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制三劍客—不走尋常路的SE210“快帆”

Sud Aviation Caravelle SE210

歐制三劍客—不走尋常路的SE210“快帆”

(柬埔寨皇家航空SE210)

1953年1月法國空軍部訂購了兩架SE-210快帆客機原型機。兩架原型機分別於1955年5月和1956年5月首次試飛。SE-210快帆客機生產型飛機於1958年5月開始交付。1975年停產。SE-210快帆客機各型全部訂購數量為282架。 快帆客機是西歐國家在空中客車飛機項目之前僅有的兩種能實現盈利的噴氣式客機項目之一(另一個是BAC1-11客機)。

歐制三劍客—不走尋常路的SE210“快帆”

(芬蘭航空SE210)

SE-210快帆客機的兩臺發動機分別安裝在機身尾部兩側短艙內,是歷史上第一種採用發動機後置尾吊佈局的噴氣式客機。尾吊發動機佈局可以保持機翼外形簡潔,相對翼下吊掛發動機佈局,流過機翼的氣流免受干擾,飛機起落架高度可以降低,方便乘客上下飛機。要注意的是尤其是大中型飛機空載與滿載的重心移動距離較大;由於機尾安裝發動機的位置的影響,水平尾翼不能安排在機身上,採用高平尾佈局,大迎角時機翼形成氣流對高平尾會產生遮蔽。會涉及飛機在臨界飛行狀態(例如臨近失速迎角)的安全。

歐制三劍客—不走尋常路的SE210“快帆”

(SE210)

設計特點

機翼

懸臂式下單翼。採用NACA65, 212 翼型, 前緣有彎度。1 /4絃線後掠角20°,上反角3°,安裝角2°。機翼分兩段在機身中心線處相接。全金屬三梁結構, 展向長桁與蒙皮鉚接。每邊機翼有2塊副翼, 用兩套作動筒進行液壓操縱, 有備用的電氣操縱, 液壓作動的富勒襟翼。在襟翼之前, 機翼的上下表面有減速板。前緣用熱空氣防冰。

機身

圓截面全金屬半硬殼結構。

尾翼

懸臂式全金屬結構。平尾1/4絃線後掠角30°。方向舵和升降舵採用兩套作動筒進行液壓操縱, 有備用的電氣操縱。前緣用熱空氣防冰。

歐制三劍客—不走尋常路的SE210“快帆”

(SE210機腹特寫)

起落架

可收放前三點式。前起落架為雙輪,向前收起。裝有油氣減震器。主起落架為4輪小車式, 向內收起。用液壓收放。主輪有防滑剎車裝置。

動力裝置(系列12)

尾翼前後機身兩邊短艙內裝2臺JT8D-9渦扇發動機。機翼內4個整體油箱裝有19 000L的燃油容量。超B型另有中央油箱, 使燃油量增加到22 000L。

座艙

2人~ 3人駕駛艙。整個座艙是增壓的。座艙佈置方案有:一排5座可載130人, 前艙12排,後艙9排, 排距81cm, 3排在中間與應急出口並列,2排在最後;經濟艙佈置可載118人, 排距86cm;混合級方案為經濟艙88人,頭等艙16人(一排4座),排距96cm;最多可容納140人。客/貨布置方案為100名的經濟艙, 排距86cm, 和7.10m3的貨物。艙門帶液壓操縱的整體登機梯。登機梯在放下時作為尾部支撐用。另一個門在客艙前部機身左側。客艙後部有2個盥洗室、衣帽間和2個小型行李架。客艙前後各有一個廚房。

歐制三劍客—不走尋常路的SE210“快帆”

(SE210舒適的客艙)

系統

空調系統由發動機引氣驅動的2臺渦輪壓氣機供氣, 還有一個冷卻空氣裝置。壓差為0.58×105 Pa。液壓系統工作壓力為175 ×105 Pa, 用於收放起落架、前輪轉彎、剎車、飛行操縱和作動筒減速板。電氣系統為2臺30V直流發電機和能轉換為115V、400Hz交流的變流機, 都由發動機驅動。系列12和超B型有輔助動力裝置, 用於起動發動機、在地面及在最大巡航高度飛行時駕駛艙和客艙的空調。第三臺40kVA交流電機在地面和空中都能夠使用

歐制三劍客—不走尋常路的SE210“快帆”

(泰國航空SE210)

技術數據

外形尺寸

翼展 34.30米

歐制三劍客—不走尋常路的SE210“快帆”

(IBERIA SE210)

機長 36.24米

機高 9.01米

機身最大直徑 3.20米

機翼面積 146.70米2

客艙門(高×寬) 1.69米×0.91米

重量數據

最大起飛重量 58000千克

基本使用重量 31800千克

最大商務載重 13200千克

最大無燃油重量 45000千克

最大著陸重量 49500千克

起飛場長(海平面) 2460米

著陸距離(最大著陸重量) 1520米

噪音

起飛噪音 94分貝

進場噪音 104分貝

側向噪音 102分貝

歐制三劍客—不走尋常路的SE210“快帆”

(芬蘭航空SE210宣傳畫)

總結

快帆客機依然沒有給我們留下太多資料,只有一些照片和僅有的數據供我們參考,不過我們可以從這些簡單的資料中得知,法國人對於噴氣式飛機的理解非常獨特,以至於首創了這麼多奇奇怪怪的技術和設計,如三角形的窗戶等設計給後來的空客奠定了技術基礎,不管是“彗星”還是“快帆”,雖然最後結果都不是非常理想,但他們作為現代噴氣機的鼻祖為現代噴氣機的研發累積了豐富的經驗,我們不應該忘記他們。


創作不易,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