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不是藥神》到現實生活中的“藥俠",去品味“健康無價”

徐崢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讓人們看到很多癌症人是用不起特效藥的,特別是長期患病的人只能蜷縮在床上,苦苦掙扎。徐崢飾演的程勇本是個一心想掙錢的藥販子,經人搭線從印度販藥到國內。

從《我不是藥神》到現實生活中的“藥俠

雖然他掙了這些苦命人的錢,但同時也是在救了這些人,在病人的眼中他弄到了藥、延續了他們的命,所以成為這些癌症病人眼中的“藥神”。

程勇也因此一夕翻身掙了很多錢,後來程勇被病人窘迫的生活情況所感動,一場危機到來,程勇仍繼續平價售藥救人,散盡家財,撫慰了良心,深受病人的信賴與感激。

從《我不是藥神》到現實生活中的“藥俠

電影原型陸勇俠義救命

其實《我不是藥神》的現實原型叫陸勇,2002年他被查出患有慢性白血病,每月2.35萬元一盒的格列寧比普通人一年的工資還多,陸勇兩年花掉近70萬,陸勇的家境還算富裕,還是負擔不起這昂貴的醫藥費,別家情況可想而知。

從《我不是藥神》到現實生活中的“藥俠

他深知病友傾家蕩產也無錢買藥而備受折磨。正如電影中程勇所說的:“

大家只是想活著,又有什麼罪”,是的,若非逼不得已,誰又會鋌而走險。

從《我不是藥神》到現實生活中的“藥俠

2004年,陸勇偶然瞭解到印度格列寧,價格只需國內的六分之一。於是他開始幫助千萬病友免費代購藥品,一做就是十幾年,為方便病友買藥,陸勇買了三張有國際匯款功能的卡,成為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 在病友圈裡,陸勇也被人稱為“藥俠”

從《我不是藥神》到現實生活中的“藥俠

一個人的付出,推動國家醫改

2014年陸勇被檢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銷售假藥"為罪起訴,這時有1003名病友聯名請願,被關134天的陸勇才得以釋放。

從《我不是藥神》到現實生活中的“藥俠

2015年陸勇案後,醫保制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家藥品價格談判、特藥進醫保、進口藥物零關稅等,大大減輕了重病患者的負擔,特別是2019年8月26日,明確了“進口未批的境外新藥不再按假藥論處”

從《我不是藥神》到現實生活中的“藥俠

老人們常說:“沒啥別沒錢,有啥別有病”。高昂醫藥費用可以摧毀一個正常家庭所積累的一切,現在人們所追求的房子、車子、職位都沒有健康重要,正所謂知足常樂,

世上的任何物質都不值得人們用健康做為代價來取,但人們往往後知後覺。

從《我不是藥神》到現實生活中的“藥俠

女高管的日記蘊藏多少悔恨的淚

曾經看到一個真實案例,一線城市的一位企業高管,年輕有為,是現實社會中的女強人,也是家庭事業雙豐收的人生贏家。她有一個對她言聽計從的老公,一個在重點班名類前茅的女兒、在市中心有著自己的大房子,每天開著豪車上下班,最近又拿下了一個大項目。

她過著眾多年輕人羨慕的生活,是朋友眼中欽佩的對象。

從《我不是藥神》到現實生活中的“藥俠

可誰知道,她擁有的這些是以自己的健康換來的,別人眼中的“拼命十三郎”並不好當。女高管的身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卻沒有時間去調理,每每難受都習以為常,帶病工作更是家常便飯,處於事業上升期她從來不在乎身體發出的任何警報,她認為自己只是累的,有時間休息一下就沒事了,對身體的疼痛從未上過心,仍一心撲在工作上。


從《我不是藥神》到現實生活中的“藥俠

直到一次昏倒,她被送到了醫院,她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命不久已,再多的錢也無濟於事。天崩地裂的真相,她久久不能接受,彷彿是場惡夢,就是無法清醒,她從未想過自己會是這樣的結果。

