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桂陵之戰:“圍魏救趙”並沒有“救趙”而是“弱趙”

導語

中華歷史幾千年,能讓我們熟知的戰役並不多。對於不是歷史愛好者的人們來說,提起桂陵之戰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提到

“圍魏救趙”很多人就知道了,圍魏救趙的典故就是在桂陵之戰中誕生的。然而當千百年後,我們再次去了解這段歷史,仔細思考後,我們就會發現,“圍魏救趙”並沒有“救趙”,而是“弱趙”

魏趙交惡

“圍魏救趙”就是圍困魏國救援趙國,那麼這就要從魏國與趙國雙方交惡說起。雖然說晉國分裂為趙、魏、韓三國,但畢竟這三家原本是一個國家,所以關係自然比其他諸侯國親密,而雄才大略的魏文侯自然是看到了這一點。魏文侯認為,只要三家齊心,必定可以同晉國一樣繼續無敵於天下,因此魏文侯用高超的手段使韓、趙兩個國家停止了想要互相進攻的念頭,併成為了三晉中的大哥大。魏文侯死後,在李悝和吳起等一大批老臣人的輔助下,其子魏武侯繼續在其夫文侯的方針道路上行走,可在吳起離開魏國後,事情就發生了變化。

深度解析桂陵之戰:“圍魏救趙”並沒有“救趙”而是“弱趙”

魏文侯時期魏國疆域

在吳起走後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386年,趙國爆發了一場內亂,這場內亂最終也導致了趙國於魏國的態度發生轉變,而魏文侯積極營造的三晉齊心協力、和平共處的局面也被打破。從這以後,三晉時好時壞,雖說也有過聯合,但更多的時間都是在互相攻伐。

公元前387年,趙烈侯去世。趙國內部的權力鬥爭開始越來越嚴重,雙方分別是趙烈侯的兒子趙章與侄子趙朝,最後的結果是趙章登上了王位,為趙敬侯。失敗的趙朝為了登上趙國王位,便逃到了魏國,請求魏武侯出兵干涉,幫助他登上王位。

按照正常的國際慣例來說,這件事是趙國內政,魏國不應該干涉,但不知是趙朝給魏武侯許了什麼好處,還是魏武侯當大哥當久了,想耍一下威風。總之,魏武侯插手了,魏武侯不顧大臣的勸阻就派兵偷襲邯鄲城,不過趙國人早有準備,魏軍中了埋伏,直接敗下陣來。

如果說魏武侯要是成功倒還好,可是這偷雞不成反倒蝕把米,而且,趙敬侯也十分生氣,畢竟趙國認魏國做大哥,這大哥反而打自己。就這樣,趙國與魏國就開始鬥上了。

魏武侯在位時期的後半段時間出現了巨大的戰略失誤,其一是他逼走了著名軍事家吳起;其二是破壞了其父魏文侯辛辛苦苦制定的政策,這些失誤也使得魏國的領袖地位發生動搖。

交戰背景

自從魏國遷都大梁後,魏國的軍事重心就由河西轉移到了中原地區。在魏國與韓國長達十二年的戰爭後,魏國迫使韓國簽訂了城下之盟,中原各個小諸侯國又迫於魏國的強大,包括韓昭侯、魯共侯、宋桓侯、衛成侯等紛紛拜魏惠王為大哥。


深度解析桂陵之戰:“圍魏救趙”並沒有“救趙”而是“弱趙”

