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理湿热体质?

ke6680


湿热这个话题,老百姓都很关心,日常的诊疗过程中,很多患者也会问到湿热相关的情况,有些患者也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医生,说自己就是“湿热”。

但是湿热是如何判断出来的?这个还是需要有点技巧。并且治疗祛湿热,也要掌握湿热的本源,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今天我们来讲讲这个话题。

湿热的来源,有几个方面比较主要,第一是气候的影响,比如南方的气候潮湿闷热,也容易影响人体;还有一个是饮食的影响,比如长期过食油腻、肥甘厚味,暴饮暴食导致消化不良,日积月累,就导致胃肠湿热形成。

还有一个原因也是比较主要的,也多数会被人忽略的,就是本身体内的阳气不足,脾胃亏虚,这个容易导致脾胃的运化功能受损,形成胃肠寒湿停滞的现象,阻滞而化热,形成一种脾胃虚寒又有脾胃湿热兼杂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会有以下方面的表现,就是形体怕冷、身体肥胖、消化不良又容易腹胀腹泻,但是又有湿热的相关表现,比如容易长暗疮、皮肤湿疹、口干口苦、口臭,舌苔白腻又有时候偏黄,以上这就是形成脾胃虚寒又兼有湿热的现象,脾胃虚寒是本源,湿热是结果。

在治疗用药方面,如果是一些气候导致的湿热,或者暴饮暴食、肥甘厚腻导致的短期湿热,一般用清热祛湿的方法治疗都会比较有效,而且相对容易解决;而虚实兼杂的现象,脾胃阳虚又夹有湿热的时候,治疗用药就必须有所权衡,也比较讲究医生的功底和用药技巧,温阳健脾的同时又不能太燥热,清热去湿同时又不能伤脾胃、伤阳气,需要权衡患者的虚实程度轻重,寒热程度轻重,用药有所斟酌才能取效,要找专业的中医生就诊,而没有固定的方药。


中医养生郑芝环


我是中医甘医生,现在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湿热下注,主要是因为下焦膀胱失司,湿热蕴结下焦导致的病症。

主要表现

在泌尿道:尿频尿急尿痛,尿黄颜色浑浊,下腹痛,男性尿道口可能会否分泌物。

在生殖道:主要是女性,白带增多,白带颜色变深,阴部瘙痒等。

全身其他表现:拉肚子,湿疹瘙痒,下肢关节红肿热痛,脚气,舌苔黄腻,脉滑数等。

以泌尿道症状为主的话,治疗可以以八正散为底方,清热、利尿、止淋,然后临证加减;

妇科症状明显的话,可以用止带汤加味,有急躁易怒等情绪表现,就可以龙胆泻肝汤加减了既可以清热利湿,有热清泻肝火;

以下肢红肿,疼痛为主的话,可以选用四妙散加味,疗效很棒!

觉得有用的话,欢迎大家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哦!可以点赞+关注,跟进更多有用科普养生知识!



中医甘医生


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出现湿热同时存在的病理现象。

简单说,引起湿热病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

外因就是环境影响。长期居住潮湿的地方,或者温度高湿度又高的气候里,都容易变成湿热体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如避免居住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居住环境宜干燥,通风。

内因,则是人的体内一些因素容易生湿和热。多因先天禀赋、嗜烟酒、常熬夜、滋补不当、肝郁气滞、湿热环境所致。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热往往依附湿存在,因此还是以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三仁汤、平胃散等。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在化湿或清热的总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中药,如湿疹、疔疮加野菊花、紫花地丁、苦参、白藓皮等;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

要注意几点:

1.无论何种体质的人,只要脾胃不好,都要先将脾胃调理好后再用药,包括药茶、药酒等,否则容易出现腹胀、便秘等症状。如果盲目进补,只会加重湿热交困,导致脾胃受损而加重病情。所以,任何保健药饮等,都应在湿热得到一定缓解后再服用。