從《我不是藥神》到現實生活中的“藥俠

她開始後悔,深夜中默默流淚寫下日記,她寫到:一切已經回不到從前,真後悔為什麼要逼自己走到這一步,為什麼要在市中心買大房子,在外環的小樓裡也能住得下一家三口,那就夠了,多幸福啊。

從《我不是藥神》到現實生活中的“藥俠

為什麼要換這輛車,以前的車也能上班,為什麼要吃力去換呢?還不是因為虛榮,累死累活沒命的幹,就是為了“面子”。為什麼那麼期盼升職加薪,為什麼不懂適可而止呢!現在想想,成天為別人活著有什麼用,成天為公司拼命又如何了,自己真的太傻、太傻,若可以,我願這輩子只當個小職員,只要給我健康,可現在……。

從《我不是藥神》到現實生活中的“藥俠

為什麼沒有花心思陪陪老公和女兒,特別是女兒,和女兒談的最多的就是學習,與女兒相處最長的時間就是送她去補習班的路上,真的已經好久沒帶女兒出去旅遊了,我還能陪她多久,她今後的生活會是怎樣?我真的捨不得、捨不得啊!真的不放心啊!

從《我不是藥神》到現實生活中的“藥俠

真想陪伴女兒到結婚生子,幫助她、保護她、告訴她我知道的一切,可這些都不可能實現了。老公的做法我常不認同,可女兒就要完全交給他了,我真的放心不下啊!可又能怎麼辦,想想我可愛的女兒、我可憐的女兒,真的對不起。

從《我不是藥神》到現實生活中的“藥俠

老公常說我霸道,我嫌棄他不上進,現在想想是我錯了,這個男人其實有挺多優點的,一直都在遷就我,對這個家、對女兒也付出很多,能與他相伴一生多好啊!是我沒這個福分……。

女高管的報導對我觸動很大,當今社會,人們對物質的追求無可厚非,但不能過力,無論是否追求成功,還是仍在追逐的路上,我們都不要忘記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關愛自己的親人

從《我不是藥神》到現實生活中的“藥俠

健康無價,看看《我不藥神》中那些為活著苦苦支撐的病人,我們幸福太多,也應學會知足,還有什麼理由沮喪、失落、傷感、負能量……,我們活著的每一天都應是美好。

人心都是肉長的,在面對別人悲慘命運時,我們也會為之動容,也想將那些不幸的人拉出苦海,就像“藥俠”陸勇一樣。陸勇曾說過“沒有我陸勇,也有程勇、李勇對不對?我的價值觀不在於說幫了一個群體,我沒有那麼大能量,更大的在於是一個契機,引起社會的關注,然後醫改往前走了很大一步。”

從《我不是藥神》到現實生活中的“藥俠

2020年新冠疫情,陸勇將大愛延續

2020年,陸勇又出手了,他從雲南去往印度,一路奔波,一下車幾乎是用跑的去採購口罩。1月31日,陸勇運送護目鏡和N95口罩各3000個回國,他坐著運貨三輪衝到機場,一共49箱。陸勇在微博中寫到:"只要平凡,就是生活。願這是電影,而不是生活,願三輪車裡不是抗疫物資,而是蘋果。"


從《我不是藥神》到現實生活中的“藥俠

的確,種下愛的種子,誰也不知道它會長成多大的樹,會孕育多少株愛的幼苗,結出多少顆果,關鍵是有沒有人願意種下那粒種子。

生命很長,其實也短,誰也不知路的盡頭,只能慢慢行走,不要成為匆匆趕路的人,而錯過身邊的真情

從《我不是藥神》到現實生活中的“藥俠

也許小小善舉可以推動整個社會,小群體中氾濫的美好也能鋪天蓋地。陸勇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只是做了他想做的,不計後果,也沒有想未來, 但他卻推進了醫改,造福了後世。陸勇踐行著善舉到今朝,且仍在延續。

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陸勇,但每個人都有行善的機會,也許只是小小的一次善舉,卻可能有著無限的意義與價值,並且誰也無法預估它的的潛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