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過美國主導的海灣戰爭,並且還是進攻伊拉克的多國部隊成員之一的敘利亞,是如何與西方交惡的?

大東北的小豆包


在長期動盪的中東地區,敘利亞本是一個安穩而美好的存在,甚至阿拉伯人中流傳著一個諺語:“人間若有天堂,大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馬士革必與之齊名。”

然而,2011年,一場“阿拉伯之春”,敘利亞天堂轉瞬變地獄。

敘利亞總面積(包括戈蘭高地)185180平方公里。北與土耳其接壤,東同伊拉克交界,南與約旦毗連,西南與黎巴嫩、以色列為鄰,西與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拋開石油資源不說,僅看這個地理位置,堪稱阿拉伯世界的心臟地帶。

從公元前8世紀起,敘利亞地區先後被亞述帝國、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歐洲十字軍、埃及馬穆魯克王朝和奧斯曼帝國依次統治。

一個世紀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崩潰,敘利亞成了法國委任統治地,後又被英法哥倆聯合瓜分,尤其是法國,在敘利亞大地上播撒了不少“法蘭西風情”。所以,英法兩個老牌歐洲“列強”對這片熱土,相當的有“感情”。一個世紀後,又來聯合空襲敘利亞。

二戰後,法國人依依不捨的結束了“委任統治”,給敘利亞留下了一套所謂的“法式民主”。無奈,敘利亞人不怎麼會用,這就為後來阿薩德家族的獨裁和阿拉伯復興黨一黨獨大,提供了土壤。

阿薩德家族和阿拉伯復興黨上臺時人氣很高,很大程度上跟他們畫了個“出色的大餅”有關。繪聲繪色的標榜自己能復興國家,實現社會主義,對,沒錯,人家就是用社會主義大旗積攢的人氣。

實際情況呢,大半個世紀過去了,阿薩德一家兩代人,既沒能復興阿拉伯民族,也沒建成社會主義,甚至難以實現社會公正。阿拉伯復興社會黨長期一黨專政,實行家族式的獨裁統治,大搞父傳子的那一套。畢竟,敘利亞叫“共和國”,還搞父子傳承,的確有點說不過去。

這方面有多明顯,舉個例子:2000年,老阿薩德去世了,敘利亞國會趕緊修改了憲法,把總統年齡下限從40歲改到34歲。為毛?因為那一年,眼科醫生巴沙爾只有34歲。

半個世紀來,復興黨高層生活奢侈腐化,社會貧富差距大,民生出現問題。而且,沙爾政府是典型的世俗統治,很多勢力強大教宗教人士,一直瞅他們不順眼,還有複雜的教派爭鬥等等。

然而,這些都不是最直接的原因。沙特也獨裁專制,政治也貪汙腐化,女性權益都得不到保障,卻受到美國的百般“溺愛”。所謂亨廷頓的“文明的衝突論”也解釋不通,要是伊斯蘭文明和基督文明就是本質上不相容的,那麼沙特和美國怎麼就鬧不起來呢?

甚至,巴沙爾上臺後,一度曾跟西方非常交好,他本人也倡導世俗化的生活,還向西方學習,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改革,這個時期也被稱為“大馬士革之春”。

這些改革,讓西方國家認為這敘利亞出現了向西方政體轉化的苗頭,喜出望外,抱了很大希望。

因此,一段時間裡,巴沙爾夫婦是西方各國首腦的“座上賓”,白金漢宮、愛麗捨宮都用過膳,喝過下午茶。

比如,2002年12月,巴沙爾夫婦出訪英國,受到了英國女王親切接見,與時任首相布萊爾共進晚餐。據說,因為兩口子太有“範兒”了,英國差一點為巴沙爾授勳。

2009年,時任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克里曾贊巴沙爾“慷慨、友善”,在溫馨的氣氛中,克里夫婦和巴沙爾夫婦非常親密的用餐、交談;而到了2013年,克里當國務卿時,又指正巴沙爾是個“暴君”。