影視劇中的魏惠王

魏惠王似乎和他的老爹魏武侯一樣,有點成就就飄飄然,甚至做起了中原霸主的美夢。此時三晉中的韓國已經聽命於魏國了,但趙國依舊與魏國進行鬥爭,就在魏惠王訪問齊國後,趙國就對衛國發動了進攻。衛國地盤小,在接連失去漆地與富丘後,衛國無力承受趙國帶來的巨大壓力,就像趙國投降了。這件事讓魏惠王顏面掃地,因為衛、魯、韓、宋四個諸侯國已經奉魏國為大哥,趙國攻衛,明顯就是在挑釁他魏惠王。如果魏惠王坐視不理,那麼魏惠王這好不容易得來的大哥名頭就坐不起了。魏惠王立刻點兵十萬,以龐涓為統帥,同時集結宋國與衛國的軍隊,向趙國進攻。趙國此時沒什麼名將,在龐涓的進攻下節節敗退,龐涓很快就打到了趙國都城邯鄲,並將邯鄲城團團圍住。在這樣的情況下,趙成侯不得不向齊國與楚國求援,魏趙之間的戰爭也即將演變成世界戰爭。這次伐趙之戰對魏惠王來說非常重要,無論是吞併趙國還是迫使趙國屈服,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分裂的三晉重新統一,而統一後的三晉再進攻齊國或者秦國,那優勢將十分明顯,對於這一點,楚國與齊國非常明白,兩國的出發點驚人的相似,那就是絕對不能讓魏國坐大。

楚宣王在接到趙國的求救後,立刻召開會議,對救不救趙這個問題進行討論,最後楚國上下決定派一小部分軍隊救援趙國,讓趙國以為楚國救援從而拼命與魏國決戰,而魏國發現楚國只是虛張聲勢後,就不會從趙國退兵,如此一來在趙、魏兩國兩敗俱傷後,楚國就聯合齊國、秦國一起進攻魏國。


深度解析桂陵之戰:“圍魏救趙”並沒有“救趙”而是“弱趙”

齊威王銅像

而齊國的自從齊威王上臺以後,趙成侯就一直認齊國為大哥,現在小弟有難,齊威王就打算去救援趙國。宰相鄒忌堅決主張不救援,然而另一名大夫段幹綸認為魏國一旦兼併趙國,那對齊國百利而無一害,而要是全力救援對齊國還會造成不小的損失,應該同時削弱趙、魏兩個國家,讓齊國最大利益化。段幹綸建議齊威王不應該直接解救邯鄲,而是向南進攻魏國境內的襄陵。

魏、趙、楚、齊四國各懷鬼胎,實際上,窺視魏國的不止楚國與齊國,秦國在魏國伐趙時也插了一手。自從吳起離開魏國後,魏國對秦國的優勢就一點點的喪失,在與秦國對戰接連失敗後,魏惠王被迫遷都,他想將三晉重新統一再對付秦國,但秦國不會放任魏國強大,秦國趁魏軍進攻趙國時在河西再度出擊,進攻元裡與少梁城,魏國面臨東西雙線作戰的困境,魏惠王為了統一三晉,就放棄了西線戰場,將賭注放在了東線戰場,就這樣,秦軍一鼓作氣佔領了上枳、安陵、山氏,猶如一把尖刀插入了韓國與魏國的交界處。

齊國的如意算盤打的是相當好,魏武卒冠名天下,邯鄲城勢必難以長期堅守。齊軍等魏國疲憊不堪的時候,再以逸待勞打魏軍一個措手不及,這樣一來,趙國與魏國都在戰爭中削弱了實力,齊國將成為最大受益者。楚國與齊國這招可謂是損人利己,畢竟魏惠王擋了別人的“財路”。秦國向東擴張必打魏國,楚國向北擴張也打魏國,齊國向西擴張也要打魏國,魏惠王想當中原老大可謂是難上加難,誰都不會放任魏國強大。同時我們也能看到,到了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已經不像春秋時代那麼注重信用與義氣了,更多的是講利益。

桂陵之戰

公元前355年,齊國開始實施圍魏救趙的計劃,這絕非是一場普通的戰爭,筆者先介紹一下魏國的軍事實力,根據《戰國策》的記載,魏惠王在伐趙之前,魏國一共有帶甲之士三十六萬,參與圍攻邯鄲的人數有十萬。相比於春秋時期,戰國時期的戰爭規模呈幾何級數的速度在上升。即便是春秋晚期的吳國,全盛時期也不過十四萬兵力,而臥薪嚐膽的勾踐,在消滅吳國時也僅有五萬軍隊。