2.食疗方面当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赤小豆、绿豆、芹菜、黄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还适宜吃清利化湿的食品,如薏苡仁、莲子、茯苓、蚕豆、鸭肉、鲫鱼、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卷心菜、空心菜等。尽量避免吃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的食物,如辣椒、生姜、狗肉、牛肉、羊肉、酒等温热食品和饮品,以及火锅、油炸、烧烤之类。湿热体质的人忌吃饴糖、石榴、大枣、柚子。

3.湿热体质者适合做强度大、运动量大的锻炼,可以帮助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排泄多余的水分,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而像瑜伽、太极拳等柔和的运动,对缓解湿热的效果就不明显了。另外,每次运动起码要达到半小时以上,方能真正起到祛除湿热的作用。

4.肝胆是薄弱环节,肝胆疏泄不好,很多发现肝经胆府的症状。因此,即使不能戒酒,湿热体质者亦应严格限制饮酒。

5.与湿热体质密切相关的确要经脉有背部膀胱经、脾经、胆经。穴位有胆经上的阳陵泉,肝经上的太冲,膀胱经上的三焦俞等。可先用刮痧的方法沿上弦月背部两侧膀胱经循行路线由下向上进行刮拭,用力可偏重一些,以清泻湿热。然后点、按相关穴位。

6.不论想改善何种不良体质,都需要充足的睡眠,以令神经系统运作良好,所以一定忌讳熬夜。


纯钧LHGR


 有的人不仅脸上长痘,背后、臀部也起小疖肿,用祛痘化妆品或药品外抹治疗,旧痘下去,新痘又起;头发、脸上经常油腻,开口说话口气污浊;早上醒来,口干苦涩;还急躁易怒。这是怎么回事?

  中医认为,这是因为身体内有了多余的湿,有了多余的热,这就是湿热体质。爱出湿疹的人80%都属于湿热体质。湿热体质的人还容易长口疮。

那么湿热体质有没有什么改善方法?

湿热,是热与湿同时侵犯人体,所以建议以食补药疗祛“湿热”---马齿苋薏仁茶


由药食同源的马齿苋、槐米、赤小豆、芡实、薏米仁、淡竹叶、绿茶一起搭配的来的,出自《本草纲目》,古方里面只说到赤小豆、芡实、喝薏米,特意请教了学中医的朋友,帮忙配置的,亲自尝试了两个月,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这可以直接喝现成的,也可以自己动手做,现在分享下做法:


将薏仁炒到微黄,连同薏仁、赤小豆、芡实一起浸泡2小时,冲洗干净后,加水1000毫升(或三碗水)煎煮1小时,放入剩余食材,再煮5分钟,去渣留汁放凉,饭后代茶饮用。


顽皮是什么


湿热体质可以这样吃着“消”:

1凉拌马齿苋。彩新鲜马齿苋100g,清水洗干净,切断,用少许酱油、麻油拌均匀;

2泥鳅炖豆腐。泥鳅500g,豆腐250g,盐3g。把泥鳅去除内脏洗干净,豆腐切块,泥鳅入锅,加盐、清水适量,置武火上,炖至五分熟,加入豆腐,再炖至泥鳅熟烂即可。

3清除湿热的良药,三仁汤:杏仁15g,飞滑石18g,白通草6g,白寇仁6g,竹叶6g,厚朴6g,生薏仁18g,半夏10g;

4湿热大忌:酒!香辣、煎炒、烤、油炸

5尽量少吃:羊肉、狗肉、鳝鱼、香菜、辣椒、胡椒、花椒、滋腻之品、烹炸、烧烤;

适当多吃:莲子、茯苓、赤小豆、绿豆、冬瓜、葫芦、苦瓜、西瓜、苋菜等

总结一下,如何判断自己的湿热:

皮肤油腻、咳痰黄稠、食欲降低;舌苔厚腻、泛黄、严重口臭、容易上火、便秘、长痘痘;女性白带偏黄、有异味。性格急躁。

【关于我】一个学习和热爱中医药9年的妹子,在头条号分享体质养生、膳食养生、中医药知识,欢迎关注俺😇。


中药养生与保健


在中医上,将致病的因素分类六类,即风、寒、暑、湿、燥、热,湿热症是指同时遭受其中的两邪的侵袭,阻滞经络,导致全身表现湿热症状的一种病理变化。
湿热证的常见原因有四种:一是外界环境所致;二是饮食不节所致;三是脾胃失调所致;四是忧思郁结所致。

