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井宏:企业之所以会遇到困难、走得不好,其实就是干了这件事

创客猫注:本文来源于亿欧主办的“2019世界创新者年会”上,中关村龙门投资董事长、原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井宏和艾问创始人艾诚以《中国科技创新企业的“长板”与“短板”》为题展开的对话。

徐井宏:企业之所以会遇到困难、走得不好,其实就是干了这件事

徐井宏把他近期所有的事情合成12个字的简约商业思维——把握本质、遵循常识、聚焦关键。他指出,现在处在知识大爆炸时代,很多新鲜词让大家不知道该怎样去行动,所以产生了浮躁投机的心理。中国要走好,需要回归理性、回归本质、回归智慧,用智慧去创造价值。“有时,找到事情的本质是很简单,并没有那么难,如果偏离它,基本上会走弯路。我还发现很多企业之所以遇到困难、走得不好,其实就干了一件事,违背了基本的常识。”

说到企业不死法则,他表示,企业“不死”是不可能的,“死”是正常的、普遍的,“不死”才是特殊的。企业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它就是为市场提供市场所需要的、能够受大家欢迎的产品和服务,只要能把这一点做下去企业才会一直活得很好。

而对于创新,他提到,创新有的时候会成为劣势,大家不要觉得一个创新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创新必须和任何现实的实际结合起来。而企业在竞争中如果你的创新大大超前此刻,只能成为劣势。快行半步,这个“半步”是创业者要好好领会的。

卸任清华控股董事长后,徐井宏如今的身份是中关村龙门投资董事长。以投资人的身份再次深入地拥抱这个双创时代,徐井宏表示,这是因为投资是最能够直接帮助创业者的事情,资本市场与实体市场之间的关系其实在不断变化,资本市场的作用甚至越来越大,对于企业的创新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谈到资本市场的“寒冬”,他认为,创业也好,投资也好,都是会有波峰波谷,是会有所谓的春夏秋冬。他认为,两年之后,如今的独角兽,有一半将会“死掉”,一半以上的创业投资人将不知所去。所以任何事情都需要专业,需要智慧,需要更加成熟。他希望创业者在心态上要从浮躁回归冷静,要从还有一定的投机心理走到真正的创造价值。

“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出来的,我们要真正用创造,用能够提供给社会的价值来换取我们的成功。”最后他说道。

以下是对话实录:(有删减)

徐井宏:企业之所以会遇到困难、走得不好,其实就是干了这件事

坚持创造价值

主持人:今天在2019年创业者年会上和您相遇,怎么称呼您?叫您徐董事长、徐会长、徐投资人,有没有新的身份要和大家介绍?

徐井宏:你不都叫我徐老师吗?这个是我最喜欢的称呼,其实我30多年在清华大学做老师,我过去做的事主要是老师该做的事。

主持人:确实,如果要让我用一句话形容你,你是名副其实的清华老男孩。徐老师在1980年入职清华,一直在清华工作40年,直至去年卸任清华控股董事长的职位,什么样的原因让您可以作为一名创新的领导者、助力者、践行者,始终如一,坚持对清华这一片区域的热爱,也创建清华科技园等等。

徐井宏:其实没那么复杂,我生命到现在分成两段,第一段在老家,17岁之前,第二段就是在清华工作学习,总共度过38年,是我在老家时常的两倍多,所以这一切都是源自于我对母校的热爱,真心的我对我的母校怀着深深的情感。

昨天我还发一条朋友圈,关于情怀。我上学时口号是“从我做起”,现在叫“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我们这一代人充满着梦想和情怀,我们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尽力把它做好,一不小心把清华科技园、清华控股做得还算可以。

主持人:做的还算可以到底有多可以呢?