還有敘利亞第一夫人阿斯瑪,高學歷,精通五國語言,從小接受的英式教育,是西方國家和時尚界的寵兒,西方媒體曾稱她為“敘利亞的黛安娜”。時尚雜誌Vogue曾這樣形容她——“阿斯瑪是最具吸引力的第一夫人……沙漠玫瑰”,愛屋及烏的各種溢美之詞,形象簡直不要太完美。

甚至,在敘利亞內戰爆發前一年,在愛麗捨宮,時任總統薩科齊還跟巴沙爾老友般的擁抱,相談甚歡。不過,利比亞的卡扎菲上校,生前也同薩科齊臉貼臉的擁抱過.....

然而,一年後,老友變新仇,還貌似是不共戴天的那種。

這很多程度上因為,西方國家發現,巴沙爾的“新政”並不是自己想的那種一邊倒,親西方的同時,還跟俄羅斯打的火熱。所以,西方各國感覺自己不但沒拿到預期的好處,還受到了愚弄,由此心生怨恨。

此外,就是打給俄羅斯看。目前,敘利亞成了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碩果僅存的據點和南下印度洋的通道。要想封堵俄羅斯,換掉巴沙爾,在敘利亞重新搞個親美政府最有效。

加之,巴沙爾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改革來的太猛,加大了敘利亞貧富分化,造成了一些民眾反對巴沙爾。正好還遇上了“阿拉伯之春”,這個非常理想的“導火索”。

此外,還有沙特在吹枕邊風,上竄下跳的搞事情。

作為石油出口大國,沙特發現中國跟伊朗、巴基斯坦的合作越來越真實,俄羅斯也在亞歐市場跟自己“搶買賣”,出口份額受到了威脅,所以他需要新的市場。

但是蘇伊士運河的運力不能通行25w噸以上的遊輪,大型油輪只能通過南非好望角,成本高效率低,所以歐洲國家們都選擇俄羅斯。如果能打通敘利亞的這個地中海通道,把石油直接用管道賣給歐洲,一切就完美了。所以,通過敘利亞建設一條通往歐洲的能源管道是沙特的理想,畢竟如果不走敘利亞,就得繞道巴勒斯坦地區,明顯更行不通。

然而,人家敘利亞是俄羅斯的好兄弟,自然沒同意這個輸油管道俄規劃,搞得沙特懷恨在心。一看有能換掉巴沙爾的機會,自然歡呼雀躍,出力幫襯。

總結起來就是,國與國的外交,本質都是在尋求利益最大化,什麼源遠流長的傳統友誼,那都是裝樣子的,可能不真信。

當巴沙爾政權有利於自己利益的時候,西方國家就認為他是個正面形象,積極合作,一副友善面孔;當西方發現巴沙爾不如自己想象的那麼乖,換掉他可能會獲得更大利益時,就趕緊“安排”他使用化學武器。都沒正經查一查,拿出個視頻當證據,美國就大大方方的聯合英法,直接朝大馬士革扔導彈了。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拒絕他人抄襲、任意轉載,如遇到類似“白鹿野史”這種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訴到底!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在海灣戰爭期間,敘利亞參加美國主導的多國部隊,並不能因此認為敘利亞就是美國的盟友。


雖然敘利亞的阿薩德政府與伊拉克的薩達姆政府“師出同門”,但雙方早早就因為爭奪阿拉伯復興社會黨主導權而分道揚鑣,同時伊拉克佔領科威特實際上已經觸碰了當時阿拉伯世界的底線。

當時阿薩德政府參加多國部隊有他的自身考慮,畢竟當時的蘇聯正在風雨飄搖,敘利亞國內的經濟開始惡化,同時巴以和平進程在當時已經是大勢所趨。不管從哪個角度講,敘利亞也不可能置身事外。

既然提到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小編覺得有必要從阿拉伯民族主義的角度解釋下,西方為何必須顛覆巴沙爾政權?

