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面對挑戰的表達和反應,你聽懂了嗎?看見了嗎?

本期關鍵詞:

#關於兒童抗逆力,你瞭解多少?#


德國社會學家貝克說,“我們所處的社會是一個風險社會,不確定性是風險社會的典型特徵” 。


疫情出乎意料!

孩子不能上學,出乎預料!

大人在家辦公,出乎意料!

全天候看娃、陪著孩子上網課、監督孩子寫作業、督促孩子鍛鍊身體……這一切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

這就是不確定性,焦慮、無助、壓力就在眼前。


育·言 | 孩子面對挑戰的表達和反應,你聽懂了嗎?看見了嗎?

面對這些挑戰,有的人泰然處之,適應良好;有的人憂心忡忡,心神不寧;有的人緊張焦慮,寢食難安,其實是抗逆力差異的表現。抗逆力作為一種能力,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從孩童時期加以重視,精心培養。


1 小朋友的生活就容易嗎?


育媽想到親戚家孩子笑笑的故事,以下對話發生在笑笑小學的時候。


早起的笑笑一手拿起麵包,一邊嘆了口氣,跟姥姥說:“姥姥,我上學特別累,手工課那個扇子,還有蝴蝶的觸角我都不會折,我們班好多小朋友都不會,大家都很累。我上英語課也很累,那個字母我老寫出格,只有美術課我不累。”


育·言 | 孩子面對挑戰的表達和反應,你聽懂了嗎?看見了嗎?

姥姥沒有追問笑笑為什麼美術課不累,只是敷衍著說:“快吃吧,大家都那樣,吃完讓姥爺送你去學校。”


其實,笑笑嘴上說的“累”,不是源於身體上的累,而是孩子面對“挫折感”時的自我表達。


而我們作為家長,大部分時候就像是笑笑的姥姥的一樣,並沒有意識到孩子話語背後的意義,育媽也是一樣。比如小育會因為拼不好積木急哭,小朵會因為不想上幼兒園而鬧脾氣,這其實都是孩子的情緒表達。但當時的我僅僅是簡單地安撫了孩子的情緒,卻沒有及時教給他們面對這種“挫折感”的能力。


2 抗逆力日趨成為孩子教育的關注點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遭遇大大小小的挫折,都會經歷充滿壓力或沮喪的時刻。


有時候是事關人生轉折的壓力與選擇,但有時候也許只是一堂不擅長的手工課。


作為家長我們無法代替孩子們承受生命中的種種變故和挫折,也無法為他們掃清成長中的重重障礙,確保他們一世無憂。


育·言 | 孩子面對挑戰的表達和反應,你聽懂了嗎?看見了嗎?


但是,我們可以培養孩子這樣一種神奇的能力,這個能力讓他們面對困難時不逃避,遭受重創時不氣餒,打擊再強勁,也能迅速“滿血復活”!


這個神奇的能力就是——“抗逆力”它的本質在於,作為一個獨立的社會人,他與周圍環境和生態相處方式。


3 你的孩子有“玻璃心”嗎?


首都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院長田國秀教授在《兒童抗逆力提升課》中提到,


育·言 | 孩子面對挑戰的表達和反應,你聽懂了嗎?看見了嗎?

“有很多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很脆弱,遇到事情就很容易發脾氣,或者是哭泣,甚至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學校教育中發現越來越多的孩子,在面對各種風險挑戰或者是挫折的時候,表現出諸多的不適應。這其實都是孩子的抗挫折、抗逆境能力有待提高的表現。”


我們將兒童類型分為以下3種:


01 玻璃兒童:易碎,抗挫能力差,復原能力差。


育·言 | 孩子面對挑戰的表達和反應,你聽懂了嗎?看見了嗎?


這種兒童最典型的特點是脆弱,像玻璃一樣易碎,就像我們現在形容有些孩子有一顆“玻璃心”。


02 鋼鐵兒童:剛強,堅韌不屈,但稜角分明。


育·言 | 孩子面對挑戰的表達和反應,你聽懂了嗎?看見了嗎?


鋼鐵兒童和玻璃兒童可以從一個相反的方向來認識,他的特點是極其堅硬,跟鋼鐵一樣硬,但是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說,“鋼鐵兒童”不是一種健康兒童,原因在於他在防禦自己的同時也會防禦別人,甚至可能會傷害別人。


03 橡膠兒童:有彈性、能屈能伸、具有彈性的心理特質、復原能力強。


育·言 | 孩子面對挑戰的表達和反應,你聽懂了嗎?看見了嗎?


橡膠兒童可以因時、因地、因人、因場合而做屈伸和變化。因為人不可能永遠身處順境,難免碰到這樣那樣的不如意、挫敗、挑戰,乃至於艱難險阻。所以“橡膠兒童”是心理狀態比較好的兒童,屬於一種建設性的,可持續的,具有長期適應性的性格特質。


綜合以上特徵,育媽發現小育和小朵有時會有一些玻璃心,所以在兒童抗逆力的培養上,無論是對家長還是孩子,都是必修課。


身為父母的你,不妨看一看,你家的寶貝屬於哪種類型?


育·言 | 孩子面對挑戰的表達和反應,你聽懂了嗎?看見了嗎?


育言徵集來啦!


#關於兒童抗逆力,你瞭解多少?#


您的孩子屬於哪種兒童呢?

會有“玻璃心”的特徵嗎?

在您的育兒過程中,遇到了什麼難題?

關於培養兒童抗逆力,你更想了解什麼內容?

在培養孩子抗逆力的過程中,你有什麼經驗和教訓嗎?

......

歡迎您在評論區暢所欲言,說出您的育兒難題!我們將有專業團隊為您答疑解惑!


春待花開、夏聞蟬鳴、秋看落葉、冬踏白雪,生活原本就有無盡的體驗。


讓我們帶孩子好好體會生活,享受生活的苦與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