在清华校园操场上一直有着标语,清华人要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我觉得徐老师绝对是践行者,在徐井宏先生2012年—2018年任职清华控股董事长的期间,清华控股的总资产由580亿发展到4300亿,也位于“2018年中国企业500强”的第137位,研发水平处于“中国企业500强”的前三甲。

今天讲世界创新者,在会场里面有来自海外的创业者,有来自国企的领导者,还有在中国大地上欣欣向荣民营的创业者,对于他们看到您这番坚持创新的成绩,不得不感慨。其中您坚持了什么?放弃了什么?才能达到这样的成绩?

徐井宏:两件事,第一件事是科技,第二件事是产业。这个时代最奇妙、最大一个影响因素就是科技的发展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高速,这甚至是爆炸式的发展,这个是时代最主要的特征。所以任何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在科技方面下大工夫,就不会有特别好的未来。

第二个叫商业,科技可以多种形态,比如说,在大学当老师做实验,比如在科学院在研究所做研发,但是实际上,科技只有通过企业变成市场的需求和应用的产品时才真正具有价值,要抓到商业的本质。

商业不是说为科技而科技,商业要为市场的需求而努力

我个人认为,商业的本质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第一,你的产品或者服务优质;第二,成本低;第三,效率高;第四,传播准、快、广。技术就在为这四件事服务,技术与产业结合,可以让服务更好、产品更好、效率更高,也能让传播更准、更快、更广,技术就是起这样的作用,不能应用技术这四件事就做不好,如果为技术而技术,产业也不好。

所以,商业和技术如何完美的结合?它的核心目的是为市场创造价值,为了让社会更加美好,让人类的更加幸福。创造价值,就是我坚持的

主持人:如果说40年如一日,您最庆幸自己坚持创新的方面就是您对商业本质的领悟够深刻,所以在做每一个决策的时候,您尽可能的抓住本质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保证传播,对于客户来讲产品和服务的到位。

徐井宏:未来希望能够和年轻人在一起和他们探讨,他们希望我讲一些什么东西,我近期把我所有的事情合成12个字简约商业思维,“

把握本质、遵循常识、聚焦关键”。

现在处在知识大爆炸时代,很多的论坛创造了太多的新鲜词,这些词让大家不知道该怎样去行动,所以产生了浮躁投机的心理。中国要走好,需要回归理性、回归本质、回归智慧,用智慧去创造价值。

有时,找到事情的本质是很简单,并没有那么难,如果偏离它,基本上会走弯路。我还发现很多企业之所以遇到困难,之所以走得不好,其实就干了一件事,违背了基本的常识。本质和常识这两件事,我有义务和有责任、年轻的一代企业家、创业者共同摸索和探讨。

徐井宏:企业之所以会遇到困难、走得不好,其实就是干了这件事

企业“不死”是不可能的,“死”是普遍的

主持人:今天2019年世界创新者年会,何谓创新?我们听到诸位嘉宾给了不同的阐释,但是有一句话,用来理解它是不错的,那就是创新是试错。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很多人认为成功发展是追求目标,其实“不死”可能是企业发展生存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在2016年我有幸和徐先生在达沃斯有一场对话,您也给我们做了一段关于企业怎么才能“不死”的一个法则分享。2016年—2019年,大家看到如火如荼的双创,从曾经的火热到今天的稍微冷静一点,这个不死的法则,还有变化吗?

徐井宏:实际我在你的会上讲了一句话,企业“不死”是不可能的,“死”是正常的,“死”是普遍的,“不死”才是特殊的。就跟人一样,人最后总得死,所以死并不可怕,企业怎么样能够不断地创造价值,不断地与时俱进,在需求和市场发生变化的时代,企业能够跟上变化,“不死”就可以了。

企业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它就是为市场提供市场所需要的、能够受大家欢迎的产品和服务,只要能把这一点做下去你就会一直活得很好。

主持人:我们在《企业不死法则》当中,发现诸多的企业之坑:资金链的断裂、企业的内讧、政策理解的失误,但是有一种不死法则和今天的创新者大会息息相关,那就是有一种“死”是不可逆反的。