下面,我们主要了解一下,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进行预防和调理:

一、改善起居环境

起居环境对湿热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湿气,经常在潮湿的环境中,就容易受到湿气影响,出现症状。所以,在起居上多加注意,能够有效防止湿热的侵袭。

二、调理日常饮食

饮食方面,就是要有良好的习惯,要少喝酒,一定要戒烟,不暴饮暴食,不吃辛辣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多吃有利于除湿去热是食物,如绿豆、冬瓜等。


三、强化脾胃功能

从内在来将,脾胃是去除湿热的关键,如果脾胃功能强健的话,那么遭受到湿热侵袭的时候,就能够有效运化,调理身体,不受影响。

四、保持健康情绪

张景岳曾经说过:“但苦思难释则伤脾”,意思就是说,过于优思就会伤及脾胃。人的情绪跟身体内在有很大的关系,良好的情绪状态也有助于抵抗湿热。

知道不一定就能做到,为了健康,大家要多一点自律奥!


岁月了无痕,依旧桃花面。

欢迎评论、留言,或者私信我,芳芳致力于为大家提供最方便快捷的健康知识,祝您生活愉快~


芳蕾健康百科


湿热这个话题,老百姓都很关心,日常的诊疗过程中,很多患者也会问到湿热相关的情况,有些患者也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医生,说自己就是“湿热”。

但是湿热是如何判断出来的?这个还是需要有点技巧。并且治疗祛湿热,也要掌握湿热的本源,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今天我们来讲讲这个话题。

湿热的来源,有几个方面比较主要,第一是气候的影响,比如南方的气候潮湿闷热,也容易影响人体;还有一个是饮食的影响,比如长期过食油腻、肥甘厚味,暴饮暴食导致消化不良,日积月累,就导致胃肠湿热形成。

还有一个原因也是比较主要的,也多数会被人忽略的,就是本身体内的阳气不足,脾胃亏虚,这个容易导致脾胃的运化功能受损,形成胃肠寒湿停滞的现象,阻滞而化热,形成一种脾胃虚寒又有脾胃湿热兼杂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会有以下方面的表现,就是形体怕冷、身体肥胖、消化不良又容易腹胀腹泻,但是又有湿热的相关表现,比如容易长暗疮、皮肤湿疹、口干口苦、口臭,舌苔白腻又有时候偏黄,以上这就是形成脾胃虚寒又兼有湿热的现象,脾胃虚寒是本源,湿热是结果。

在治疗用药方面,如果是一些气候导致的湿热,或者暴饮暴食、肥甘厚腻导致的短期湿热,一般用清热祛湿的方法治疗都会比较有效,而且相对容易解决;而虚实兼杂的现象,脾胃阳虚又夹有湿热的时候,治疗用药就必须有所权衡,也比较讲究医生的功底和用药技巧,温阳健脾的同时又不能太燥热,清热去湿同时又不能伤脾胃、伤阳气,需要权衡患者的虚实程度轻重,寒热程度轻重,用药有所斟酌才能取效,要找专业的中医生就诊,而没有固定的方药。


搞笑and搞笑


前些日子有个朋友问我说,都已经不怎么喝水了,怎么还这么湿呢?之前告诉她多观察舌苔,她知道有齿痕就是湿的表现,她以为只要不要多喝水就不会湿。她觉得湿就是水喝太多才有的。

舌苔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的方面。湿重人还会胖。没有学中医以前,我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来证明,一切减肥方法对于自己来说都是无效的。因为我发现只要是体质没有改变,减了肥还是会反弹的,这个是体质湿的问题。如果摸到自己的肌肉是虚虚的胀胀的泡泡的,不是那么结实的,那这个就不是健壮,是湿停留在中焦的表现。

很多湿的人是不爱喝水的。因为脾胃的能力不足以代谢太多的水,再加上身体内本来就有很多湿没有代谢,于是就会不太爱喝水。反过来讲,如果有人觉得自己太骨感,也不太可能喝水把自己喝的比较丰满。

如果湿不是水,那到底是什么东西?

