之川,一时感慨万千,信笔写下七律一首:

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

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

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

说与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袄午穿纱。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就是诗中的辞句,几乎尘封了桑干河源头的水光山色;仅凭想象,诗中形容的简直是无以复加的苍凉。或许,当王越登临雁门时,视野里只看见东西横亘的一条冷峻沉默的洪涛山脉,峰峦光禿,峭岩如刀,让他倍觉萧瑟,去意徘徨。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然而他偏偏忽略掉了洪涛山下、桑干河源头的神头,没有注意到那一处非同寻常的塞外水乡。

是的,就是神头,葱茏在苍凉之上。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神头的骄傲,源自神头泉。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神头泉从洪涛山的山麓造化而出,充满超凡脱俗的神奇:百泉涌动,堆雪砌玉,在汨汨的声响中水花泻地潺潺流淌。泉水清澈见底,潋滟粼粼,金龙池、玉龙泉、黄道泉、莲花池……,十余处泉群共同汇聚成一个一个小巧玲珑的湖泊,湿地水域方圆十里许,当地统称为神头海,倒也胜如朱熹诗中描写的江南风光。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可以说,神头 泉孕育了北方的大河桑干河,莽莽的塞外,也因为桑干河源头的所在,被赋予了别具一格的神采——试想在色调单一、西风迅疾的黄土地上,突然出现了一方水色掩映的纯粹的绿洲,鱼翔浅底,百草丰茂,亦真亦幻,如诗如画,那该是多么奇妙夺目的风景!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玉蕴山辉,珠藏水秀;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水经注》里这样说:“桑干河东南流经桑干郡北,大魏因水以立郡。”大凡帝王都需要这样一处朝圣的地方,而曾经建立北魏的鲜卑拓跋氏就是把神头被选定为发祥圣地。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当他们跃马扬鞭统一北方又迁都洛阳后,数代皇帝仍旧痴迷地萦怀神头,车马劳顿地返回桑干源头的神头泉边,祭拜他们的那座供奉拓跋神位的桑干神庙。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相传,曾有一位美丽的拓跋公主,偷偷到神头泉边游玩,那一汪碧水撩起她少女心中微妙的涟漪,她不禁到水中洗浴嬉戏,突然看见顺水漂来一颗鲜艳欲滴的红色之珠,她拿过来把玩时不知怎么就吞下肚子,谁知回去以后竟然身有胎动。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父母见她未婚先孕,伤心地责骂她,可她就是一声不吭,只管动手捻毛线,快要临产时候,她将毛线的一端留给父母,自己拉住另一端离开家门,嘱咐父母以后循着毛线去找她。她依然来到神头泉边,又爬上泉边的神头小山,分娩生出的却是三条神龙。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当公主的父皇母后沿着毛线找来,眼瞧着三条神龙驮负其母亲腾云驾雾地飞升而去。从那时起,神头小山便被叫做神婆山,山下的神头泉边则建起了桑干神庙,百姓也称为“神头三大王庙”。而公主生育后留下的臀印以及那一抹殷红,就此留在神婆山的山顶,任凭千百年来风吹雨打,铭记着一个曾经辉煌于中华文明史册的马背民族。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不言而喻,一个马背民族,即使融合进农耕文明深处,但从来都不敢忘记其命运的根本;拓跋氏对神头的眷恋,恰恰是对百草丰茂骏马奔驰的顶礼崇敬。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确实,神头的神奇,离不开关于养马的渊源。循着五千年历史深处的马蹄飞腾,果然神头泉旁就筑起了一座马邑古城。《搜神记》记下这么一段文字: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秦时,筑城武周塞内以备胡,城将成而崩者数焉。有马驰走,周旋反复。父老异之,因依马迹以筑城,城乃不崩。遂名马邑,其故城在今朔州。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于是乎,桑干源头,马邑悠久。