深度解析桂陵之戰:“圍魏救趙”並沒有“救趙”而是“弱趙”

桂陵之戰示意圖

齊威王以田忌為主將率軍進攻襄陵,實際上,田忌一開始對段幹綸的計策並不能理解。在他看來,明明趙國首都邯鄲告急,反而去進攻襄陵而不去救援邯鄲,田忌甚至都打算改變戰略目標,直接去邯鄲救援趙國,最後是孫臏阻止了他。

齊國的突然襲擊讓魏國人手忙腳亂,齊軍在桂陽打敗魏軍後,宋國與衛國這兩個小國頓時就投入了齊國的懷抱,趙國在北方,齊軍卻拼命往魏國首都大梁打,這就是“圍魏救趙”的典故,這個計謀後來被列入《三十六計》中的第二計,但後世對於這個計謀的理解卻稍微有些偏差。不太瞭解歷史的人就以為,齊軍採取避實擊虛的方法,打擊敵人後方或者重要據點來迫使敵方來救。但對於當時的齊國來說,這並不是他們真正的意圖,齊國人絕不僅僅是為了救援趙國,而是要同時削弱趙國與魏國,既讓趙國受到重創又讓魏國難以做大,來達到齊國的利益最大化。

當然,齊國人的心思,魏惠王也猜到了。但魏惠王此時卻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不光是齊軍入境及衛、宋兩國的叛變,位於南方的楚國也出兵攻取了魏在睢水一帶的地區,秦國雖然停止了進攻,但並不代表秦國不會再次發動新的軍事行動。所以說,魏國在地理上已經毫無優勢可言,魏惠王必須賭,如果賭贏了,一旦征服趙國,魏國才能有生存空間。因此,魏惠王非但沒有撤軍,反而加大了攻城力度,在龐涓的指揮下,十萬魏軍終於攻克了邯鄲城。

邯鄲城的淪陷在史書上並未有過多記載,但能確定的是趙成侯並不在城中,政府機構也早就遷出了邯鄲城,趙國首都雖然淪陷,但趙國並未投降。所以說,“圍魏救趙”的事實是圍了魏,但並沒有救趙,而邯鄲城被攻陷也是齊、楚兩國願意看到的,趙國已被重創,接下來就是削弱魏國的實力了。


深度解析桂陵之戰:“圍魏救趙”並沒有“救趙”而是“弱趙”

出土的《孫臏兵法》竹簡(部分)

桂陵之戰是中國史上的經典戰役之一,關於這場戰役,史書上並沒有詳細記載。但在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一座西漢古墓出土的《孫臏兵法》殘篇中,有一篇《擒龐涓》,上面就記載了桂陵之戰的經過。在魏軍攻克邯鄲的同時,田忌率領的齊軍也控制了通往魏國都城大梁的交通要道並佔領了幾座魏軍守備力量空虛的城邑。龐涓攻克邯鄲後,立刻回師救援,準備與齊軍決戰。龐涓畢竟是孫臏的同學,在打仗方面,龐涓也懂得避實擊虛,於是率領八萬魏軍直接攻入衛國,因為此時衛國已經投靠齊國,龐涓就想利用攻衛來讓齊軍救援。

田忌上當不代表孫臏上當,他再一次攔住田忌,根據出土的《孫臏兵法》記載,孫臏大致對田忌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們進攻的目標應該是魏國的平陵,平陵是魏國東部的軍事重鎮,雖然城小,但是管理的區域打,魏國在此地有重兵把守。平陵的南面是宋國,北面是衛國,中間還夾著魏國城邑市丘。這個地理位置對於進攻的一方非常不利,因為糧草非常容易被切斷,我們先假裝對此一無所知,先給魏國人一些甜頭,把魏軍的主力部隊吸引過來。”