湿应该是黏腻的。就像肉汁。

比如有孩子或大人一直咳嗽,痰湿肯定是一直有的。而且如果一开始没有处理好,痰湿会让体质下降,体质下降的话,容易产生痰湿的机会就更多,所以很多咳嗽很难解决,和这个有关。还有比如皮肤病的问题,慢性反复发作的湿疹,荨麻疹,皮炎,过敏,也和湿有很大关系。因为湿的黏腻的属性,所以湿会在脏腑之间会产生一些阻塞,减低人体的整个气血的运转,让身体的活力下降,让身体处理问题的能力下降。

比如本来感冒两三天就能好的,湿重的体质就要很久。

还有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脾胃功能逐渐下降,油腻的中年也随之出现,也是湿的表现 。

湿是阻碍脏腑运动的。

如果发现舌头胖大代表人的体内有水湿,舌头胖大了以后就会形成齿痕,齿痕越深,湿越重。刚接触中医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为了观察自己是不是湿就没事拿个镜子看看舌头。也经常看别人的舌头。

舌头的变化和身体内部的变化同步。除了齿痕之外,还有的有湿的表现是舌苔水水的,光亮,就像是刚刚被冲洗过了的样子,还有舌苔比较腻,像是舌头上涂上了土豆泥。如果我们用土豆撵成泥之后,可能还比较干,但加了水之后,搅拌起来就比较容易了,观察湿的程度就是观察舌苔的含水量。

吃了自己消化不了的东西之后湿会加重。下馆子吃重油的菜系,吃多了水果之后,如果食物如果没有被成功的转化吸收,就会变成垃圾,这些垃圾会阻滞在身体里面,变成湿。

晚睡也会让湿加重。有人说晚上看世界杯会发现手脚都比较肿胀。有一次我晚上11点20去照镜子看舌苔,和晚上10点多的舌苔,是完全不一样的。阳气需要收敛的时候没有收敛,脾胃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大大减低了,该代谢的没有代谢,湿就产生了。如果受风寒也会带来湿,太晚去洗澡,或者洗澡洗的太久也会产生额外的湿。

以上这些是外在的原因:寒的,凉的,冰的,生的,甜的,油的,腻的,梅雨天潮湿的环境。

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内在的:比如劳累,郁闷。

当内在比较平静的时候,淋一场雨喝一碗姜汤就能解决。但如果是郁闷的时候,去淋一场雨,那一碗姜汤就解决不了。当内在问题还在的时候,外在条件就很容易触发情况。

记得有一次一整天在打扫卫生,打扫完了之后滩倒在沙发上,看了看舌苔,非常非常湿了。超过身体负荷的劳作会让津液亏虚,人的脾胃动力下降,如果恰好是容易生湿的体质,这个时候就会生湿。还有一次,是我生闷气。当我看到当时自己紧紧握拳的时候,好像是感觉到冷才会握拳,握拳会更暖和。坏情绪会让身体变冷,而寒和湿总是相伴而生,这是情绪和湿的关系。

还有就是天生的脾胃能力不高。有朋友经常分享说,为什么有的人家的孩子怎么吃都不积食,我们都吃素了还积食,还发湿疹,还腺样体肥大。实际上我们可以把视野拉长去看,比如孩子的父母的生活习惯如何,体质如何?孩子从出生到现在是否经过错误的治疗?有多长时间的饮食负担很重?有多长时间反复感冒?妈妈爸爸的情绪怎么样?孩子情绪怎么样?这样就可以看到,脾胃能力高下真的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形成的。

湿会带来什么困扰呢?湿气多了,人会觉得睡不醒,昏沉,头发油腻,皮肤上会长湿疹,大便黏,又或者表现为咳嗽有痰,或者常常喉咙感觉到有痰,还有的人会浮肿,按压皮肤,皮肤会出现压印。小朋友湿重会流口水,大便稀,胃口不好,容易咳嗽,腺样体肥大。如果湿的里面寒的垃圾比较多,那还会出现湿热,比如某些脚气,妇科病。