马邑的名气,大概被唐太宗李世民的《饮马长城窟》介绍到了极致,其中一句提到桑干河支流、当时叫做交河的恢河:“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还有一句是:“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能够进入一代唐宗的诗中,马邑不图虚名,甚至在有些朝代,成为朔州的别名。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史书记载,秦时马邑废置后,到唐开元五年(七一七年)重新建起,明洪武十六年(一三八三年)、正统二年(一四三七年)连续补修,特别是隆庆六年(一五七二年)整缮完毕,城墙包砖,以石为基,墙高数丈,设施齐全,所以顺治年间大同知府蔡永华为《康熙朔州志残本》作序,称马邑“虽僻在一隅,实边陲要害,”历朝历代无不苦心经营,以至于“文物之盛。”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当然,谁都不能否认,从桑干河源头的神头和马邑走出去的先辈英雄,首屈一指的恐怕非尉迟恭莫属。那位大唐凌烟阁上的功臣,经历了金戈铁马的伟大人生,最终步入神坛,成为世界华人普遍认可的中华门神。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作为朔州人氏,他给故乡留存下数不清的传奇,最精彩之一,就是他在神头泉旁擒获了一匹海马,然后骑着那匹神驹纵横天下所向无敌。在朱明王朝万历本的《马邑县志》里,文人严从简写过一篇《重建鄂国祠碑记》,摘录一段: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马邑之西北十里许,有鄂国公祠,故唐尉迟敬德所血食也。其南,即为金龙池。……此池,后魏以来相传有二龙,时化为马,一骊一黄,天阴辄出,人间牝马遇之,生驹神俊,或有角,若鹿茸然,未有豢之者。鄂国生而骁勇,思收为骑,每潜伺池旁,果有神驹游焉,即飞跨其上,驹欲入池,鄂国力制驱迥。嗣是出入兵革,多籍其力,后人因建祠于兹,盖谓天以授公,存没所凭也。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相比之下,民间关于尉迟恭擒海马的传说,比上述一段文字更生动更传神,想象了添加了许多细节,增加了口头文学的特征,最有意思的就是说桑干河源头一带许多村庄名字的由来,都与尉迟恭擒海马有关,比如马跳庄、歇马关、吉庄、司马泊、吴佑庄,比如上马石、下马石,还有什么马蹄沟、鞭庄子、伏庄等等,莫不和传说中的情节一脉相承,各是各的说法;可见当尉迟恭一骑绝尘挥别故土,他对家乡的影响该是多么巨大而深远。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甚至,马邑一带土生土长着一种不大成材的柳树,树干扭曲变形,据说又是因为尉迟恭制服海马时借力扯住,将柳树扯成终身残疾……

就是神头泉群、马邑故城,就是拓跋圣地、尉迟门神,在桑干河源头积淀了与众不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厚重底蕴,然后年复一年伴随悠长的水流,穿行漫漫的光阴。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正如《论语·子罕》所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恍然弹指一挥间,时间已经进入今天的公元二十一世纪之初。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岁月很不留情地制造着沧海桑田的变迁。人们发现,洪涛山下曾经水波汹涌的桑干河,到二〇〇九年,只剩下涓涓细流;往昔百泉翻动的神头泉,多数因为地下水位下降导致了干涸;人们走遍马邑神头一带,再也找不到中华门神尉迟恭的鄂国公祠;拓跋圣地神婆山被开山取石而炸得支离破损,山下的神庙更被拆除而无迹可寻;还有马邑古城的城墙在人为取土的挖掘下,已经变成了断壁残垣……。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感叹岁月的风刀霜剑,使桑干河源头的历史文化遗痕正在被一点一点地销蚀,或许再过不久,许多不可再生的人文景观乃至传奇传说都将遭致遗忘殆尽。莫非终将应验王越“雁门关外野人家”魔咒一般的诗文,任凭其包罗蕴含的文化遗产真的消失在苍凉深处?!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当下,不断听到地方政府和有识之士开始呼吁和实施在桑干河源头恢复自然湿地、挖掘历史文化、发展旅游产业等,心中无比欣慰。确实,朔州市的历史文化,实际上集中在马邑、神头一带,我曾经自作主张称之为“马邑文化圈”,虽不十分科学,但是也非全无依据。假如假以时日,桑干河源头真的还原了其秀美风光、体现了其应有的文化留存价值,那是朔州之幸,也是一方水土之幸。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桑干源头东榆林水库,每年夏秋两季都有一个由2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组成的珍稀种群,栖息在桑干源头一带。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南客岂曾谙塞北,年年唯见雁飞回。

今朝忽渡桑干水,不似身来似梦来。

雍陶·唐

这是唐诗中描写桑干河最为著名的一首诗!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出塞二首

戚继光

郁葱千里绿阴肥,涧水萦纡一径微。

鱼为惊钩闻鼓动,鸟因避帜傍人飞。

江南塞北何相似,并郡桑乾总未归。

惆怅十年成底事,独将羸马立斜晖。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渡桑乾

旅 次 朔 方·刘皂·唐

客舍并州数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乾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桑干河曲水潺潺,好送征人双泪还。