徐井宏:不全是,创新有的时候会成为劣势,大家不要觉得一个创新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创新必须和任何现实的实际结合起来。过去说要把真理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够有未来,所以我倡导能够做到“远看三步,深想一步,快行半步”,企业在竞争中如果你的创新大大超前此刻,只能成为劣势。快行半步,这个半步我希望年轻人,希望创业者能够好好的领会。

中国科技创新企业的长板和短板

主持人:在众多的企业失败案例中,有一种死亡和失败是很难逆反的叫做“创始人放弃”,在中国有一种精神,做创业,企业一定要基业常青,要坚持到底。

今天的主题叫“中外创新者长板和短板的比较”,我发现一个明显的变化,在中国做创业者的时候,他认为无限的坚持,我追求“不死”,我追求长期稳定的发展,但是在硅谷、以色列,企业能够接受本身的循环和失败售卖转让。面对今天这个话题您会怎么谈,中国科技创新企业的长板和短板?

徐井宏:客观来讲,中国现在处在一个特别关键的时期,处在从过去的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这样一个过渡和转型的阶段,过去40年到底是什么促进了中国的发展?毫无疑问四个字叫“改革开放”,我们终于释放了几千年所积蕴的潜力。

前两天在一个全球化论坛,有一个题目“徐井宏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我一直这么认为,我们中国人具有巨大的创造性,具有极高的智慧,只要给他天地和空间,地就能闯出来。

40年来一步步走到今天,刚才,亿欧做了一个报告,我们这项如何、那项如何,确实是非常大的成就。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今天在原创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等方面离最发达的国家还有巨大的距离。最关键技术,我们拥有自主率只有三分之一,有三分之二依然在依靠出口。

可喜的现象是,你会看到差距越来越小,如果说我们还有短板就是在核心技术方面,我们的企业、学者都能更加踏实一点,都能不去急功近利,能够在推广发展的同时一步一个脚印把差距缩小,甚至转化成我们自己真正的能力和优势。

两年之后,如今的独角兽有一半会死掉

主持人:在2018年您卸任清华控股董事长的时候说出一句,“卸任是新的开始,我会终身投入创新创业”。您最新的身份是中关村龙门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为什么会选择以投资人的身份再次深入地拥抱这个双创的时代?

徐井宏:因为投资是最能够直接帮助创业者的事情。这个时代的第一特征是科技,第二个特征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与博弈。资本市场从诞生演变到今天,与实体市场之间的关系其实在不断变化,资本市场的作用甚至越来越大,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新的资本模式的出现,对于企业的创新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过去的企业虽然在喊创新口号,但如果连续亏损3年就会“死”掉。今天看美团、滴滴、京东虽然并没有很大的盈利,但是价值在不断的提升,这个就是资本赋予它的能力。

第二,由于有了资本的力量,才使得科技成果产业化,也能让商业化加快速度

过去我一直说,科技成果离它真正走入市场之间还有巨大的距离。我在清华大学30多年,看到教授们不停地做研发,如果实验室阶段需要的投入是“1”的话,真正的产业化要再投入“100”,把它真正的市场化、商业化要投入“1000”。

我们投入“1”比较容易,实验室出来一个结果就能实现,当它真正变成能够出现在市场上,为大家所接受的、有价值的产品还需要再要投入1000倍,这个时候资本显然在其中起到提速和支撑的作用。

所以我做投资也是源自于此,我不仅仅做投资,还可能以其他各种方式,比如和创新创业服务机构进行合作,希望能够全面、更好、更完善地为年轻人成长而赋能。

主持人:随着中国创业环境不断地迭代,我们能够深深感受到在创新者发展的道路上,除了对资本的需求之外还需要全方位的支持。根据您刚刚提到商业的本质,您认为,您现在掌管的投资公司会如何支持他们,尤其是资本寒冬的状况下。

徐井宏:对,你又提到一个概念叫做资本寒冬,现在募资非常难,包括我去募资也非常难。

主持人:您有和清华控股创业不一样的感受吗?