敘利亞一直被稱為“阿拉伯民族主義跳動的心臟”;

阿拉伯民族主義——其中心思想是阿拉伯世界從大西洋至阿拉伯海的所有人建立一個有著共同語言、文化、宗教與歷史遺產的國家。 早期的阿拉伯民族主義旨在通過反對外來侵略實現民族獨立,建立一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或聯邦,後期僅謀求阿拉伯各國在政治上協調一致。

敘利亞是阿拉伯民族主義思想的發源地,同時,老阿薩德以及其背後的敘利亞阿拉伯復興社會黨也是這種思想的積極踐行者,將實現阿拉伯民族的統一作為其奮鬥目標。


(中東雄獅,哈菲茲 阿薩德)

哈菲茲-阿薩德曾感嘆,“阿拉伯統一不僅僅是一種感情,它是永恆的歷史真理,是阿拉伯主義力量的源泉,它還是全體阿拉伯人民爭取與世界上其他人民平等相處的鬥爭。”

阿拉伯民族主義運動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達到頂峰,埃及、敘利亞、伊拉克、利比亞、也門都曾是阿拉伯民族主義的積極參與者。隨著第四次中東戰爭的失敗,埃及倒向美國,阿拉伯民族主義運動遭受重創。

雖然巴沙爾不像其父哈菲茲-阿薩德那樣高調,但其政策主張仍然保留了強調“阿拉伯屬性”。尤其在埃及改變政策、伊拉克和利比亞政權被武力顛覆後,敘利亞已成為阿拉伯民族主義最後的“火種”。

西方願意看到一個“政治統一”的阿拉伯世界嗎?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對照下上面那幾個“積極分子”的下場就完全能夠得出答案。。。

阿拉伯世界共包括22個國家,擁有近3.5億人口,領土面積超過1400萬平方公里,處於亞歐非大陸的中心,同時擁有著世界上最為巨大的石油資源,如此“天分”的阿拉伯世界完全有潛力成為世界權力格局中的重要一極。

有一點可以肯定,阿拉伯世界如果實現內部的“團結、統一”,西方將失去對該地區的控制,因此只有中東維持分裂、內訌局面,才符合西方戰略利益。

如何讓中東地區持續分裂?

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所有有機會促進中東地區團結的可能性全部扼殺,而巴沙爾政府以及背後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就是阿拉伯民族主義的最後“火種”。


在敘利亞陷入戰亂前,敘利亞在阿拉伯世界中的政治影響力非常巨大,甚至和它的體量極不相稱。

1979年,埃及和以色列媾和,憤怒的阿薩德與埃及斷交,組織起“阿拉伯拒絕陣線”,把埃及直接踢出了阿盟。

在1994年的“巴以和平進程”談判中,老阿薩德合縱連橫,儼然成了阿拉伯世界的盟主,最後利用總部設在大馬士革的巴勒斯坦10個反對派組織以及敘利亞對黎巴嫩的特殊影響這兩張王牌,迫使克林頓承認敘利亞在中東和平進程中具有“決定性作用”。

敘利亞在阿拉伯世界的影響力甚至讓以色列的開國總理本-古裡安感嘆“無埃不戰、無敘不和”。

敘利亞在阿拉伯民族主義運動中的地位和其在阿拉伯世界中的巨大影響力,成為了巴沙爾的“原罪”,不管他如何向西方靠攏,如何進行民主化改革,都沒有辦法抹除掉身上的阿拉伯民族主義印記。

