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女娲”实有其人,“补天”的神话源自对“天”字的误解


考古发现“女娲”实有其人,“补天”的神话源自对“天”字的误解

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女娲,相传为伏義之妹,人首蛇身,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相传,女娲与伏羲兄妹成家,以泥土造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并且建立了婚姻制度。由于人类起源的深奥问题实在难以从神话传说中得到考证,所以千百年来,关于神秘的女神女娲,人们更乐意谈论“女娲补天”的美丽传说。

可査证的关于补天传说最早的记载除了战国时魏国史书《竹书纪年》外,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中也有如下记述:“往古之时……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这段生动形象的描述,是讲大神“共工”怒撞不周山,使得天穹崩裂,天水倒灌,祸及人民,女娲炼石补天的生动画面。然而,后世人们对这件事不断较真,东汉大哲学家王充曾在《论衡谈天篇》中提出这样的观点:“天非玉石之类,岂石所能补?女娲虽长,岂能及天?”并且,王充认为,断鳌足作为四极的支天柱这个说法十分荒唐,他说:“足既能支天,其体必更大,天地间如何能容?如此大鳌,其皮肤必如钢铁之坚,女娲如何将它杀死?”

考古发现“女娲”实有其人,“补天”的神话源自对“天”字的误解


当然,王充对于神话传说进行如此严肃而机械的驳斥,完全没有必要。不过,这足以证明古人对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早有探索。现在,随着现代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更想了解“女娲补天”的传说是怎样形成的?在现实中是否存在神话原型呢?

现代考古专家已经在距今6000年的红山文化中找到了女娲的原型,证实了“女娲”实际上就是一名伟大的氏族女首领,在她的领导下创建了红山文化,使得人类可以代代繁衍。


据唐代司马贞的《三皇本纪》记载,女娲本姓风,取代宓牺即位,号为女希氏,是上古时代的母系氏族部落首领。当时没有文字,只以“女希”称呼,于是,后人因音成字,写作了女娲。

至今,在我国云南地区,苗族、侗族人民依然将女娲作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有趣的是,在我国侗语中,“女希”一词,意为花季少女,而“娲”则形容如花一样漂亮。根据以上侗语词分析,“女娲”即是指年轻漂亮的姑娘。

考古发现“女娲”实有其人,“补天”的神话源自对“天”字的误解


那么,“补天”二字又有怎样的玄机呢?伏義、女媧所处的时代是新石器时代的初期,距今数千年,人们还是以穴为居。侗语称厅堂为“天堂”,又称房顶为“务天”,可以看出,“炼石补天”实际上就是补屋顶,不是后世人们误解的“天穹”。

从《淮南子》中的描述的“火滥炎而不灭”,这个描述十分类似于上古时期流星雨撞击地球,巨大的冲击造成爆炸和其后引发火灾的过程,而之后的部分,更是描述了强力撞击所引发的水灾从爆发到平息的全过程。


不难想象,在这样的大灾大难袭来时,人们居住的洞穴顶部极有可能出现漏洞。因此,“女娲补天”更有可能是填补洞穴顶上的漏洞。

女娲是怎样填补洞穴顶上的漏洞的呢?可以这样推测:因为红山文化所在的地区产石灰岩,石灰岩本身有着多种颜色,再加上掺杂了许多其他的岩石,故呈现出五颜六色,这便是传说中的“五彩石”。流星雨引起一场大火,暴露在地面上的石灰岩,被烧成了白色粉末状的石灰,经雨水浇淋,形成了泥浆状物质,再曝晒结成硬块。聪明的女娲从中得到启迪,于是,她将石灰与芦荻草灰搅拌在一起,用来填补洞穴上的漏洞。从此之后,人们便学会了烧石灰补漏洞的技术。


可见,正是人们误解了“天”字的原意,才使得“女娲补天”的故事在各个民族流传时不断被神化,也就使得女娲如此一步步成为了“创世女神”。这样的考证推断,让“女娲补天”的故事由神话传说贴近了现实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