徐井宏:不,这都是现实,永远有困难。我一直认为创业也好,投资也好,或者做任何事也好,都是会有波峰波谷,是会有所谓的春夏秋冬。媒体也吹得兴高采烈,我认为,两年之后,如今的独角兽,有一半将会“死掉”一半以上的创业投资人将不知所去

所以任何事情需要专业,需要智慧,需要更加成熟,我想这就是一个成熟的过程。我倒是觉得到2019年无论是创业者也好投资人也好,都更加成熟了,更加冷静,也更加智慧,未来就会更好了。

徐井宏:企业之所以会遇到困难、走得不好,其实就是干了这件事

创业者在心态上要从浮躁回归冷静

主持人:您希望龙门投资在中关村创新创业的公司中扮演什么样不同的角色呢?

徐井宏:任何一个机构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发挥你的力量,我们当然是希望自己能够为中关村未来新的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但是其实所有的机构都一样,大家只能在其中的一个方面去尽自己的力量和作用。

我个人觉得不要总把中关村和硅谷去比,中关村就是中关村,它有自身的特点,我也一直坚信中关村未来的发展势不可当。其实一个地区或者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国家,什么挡不住它的发展?就是人才的聚集当最好的人才都能够聚集在这个地方的时候,这个地方一定是势不可挡的。

硅谷之所以发展成全世界最有创新能力的地区,是因为全世界最好的技术都涌现在那里。今天中关村也有大量的人才和技术在这里,所以我相信一定会越来越美好,我们愿意在这个过程当中通过投资赋能,我们不只是龙门投资,还有龙门营,龙门加速器,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推动能够尽一份力量。

主持人:接下来的问题我想犀利一点,在您从事企业经营的近40年里,目前以投资人身份辅佐创始人的经历当中,您发现中国的创新者有什么明显的短板?

徐井宏:其实都挺好的,但我希望我们的创业者在心态上要从浮躁回归冷静。

主持人:为什么这么感慨?

徐井宏:要从还有一定的投机心理,走到真正的创造价值就好了。

主持人:您感受到中国的创新者有多浮躁?

徐井宏:我们不要定义很多的创新者,真正的创新者是以创造价值为他的核心目的,但是我们看到在创业的过程当中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赶时髦,为创业而创业,这样的企业“死掉”了,其实是好事。很多都把手段变成目的,比如说融资,融资是手段还是目的?融资是手段,但是很多的创业者以此作为目的上市是手段完全不是目的,我们太多的人以上市为结果,这就是一种投机心态

大家都觉得股市下跌是坏事,我觉得是好事,它在回顾价值。所以很多的宣传也是这样,一个公司只有上市才是成功的,但华为到今天没上市也是成功,因为不需要融资就不需要上市。我们把上市作为目的就是要暴利的获取,这些心态这些心理,我希望未来能够少一点,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出来的,我们要真正用创造,用能够提供给社会的价值来换取我们的成功。

主持人:站在2019年看2020年您曾经预测过未来,2年之内将会有大量的独角兽企业失败或者消亡,今天不妨再做一个预测,2020对于创新者来讲会遇到什么呢?

徐井宏:我觉得在这个时代,在中国做创业、创新都是最幸运的人,其实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比在中国做创新和创业所得到的支持更多。

今天中国创新创业者面对这么好的环境,这么好的支持,这么好的条件,大家不要再喊难了,你踏踏实实去做就好了。来找我投资的人都说徐老师我下一步做什么?你都不知道做什么找我干嘛?做你擅长能够创造价值的事情一定有美好的未来,今天更需要的是踏实下来,真正把创造价值作为自己最核心,这样的企业一定会走出它的精彩。

(以上为创客猫现场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