带叶随风千里去,又愁隔断万重山。

明 ·沈炼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桑干河是我国北方的一条著名河流,属海河水系。发源于宁武县分水岭之巅的高山天池之——元池。《水经注》、《辞海》、《魏志》、《宁武府志》等典籍均有明确记载。《水经注》云:“桑干泉即索涫水者也,耆者云:其水潜通,承太原汾阳县北燕京山(管涔山别称)之大池,池在山原之上,世谓之天池,方里余,其水澄亭镜净,潭而不流。”桑干河在宁武称恢河。恢河即恢宏、博大之河。流经县境内的余庄乡、县城、阳方口镇后,入朔州,称为桑干河。又经大同市入河北省境内,称永定河,入北京市。再入天津市,称海河,最后流归渤海。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神头的古庙会,几十个乡、上百个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穿红着绿前来逛会看戏。临近的平鲁、山阴、左云、宁武等县的商业、物资、供销等部门和小商小贩都前来摆摊设点。乡民们牵着牛、驴、骡、马、猪、羊,担着鸡、鸭、鹅、兔进行交易。庙会盛况空前,神头街心的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庙会期间,成群结队的人们总是从神头东海、西海北侧登上神婆山顶拜谒拓跋公主生三龙的遗迹,追想、回忆着这个流芳千年的神奇民间传说。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这个传说,还得追溯到北魏时期。那时,在我国历史上有过南北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为北魏、东、西魏及东魏传北齐、西魏传北周。北魏的统治者是鲜卑族拓跋部人,拓跋部是我国东北的一个游牧部落。早期,他们到处游牧,没有法律,没有国家,过着原始淳朴的生活。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后来,该部落逐渐强大,产生了私有制,拥有了一支强劲的军队,于公元4世纪初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一带建立国家、取名代国。不久,被前秦所灭。公元383年淝水之战,前奏被东晋彻底击溃。鲜卑族首领拓跋乘机在386年恢复了代国,同年四月改国号为北魏,称道武帝,定都平城(今大同)。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道武帝拓跋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认为要巩固北魏的统治,一定要进一步吸收中原的文化,革除一些本族落后的风俗,逐步建立了封建制度;为了这个,他经常率领后妃、公主或是太子、大臣南巡。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这年夏天,当南巡路过神头的时候,拓跋还和他的公主看到秀丽的山山水水后,停了下来。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神头的山,气势磅礴,横亘千里;神头的泉。清澈明丽,晶莹碧透。拓跋公主被这"塞外江南"景色吸引住了,一时不想离开。她游览了东海、西海、皇道泉、三泉湾后,来到了金龙池边。这时正值中午时光,太阳火辣辣的,拓路公主感到身上燥热,于是就下到金龙池里洗澡洗衣。此时,水面上突然出现了一颗光彩夺目的红色宝珠,缓缓地向她浮来。她高兴极了,将宝珠捧在掌上,左看右看,爱不释手,随之含入口中,然后上岸,继续同父母南巡去了。

拓跋公主随父是母后南巡回到平城后,肚子竟一天天地大起来。她是君主的女儿,是金技玉叶,肚子为什么就大了起来,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是心想,莫非是神头金龙地的红色宝珠在作怪?果真是这样,父皇母后知道了怎么办?从此,活泼可爱、如花似玉的拓跋公主,变得沉默寡言、满腹愁肠,她身居深宫,不知如何是好。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拓跋建立北朝后忙于巩固政权,自那次南巡后很少过问他的女儿。公主的母后只知南巡中女儿患了病,几次请医生进行调治均无济于事。但她哪里知道,那红色宝珠已在女儿肚里成了形。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光阴似箭,一晃半年过去。公主的肚子越来越大,她万万没有想到含人口中的红色宝珠,竟使自己怀了孕,眼下就要分娩了。自己是当朝千金,皇家闺秀,怎么能娩出胎儿? 拓跋公主想来想去,觉得自己不能住在宫里,不能让父皇母后知道,不能让所有人知晓。她痛苦极了,哭了一次又一次。终于在一天晚上,公主独自悄悄地走出宫门,离开了平城,来到神头。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神山虽然没有茂盛的花草树木,但它背靠大山,面临平川,左边山脚有东神头村,右边山脚有西神头村,怀前抱着数面明镜似的泉群-一桑干河源头。所以,神头山居山水之间,山川之中,是大自然造就出来的一处风水宝地。于是,拓跋公主选定了这个风水宝地。她爬上山顶,在往北100米处生下了红、粉、黑三条龙,但接着她在原地就坐化了。三龙子流着泪,围着母亲不停地左转右转,见母亲已经归天,它们亦腾身升入天空,钻入云层。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拓跋公主生三龙后,那处平而光的山石上留下了她生前上下左右踱步的深深脚印、分娩时凹入山石的臀印、手印以及留存在这些印儿上的鲜红血迹,至今仍清晰可辨。尤其是在雨后,印儿上的血迹象鲜红的朝霞,在那处平而光的山石上随处可见。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桑干源头的生态正在得以改善。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各种睡莲婀娜多姿、娇艳夺目!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太平湖水天一色,波光潋滟。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恢河伏流风光怡人,古八景晖映新朔州!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恢河湿地公园霞光灿烂!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桑干河源头流域鸭飞鹅鸣!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为有源头活水来。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珍稀鸟类黑鹳在东榆林水库自由翱翔。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苍鹭、白鹭、白琵鹭等大型涉禽成群结队。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谨以此篇献给朔州的母亲河!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2017年5月,《桑干源头》获省水利厅、省摄协三等奖!

领略桑干河美景,抒发桑干情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