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界提到贺知章没有人知道,但是你提到《孝经》无人不知

贺知章(659——744年)字季真,又字维摩,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为著名的“饮中人仙”之一,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37岁时,贺知章以进士及第,初任国子四门博士,又转太常少卿。玄宗开元十年,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举荐贺知章等人院同撰《六典》《文纂》, 后迁礼部侍郎,加授集贤殿学士,投任太子侍读,不久,又迁工部侍郎,兼秘书监同正员,太子宾客,加授青光禄大夫,兼正投秘书监。贺虽然官位不显,但也顺畅,只是他并不热衷仕途,晚年无心人仕,借病还乡为道士,并将住宅舍为“千秋观”,而后“羽化登仙”,享年86岁。

在书法界提到贺知章没有人知道,但是你提到《孝经》无人不知

贺知章的“狂客形象”,则体现在他的交游上,二则体现在他的书法艺术上。他性格开朗,为人豁达,善交名流贤达,人谓“贺兄言论倜傥,真可谓风流之士”。李白第一次到长安,当时贺知章已80余岁,又位居太子宾客兼秘书监,他屈尊礼让李白,并解下所佩金龟换酒宴请李白,二人竟成忘年之交。李白的诗歌和书法同贺知章是样的风格,李白在《对酒忆贺监二首》也咏叹道:“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相见, 呼我‘ 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在《送贺宾客归越》中说:“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与《黄庭》换白鹅。”贺知章为人同样风流狂放,为书也狂放风流,就像王羲之写经换鹅一样。

在书法界提到贺知章没有人知道,但是你提到《孝经》无人不知

贺知章与草书家张旭也是忘年之交,均被杜甫称为的“饮中人仙”之一。贺知章与张旭性格喜好相似,他们常常起乘酒兴于街巷中邀游, 又皆好醉后作文,提笔立就,文不加点,文笔与书法皆称绝妙,且两人都以草书著称于世。宋施宿《会稽志》记:“贺知章尝与张旭游于人间,凡见人家厅馆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鸟飞,虽古之张(芝)、索(靖)不如也。”贺知章的“狂客风流”体现在书法上,即是挥毫草书,同时代的书法理论家窦泉在《述书赋》中评价说:“湖山降祉,狂客风流。落笔精绝,芳嗣寡俦。如春林之绚彩,实一望而写忧。雍容省闼,高逸豁达。解朝服而归乡,敛霓裳而辞阙。”唐代大诗人李白、刘禹锡、温庭筠都曾写诗咏赞其草书的浪漫美,“笔纵龙虎腾”,“笔力道健,风尚高远”,“落笔龙蛇满坏墙”。

在书法界提到贺知章没有人知道,但是你提到《孝经》无人不知

宋代宣和御府藏有他的草书12件,有《孝经》《洛神赋》《胡桃帖》《上日等帖》《千字文》等,这些作品现在大都无法睹其风采,仅有一卷草书《孝经》现藏日本皇宫,卷未有宋初人题记:“建隆二年冬十月重粘表,贺监墨迹。《孝经》纸本,共32行,417字。《孝经》与《书谱》一样, 逐袭晋人法度,王氏风格。其书字字独立,点西欲|断还连,既含章草隶意,又有今草风韵,比《书谱》狂放有余,是孙过庭与张旭之间的过渡。盛唐时期,书法艺术已冲破初唐旧制, 大批艺术家所崇尚标榜新体、诉诸个性的艺术主张已蔚然成风,贺知章草书风格即为一例。

在书法界提到贺知章没有人知道,但是你提到《孝经》无人不知

《孝经》书法艺术可分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分200余字,显出一派贤士儒达之风,温文尔雅,简淡古朴,虽然用体章草,但行笔不紧不迫。到了后半部分,波澜顿起,狂放迅疾,其章草笔法,已经横越今草,演变成一笔书,牵丝索回,气贯底。今人刘玉成说:“(贺知章)已经把一些笔法上的起承转合置诸脑后,尽情宣泄自己的诗情。这种书写中的情致已经离开孝道之谨严了。看得出来,书法家有所追求,有一种首鼠两端的纵欲感和窘迫感,一种也许已经了然于胸的艺术模式在眼前升起。然而,他还没有把它捕捉到,一种新的形式还未完全在他笔底蹦现出来。他的目标为他的另一位酒友、诗友和书友实现了,那就是草书大家张旭的警世骇俗的创作。”

在书法界提到贺知章没有人知道,但是你提到《孝经》无人不知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贺知章的草书《孝经》艺术成就极高,是唐草中今草与狂草桥梁之作,而且还与《书谱》有一定的相比高下,这样说明足可以让我们看出贺知章写的这幅作品有多高,有多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