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就高在一個“水”字,這6條處世之道,讓你少走彎路

《道德經》說“上善若水”,因為“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故幾於道”。

水的品性與道是非常接近的。那麼接近於道的水,是如何處世的呢?


《道德經》就高在一個“水”字,這6條處世之道,讓你少走彎路


這四個字。練其字,淨其心,悟其道。在神俠電視劇《仙劍奇俠傳1》裡面也出現了這句話,悟道之人領悟“上善若水”,修煉成仙。

只要你學會水的處世之道,順應社會發展,自然可以得到達到,實現人生順風順水。


《道德經》就高在一個“水”字,這6條處世之道,讓你少走彎路


縱觀歷史,哪一位成功人士不是擁有像水一樣的處世哲學。就像功夫巨星李小龍說的一個好的武術家就像水一樣。為什麼?因為水是無形的。


《道德經》就高在一個“水”字,這6條處世之道,讓你少走彎路


《道德經》: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道德經》從上善若水中,看為人處世的六條準則


一、居善地

什麼叫善地,也就是與自己性情相符合的地方。猴子喜歡居住在山林,如果用籠子把它關起來,它也就只能像小狗一樣蜷縮著了。牛羊尚且知道選擇水草豐美的地方而居,又何況是人呢?因此,人要像水一樣,知道擇地而居。

水,高的地方它是不去的,它只喜歡往低下的地方匯聚。但正因為它喜歡處下,故而能夠成就江海之廣。所以下,對於水來說就是善地。

《道德經》就高在一個“水”字,這6條處世之道,讓你少走彎路


《道德經》說:“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對於聖人來說,下,同樣也是善地。可以聚萬民,可以攏人心,因此“大國者下流”。


二、心善淵

老子認為,人應該寬容,讓心胸如水一樣虛靜深遠,包容一切,也可以化解一切。

古希臘神話中有個叫海克利斯的大英雄。有一天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發現路上有一個袋子似的東西很礙腳,他就踩了一腳,誰知那個東西不僅沒有被踩破,反而膨脹起來,加倍擴大著。海克利斯惱羞成怒,拿起一條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個東西竟然長大到把路堵死。

《道德經》就高在一個“水”字,這6條處世之道,讓你少走彎路


這時候,走出一位聖人,對他說:朋友,不要動它,忘記它,讓它遠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就小如當初,你侵犯它,他就會膨脹,擋住你的路,與你敵對到底。

我們在茫茫人世間,難免與人產生誤會、摩擦、怨恨。如果不注意,讓心裡的的這些負面情緒膨脹,仇恨袋就會悄悄成長,最終會導致堵塞通往成功之路。


三、予善信


誠信是人的立世之本,如果一個人做不到這點,大事難成。

有些人,是不講誠信的,他們言行不一,表裡不一,讓人難以相信,而水不是。水是通透的,守之以恆的,讓你一眼就能看穿的。


《道德經》就高在一個“水”字,這6條處世之道,讓你少走彎路


四、正善治

老子說百姓不壓惡自己的居所,不厭惡自己的生活。百姓能安居樂業,自然就不會厭惡治理他們的人,是以不厭惡君王。

百姓因為能過上好的生活,所以才願意接受君王的統治。故而言“正善治”,能將天下治理好,能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這是君王得位之正的根本啊!

所作所為能讓天下百姓得利受益,是謂“善治”,如此自然天下百姓都願意讓他當君王,管理天下,是謂“正”。


五、事善能

如果一件事要做好,非得辦事的人既有相應的才華,又要無慾無求,無名利之心。你把所有事情都推給人了,那還要法律幹什麼?事實上真到了非得在這麼苛刻的條件下,事情才能做好,那隻能證明社會法制崩潰了。

所以如果一家企業不停的強調員工品性,那麼只能證明這個企業規章制度已經失去作用。

如果一個國家不停的要求子民品性高潔,那麼只能證明這個國家法制崩壞,已經無法有效規範世人的行為了!