只有將敘利亞巴沙爾政權直接推倒,才能將阿拉伯民族主義的“最後火種”徹底掐滅,堵死阿拉伯民族復興之路。只有整個阿拉伯世界分崩離析、永無團結,才完全符合西方的利益。



聽聞知事


交惡也好,反目成仇也罷。都是國家利益的關係。

一,從美國小尾巴到敘利亞內心有了小情緒。



海灣戰爭時敘利亞為了謀求在中東地緣上的利益,以及緩和對周邊國家的關係。緊緊跟隨美國的步伐參加聯合作戰。並在時候的伊拉克戰爭中仍然充當聲援者,支持者的角色。

然後恐怖主義的浪潮瀰漫,美國世貿中心大廈遭到恐怖襲擊,然而恰逢敘利亞內亂,恐怖活動嚴重。無暇顧及“山姆大叔”的感受。



這是的美國對於敘利亞的印象開始變的不友好起來。

直到阿薩德上臺影響美國在敘利亞的利益,矛盾激化。

二,敘利亞向“大腿哥”俄羅斯的靠攏,嚴重影響了歐美在中東的利益,而激化的矛盾也層層升溫化為戰火。



敘利亞是俄羅斯傳統的影響覆蓋地,而敘利亞對俄羅斯的進一步靠攏,和俄羅斯計劃在敘利亞建立永久性軍事基地都嚴重傷害了歐美在中東的利益,削弱了其在中東的話語權,將改變在中東俄羅斯和歐美的政治力量對比,而這是美國所不能容忍的。

雖然對俄羅斯恨的咬牙切齒,但人家奈何俄羅斯人高馬大皮厚奈揍。美國一看這不行,還是欺負小個子敘利亞划算。



果然2018年4月15日,英法美空襲敘利亞,敘美友盡反目成仇。

所以說,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而落後,是要捱打滴!

楓落天下秋


楓落天下秋


不僅僅是海灣戰爭,在伊拉克戰爭中敘利亞也是美國宣稱的49 個支持國家之一。


不過,據無坡居士瞭解,海灣戰爭是經聯合國授權的,敘利亞、埃及以及海灣6國都有參與,是35個多國部隊成員之一。但在伊拉克戰爭中,敘利亞僅只是美國宣稱的支持者之一。實際當年敘利亞政府是給予過一些人道主義援助的。

美國與敘利亞交惡始於9·11之後,敘利亞國內反美情緒日盛,美國把敘利亞列為支持恐怖主義“黑名單”國家之一。

敘利亞處於中東的中心地位,國際地緣政治地位相當重要。阿薩德政府屬於什葉派,美國將其視為伊朗—敘利亞—黎巴嫩“什葉派弧”中的關鍵節點。美國與以色列開始將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圖謀推翻巴沙爾政權。尤其在美國圍堵俄羅斯戰略中,敘利亞境內的塔爾圖斯港俄羅斯軍事基地也對美國掌控中東,排擠俄羅斯勢力,清除對以色列和歐洲的心腹大患構成潛在威脅。


上世紀九十年代,敘利亞經濟發展不景氣,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在美國一手策動的“顏色革命”席捲地中海沿岸之際,敘利亞國內反對派也趁機發動了反政府的示威遊行,要求阿薩德政府下臺。

巴沙爾政府在應對方面舉止失措,致使國內矛盾激化,沙特等海灣國家的介入更使得局勢複雜化,敘利亞危機隨之爆發。

美國、以色列極力推動聯合國對敘利亞的經濟制裁,並譴責敘利亞政府對反對派的鎮壓,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開始逐漸介入敘利亞內戰,支持反對派武裝。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更是喊出了“巴沙爾必須下臺”的口號,美國與敘利亞終於反目成仇。


無坡居士


1943年7月,敘利亞恢復憲法,舉行議會選舉,成立了自己的政府。1946年4月17日,英、法軍隊被迫全部撤出敘利亞。弱國無外交,第一次中東戰爭後,國內政局非常動盪。僅1949年到1951年,敘利亞就發生了得到美、英支持的4次軍事政變。美國和西方國家喜歡充當世界警察,多次干涉敘利亞內政,自然為敘利亞交惡西方國家埋下了禍根。



冷戰時期敘利亞選擇站在蘇聯這邊,成為了蘇聯在中東地區的盟友,當時蘇聯在中東地區的政治和軍事影響力非常大。敘利亞是蘇聯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合作伙伴。蘇聯曾經幫助敘利亞等中東國家對抗美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保持了在敘利亞的邦交關係。這直接導致美國和西方國家對敘利亞的仇視。


參加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是蘇聯基本解體的時候,敘利亞和許多中東小國想要得到自己的利益而參加美國的一次行動,發動戰爭必然是有利可圖。



