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泰院class》里的”人之初、性本恶”


《梨泰院class》里的”人之初、性本恶”

最近看了一部韩剧《梨泰院class》,里面有一个小女生赵以瑞,心理老师分析说有反社会人格,我听着也觉得奇怪。为啥是反社会人格呢?因为这个女孩从小就为了目的有点不择手段。比如比赛为了得第一,会把跑在前面的人推倒。喜欢说什么,毁灭人类之类的话。虽然一个人也没毁灭过,只是做了些小坏事,有的坏事还有好的效果。比如把同学欺负别人的行为拍成视频发到网上。好像她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利己,也会损人利己,但不是就喜欢损人,只是为了利己。


《梨泰院class》里的”人之初、性本恶”

这部剧里,另外一个女孩吴秀雅,也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一个更为纯粹的利己主义者。虽然没做什么损人的事,高明的就是没有什么可以被人指责的地方,总是选择利益最大的方向。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尤其是牺牲自己的感情为代价。

《梨泰院class》里的”人之初、性本恶”


赵以瑞是从小就坏,不过她无所谓,她看到了一种好,突然觉得不错,就改变了自己,开始去帮助他人。

《梨泰院class》里的”人之初、性本恶”


吴秀雅是我想要尽力做一个好人,但是如果做好人要牺牲太大的话,那就算了。大概是一个不好不坏的角色。冲突的是她内心认为“人性本恶“,却又想尽量做一个好人,其实内心还是一个坏人。

从自然规律来说,弱肉强食一直是一切生物生存的基本法则。在生存为第一目标的情况下,善恶好坏其实没有意义。因此,剧中长家的大佬一生追求的人生准则就是“弱肉强食“,不做食物,就要吃食物的人。因此,他自己对儿子欺负其他同学,则是毫无所谓,他在意的就是有没有人危险到自己,如果有,就尽一切可能去消灭。

《梨泰院class》里的”人之初、性本恶”

这里唯一比较特别的就是男主角,听父亲的话,要做一个坚持自己想法的人,按自己的人生方向去生活的人。他有另一套人生价值,保护自己的信念,保护自己身边的人,一些善的因素都集中到这个人身上。

《梨泰院class》里的”人之初、性本恶”


《梨泰院class》里的”人之初、性本恶”

我们谈论善恶,是基于生存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的前提下。然后,再去追求的人生目标。就是先做一个活人,然后才是做一个好人。

在原始社会,人类生存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所有人可能以现在的标准来说,都是恶。人吃人也是正常现象。

在现代社会,绝大多数国家都实现了生存的保障,才有基础来提出善恶观。因此,只有在温饱和安全都解决的社会中,谈善恶才有意义。

由于人性中,为了生存和安全,利己是必须的首选。因此,每个人心里,最先呈现的就是利己。孩子看到吃的就要拿,不会去思考是不是属于自己的。

如果恶的标准,是利己,那么应该所有人类的直接表现就是恶。如果恶的标准,是损人,那则不符合绝大多数人类。

利己没有问题,人应该利己,现代资本主义就是以保护个人权利义务为核心。任何时候,个人的利益都是值得肯定和保护的。

有句话叫,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主旨恰恰想法,人人都不要管自己的事,去管别人,自己的事,由别人来管。好像很高级,其实还是利己。因为是希望“人人为我“,所以建议大家”我为人人“,也是一个等价交换。如果人人不为我了,我还要不要继续为人人?

NLP里有句话叫:人生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事与事之间是有界限的。自己的事不承担,是失职;别人没求助而去管别人的事,是越界;允许别人随意干预你的事,是没守住边界。

利己不是恶。自己的失败,自己承担,不能怨天尤人,怪他人为什么不帮助自己。别人帮你,是对方是善意,不帮你不是恶意。

损人是恶。损人利己则不一定。

人活在社会中,为了更大的获得自己的利益,需要遵守社会规则。最底线的规则就是法律。在最底线的规则之上,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尽可能的去想办法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虽然,可能牺牲了其他人的利益,但是符合基本的游戏规则,就是得到社会的认可。比如运动员比赛,就是靠淘汰其他人获得的胜利。这是竞赛的规则。

那有的人喜欢这种方式,有的人更温和一些,喜欢共赢,我们都不输。这当然也可以,不过不能说,喜欢竞争的方式的人就是恶。

权力更大的人就一定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赚钱最多的人,就应该要捐款最多?我认为不需要。

各个国家法律还会有很多差异,最低的生存底线都会有不同。何况每个具体的一个人。

因此,人天性就是生存。后天实现这个基本目标以后,内心想成为怎么样的人,取决于人生活的小环境。在这个小环境下,人会先有一个基本的规则和做人的标准。

之后,去到新的环境,到了更大的环境,又会发生冲突和改变,在经历了一系列的酸甜苦辣,人会认识到自己所在的环境下,有哪些标准,自己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可能是善,也可能是恶,也可能是中立。是人后天的一些经历所导致的。

因此,人之初,本身是没有价值观的。善恶是经历了一定社会经验后的产物。最初就是父母家族、生活环境的影响,之后逐渐发展成型。

一开始是一个个填空题,之后是一个个选择题。

善恶对于社会,就是一个阴阳,就是白天和黑夜。每个人都是既有恶念也有善念。长期为善者,恶意会逐渐大增。长期为恶者,也有善的念头冒出。一味做好人,容易犯下大错而不自知。因此,心理学里,经常有个说法,就是时常做小坏事,其实更有助于人格的完整。


《梨泰院class》里的”人之初、性本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