六、動善時

為什麼要把“動善時”放到最後呢?能不能把它放到前面,或者插在中間呢?我們來舉個例子說明下這個順序的重要性。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一部被稱為神劇的電視劇——《琅琊榜》。這部劇最厲害的人物,毫無疑問就是麒麟才子——梅長蘇。

《道德經》就高在一個“水”字,這6條處世之道,讓你少走彎路


梅長蘇要謀劃他的事件,實現他的目標,達到他的目的,最關鍵的操作同樣是待機而動。為此,他在身受重傷之後,等了好多年,做了很多鋪墊,才開始到帝都去展開實施。

生活中,對君子要有仁義之風,而對待小人就不能心慈手軟,而是給矛迎頭痛擊。要興正道,必然就要滅奸邪。房間的衛生,你不打掃,垃圾會自己走嗎?

現在很多人,都有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認為只要不損害自己利益,就是與己無關的心態。不多嘴,不評論,不批評,做個誰也不得罪的傻好人。


老子寫的道德經,後來成為道家的經典,後來成為道教的經典!

所謂“經”,就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是為人處世的內功心法,這一部分以儒家“四書五經”為代表 特點是“長功”慢,但是真練好了能成大器。

其實,對於所有人來說,來到這世上最重要的一條道理就是學會為人處世。

《道德經》就高在一個“水”字,這6條處世之道,讓你少走彎路


無論是大事小事,都離不開跟人打交道,如果不提前知曉這些道理,自然是要吃大虧的。

那些早早成功的知名人士,都多多少少的接觸過《道德經》這本智慧之書。


尼采說,《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

魯迅說,不讀《老子》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宇宙真諦。

馬雲行商數十載,唯獨此書不曾離身。


《道德經》就高在一個“水”字,這6條處世之道,讓你少走彎路


但是很多人說老子的《道德經》太過於深奧,一時不能領會其中的精神。古文集結了老子的智慧,自然是晦澀難懂。

這裡我推薦一本適合很多人的白話文圖解版,原本內容一字不差,古文部分搭配白話文,有趣的地方還會通過圖片展示出來。

《道德經》就高在一個“水”字,這6條處世之道,讓你少走彎路

全文僅有5000字,81條智慧,但是在全世界的發行量僅次於《聖經》,被翻譯成了多個版本。

學的是科學文化知識,是為人處世的原則,是待人接物的“潛規則”。


不管是孩子搶著看圖畫,還是大人增長為人處世的知識,都可以提前把一些簡單的道理講給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國學的魅力,還能少走許多彎路。

《道德經》就高在一個“水”字,這6條處世之道,讓你少走彎路

學習老子的智慧在管理、做事、做人、處世、投資、修身等方面,將一生受用不盡。


《道德經》就高在一個“水”字,這6條處世之道,讓你少走彎路


不管是初入社會的年輕人,還是而立之年的老朋友,看一點《道德經》,就像被老子拉著講了一趟處世的智慧。

《道德經》就高在一個“水”字,這6條處世之道,讓你少走彎路


需要幫助的朋友,點擊下面的視頻課圖片就可以一睹這本智慧之書:


最近的時期,大部分地區快遞不通,很多心急的朋友可能很失望,不能第一時間拿到這本書


沒關係,現在多虧了網絡的發達,不光在獲取新聞,還能看到名師的優秀電子課。

市面上關於《道德經》的視頻課有很多,但是曾仕強老師的在線視頻課《探索道德經的奧秘》,這個版本的最為透徹。

《道德經》就高在一個“水”字,這6條處世之道,讓你少走彎路


網絡課的好處就是在線就能聽,不用等待三四天的物流,而且以後還能隨時隨地的學習。

視頻課非常適合迫切學習知識的朋友,也適合每天忙碌的上班族。


《道德經》就高在一個“水”字,這6條處世之道,讓你少走彎路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就能拿到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