敘利亞無論在地理位置,還是石油資源上,對於大國外交上都有著相當重要的戰略意義。西方國家想要控制中東,控制了中東就是控制了石油,自然也是拿到了經濟的話語權。敘利亞是西方國家和俄羅斯的必爭之地。嚴格意義上來講這是西方國家和俄羅斯的一場戰略爭奪戰,敘利亞是犧牲品。

隨著敘利亞2011年爆發了內戰,使得西方國家和俄羅斯在敘利亞的爭奪更加激烈,敘利亞和西方國家的矛盾也升級到更可怕的惡劣之中。一直到現在,敘利亞戰爭不斷。前不天還發生了英法美空襲敘利亞事件。這場空襲使敘利亞和西方國家達到了冰點。


嵐藍影視


敘利亞是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成員之一,而且在伊拉克戰爭中也是美國的支持者。但是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友誼,永遠都是利益至上。

冷戰時期,敘利亞是蘇聯陣營的,是蘇聯在中東的強力合作伙伴。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和敘利亞的外交關係,和敘利亞關係非常密切,尤其是允許俄羅斯在敘利亞境內建設軍事基地,削弱了西方國家的話語權。這就導致了美國陣營對敘利亞產生了不友好態度。

敘利亞政府是什葉派人集團,與伊朗相同,所以他和伊朗關係非常密切,這就導致了美國對敘利亞的敵視,要知道伊朗可是美國的頭號死敵。

敘利亞在地理位置以及石油資源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西方國家和俄羅斯都想要控制敘利亞,這樣能夠極大地加強在中東地區的話語權。所以現在的敘利亞戰爭其實就是俄羅斯陣營和美國陣營的戰爭,只不過敘利亞成了犧牲品。

最重要的就是敘利亞境內的恐怖組織。9.11事件之後,美國將敘利亞列為支持恐怖組織的國家之一,為此,敘利亞國內反美的情緒日益高漲。直到敘利亞內戰爆發,國內恐怖組織橫行,最有名的就是IS恐怖組織。為此,美軍終於抓到了機會,以反恐的名義介入敘利亞內戰。

在美國介入之後,北約部分成員國也出兵敘利亞,對敘利亞實施了空襲。隨之,俄羅斯和伊朗等國也進入敘利亞戰場,敘利亞戰爭從內戰變成一個小型的世界戰爭。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敘利亞不夠強大,敘利亞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美國早就想掌控這裡,只是一隻沒有找打藉口,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利刃號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再好的盟友在利益面前都是渣渣。


滄海一一一笑


敘利亞也參加伊拉克戰爭?那我就不再幫敘利亞說話了。不要怪我啊!


建龍加固


敘利亞出力不討好,到伊拉克白忙了一回,還是在家好好過自己的日子靠譜。


山羊青草


這是一個“很中東”的問題,也突顯出了宗教問題在中東諸多矛盾中最特殊也最重要的位置。

薩達姆時代的伊拉克是一個以什葉派為主,遜尼派統治的國家。

敘利亞是一個以遜尼派為主,什葉派統治的國家。巴沙爾家族屬於什葉派分支之一的阿拉維派。

所以,薩達姆時代的伊拉克與敘利亞屬於宗教對立的兩個不同陣營,當時敘利亞支持美國打薩達姆就一點也不奇怪了,就好像現在伊拉克反對美國打敘利亞一樣。

因為薩達姆之後,什葉派重掌伊拉克政權,與敘利亞又是“一夥”的了。

至於敘利亞為什麼又與西方人交惡了,利益唄。就好像美國人曾經支持薩達姆打伊朗(那會美國人還沒發明洗衣粉,也還認為沒有必要認識薩達姆同志是*裁),後來又被美國人乾死一個道理。

簡單的說,敘利亞內亂是所謂阿拉伯之春的一部分,美國人想趁機幹掉巴沙爾,因為巴沙爾政權與伊朗同屬什葉派政權。幹掉了巴沙爾,就折斷了美國的死敵伊朗的一條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