孫臏以齊城、高唐兩地的軍隊進攻平陵,位於環塗的魏軍果然從背後夾擊這兩支,齊城、高唐兩地軍隊損失慘重,在造成齊軍指揮無能、戰鬥力弱的假象的同時,還能牽制住平陵的魏軍,防止平陵與龐涓對齊軍形成夾擊之勢,田忌則“遣輕車西馳梁郊”,而令主力隱蔽於後。孫臏知道龐涓用兵謹慎,齊國不損失慘重,龐涓是不會信的,並且孫臏瞭解龐涓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功利心太強,十分注重功名


深度解析桂陵之戰:“圍魏救趙”並沒有“救趙”而是“弱趙”

影視劇中的龐涓

事實也正如孫臏所料,其實龐涓之所以中計,不外乎兩點:

  1. 大梁是魏國的都城,比起進攻衛國,成功救援都城的功勞更大。
  2. 齊軍在平陵之戰的失敗,讓龐涓以為齊軍損失慘重,從而使龐涓產生了輕敵的想法。

孫臏為了使龐涓更加相信,還派出了小部分軍隊前去與龐涓交戰,給龐涓造成了齊軍膽小兵少的假象。歷史證明了孫臏的想法是對的,龐涓在得知平陵之戰的結果後,以為齊軍已經強駑之末了,便立刻從衛國抽身,想拿下救援都城這個大功勞。龐涓一路上不斷擊潰齊軍的小股部隊,這讓他斷定齊軍肯定潰敗了,於是他捨棄輜重,帶領一支輕裝部隊,晝夜兼程奔向大梁城。

孫臏對龐涓的計策正是《孫臏兵法》中的“擊此者,告之不敢,示之不能,守拙而待之,以驕其意,以惰其志,使敵弗識,因擊其不備,攻其不御。”

而選擇伏擊龐涓的地點也是《孫臏兵法》中“險易必知生地、死地,居生擊死”的體現。

孫臏在總結什麼是死地時歸納了五種:

  1. 像天井一樣的地形,抬頭只能看到一小片天空,跑到這種地方必死無疑。
  2. 易進難出的地形,跑進去出不來。
  3. 草木叢生的地方。
  4. 兩邊都是陡峭高山的狹長谷地。
  5. 沼澤地。

只要己方佔據生地,而敵人陷入死地,那麼戰鬥的結果就沒有懸念,桂陵之戰就是如此,以勇武著稱的魏武卒面對孫臏的設伏有力也使不出,完全陷入了被動狀態。高手佈局,要麼不打,一打的話就必是結束之戰,在孫臏精心設計的陷阱面前,毫無準備的魏軍在途中遭遇到了佔據生地且士氣旺盛的齊軍,龐涓大敗,併成為了齊軍的俘虜。

結語

桂陵之戰,孫臏因敵而設,“批亢搗虛,攻其必救”,處處都掌握著主動權,這種做法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雖然田忌、孫臏大敗龐涓,但魏國並未戰敗,公元352年,魏惠王命韓國參戰,韓軍對齊、衛、宋實施夾擊,齊軍雖取得了桂陵之戰的勝利,但自身也有不小的損失,面對精銳的韓軍無法抵擋,根據《竹書紀年》的記載,齊軍最後被韓軍打敗。於是,齊威王就請楚國出面來向魏國提出休戰的請求,魏惠王也不想樹敵太多,就同意了與齊國和楚國的和談,龐涓也有可能是在和談後被放回魏國。

當然,這場戰爭最後的實際獲利者不是中原各國,而是秦國。在中原五國混戰期間,秦孝公命商鞅率大軍對魏國的西線進行猛烈進攻,秦軍渡過黃河,直奔魏國舊都,魏惠王無暇顧及西線,最終魏國的老都城安邑投降了。

我們也能從中看到戰國時期的各國早已不像春秋時期那樣講究義戰,而是都以各自的利益為出發點,但同時這種為自身利益考慮的想法卻給秦國可乘之機,以至於在戰國末期被秦國“遠交近攻”,各個擊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