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植物之--茅莓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药用植物,茅莓。这个植物农村的孩子一定见过,可能还吃过它的果实。茅莓果实不大,色红、味甜,农村孩子多数都吃过,以满足贫瘠的味蕾。但是茎上长满小刺,不大招人喜欢,而恰恰药用部分是茎叶和根。

中药植物之--茅莓

确切地说我的图片是茅莓的一个变种:腺花茅莓。除“花萼或花梗具带红色腺毛。”其它都一样。万荣县的茅莓分布广,稷王山、孤峰山区域山坡、埝头、沟坡等都有它的身影,有些生长不错。

茅莓与覆盆子长的像,它们都是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但还是有区别的,万荣县我没有发现覆盆子。


中药植物之--茅莓

我上学的时候《中药学》中有茅莓一药。收录在《止血药.化瘀止血》篇中。《中药学》中茅莓的出处是《植物名实图考》。在《植物名实图考》中有:“根浸酒为养筋活血,消红退肿之药”。

关于茅莓药用的出处,各种书有不同的出处,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这里不是写论文,我就不去考究它的出处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考究。

《药典》没有收录。

中药植物之--茅莓

它也像其它植物一样,也有很多别名。《中国植物志》中是这样说的:“茅莓(本草纲目)红梅消(植物名实图考)藕田藨(本草纲目),小叶悬钩子(华北经济植物志要),茅莓悬钩子(东北木本植物图志),草杨梅子(湖北),蛇泡簕(岭南采药录),牙鹰簕(广州),婆婆头(东北)。”

除了这些还有:蛇泡簕、三月泡、虎波草、薅秧藨等。你老家叫什么呢?

中药植物之--茅莓

《中国植物志》:果实酸甜多汁,可供食用、酿酒及制醋等;根和叶含单宁,可提取栲胶;全株入药,有止痛、活血、祛风湿及解毒之效。


中药植物之--茅莓

一、《全国中草药汇编》

【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茅莓Rubus parvifolius.,以根或茎、叶入药。秋季挖根,夏秋采茎叶,鲜用或切段晒干。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结,止痛,利尿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咯血,吐血,痢疾,肠炎,肝炎,肝脾肿大,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月经不调,白带,风湿骨痛,跌打肿痛;外用治湿疹,皮炎。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叶捣烂外敷,或煎水熏洗。


中药植物之--茅莓

前面说过茅莓归类在活血止血药中,它的止血功效现在用的不多,止血方剂中出现茅莓的机会很少。(清热解毒和止血药中医研究寻找的最多)。它的活血调经作用和治疗淤血痛经疗效可靠,单味煎服就很有效。煎汤外洗治疗湿疹,皮炎也有一定的效果。这味药药房不多见,但是野生很多,采收方便。

二.临床选录:

1.治痢疾:茅梅茎叶30克。水煎,去渣,酌加糖调服。(《战备草药手册》)

2.治皮炎,湿疹:薅田藨茎叶适量,煎汤熏洗。(《宁夏中草药手册》)

3.治汗斑及白泡疮:蛇泡竻叶烧灰,和茶油涂。(《岭南采药录》)

4.治外伤出血:茅梅叶适量。晒干研末,撒敷伤口,外加包扎。(《江西草药》)


中药植物之--茅莓

5.治呕逆:鲜茅梅叶60克,枇杷叶、半夏各9克,陈皮6克,竹茹12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6.治感冒发热:茅梅叶15~30克。水煎服。(景德镇《草药手册》)

7、治疗过敏性皮炎:茅莓50克到100克。白矾10克到20克水煎,煎600毫升到1000毫升(1%到2%白矾)外洗,每天清洗一到二次,过敏性皮炎引发的丘疹的痛痒就能很快减轻。

中药植物之--茅莓

作者声明:中医药的单验方虽然有很好的临床的疗效,但是也需要“辨证施治”,需要“望闻问切”(需要见面)。如需要使用中药,请咨询中医医师,谨遵医嘱。本文章不构成用药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