但是。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一边除湿,一边生湿。我们是常干的。

想要彻底祛除湿气,对于现代人来说是有点难度的。中医的方式是用中药提高一下的脾胃的能力,排掉一点湿。但更常见的情况是,调理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开始很湿了,那就需要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了,体质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的,需要长期在日常上的努力。

而津液就像润滑油,是能帮助脏腑和气血运动的。

津液主要的一种形态就是组织液,它可以从毛细血管中渗出变为组织液。津液的形成主要来自于食物和水。当食物和水进入人体,在被人体成功吸收后,就可以转化为津液。津液是加工后的水,可以联想纯净水加工厂,津液的生产需要经过消化吸收过程,也需要消耗能量。

而且在身体需要的时候,津液还可以变成血液,或者气化为一种气推动脏腑运动,比如帮助排尿,大便,或者从血液再变成津液,循环利用。人的身体能产生多少津液,和脾胃功能是有很大关系的。津液不足有很多表现,比如有妈妈说她孩子头发竖起来的,我们就知道这个头发是干枯的,津液不能到达头发,头发就会干枯,也就意味着说脾胃能够生产津液的能力是不足的。

津液会滋润我们的身体的所有器官:不缺津液的身体皮肤滋润有弹性且不油腻,大便成条有型,头发乌黑光亮,眼眸清澈水灵,小便通畅,汗液通畅,身体没有异味,不会失眠,不会有疼痛。

可以说津液在滋养着我们生命的活动。

那津液和湿有什么关系呢?

津液足的时候,湿不会多。湿多的时候,津液肯定有不足。这个背后就指向的是那个生产津液的脾胃的能力问题。当脾胃可以生产出更多的津液来,整个脏腑,气血的生命运动,就会形成良好的循环代谢。湿就很容易被代谢掉。

脾胃就像是一台料理机,润滑油足够,运转过程就快速顺利,食物很容易被加工成我们需要的东西。反之如果润滑油不够,机器运转中比较卡,动力不足,那可能加工出来的食物就会有很多残渣,残渣反过来会干扰料理机的运转。

所以对于除湿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吃红豆薏米,而是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哪种配置。大人和孩子一样,只要是能少给身体增加负担,脾胃的能力就会逐渐提高,这是我们平常能做的,而且也是有确切效果的。

所以我们就需要去了解自己,能吃哪些不能吃哪些,能消化多少,什么时候该睡觉,能干多少工作,能拼命到什么程度,要不要和人比较,要不要赢得什么,知道自己的身体能够承受多少。在吃饭娱乐工作拼搏的时候就以“差不多得了,平常一点”这个状态去要求自己,不要逼自己,这个很重要。

避免更多湿的产生,本身就是除湿的过程,也是可以提高体质的过程。


羊爸爸育儿


从中医角度,湿热体质人群,临床常呈现面垢油光、口苦、心烦急躁、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粘滞不畅或燥结、易生痤疮、小便短黄、舌质偏红、苔黄腻等。

如何调理湿热体质,分享我的7点建议:

1.平日适当增加食用帮助利湿清热的食物,例如薏苡仁、莲子、土茯苓、赤小豆、芡实等;

2.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冰冻刺激煎炸烧烤食物,避免饮用酒类饮料等;

3.分享我平日健脾祛湿热的3款营养食谱:绿豆薏米粥、赤小豆薏苡仁粥、薏米土茯苓瘦肉汤,营养又有助健脾祛湿。

4.有时可通过泡脚、艾灸,帮助身体祛湿。

5.适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帮助身体代谢!

6.规律作息,不熬夜,增加运动!

7.避免长期吹空调,最好每天晒晒太阳,保持好心情!

如身体情况较重,建议通过医生辩证来开具个性化健康方案。

如我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欢迎转发点赞,有疑惑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平日会分享健康知识或营养食谱,欢迎关注头条号“吴斯洁营养师”~


吴斯洁营养师


康而福红豆薏仁茶祛湿不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